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社会中心论”思辨——兼论话语权与现代大学制度构建的关系,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思辨论文,大学论文,话语权论文,关系论文,制度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20世纪60年代,美国发展经济学家P.弗里德曼提出“中心—边缘理论”,这一理论后被人们引用于其它的学科,借以解释各种各样的社会关系。阿特巴赫先生就曾用此理论分析了工业化国家与第三世界大学之间的相互关系问题。本文借用此名称来探讨与之意义并不贴切的大学的社会地位问题,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思考现代大学制度的构建问题。
大学真的走进经济社会的中心了吗?90%以上的人可能会回答:是的。的确,必须承认,高等教育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地位越来越突出,尤其是在知识经济时代。潘懋元先生在1999年就提出:发挥大学中心作用,促进知识经济的发展。他认为,“知识经济时代大学走进经济社会中心是必然的”,“21世纪中国发展知识经济,必然依靠大学的力量”,因此要“积极创造条件,充分发挥大学的中心作用”。[1]上海教科院的张振助先生也认为,“从国际的视角,大学是区域经济、科技、社会发展的发动机,是落后地区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关键”。[2]然而,大学真的已经走进了社会的中心了吗,大学的社会中心地位究竟意味着什么呢,大学是否有能力和有可能处于社会的中心地位呢?到底是中心还是边缘才是大学应有的栖息之所呢?走出象牙塔的大学是在迷失自我,还是在开创一片新的天地?大学中心论问题关系着大学发展的方向,进而直接影响到我们应该建立一个怎样的现代大学制度。
其实,稍加揣摩,我们就会发现,用“社会中心”来对大学地位的描述不仅是不全面的,而且可能是错误的。这不禁使我们担忧我国的高等教育研究之风气,是功利性的研究还是学术性的研究,为什么有这么多人一直乐此不疲地引用此观点,而不假思索,它反映了我国高等教育研究的导向问题——功利性的研究。笔者愿借此文,一是还大学应有的地位、身份,二是对当前高教研究的导向撒点清醒剂。
一、大学的“社会中心”地位意味着什么?
我们可以从三个层面来理解大学的社会中心地位:
一是,大学处于社会诸事物中心领袖的位置,是区域经济、科技、社会发展的发动机,而且这个发动机是惟一的、最强大的发动机。这种观点的支持因素既有理论基础也有数据、事例作佐证。相关的理论主要有:(1)新增长理论:以高等教育为核心的“技术进步”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决定因素。(2)非均衡增长理论:以高等教育为基础的“产业结构更新”是实现区域经济梯度转移的动力。(3)后发优势理论:以高等教育为动力的“创新”是后发优势的关键。这些理论主要是从区域经济的相关理论中借鉴而来,包括前面提到的中心—边缘理论。具体事例以美国最为显著,例如加州的硅谷、犹他州的第二硅谷。而在中国,我们发现,一方面,大学在中国的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了很大的作用,但另一方面,起码在目前我们还看不到有关落后地区依靠大学的力量迅速崛起的事例,相反落后地区的大学由于不利的区位发展步伐放缓,在同类大学中的作用日渐式微。因此,我们一方面相信大学具有这样的能力,另一方面不得不感慨大学的作用受其它因素的制约太过于明显。它受政策的影响,受经济发展阶段的影响,受传统文化的影响,等等。大学具有中心领轴的气质却丧失了独立的能力。这是大学所追求的“社会中心”吗,应该不是,充其量这只是推动社会发展的众多的发动机之一而已。这是我们所希望的大学吗,应该不是,这只是汪洋中的迷失方向的一条船而已。我们注意到,在谈到大学对区域的作用的时候,首先提到的是对于区域经济的影响,然后才提到对于文化、社会风气的影响。
