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遂宁市安居区三家中心幼儿园 遂宁 629000)
【内容摘要】 农村许多家庭教育观念还很滞后,平时和孩子的交流少之又少,家长的教育观还停留在孩子能认识几个字,能书写几个字,会做加减法的阶段。长期如此,农村部分幼儿受其家庭教育的影响,存在着内向、胆小的性格特征,许多孩子变得少言寡语,严重阻碍了其语言表达能力的发展。我认为关注农村幼儿身心健康全面发展,培养幼儿语言表达能力对促进其启蒙教育发展至关重要。
【关键词】环境、机会、活动、培养
西部的农村,年轻人在家务农的现象越来越少,再也没有了记忆中儿时热闹的景象。年轻的父母为了更好的物质生活外出打工,村庄里剩下的留守儿童由爷爷奶奶照顾,许多家庭教育观念还很滞后,平时和孩子的交流少之又少,农村家长的教育观还停留在过去孩子能认识几个字,能书写几个字,会做加减法的阶段,造成了学前教育不好有效的开展。长期如此,农村幼儿受其家庭教育的影响,大都存在着内向、胆小的性格特征,许多孩子变得少言寡语,严重阻碍了其语言表达能力的发展。调查表明,语言表达能力低下直接影响着幼儿思维的发展,而思维的发展又促进语言构思能力、逻辑性和语言表达能力的发展。因此,我认为关注的身心健康全面发展,培养农村幼儿语言表达能力对促进其启蒙教育发展至关重要。那么,我们作为农村一线教育工作者,如何有效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呢?以下简单之我见:
一、在游戏活动中培养农村幼儿语言表达的自信心。
培养农村幼儿的自信心是提高其语言表达能力的前提,农村幼儿由于受其家庭教育的影响,家长只管孩子吃饱穿好,听家长的话,根本就没有意识要培养孩子各方面的能力。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由于看的书籍和积累的生活经验都较缺乏,导致孩子胆小,害怕在公共场合说话,在园内学习各类活动中也不会说、不愿说、不肯说、听老师说、听家长说等现象。因此,需要老师和家长多鼓励,多耐心引导,只有在点滴的生活经验和学习环境中敢发言,才能消除幼儿胆小、自卑的心理,让他们拥有自信,逐渐提高其语言表达能力,促进其思维能力的发展。
1、创设幼儿喜欢的环境,让幼儿敢说。
许多幼儿到了陌生的环境既新奇又感到害怕,上了幼儿园后由于家人不在身边,情绪不稳定、缺乏安全感,大部分幼儿对周围的人和事感到陌生,就会变得"沉默寡言" 。这就要求教师应善于发现,为幼儿创设一个宽松的环境。老师要从心底爱幼儿,接受和包容不同幼儿的性格特点,对幼儿人格的尊重,这样才能使幼儿有话敢说,有话愿说。
老师利用活动,让幼儿开心愉悦的学习或游戏,在宽松、自由的空间里,孩子们可以大胆地说出自己想说的话。如:我班的田灏小朋友,他很聪明,但平时很少和老师和同伴交流,每次玩区角游戏的时候,他拿了材料以后,就独自一人到角落玩,而且都能较快地根据材料的意思完成操作。为了鼓励他大胆说话,我就经常有意地靠近他,和他说话,对他的点滴进步给予及时地表扬。我经常微笑着和他交流,经常抚摸他的小脑袋,这样坚持几次下来,田灏慢慢的不再害怕和我交流,还会主动和我说话了。其实大多数孩子不是不爱说话,只是外在的压力一直以来不敢说。我发现教师灿烂的笑容、一个抚摸的动作、都将成为让幼儿说话的一把金钥匙。
2、准备丰富、有趣的活动材料,让幼儿在游戏中表达自己的情感。
教师在五大领域活动和区角游戏中,根据孩子的兴趣、需要及幼儿的年龄特点等设计制作并投放许多丰富的操作材料,这些材料带有一定的暗示作用。幼儿在操作中会反复摆弄材料,和小朋友一起拼材料,并在实践中,说出自己的想法。老师仔细观察就会发现孩子在玩中会自然而然的说话,而且语言相当丰富。如幼儿在拼图活动中,开始反复找颜色相近,形状相似的玩具或图片,发现不对又换,一边思考一边告诉小朋友什么是我需要的,告诉小朋友你这样拼不对等,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都在提高。
