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德宏州边防医院 云南 678400
摘要:目的:探究西医综合疗法联合通心络胶囊在重症中暑临床治疗中的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6月-2016年6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100例重症中暑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按照随机顺序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5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西医综合疗法,研究组患者采用西医综合疗法联合通心络胶囊治疗方式。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2.0%,治疗后Hs-CRP水平为(41.1±8.1)mg/L,中性粒细胞数量为(9.9±6.2)109/L。不良反应率为10.0%。研究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8.0%,治疗后Hs-CRP水平为(24.1±5.2)mg/L,中性粒细胞数量为(4.6±3.9)109/L。不良反应率为4.0%。两组数据对比差异具有明显的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比于西医综合治疗方式,西医综合疗法联合通心络胶囊在重症中暑临床治疗中具有较高的疗效,值得应用和推广。
关键词:西医综合疗法;通心络胶囊;重症中暑
Abstract:objective:to explore the western medicine comprehensive therapy in combination with tongxinluo capsule in clinical treatment of severe heatstroke in the effect. Methods:to choose in June 2014 - June 2016 in our hospital treated 100 cases of severe heatstroke patients as the research object. Patients in random order can be divided into research group and the control group, each group of 50 cases of patients, the control group were treated by comprehensive therapy, western medicine group were treated by western medicine comprehensive therapy in combination with tongxinluo capsule treatment. Compared two groups of patients with therapeutic effect. Results: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of control group patients was 92.0%, the Hs - CRP levels after treatment for(41.1 + / - 8.1 mg/L, number of neutrophils of 109 / L(9.9-6.2). Adverse reaction rate was 10.0%. Group therapy in patients with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was 98.0%, the Hs - CRP levels after treatment for(24.1 + / - 5.2 mg/L, number of neutrophils of 109 / L(4.6-3.9). Adverse reaction rate was 4.0%. Two groups of data comparison difference has the obvious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P < 0.05). Conclusion:compared with western medicine comprehensive treatment, western medicine comprehensive therapy in combination with tongxinluo capsule has high curative effect in the clinical treatment of severe heatstroke in the inferior, is worth application and popularization.
Key words:western medicine comprehensive treatment;Tongxinluo capsule;Severe heatstroke
中暑是在高温环境下,人体体温中枢调节功能出现障碍,继而导致患者出现产热与散热失衡的现象,严重时甚至导致患者出现惊厥和昏迷等临床症状。重症中暑具有发病急和死亡率高等特点,根据卫生部调查资料显示,其死亡率高达40%[1]。在对患者的临床治疗中,采用西医综合疗法联合通心络胶囊具有较好的临床治疗效果。现报道如下。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选取2014年6月-2016年6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100例重症中暑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患者年龄15-62岁,平均年龄(41.2±2.2)岁,患者发病时间为(0.5-6)h,平均发病时间为(3.3±0.9)h。所有患者中,具有高血压病史的患者22例,在室外由于劳动发病患者数量为38例。纳入标准:(1)所有患者经过临床诊断确诊为重症中暑患者。(2)患者发病时间均在24小时以内。(3)患者及其家属同意本次研究,并且签订知情同意书。将患者按照随机顺序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50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以及病情等方面对比差异不具有明显的统计学意义(P<0.05)。
