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农业供给侧改革对增加农民收入的意义_农业论文

论农业供给侧改革对增加农民收入的意义_农业论文

论农业供给侧改革对促进农民增收的意义,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农民增收论文,意义论文,农业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2015年以来,供给侧改革已经成为全社会广泛关注的焦点问题。实际上,供给侧改革的核心目的还是要调整经济结构,使各种经济要素在整个经济系统下达成最有配置,从而有力地推动经济总量的发展和经济质量的提升。在供给侧概念下,经济活动被剖分为供给侧和需求侧。在供给侧,劳动力要素、土地要素、资本要素、创新要素是需要考虑的重点;在需求侧,投资要素、消费要素、出口要素是需要考虑的重点。农业供给侧改革的目标,则是使各类农产品的质量和数量,符合农业需求侧的预期。当前情势下,农业供给侧改革的重点,在于去粮食库存、降低生产成本、创新生产方式和管理机制、提高农产品的竞争力,尤其在质量上满足需求侧的预期。

      农业供给侧改革的实施主体是农民,而政府则起到引导、辅助、支持的作用。推动农业供给侧改革,关键在于能否调动农民的积极性。那么,农业供给侧改革,究竟对于农民增收有何意义呢?

      一、农业供给侧改革,提升农产品品质促进农民增收

      改革开放至今,解决全国人民的温饱问题一直是我国农业生产的一项核心任务。近年来,我国粮食库存已经出现了大规模积压,加之农业连年丰收,粮食库存量居高不下。以粮食为代表的各类农产品,都出现了产能过剩问题,进而导致了农产品价格连续下跌。对于农民来讲,增产却不能增收,积极性受到严重打击。

      更为让人忧虑的是,我国自产的农产品价格虽然连续下跌,却仍然高出进口的农产品价格。来自国际农产品的激烈竞争,使得我国自产农产品的销售更加雪上加霜。

      究其原因有两点:一,我国的农业生产一直强调数量为主,忽视了生活水平日益提高的背景下,消费者对于农产品品质的追求;二,我国的农业生产以个体经营为主、科技含量低、生产效率低,导致农产品成本过高、国际农产品市场竞争力严重不足。

      农业供给侧改革,在很大程度上是针对这两个问题提出的。一方面,农业供给侧强调“去库存”,就是要逐步解决我国农产品产能过剩的问题,达到供给和需求之间的平衡,为农民畅通销售渠道;另一方面,农业供给侧强调“降成本”,增加生产过程中的科技含量,提升生产效率,增强农民自产农产品的竞争力。

      农业供给侧改革,更加重视农产品品质和农业生产过程品质的提升,对于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就是要从“以数量为主”转变到“以品质为主”的模式上来,从“劳动密集型生产”转变到“科技密集型生产”的模式上来。这两点,无疑对于农民收入的实际增加具有切实价值和长远意义。

      二、农业供给侧改革,解决农业服务滞后促进农民增收

      长期以来,我国一直推行科技兴农、技术助农的农业服务政策,旨在为农民的生产经营活动提供最大限度的支持和帮助,促进农民收入的增加。然而,受到人员因素、资金因素等诸多条件的影响,这些政策在农村很多地区都很难落实。

      农业生产效率低下、农业生产过程中的科技含量不高,都与农业服务滞后密切相关。这一问题,也成为农业供给侧改革中高度关注的焦点问题。

      农业供给侧改革强调政府的引导作用,为农业生产经营活动提供充分的政策服务。这种宏观的引导作用,对于农业的特色区域经营、农业产业网络中的优势互补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可以避免成区域的、大规模的农业生产经营违背市场需求的情况出现。

      农业供给侧改革特别强调农业领域的信息沟通,强调对农民和农业生产经营所提供的信息服务。农业供给侧改革的很多相关文件都提到:农业信息服务滞后,是导致农业生产活动违背市场规律、农民作出错误决策的重要原因;农业信息交流不畅,是导致农产品种植面积波动、产量波动、价格波动的重要原因。在这种情况下,农业供给侧改革将农业信息化建设作为重点工作之一。

      随着农业供给侧改革的推进,农业信息网络将全面建成,农业信息服务质量会大大提高。农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市场需求,农民的投资需求和技术需求都会得到及时的反馈,农民在农产品品种的选择、耕作面积的选择等方面的决策都会更加合理,从而会最大限度地增加收入和规避风险。