二、集中教学活动是培养农村幼儿语言表达能力的基本途径。
幼儿集中教育活动是指教师有目的、有计划组织的师生活动及同伴互动的幼儿学习活动。一般以集体方式进行,可以是小组的,也可以是全班集体进行。
在幼儿园生活中,幼儿不但需要和老师交流,也要和同伴之间的交流,相互交流是发展幼儿语言表达的主要途径。然而,大多数幼儿由于对老师有畏惧的心理,更愿意和同伴说话,因为与同伴交流中幼儿说话不受到任何的限制,氛围更为轻松。部分思维活动敢于表达的幼儿还将在其中起到示范、带头的作用。幼儿有很好的模仿能力,当同伴说到他们感兴趣的话题时,他们会积极回应,说出自己观点和看法。教师可借此机会倾听幼儿、引导幼儿运用正确、规范的语言进行表达。并逐步使幼儿养成愿说、学说、乐说的习惯。
1、利用农村资源设计主题活动,激发幼儿语言表达的兴趣。
在农村,丰富的生活内容与经验是幼儿语言表达的源泉与基础,利用幼儿常见事物引导,幼儿通过已有经验的积累,才会有乐于表达和交流的内容,才会有话可说,有话要说。如:我们幼儿园饲养角内,养了兔子、小鸡、鸭子等小动物,我们取名“亲亲动物园”,在给小动物为食等活动中,幼儿就会观察到小兔子喜欢吃青菜,小鸡喜欢吃米等。孩子们由于有了实地观察的经验和感受,在说的过程中,都能抓住重点来说,取得了预期的效果。
2、教师使用简单、规范的语言,让幼儿模仿说。
幼儿园内,集中教育活动很重要,部分教师语句不完整,川普话现象严重。因为幼儿模仿能力强,经常重复老师的话,所以,需要教师用简单、明了的语言去让幼儿学说。语言能力的提高不是一天两天的事,就像涓涓溪流一样,在点点滴滴地积累中逐步养成的,老师应该调整自己的语言,让幼儿感受语言交流带来的乐趣,幼儿在教师语言的暗示下,在模仿的过程中自然地学会了语言表达,在积累中逐步养成良好的习惯,切实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让幼儿主动说。
三、家园互动,家长配合是培养农村幼儿语言表达能力的必要条件。
农村幼儿语言表达能力的低下主要原因还是家长引导较少,造成了幼儿在活动经验积累上不足,家长不喜欢倾听孩子说话,造成了幼儿在语言表达能力上的不完整性。因此,作为幼儿园和家庭重要沟通桥梁的教师,有必要也有义务去改变家长不正确的幼儿教育观。教师通过开家长会,电话联系,面谈都方式让每位家长行动起来,共同关注孩子的语言发展。
1、家长要有意识地指导幼儿说话。
家长不要什么事都自己替孩子完成,什么话都替孩子表达,要善于倾听孩子的想法,多问问孩子的意见,让孩子把话说完。
在日常生活、游戏活动中,家长努力创造自由宽松的语言环境,支持鼓励孩子发言,和幼儿平等交流,让幼儿体验语言交流的乐趣。学习使用适当的礼貌的语言交往,也是促进幼儿语言发展的有效途径。家长在和孩子相处的时间里要有意鼓励幼儿在不经意间表达自己的某种愿望,还更要鼓励孩子和其他人进行交流。久而久之,主动地进行语言交流成了幼儿的习惯,在不知不觉中语言表达能力就会得到了很大地提高,家长们也会发现孩子的内心世界是多么的美好。
2、家长要有意识地引导孩子阅读。
早期阅读是幼儿获得知识、丰富内心世界、树立价值观的途径。作为农村的家长,应该每天坚持半小时陪孩子一起读书,儿童文学意境奇幻迷离,词句清新明丽,儿童故事寓意美好,幼儿能够从阅读中吸取丰富的词汇,也为提高幼儿语言表达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论文作者:冯傈
论文发表刊物:《读写算(新课程论坛)》2016年第03期(上)
论文发表时间:2016/6/30
标签:幼儿论文; 语言表达论文; 孩子论文; 能力论文; 家长论文; 农村论文; 语言论文; 《读写算(新课程论坛)》2016年第03期(上)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