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内贸易模式的决定与利益分配研究,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分配论文,利益论文,模式论文,贸易论文,产品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随着经济全球化与科学技术的发展,在20世纪最后二、三十年的时间里,国际贸易领域发生了许多显著的变化,其中最重要的变化即为出现了全球性的产品生产与协作,即原来集中于某一国或某一地区的产品生产现在分散到了不同的国家,每个国家专业化于产品某特殊阶段或零部件的生产,从而使国际分工由产业间、产业内深化到了产品的内部,我们将以产品内部分工为基础的中间投入品贸易称为产品内贸易(Intra-product trade,参见Arndt,1997and1998a,1998b,卢锋,2004)。目前,由于新兴工业化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不断加入到这一新的分工形式中来,产品内贸易不但在量上成为国际贸易显著增长的原因(注:Yi(2003)认为,产品内部分工(他称其为垂直专业化分工)所引起的贸易是解释20世纪60年代以后贸易显著增长的最主要变量,Hummels等人(2001)也运用垂直专业化的概念来说明产品内部分工,根据他们对10个经合组织(OECD)国家及爱尔兰、韩国、台湾与墨西哥四个市场经济体国家与地区的测算,产品内部贸易占这些国家1990年出口的21%,1970-1990年出口增长的30%,而这些国家与地区的贸易占世界贸易总额的五分之三,由此可见产品内部贸易在目前世界贸易中的份额与增长速度。),而且成为国际贸易流向与格局变化的重要力量,成为发展中国家实现工业化与产业结构升级的新途径。本文利用扩大的李嘉图模型探讨这一新贸易形式下贸易模式的决定,利用产业组织理论中纵向市场关系的分析探讨产品内分工与贸易的利益分配,并最终说明发展中国家需以比较优势为基础切入产品内分工,而要进一步提高贸易所得,则需要不断调整自己在分工链条中的地位。
一、产品内贸易模式的决定
简单地说,贸易模式是指谁把什么卖给了谁。李嘉图的比较成本理论以无可比拟的逻辑力量论证了当一个国家在各方面都处于劣势时,仍然可以按照比较优势参加国际分工,获取分工利益。下面,我们在李嘉图模型的框架内分析在产品内分工的情况下一国是如何展示比较优势,参与国际分工的。
李嘉图模型的基本假定是:完全竞争、2个国家、2种商品、1个要素。Jones(2000)、Findlay与Jones(2001)对其基本假定进行了加工,建立了一个扩大的李嘉图模型,用以分析投入品贸易对生产模式与贸易模式决定的影响,我们则利用该模型分析中间投入品价格的变动与产品内贸易模式的决定(注:Jones等人利用该模型论证了当存在投入品贸易时贸易模式的变化,他们所指的投入品主要指初级产品,如农产品棉花、铁矿石、煤以及劳动力等。当运输方式发生变化,运输成本降低时,这些产品成为可贸易品,从而形成世界市场竞争性的低价格,使生产率发达的国家获得了以此为原料生产最终产品的优势,如19世纪英国生产棉织品的优势,资源贫乏的日本生产钢铁的优势。以此为基础,他们也指出了当交易成本、通讯成本、服务贸易成本、不同生产区的协调成本降低时,外包等行为就会发生,以垂直专业化为特征的生产与贸易就产生了。而本文所指的产品内分工与贸易是特定产品生产过程不同工序或区段在空间上的分散化,所涉及的贸易对象是指零件、部件、配件、子系统组件或模块等中间产品。)。
