(山东省滨州市市立医院 256600)
【摘要】观察后程适形放疗(3DCRT)联合TP同步化疗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疗效及耐受性。方法:对82例患者随机分放疗+化疗组(放化组45例)和单纯放疗组(放疗组37例)研究。结果:放化组有效率82.3%,放疗组有效率59.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放化组和放疗组1、2年生存率分别是69.77%,44.61%和56.67%,11.54%。两组1年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年生存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放化组白细胞下降,恶心、呕吐较放疗组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后程3DCRT联合TP同步化疗治疗晚期肺癌疗效较好,治疗费用相对低廉。
【关键词】癌;非小细胞肺癌/放射疗法;肺肿瘤/药物疗法
【中图分类号】R73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7245(2016)-08-062-01
资料与方法:
2005年1月—2007年12月,共收患者82例,男49例,女33例,年龄46—74岁,中位年龄57岁,病理类型鳞癌48例、腺癌34例、ⅢA46例、 Ⅲ B36例,所有病例都有胸部CT显示的可测量最大直径病灶,kamofsky评分≥70分。将全组患者随机分为放疗+化疗组(45例)和单纯放疗组(37例)。
治疗方法:两组患者前程均行普通二维放疗,采用能量为6MV—x线,常规分割照射,2Gy/次,5次/周;至DT36—40Gy后复查胸部CT行3DCRT,2Gy/次,5次/周,DT20—30Gy,总DT60—70Gy。放化组于放疗期间给予紫杉醇135mg/ m2第一天,顺铂20mg/ m2,第1—3天,放疗结束后辅助化疗2—3个周期。
放疗及不良反应评价:患者于治疗结束后1个月行胸部CT,腹部B超,根据治疗前后病灶的变化,采用WHO(1980)制定的实体瘤客观疗效评定标准。按1981年WHO和1995年RTOG标准评价放化疗毒副反应。
统计学方法:以Exeel2003建立数据库,应用spss.10.0统计软件,组间有效率比较用x2检验,生存率用Cox回归,检验水准α=0.05。
结果:近期疗效82例,Nscl c患者均完成全程治疗,全部可评价疗效,放化组CR7例(15.6%),PR30例(66.7%),NC6例(13.3%),PD2例(4.4%)和RR37例(82.3%)。放疗组CR3例(8.1%),PR19例(51.4%),NC13例(35.1%),PD2例(5.4%)和RR22例(59.5%)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213,P=0.022。
远期疗效:全部患者治疗后随访>2年,两组各1例失访,失访按死亡计,随访率97.56%,放化组和放疗组2年生存率44.61%和11.54%,2年生存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6.037,P=0.012.
急性不良反应:两组患者常见不良反应为白细胞下降,恶心、呕吐,放射性食管炎,多数患者可耐受,部分反应较重者给积极处理后明显改善,并完成全程治疗。放化组白细胞下降和恶心、呕吐明显,其它不良反应两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表1)
讨论:肺癌中非小细胞肺癌占到80%,早期诊断较困难70%—80%患者就诊时为Ⅲ—Ⅳ期,40%发现远处转移,错失手术根治机会,通常只能采取放疗和(或)化疗、治疗[1]。而单纯放疗或化疗有效率局部控制率低,转移复发率高,愈后差。3DCRT的最大优点在提高临床肿瘤剂量的同时,最大程度地减少周围正常器官和组织的照射剂量,提高局部晚期NSCLC的局部控制率。但全程3DCRT治疗费用较高,大多数患者难以承受。
笔者所用紫杉醇既有抗癌活性,又有放疗增敏作用,其增敏机制在于使肿瘤细胞同步于G +M期,有利于射线杀死肿瘤细胞,同时促进细胞凋亡发生[2]。本研究采取前3—4周,在肿瘤加速不明显的周期中给予常规分割照射,至肿瘤剂量DT36—40Gy后,改为3DCRT治疗,同步给予紫杉醇、顺铂。其完全缓解率,有效率及2年生存率与放疗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表明同步放化疗时局部肿瘤消退较好,局部控制率有所提高,且有可能通过提高局部控制率减少转移而提高远期疗效。疗中出现的各种不良反应,放化组明显。但多能耐受,未出现严重放射性食管炎或致命性放射性肺炎。表明后程3DCRT同步化疗疗效好,完全可行不良反应可耐受,整体治疗效果较好。
参考文献:
[1]汤钊猷 现代肿瘤学【M】2版,上海医科大学出版社 2000:877—878。
[2]殷蔚伯、余子豪、徐国镇等肿瘤放射治疗学【M】4版,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 2008:578。
论文作者:郑勇,左联华,赵君
论文发表刊物:《中华高血压杂志(综合临床)》2016年8月
论文发表时间:2017/2/9
标签:生存率论文; 统计学论文; 患者论文; 肿瘤论文; 疗效论文; 肺癌论文; 有效率论文; 《中华高血压杂志(综合临床)》2016年8月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