二是,中心是一个全能的概念。即,大学主动地全能地发挥着作用,姑且称之为大学的万能论。我们知道,大学的功能是在不断增加的。随着社会的发展,大学还会不断衍生出其它的功能。而每一次功能的产生,都是基于社会的现实需要。可以说,社会每出现什么需求,就会要求大学产出什么功能。如果大学真的处于社会的中心,那么应社会要求随机产出新的功能也是它的责任所在了。可是这样一来,大学是否背离了原有的宗旨,迈出象牙塔一去不回头了?同时,大学还必须承担这样一种负担,就是不断地面对着人们对于它不能满足社会需求的指责。我国的大学在最近几年来承担了拉动经济内需、高等教育大众化的任务,但同时也面临着众多的关于教育质量滑坡的指责。为了推进区域经济的发展,我国的大学包括进入“211工程”层面的高层次大学,新增了大批应用性的热门专业,与此同时却对一些基础学科和专业投入不足,这对于我国大学的长久发展的影响可能是巨大的。博克认为,“虽然满足社会的即时需求可能有它的直接重要性,但对基础知识和认识能力的探求则是一个更为重要的目标”。[3]
根据教育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这样一个特点,专家学者们认为教育正在由社会的边缘成为(或走进)社会的中心。高等教育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会有新的功能产生,于是有的研究者根据现实社会的状况,提出了一些新的功能,如批判的功能、国际化功能等。由此笔者也大胆地推理一下,这样下去,大学会发展成一个什么样子?高等教育岂不是万能的了,凡是其它解决不了的问题,都可以通过教育来解决了?教育真的有这么大的神奇力量吗?这样的大学与传统意义上的大学是否还有本质的联系?[4]
三是“中心”即话语权。对于大学而言,拥有话语权就意味着大学对社会中好的和不好事物具有评价和批判的权力,在处理大学与社会所发生的诸多事务联系中具有选择权和自主权,能够有机会表达自己的愿望,同时有选择自己办学理念和办学方向的机会和能力。从某种意义上讲,拥有话语权比直接服务于社会更能体现大学的能力和地位,更符合现代大学的精神,因此对大学而言也更有意义。这样,大学不会刻意强调直接参与社会服务,而是在保持自身特质的前提下,通过大学所拥有的人才、科技方面的优势,引导着社会发展的潮流。然而,令我们尴尬的是,一方面大学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地位的重要性越来越大,另一方面我们不得不认真地思考,大学拥有真正的话语权了吗?大学是在评价和批判社会现象中彰显了作用,还是在办学自主权方面获得了更大的自由了呢?尽管大学正在艰难地向自主办学方向而努力,但受行政干预的因素却很大。不仅如此,大学正在沾染上社会上的庸俗习气,正在成为一个新的功利场;正在成为体制改革最后的一个堡垒。
由此可以看出,无论是领袖论、万能论还是话语权论都不能全面地体现大学的社会中心地位,起码现在还不是。但有一点是肯定的,大学的作用在增强。以上这些是大学施之于外部的积极影响。其实,大学的“中心论”最让人担忧的也是最应该关注的是它将会给大学带来怎样负面影响。同时,将大学看作社会中心的社会在这个过程中,取得积极成效的同时,可能会犯下怎样的错误,也是我们应该关注的。事实上,大学处于围城之中,虽然众星捧月,也是众矢之的,也被周围的事物所同化着。这其实是一把双刃剑。大学正因为全方位地走向了社会,也就不可避免地沾染上社会中一些庸俗风气。当前大学中所存在着的一些问题,是否与大学“中心”论的导向有关呢。同时,对于社会来说,过于看重大学的中心地位作用,过于看重大学的经济价值,就有可能忽视了大学不同于社会的先天特质,忽视教育规律。下面简要分析大学“中心”论之于大学和社会的影响。
二、大学“中心论”对大学和社会带来的影响
1.对大学发展所带来的影响