      三、农业供给侧改革,丰富农业经营模式促进农民增收

      无论从耕作面积还是从农业人口的数量上看,我国都是一个农业大国,但农业大国并不代表农业强国。长时间以来,我国的农业生产活动过多地依赖于劳动力的手工作业、依赖于先天的自然资源条件和环境条件,走的是高能耗、低科技、低产业化的粗犷型发展之路。

      在这种陈旧思路的拘囿之下,农民对农业经营没有更加深入地理解,墨守成规地困守于单一落后的经营模式之中。实际上,我国大多数农民只是作为劳动力,出现在农业经营链条的最底端,只负责农作物的出产,农作物出产后,如何处理、如何销售、如何增加收益却无能为力。

      也正因为如此,农业供给侧改革特别强调农业发展方式的多元化、强调农业经营模式的多元化。转变农民的农业经营思维,是农业供给侧改革的一项核心任务。为了改善供给侧的情况、更好地满足需求侧的预期,农业供给侧改革者已经提出多种方案:第一,丰富农业经营模式,推出原加工、中间加工、深加工的组合模式,扩大农产品的供给范围;第二,农民个人要积极布局自己的农业经营,走多品种交叉经营和特色经营之路;第三,农民个人要了解农业经济产业链条的各个环节,不能只做农产品的出产者,要深入挖掘农产品的附加值、顺应市场需求地展开自产自营活动。

      如果农民们能够按照农业供给侧改革的这些方案去做,农业产业链条就会更加活跃起来,农民个体就能跳出农业收益链条的最底端,从农业生产经营活动中获得更大的收益。

      四、农业供给侧改革,提倡绿色农业促进农民增收

      对农作物产量的追求,一直是我国农业生产经营的主要目标。为了达到这一目标,很多地区不惜牺牲环境,破林开荒、围湖造田等竭泽而渔的事情比比皆是。伴随着农作物产量的增加,农业生态系统的环境质量急剧恶化,土地沙化、土地退化的现象十分明显。凡此种种,大大降低了我国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潜力,也是农民收入降低的巨大潜在隐患。

      与资源过度消耗相比,化肥和农药的过度使用更让人忧虑。在农作物耕种的过程中施放化肥和农药,无疑是增加产量和确保产量的一条捷径。然而,化肥的过度使用会大大降低耕地质量,出现土壤板结、地力下降等问题;农药的过度使用则会危害人体健康,造成农产品市场消费萎缩,减少农民收入。

      农业供给侧改革,一项重要的目标就是大力发展“绿色农业”。首先,绿色农业将农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和环境治理保护统一起来,在不破坏生态系统的前提下去发展农业生产、增加农产品产量,这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对于农民稳定收入、增加收入也具有举足重轻的长远意义。其次,绿色农业强调农产品的绿色无污染,杜绝化肥和农药的使用,对于稳定农产品消费市场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也是农民收入稳定增加的前提和保障。再次,绿色农产品本来就是农产品消费市场上的高端品牌,虽然价格不菲却极容易赢得消费者青睐,这才是农民通过农产品品质增收的最佳选择。

      五、农业供给侧改革,创新管理模式促进农民增收

      任何一个产业的经营效益提升,其核心和灵魂都在于管理。这一定律不仅仅对于工业领域、金融领域实用,对于农业领域也是一样实用的。

      农业生产经营活动,包含着生产、加工、深加工、销售等多个环节,哪一个环节出了问题,都会导致经营效益的减低,最终导致农民收入减少或无法稳步增加。

      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我国农业人口大量转化为城市人口,农村的土地规模不断走向集中,农场主经营模式必将逐步取代小户经营模式。而一旦土地规模变大,农业经营总量增多,管理工作的意义就会进一步加大。

      所以,农业供给侧改革的一项重要任务在于,迅速培养起一批具有管理意识的新型农民人才。这些人才不再只懂农业生产,更懂管理和市场,是未来农村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他们熟悉生产、熟悉加工、熟悉销售、熟悉对农业生产的每一个环节如何进行高效管理,能够利用科学的绩效考核方法获得农业生产收益的最大化。未来的农业生产经营活动,会通过一个一个这样的新型农业主体连接在一起,成为一个规模化的农业产业网络。这一类新型的农业人才,特别适合作为规模化经营的农场主,其农业收入非常可观。

      联系电话:010-52480188

标签:;  ;  ;  ;  ;  ;  ;  

论农业供给侧改革对增加农民收入的意义_农业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