该模型是这样展开的,假设有两个国家A、B,生产2种商品X、Y,存在两种生产要素即劳动力L与自然资源N。商品价格P[,X]、P[,Y]由世界市场决定,相对于两国而言是外生变量,X商品的生产只需投入单一生产要素劳动力(保持李嘉图模型的特征),Y商品的生产需投入劳动力要素与中间产品Z(扩大了李嘉图模型的假定),Z由劳动L、自然资源N生产而来。假定在技术上生产中间产品Z与投入Z生产最终产品Y是可以在地点上分开的,但因运输成本、关税壁垒或其他交易障碍的存在,Z的生产必须在本国,且全部投入用于Y商品的生产。工资率为W,自然资源收益率为r[,n],生产1单位X商品需投入a[,lx]的劳动,生产1单位Y商品需投入a[,ly]的劳动与a[,zy]的中间投入品,生产1单位Z需要投入a[,lz]的劳动与a[,nz]的自然资源。
在完全竞争市场处于均衡的条件下,存在以下等式:
a[,ly]W+a[,zy]P[,z]=P[,y] (1)
a[,lx]W=P[,X]
(2)
a[,lz]W+a[,nz]r[,n]=P[,z] (3)
以(1)÷(2)得:
a[,ly]/a[,lx]+a[,zy]×(P[,z]/P[,x])=P[,y]/P[,x](4)
该等式左边为生产1单位Y商品相对于生产X商品的机会成本,分别用生产1单位X所需的劳动与中间产品来衡量,右边为Y商品的相对价格。当相对价格等于机会成本时,一国可以同时生产两种商品,相对价格大于机会成本时,生产Y商品,相对价格小于机会成本时,生产X商品。
现在我们来比较A、B两国的情况,设A国生产Z的资源比B国丰富,在不存在中间投入品贸易的情况下,P[,z]由各国市场单独决定,r[A][,n]<r[B][,n],导致A国生产Y商品具有中间产品价格低的优势,即(P[,z]/P[,x])[A]<(P[,z]/P[,x])[B],B国生产Y商品具有劳动生产率的比较优势,即(a[,ly]/a[,lx])[B]<(a[,ly]/a[,lx])[A],生产与贸易的模式取决于这两种优势的比较。
两国生产Y商品的机会成本如图1所示,纵坐标表示Y商品的相对价格,横坐标表示中间投入品Z的相对价格,A、B分别为两国单位商品Y的机会成本线,与纵坐标的交点为生产单位商品Y相对于X的劳动投入,斜率为生产单位商品Y所需投入的中间产品数量,在该图中我们假定a[B][,zy]<a[A][,zy],即B国的较高生产率使其单位投入的效率也较高,因而斜率就小于A国。Y商品的相对价格与机会成本所处的区域不同,将形成不同的生产与贸易模式:Y商品的相对价格如果在A、B两国机会成本的上方,两国都可以生产Y商品;如果在A国机会成本之下、B国机会成本之上,则B国生产Y商品具有成本优势,A国生产X,而B国生产Y;如果在A、B两国机会成本之下,两国都生产X。
附图
图1(注:参考Findlay与Jones(2001)图1而作。)
假定世界市场Y商品的相对价格为图中所示的(P[,y]/P[,x])[W],A国由于具有资源的成本优势,即(P[,z]/P[,x])[A]<(P[,z]/P[,x])[B],B国具有劳动生产率与资源使用效率上的优势,但由于资源的成本优势较大,因而A国生产Y商品的机会成本较小,Y商品的相对价格线分别交A、B两国的机会成本线于C点与D点,这两点分别表示两国的机会成本,C点的水平位置低于D点,世界市场Y商品的相对价格大于A国的机会成本,小于B国的机会成本,因而Y商品将由A国生产并出口,X商品将由B国生产并出口。
假定现在由于运输技术的提高或贸易壁垒的降低,中间投入品成为可贸易商品,从而形成了统一的世界市场价格(P[,z]/P[,x])[W],A、B两国生产Y商品的机会成本分别由图中的F点与E点表示,显然A国生产Y商品的机会成本高于B国,但就两阶段的生产而言,A国生产中间产品Z的机会成本仍低于B国,用Z生产Y的机会成本高于A国,由于X与Y的价格由世界市场决定而保持不变,技术又支持两阶段生产在地点上的分离,因而投入中间产品Z生产Y商品的阶段将由A国迁移到B国,此时A国生产中间产品Z,B国进口Z生产Y,并同时生产X商品。