近年来,我国的高等教育发展很快,对大学来说突出地表现在大学的规模在增大,综合性大学在增多。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一是大学合并,二是大学扩招,而这两者无一不深受大学社会中心论的影响。大学合并的目的是打造大学航母,建一流大学,增加竞争力。其内含的目的主要是增加大学与其它地区大学的竞争力,建世界一流大学,建居于区域中心地位的大学,用强大的大学机构来带动地方经济的发展。结果是大学都在向综合性方向看齐,这也就有了农业大学办美术专业的现象。至于大学的扩招,目的更是为了拉动中国经济的内需,让更多人的把更多的钱投到与教育相关的产业的消费上来,所谓教育公平的实现倒是其次。实际上,这两项发展的目标是基于对社会的价值和作用,而不是大学自身水平和质量的提高。实践证明,通过大学合并、扩招的方式建造世界一流大学的可能性微乎其微。虽然规模扩大,但总体水平并没显著提高,中国的大学一直处于世界大学的边缘地位。
另外,大学内部管理改革难以推行,与其说大学自身的改革力度不够,不如说,是社会整体的发展水平制约着高校的改革。其次,大学成为一个经济影响日益增大的社会经济单元。大学通过产业,通过收费,有更多的钱和途径来谋钱。这也无可厚非,只是大学如何赚到这些钱的,利用校办产业的优惠政策、不顾质量地扩大教育规模,如何花这些钱的,是否真正地用于教育事业中去了。三是社会中糟粕文化过多地渗透于大学中来。
2.对社会可能带来的影响
由于过于看重对大学对经济社会的拉动和依赖作用,造成政策上的主观冒进主义。如大学城的大规模兴起以及由此带来的圈地运动、银行贷款,强调大学直接为经济建设服务以及由此带来的扩招和实用性专业的大量增设,导致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的结构性不合理等等。这些,对经济发展无疑具有显性的作用,但对社会的长远发展则造成很大的不利影响。
三、话语权与现代大学制度的建立
1.话语权是建立现代大学制度的前提和基础
通过以上对大学社会中心论的解读,可以看出,话语权最能体现现代大学的主要特征,只有拥有话语权才能保证大学寻找到一个健康发展的轨道,这个轨道连通着大学的传统和现代。因此,我们认为,拥有话语权是建立现代大学制度的基础和前提。下面将从政府、社会、大学三个方面谈谈如何使大学拥有建立现代大学制度的话语权。
话语权的蕴意前面已提及,简要地说,话语权就是民主权和创新权的结合。所谓民主权就是指民主的办学自主权、自治权和学术自由。创新权的提法可能有点特别,创新难道还需要权利吗?这是因为大学在社会中的特殊地位使得大学必须引领社会文化,始终站在科技、文化的前沿,始终要对新的社会事物进行鉴别、评价和引导。但在市场化、庸俗化和工具主义盛行的环境下,大学难以发挥创新的功能,大学要进行创新,必须要靠自身的争取和法律的保障。创新权是现代大学天然的、必备的使命和权利,但天然的权利不去争取、没有法律的保障,也是无法实现的。民主权和创新权是相辅相成的,民主权使大学可以拥有创新的环境,创新可以使大学始终屹立于社会前沿的地位,赢得社会的认可,从而更好地拥有民主权。
现代大学制度就是指在现代大学理念指导下的大学制度。大学制度一般可以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进行界定。宏观的大学制度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的高等教育系统,包括大学的管理体制、投资体制和办学体制等;微观的大学制度是指一所大学内部的组织结构和运行机制,包括组织结构的分层、内部权力体系的构成等。[5]其基本特征是学校自治,教授治学,校长治校,这与我们前面提到的话语权的概念是相符的,体现了大学办学的主观能动性。由此可见话语权对于构建现代大学制度的重要性。同时,现代大学制度的特征又具有时代性、动态性、差异性、开放性的特征,而大学只有拥有话语权才能够有时代性、动态性、开放性的眼光和姿态来迎接构建现代大学制度的挑战。可以看出,无论是宏观还是微观,无一不体现了大学拥有话语权的重要性。建立现代大学制度就是要在现代大学理念的指导下使得大学拥有话语权。由此可见,话语权是构建现代大学制度的基础。如果没有话语权,大学将可能沦为政府的大学、党派的大学,一个单纯的教学组织,现代大学制度的建立也就无从谈起。