1.2研究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西医综合疗法,在患者入院后,对患者给予吸氧治疗,同时给予患者心电监护、冰袋降温、纠正水电解质平衡、静脉注射冷生理盐水以及促进胃肠蠕动等综合西医治疗手段。研究组患者在西医综合疗法的基础上,给予患者服用通心络胶囊(标准:0.26g/粒)。患者每次服用4粒,每天给予患者服用三次。对两组患者均治疗两个星期,观察患者治疗效果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1.3判定标准
根据卫生部对重症中暑疗效标准的判定:①显效:患者经过临床治疗后,体温恢复到正常范围,同时患者的意识以及生命体征均恢复到正常水平。②有效:患者体温下降到39℃以下,但是仍然处于发热状态,并且患者的意识以及生命体征有所好转。③无效:患者体温持续在39℃以上,意识存在障碍,并且生命体征不稳定,需要进行进一步抢救治疗。总有效率=(①+②)/③*100%。
1.4观察指标
在患者入院时以及治疗后,对患者的炎性指标进行检测,如超敏C反应蛋白(hs-CRP)以及中性粒细胞数量,同时要观察患者是否出现出血、皮疹以及变态反应等不良症状。
1.5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20.0对本次研究数据进行统计处理,计数资料采用%表示,计量资料采用()表示,组间数据运用t检验,P<0.05表示具有统计学差异。
2 结果
2.1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
在本次研究中,重症中暑患者经过临床治疗后,研究组患者治疗显效率为60.0%,有效率为38.0%,无效率为2.0%,总有效率为98.0%。对照组患者治疗显效率为56.0%,有效率为36.0%,无效率为8.0%,总有效率为92.0%。两组数据对比差异具有明显的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数据如表1所示。
3 讨论
在炎热的夏季,重症中暑属于常见的临床症状,其主要临床表现为:(1)患者全身乏力。胸闷恶心以及口渴多汗。(2)患者面色苍白,存在恶心呕吐以及血压下降等症状。(3)患者出现高热、昏厥以及肢体抽搐等症状。重症中暑患者存在缺氧以及应激反应,容易导致患者体内的中性粒细胞数量出现异常变化[2]。严重时甚至导致患者死亡,因而需要及时对症的进行治疗。
通心络胶囊主要成分为:人参、蜈蚣、水蛭以及冰片等[3]。具有抗炎以及抗氧化等功效,在对重症中暑患者的临床治疗中,将通心络胶囊联合西医综合疗法,可以较好的改善患者的炎性指标,有利于提升患者的治疗效果。
重症中暑患者具有发病急以及死亡率高等特点,在对患者的临床治疗中,采用西医综合疗法联合通心络胶囊的治疗方式具有较高的临床治疗效果[4]。并且可以降低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对于患者的康复而言,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在本次研究中,研究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8.0%,不良反应率为4.0%。对照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2.0%,不良反应率为10.0%。两组数据对比差异具有明显的统计学意义(P<0.05)。
重症中暑患者的超敏C反应蛋白(hs-CRP)以及中性粒细胞数量会产生失衡的现象,继而会影响患者的生命指标[5]。在对患者的治疗中,采用西医综合疗法联合通心络胶囊,可以调节患者的各项指标,继而可以达到治愈的目的。在本次研究中,研究组患者治疗后Hs-CRP水平为(24.1±5.2)mg/L,中性粒细胞数量为(4.6±3.9)109/L。对照组患者治疗后Hs-CRP水平为(41.1±8.1)mg/L,中性粒细胞数量为(9.9±6.2)109/L。两组数据具有明显的统计学差异(P<0.05)。
总而言之,在对重症中暑患者的临床治疗中,相比于西医综合治疗方式,采用西医综合疗法联合通心络胶囊具有更高的疗效,可以改善患者的炎性指标,提升患者的治愈率,同时可以降低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值得在重症中暑患者的临床治疗中进行应用和推广。
参考文献:
[1]孙丹杰,张小庆,许嵩翺.通心络胶囊配合西医综合疗法治疗重症中暑患者29例疗效观察[J].中医杂志,2014,04:315-318.
[2]胡雪丽.通心络辅助治疗冠心病86例临床研究[J].中国实用医药,2014,29:137-138.
[3]张俊修,霍旺,李绍旦,等.中药通络疗法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研究进展[J].中国中医急症,2014,10:1874-1877.
[4]宋新华,陈恺,李彩虹.重症中暑患者的救治效果观察[J].吉林医学,2016,05:1207-1208.
[5]郑宏,刘清泉.中医药治疗中暑的临床研究进展[J].中国中医急症,2012,02:258-260.
论文作者:李建忠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6年第1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9/23
标签:患者论文; 西医论文; 重症论文; 率为论文; 胶囊论文; 疗法论文; 粒细胞论文; 《健康世界》2016年第1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