该模型的分析表明,在存在投入品贸易时,由比较优势决定的最终产品的生产地点是可以变动的,原先A国的要素资源禀赋优势胜过B国在劳动生产率与资源使用效率上的优势,因而由A国生产Y商品。投入品贸易的发生,使Y商品的生产在地点上可以分为两处,生产序列上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生产中间投入品Z,第二阶段将Z生产加工为Y,A国发挥资源比较优势从事第一阶段生产,B国发挥劳动生产率比较优势从事第二阶段生产。中间投入品贸易进一步深化了按比较优势进行的国际分工,使以产业与产品为界限的国际分工深化为以产品内部的生产环节、生产阶段或零部件为界限的分工,在这种分工形式下,修正了奥林所作出的“一个地区自然不能生产那些需要以该地区不存在的生产要素作为生产要素的产品”(《地区间贸易与国际贸易》第5页。)的结论。
从B国的角度来说,在Y商品相对价格不变的条件下,Z的生产是由自己进行还是从A国进口,取决于Z的相对价格。只要
时,B国就会选择从A国进口中间产品Z。即使在存在贸易成本的情况下,只要(P[,z]/P[,x])[B]-(P[,z]/P[,x])[W]能大于贸易成本,产品内分工仍然会发生。
由此可知,在生产技术支持产品内分工并且贸易成本下降使中间投入品贸易成为可能的背景下,产品内部分工的模式主要决定于中间投入品价格的高低,中间投入品价格的高低决定于一国所拥有的比较优势,模型中的比较优势体现为以劳动生产率差异与资源禀赋差异为基础的比较成本。在影响产品内分工的实际因素中,发挥作用最大的主要还是以资源禀赋为基础的比较优势,尤其是低技术劳动力要素的价格差异,这点从产品内贸易发生的地理方向上可以明显地看到,目前美国与墨西哥及加拿大、日本与东亚及东南亚国家、德国与东欧转轨国家之间是产品内贸易发生额最高且增长最快的地区(注:参见南京大学2004届田文博士论文《垂直贸易论》第48页。OECD(2002)表Ⅵ.Ⅰ。)。在这些地区所从事的产品生产尤其是制造业及IT产业的零部件生产中,原来存在于发达国家的低技术的劳动密集的生产环节已明显转移到了相对不发达的国家。
二、产品内贸易利益的分配
产品内分工形成了国际市场上下游企业的纵向关系,上游企业提供给下游企业的中间投入品价格成为这种垂直关系利益分配的重要特征,而不同生产阶段的市场结构则成为影响投入品价格的最重要因素,因而,拥有垄断地位的企业就可以操纵垄断势力来影响中间投入品的世界价格。由于不同生产阶段市场结构特征的差异产生于不同阶段投入要素的差异,因而投入要素的知识含量较大、专用性较高、不易被其它要素所替代的特征,往往使市场结构趋向于垄断。而在一般的生产过程中,投入的密集要素是非技术劳动力,在国别、地区之间存在较大的替代性,市场结构往往就趋向于竞争。跨国公司由于研发支出大,掌握着核心技术与国际市场营销网络,一般总是由资金密集与技术密集的母国占据垄断性的生产环节,而发展中国家一般只能加入竞争性的生产环节。
当跨国公司占据上游生产环节时,它将向发展中国家的企业提供中间投入品,当跨国公司占据下游生产环节时,它将从发展中国家的企业购买中间投入品,从这一对称结构及现实状况出发,我们仍假定生产分为上下游两个阶段,上游向下游提供中间投入品,中间投入品的世界价格位于两国单独生产的价格之间,具体大小主要受上下游市场结构的影响。
假定上游企业生产并出售一种中间产品Z,该产品是下游企业生产过程的投入品,下游企业生产最终产品X,一单位中间产品生产一单位最终产品,存在n家生产最终产品的企业,m家生产中间产品的企业,生产相同产品的企业都是同一的,每家分享相同的市场份额,市场竞争都是数量竞争,没有合谋现象,市场结构体现为n与m量的大小。
在下游部门,反需求函数为P[,x]=f(Q),Q=n·q[,x],q[,x]是生产最终产品的每个企业的产量,c[,x]是其他投入的成本,F[,x]是固定成本,根据海与莫瑞斯(中译本,2001)的分析,下游企业的利润函数为:
π[,x]=p[,x]q[,x]-p[,z]q[,z]-c[,x]q[,x]-F[,x]
利润最大化条件为:
附图
由MR=MC,将n个企业的利润最大化条件加总,可得:p[,x]=p[,z]+c[,x]