2.话语权中的政府、社会与大学
大学拥有话语权就等于拥有了进入社会中心的主动权。大学的话语权是由政府、社会、大学三方面共同作用和决定的。政府作为管理者,起制约作用;社会作为大环境,起影响、调节作用;大学作为话语权的追求者、拥有者,具有主观能动作用。
(1)政府
在我国,政府的政策决定着大学拥有话语权程度,决定着现代大学制度的构建进程。因此政府一是要在尊重高等教育的规律、尊重大学发展规律的基础上,提高、完善相关法律法规的严密性,如《高等教育法》、《民办教育促进法》等;二是要提高决策的水平和能力,在大学分类、扩招、合并及结构调整中提供科学的指导;三是转换政府职能,由管理者转变为评价者、监督者和服务者,在最大程度上使大学享受到办学自主权;四是鼓励和支持大学的体制改革和创新,使大学成为国家创新体系的中心和基地,对大学改革与创新中出现的新生事物,要采用包容的态度。
(2)社会
怎样的社会就会有怎样的大学。社会的发展阶段和水平决定着大学话语权的内容。如中世纪社会大学的话语权主要是争取大学的合法地位,而在当今知识经济社会大学的话语权已是如何走向社会的中心,引导社会发展的潮流了。当前我国大学的水平与其说是大学自身发展的结果,不如说是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发展水平制约的结果。例如,我国的大学布局过于集中在大城市的现象,就与我国政治、文化、经济中心过于集中、城乡差距巨大现状有关。社会对大学话语权的影响和调节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从社会价值观、传统的文化价值方面,如在育人标准方面由封建社会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到江泽民同志的“四个统一”,影响着中国大学的育人功能。二是从市场经济由经济杠杆进行调节,虽然我国在传统意义对大学的经济功能一直讳莫如深,但大学在当今社会中所发挥的经济作用已是人所共知的,可以说大学对社会经济的贡献率越大,其在社会中的话语权也就会越大,三是引入竞争机制,通过社会中介对大学的办学进行评价。
(3)大学
民主和创新,是大学追逐话语权的两条基本途径。对于大学而言,民主包含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学术自由,二是办学自主权。民主与自由密切相关。没有学术自由,大学教育的民主则无从体现。而大学创造自由的学术环境,就必须民主治校,就需要进行内部管理体制的改革。当前我国大学的内部管理体制改革的主题是树立教师和学生的主体地位,尊重并落实教职工民主参与和监督权利,变行政科层式的管理模式为教授治校、学术治校模式。民主还包括扩大办学自主权,即学校面向社会独立办学。只有充分地享有自治,大学才能享有话语权所带来的充分的自由。
如果说,社会发展史是一部创新史,同样大学发展过程实际上也是大学创新的过程。大学的创新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科技创新,二是人文创新。大学在科技创新方面的成就有目共睹,大量的科研成果经转化直接应用于国民经济的建设之中。大学的人文创新的价值体现在大学在与社会的调适中与时俱进,使大学人文精神具有既适应时代又引领时代的品格。其次是大学制度的创新。尤其在大学与政府、社会、企业联系日益紧密的今天,大学必须摆脱依附性、从属性,既发挥服务社会的功能,又彰显引领社会的功能,创新出体现以人为本的现代知识管理制度,凸现大学的个性,保持大学与政府、社会、企业之间的适度张力。对于构建现代大学制度来说,科技创新精神是必要的,但人文精神更为必要。此外大学还通过培养学生创新的精神、培育创新型人才来而服务于社会,促进社会的发展。
标签:大学论文; 话语权论文; 现代大学制度论文; 制度理论论文; 社会关系论文; 经济学论文; 经济论文; 创新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