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414例药品不良反应回顾性研究论文_朱洁雷

(平湖市第一人民医院 药剂科;浙江平湖314200)

【摘要】目的:了解我院药品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为以后药品不良反应的监测及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研究2016年度上报ADR,整理所有患者的基本情况、给药途径、临床表现,以及报告人员、科室分布等。通过Excel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及分析。结果:我院2016年度上报ADR414例,男女比例基本持平,60岁以上患者较高(26.6%);静脉滴注(98.07%)给药引起的不良反应较多;且大部分患者出现皮肤及其附件(57.76%)相关临床表现;上报人员以护士为主(92.27%),上报科室以门/急诊注射室为主(18.12%)。结论:药品不良反应的监测及临床合理用药是确保药品安全的重要措施。

【关键词】ADR;报告;监测

临床合格药品在正常用法用量下仍可能出现与用药目的无关或意外的有害不良反应。作为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的重灾区,我国每年约有500~1000万就诊患者因此受累[1]。本次研究通过分析我院上报的ADR,总结分析其发生规律,为以后ADR的监测及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现汇报如下。

1.资料与方法

通过回顾性研究我院2016年度上报ADR,整理所有患者的基本情况、给药途径、临床表现,以及报告人员、科室分布等。通过Excel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及分析。

2.结果

2.1 基本情况

我院2016年度上报ADR414例,男212例,女202例,年龄10月~82岁(48.63±4.16岁),年龄及性别分布如表1。

表1 ADR患者年龄与性别分布情况n(%)

 

2.2 给药途径

ADR患者给药途径分布情况:静脉滴注406例(98.07%),静脉注射5例(1.21%),口服1例(0.24%),皮下注射2例(0.48%)。

2.3 临床表现

本年度未有严重不良反应报告。同一患者可能累及多个系统、器官损害,如表2所示,皮肤及其附件ADR发生例数最多,其次为消化系统。

表2 ADR患者累及系统/器官分类及临床表现n(%)

 

2.4 上报人员及科室分布

上报人员以护士为主,上报ADR382例(92.27%);其次为医生,上报24例(5.80%),药师上报8例(1.93%)。上报科室分布情况如表3,门/急诊注射室例数最多,其次为呼吸内科。

表3 ADR患者上报科室分布情况n(%)

科室n(%)

门/急诊注射室75(18.12)

呼吸内科51(12.32)

儿科30(7.25)

心血管内科36(8.70)

骨一科33(7.97)

骨二科(手外科)20(4.83)

肿瘤/血液内科37(8.94)

感染科28(6.76)

妇产科7(1.69)

药剂科8(1.93)

肝胆/泌尿外科6(1.45)

肾内科32(7.73)

消化内科29(7.00)

神经内科22(5.31)

3.讨论

经分析本院414例ADR发现,本院ADR发生特点与患者性别无关,这可能与我院是一所综合性医院,涉及内外妇儿等多科室有关。而老年(>60岁)患者发生率较高,这可能与老年患者基础疾病多,肝肾功能及药物耐受力下降有关。由于静脉给药后,药物直接进入人体循环,避开了人体生理屏障,使ADR发生迅速。因此包括本院在内的大部分医院静脉给药方式引发的ADR占首位,并以静脉滴注为主。本研究发现ADR中皮肤及其附件损害最为多见,这与其临床表现直观、易发现有很大关系,而且,护士和医生是ADR收集上报的主力军。与临床相关研究结果一致[2-3]。

通过本次调查发现,我院ADR报表存在以下问题:①ADR报表填写不完整,部分必填内容缺项,如患者的联系电话、怀疑药品的生产批号等。②部分ADR上报不及时,存在一般不良反应上报超过30日,新的、严重不良反应上报超过15日。③报表内容简单,临床表现描述不全面,对于严重的、新的ADR报表过于简单,如皮疹作为严重报告中的ADR,未写明质地、大小、性状、生长部位等,并且没有写清一系列辅助检查信息,如血常规、血压、心率等。

诱发ADR的因素除注射剂内在因素外,与药物配置、浓度、放置时间、滴速等相关。随着临床用药品种越加广泛,ADR发生率也越多。一方面,合理储存药品,改变“输液疗效好”的传统观念,严格遵循药物配置,提倡合理用药,并严格监测滴速,杜绝无指征输液。另一方面,开展学习,加强对医务人员ADR相关知识培训,护士和医生及时呈报ADR信息,推进各科室重视ADR呈报工作。对于新的、严重的不良反应要及时上报,加强关注,以获得更好的治疗方案。重视发现隐蔽的ADR,详细询问患者药物过敏史和家族史,加强生化指标检测,减少漏报情况。重视有既往药物过敏史、肝肾功能损害等患者。此外值得期待的是,可通过建立ADR上传平台,设置必填项,若缺失则无法上传。并通过临床药师深入临床,参与查房、抽查病例,加强与医护人员沟通[4]。能够进一步确保ADR的监测准确无误,并促进临床合理用药。

参考文献:

[1] 王倩. 输液室药物不良反应的临床观察和护理[J]. 黑龙江医药, 2014, 27(5):1211-1214.

[2] 徐茂星. 药品不良反应报告175例分析[J]. 中国医药科学, 2015, 5(5):58-60.

[3] 曹祥杰, 柯岚. 药物不良反应报告分析[J]. 中国医药导报, 2013, 32(8):317-318.

[4] 高伟, 姜恩泽. 医院178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分析[J]. 中国药业, 2014, 23(23):90-91.

论文作者:朱洁雷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7年12月下第2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3/19

标签:;  ;  ;  ;  ;  ;  ;  ;  

医院414例药品不良反应回顾性研究论文_朱洁雷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