Ex为最终产品市场的需求弹性,等式左边为生产最终产品的企业的边际收益,右边为生产投入的边际成本,为成本加成因子,在市场需求弹性E[,x]不变的条件下,n越大,价格超过成本的加成越小,在市场为完全竞争的极限情况下,价格等于边际成本;n越小,价格超过成本的加成越大,当n=1时,独家企业获取超过成本的全部垄断利润。
对上式整理,得出对中间投入品Z的引致需求:
P[,z]=p[,x]-c[,x]=MR[,x]-c[,x]
该式说明,对上游中间投入品Z的需求曲线就是下游企业的边际收入曲线减去生产中投入的其他边际成本。n越大,下游市场竞争性越强,边际收入曲线越接近需求曲线,对中间投入品的需求也就越大,中间投入品的价格也就越高,在市场处于完全竞争的极限情况下,两者重合;n越小,下游市场越趋于垄断,当n=1时,市场处于完全垄断,对中间投入品的需求达到最小,且完全由一家企业决定,从而中间投入品的价格也就可能越低。设上游企业的利润函数为:
π[,x]=p[,z]q[,z]-C[,z]q[,z]-F[,Z]
其中,mq[,z]=Q,c[,z]与F[,z]分别为上游企业投入的边际成本与固定成本,在产量竞争均衡下,可以得到:
p[,z]=c[,z]
Ez为中间产品市场的需求弹性,等式左边为生产中间产品的企业的边际收益,右边为生产投入的边际成本,为成本加成因子,在市场需求弹性E[,2]不变的条件下,m越大,价格超过成本的加成越小,在市场为完全竞争的极限情况下,价格等于边际成本;n越小,价格超过成本的加成越大,当n=1时,独家企业获取超过成本的全部垄断利润。
很显然,最终中间投入品世界价格的高低取决于上游供给与下游需求的均衡,在边际成本、市场需求弹性等因素不变的条件下,上下游的市场结构将成为影响中间投入品价格的首要因素,也就是说n与m值的大小成为首要的因素。当发达国家跨国公司占据了上游研发、核心零部件的生产环节时,它就可以利用垄断地位抬高中间投入品的价格,供应给处于下游一般制造环节的发展中国家企业,如在电子产品的分工中,其核心零部件与系统组件往往具有关键影响,对下游厂商实行控制供应就能在价值分配中处于有利地位;当发达国家跨国公司占据下游营销等环节时,它也可以利用其垄断地位压低来自发展中国家企业通过一般制造环节所生产的中间投入品的价格,如在服装业产品内分工与贸易中,就存在品牌(如Nike)、营销网络(如Wal-Mart零售商)对产品生产过程的控制;当上下游企业都处于垄断地位时,由于双方操纵垄断势力会形成很高的交易费用,因而一般将会形成垂直一体化的生产组织,将外部市场内部化,如在汽车的产品内分工中,品牌制造商往往还同时参与核心零部件和子系统组件(如发动机等)的制造。
三、结论
产品内国际分工使产品生产过程中的生产工序、零部件可以在空间上拆分开来而分别处于不同的国家与地区,由于不同工序、零部件的生产存在技术差异与要素投入比例的差异,因而以要素禀赋为基础的比较优势成为决定贸易模式与贸易方向的首要因素。发达国家将劳动密集的工序与区段转移到劳动力成本便宜的发展中国家,而将资本和技术密集的工序与区段留在国内,是符合双方比较优势的选择,也为发展中国家谋求工业化与提升产业结构提供了新的切入点。但模型分析显示,发达国家在产品内部分工的供应链中占据了对价值形成最具影响和支配力的环节,因而在价值和利润分配上处于垄断的有利地位,发展中国家只有在产品分工链条中不断提高自己的地位,才能实现产业结构的转换,获取更多的分工利益。从东亚新兴经济体的发展路径来看,通过加工贸易参与产品内国际分工,从简单的组装活动开始,利用不同工序的横向与纵向联系,可以向上游溯升到复杂工序与零部件的贴牌(OEM)、设计代工(ODM)生产,向下游延伸到自有品牌的市场销售,这一方式已成为通过产品内分工实现工业化的新路径,发展中国家应从中汲取经验,调整经济发展战略的定位、方向及政策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