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施工技术的管理优化措施论文_秦赛丰

建筑施工技术的管理优化措施论文_秦赛丰

秦赛丰

身份证号码:32068419XXXX203690 江苏泰州 225300

摘要:近年来,我国在积极进行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各地区建筑工程项目随之增加,而建筑工程质量始终是人们广泛关注的话题。要想从根本上提升建筑工程质量,就必须科学的进行建筑施工技术管理。鉴于此,本文首先对建筑施工技术管理进行了简要概述,并对建筑施工技术的管理优化措施展开了探讨,以供参考。

关键词:建筑;施工技术;管理优化;措施

导言: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建筑建设项目逐渐增多,建筑行业面临着更高的施工要求,各建筑企业之间的竞争压力也逐渐上升。要想在建筑施工市场上占得先机,施工企业势必要加强施工技术管理工作,切实解决当前存在的施工技术问题。但是在当前的施工技术管理工作中,由于管理经验不足,依旧存在着较多的管理问题,影响了管理工作的有效性。积极制定管理措施,优化管理水平十分必要。

1建筑施工技术管理存在问题

1.1缺乏有效的技术监督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建筑产业也日益兴旺,越来越多的大楼投入建设,但在实际的建筑过程中,却存在着诸多的问题,大多数进行实际操作的的建筑人员文化素质偏低,部分人员技术不过硬,这就对管理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我国目前的大部分承包商都没有健全的技术监督机制,建筑工作中还依旧存在诸多技术漏洞没有被及时发现,十分容易为整体建筑留下隐患。

1.2施工制度方面存在问题

我国虽然没有明确的建筑工程管理制度,但这并不意味着国家对建筑质量没有标准,许多工程对在施工的过程中,无视国家标准,对不合格的技术成果视而不见,这与承包商采用的用人机制有着很大的联系,建筑参业工作人员鱼龙混杂,技能良莠不齐,部分工序的落实需技术人员持证上岗,然而很多工程却肆意降低用人门槛,技能要求较低的岗位人员上岗前缺乏基本的培训。另外,很多施工方对施工的结果没有明确的检查,责任划分凌乱,一旦出现事故,找不到直接责任人,松散的管理制度下,难免会有工作人员放松警惕,引发质量危机。不仅是最终建设成果可能留有安全隐患,许多施工队的现场也隐含着安全事故的风险。施工现场的环境相对复杂,处理不当很容易造成火灾,防火、防电等安全工作是整体施工中决不可轻视的工作重点,但部分施工队没有注意到这一问题,施工现场缺乏消防设施。

1.3缺乏完善的施工技术管理体系

目前,我国建筑产业相对松散,大部分工程都是以分包的形式派给建筑工程队伍来进行施工,不同的建筑施工队在工作方式上有着较大的区别,建筑产业没有统一的建筑流程,对于建筑的质量标准也有着较大差异,然而,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人们对于建筑的要求已经不仅限于遮风挡雨或是防灾减震了,现代建筑需要是集美学价值与实用价值于一身的艺术品,这样高的要求之下,建筑的技术不能故步自封,工程管理者需要对工程有更好的掌控,然而,我国还没有一套统一的工作标准或是验收标准,大部分的承包商对施工成果的验收都依托于双方签订的合同,而合同的制定往往考虑不够周全,造成最终的验收不能完整的评价建筑的质量。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实现施工技术管理水平提升的相关措施

2.1建立完善的施工技术管理制度

施工技术管理人员应当建立完善的施工技术管理制度,为施工管理工作的开展奠定良好的基础与支持。首先,管理人员应当积极吸收国外施工技术管理的先进经验,但是也需要避免出现一味照搬的情况。即需要根据实际施工要求与施工情况进行改进与完善,使其适合我国基本国情,弥补当前施工技术管理制度中存在的不足;其次,施工技术管理制度中还应当涉及到施工技术人员管理工作,即提升施工人员招聘要求,对其基本能力做出规定。同时,还应当注重施工人员培训,制定培训制度、考核制度,不断提升施工技术人员水平。此外,在管理制度当中还应当明确各个施工技术人员所应当承担的责任,并制定相应的奖惩制度,对施工人员的施工行为进行有效的约束。

2.2制定完善的施工技术监督制度

施工技术管理工作的开展,归根结底是要保证施工技术应用的规范性,保证施工质量与施工安全。所以,建立完善的施工技术监督制度是十分必要的。首先,管理人员需要定期走访施工现场,观察施工人员的施工行为,针对不符合施工技术应用要求的施工行为进行纠正,针对屡教不改或者造成施工质量问题情况,则需要按照施工技术管理制度予以相应的惩罚。其次,管理人员还可借助现代化先进的实时监控设备,在施工关键环节进行设备安装,更加方便直接的进行监控,也能提升施工人员的施工严谨性与施工责任感。此外,施工技术管理人员应当意识到管理工作的重心在于保证施工质量与施工进度,确保按时按量的进行工程交付,所以管理人员还需要就施工过程中的人力、物资以及经济等多方面的客观条件进行监督,为施工技术人员的施工开展创造必要的施工条件与基础。保证施工工作的顺利开展,提升管理工作的有效性。

2.3建立全面性的施工技术管理体系

施工技术管理人员应当首先建立完善的管理体系,将管理工作落实到施工技术应用的全过程当中,实现管理的全面性提升,这主要包括了施工技术应用前准备与施工技术应用两个主要环节。首先,在施工技术应用前,管理工作主要涉及到施工技术人员召集、施工材料准备以及施工资金分配几个方面,在管理体系中需要相应的就施工技术人员水平、施工材料入场标准以及施工资金分配模式等进行严格、规范的制定;其次,施工技术应用管理主要涵盖了及时实施、技术应用水平把关以及施工质量审查等内容,制定严格技术应用标准、审查标准,将施工技术应用逐渐规范化,保证施工质量与施工安全。

结束语

综上所述,我国在积极进行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智能和高层建筑随之增加,施工过程中需要对各种先进的施工技术进行应用,而为了提升工程质量,加强施工技术管理是关键。在这种情况下,必须从完善施工技术管理体系、加强技术管理监督工作和注重施工优化管理三个角度出发,才能够实现对建筑施工技术的优化,为我国建筑工程领域的全面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参考文献:

[1]陈根良.建筑施工技术管理优化措施的探讨[J].建材与装饰,2013(02).

[2]谌坤.关于建筑后浇带施工作用及其技术的探讨[J].建筑发展导向,2013(08).

[3]李项龙.建筑施工技术管理优化措施分析[J].建材与装饰,2013(06).

[4]庄秀风.关于建筑施工技术管理优化措施的探讨[J].施工技术的应用,2012(12).

[5]王利.试论建筑施工技术的管理优化措施[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3(26).

论文作者:秦赛丰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8年第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9/6

标签:;  ;  ;  ;  ;  ;  ;  ;  

建筑施工技术的管理优化措施论文_秦赛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