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经济发展中的几个理论问题_知识经济论文

知识经济发展中的几个理论问题_知识经济论文

发展知识经济的几个理论问题,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几个论文,知识经济论文,理论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发展知识经济是当今世界各国普遍关注的极为重要的新课题。许多国家正在研究对策,采取有效措施迎接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力争在知识经济时代的国际竞争中抢占制高点。面对知识经济时代的机遇与挑战,加强对知识经济理论的研究与探索,是摆在各级政府、科技界、理论界和教育界面前的一项重要任务。

知识经济与信息经济的内在联系

十多年来,面对全球信息化的大趋势,我国理论界的专家们先后撰写了许多关于开发信息资源、发展信息经济、建立信息产业的论文和专著。因此,人们对信息经济这一概念并不陌生。然而,对于知识经济这一概念却感到生疏。于是,人们自然会想到这样的问题:前些年强调发展信息经济,现在又强调发展知识经济,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这是否意味着信息经济的提法过时了,是不是要用知识经济代替信息经济?答案是否定的。

所谓知识经济,是指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它是相对于以物质投入为基础的物质经济而言的。这里讲的知识,是指高技术知识和科学管理知识。高技术知识包括信息技术、生物技术、航天技术、激光技术、自动化技术、新能源技术、新材料技术等等方面的知识。其中最主要的是信息技术方面的知识,即微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和光纤卫星通信技术方面的知识。我国科技界的专家们指出,现代信息技术,是当今世界高新技术的主导和灵魂。它是一个新时代的标志,在时代进步和转换中起了重大作用。因此,可以这样说,没有以信息技术方面的知识为基础,就没有现代意义上的知识经济。知识经济的最突出的特点是知识的经济功能得到最充分的体现,在产品的价值构成中知识创造的价值占最大的比重。信息经济是指以信息产业群为主导的经济系统。信息经济的突出标志是信息产业创造的价值在国民生产总值中所占的比重较高、增长也最快;信息产业劳动者数目占社会劳动者的比例较大,信息产品的价值构成中信息成分所占的比重较大。信息经济是相对于农业经济和工业经济而言的。

知识经济与信息经济在其概念表述上有所不同,但这并不意味着二者互相对立。事实上,信息经济与知识经济有着内在的联系。众所周知,新技术革命加速了世界经济从工业化阶段进入信息化阶段,促进了信息经济的发展。在信息经济中,科学技术知识所占的比重不断增加。据资料显示:本世纪初,工业化国家科学技术的贡献率,即它在国民经济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中所占的比例仅为5—10%, 而今天发达国家由于广泛采用高技术,使这一比例已达到60—80%,有些技术和知识密集型企业已高达95%以上。这一组数据,至少可以说明这样三个问题:(1)在信息经济中已经包含了科学技术知识所发挥的基础作用, 信息经济包含了知识经济的核心成分——高技术方面的知识。(2 )科学技术既是信息经济发展的前提条件,也是知识经济发展的前提条件。科学技术是信息经济与知识经济存在内在联系的依据。这犹如同胞俩兄弟,尽管性格上有所不同,但他们都有同一个血源关系的道理一样。(3 )知识经济的发展水平,要通过信息经济、信息产业的发展来体现。从这个意义讲,发展知识经济是发展信息经济的同义语,发展知识经济是为发展信息经济、信息产业服务的。

通过上述分析,我们现在应该明确,强调发展知识经济并不意味着信息经济的提法过时了,信息经济与知识经济不是对立的关系,而是有其内在联系的,也不是要用知识经济代替信息经济。

正确认识知识转变为直接生产力的条件

任何一种高技术方面的知识,在没有应用到生产过程中之前,它还只是一种观念形态的知识,是潜在的生产力。换句话说,高技术方面的知识并不是直接的生产力,只有将它投入到生产过程中,才能转变为直接的生产力,其经济效益才能显现出来。这时也才有完整意义上的知识经济。知识要转变为直接生产力,至少要具备以下四个条件:

(1 )要培养和造就一大批掌握高技术和现代科学管理知识的有创新能力的人才,这是保证知识转变为直接生产力的关键性条件。没有一定数量和质量具有创新能力的科技队伍,要实现知识转变为直接生产力,只能是一句空话。人才的培养依赖于教育。为此,必须深化高等教育改革,努力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科技人才和科学管理人才。

(2 )要不断加大科技投入和不断改善科技人员的工作条件和生活待遇,使科技人员搞科研创新有资金保证,在生活上无后顾之忧。这也是稳定科技队伍的基本条件。没有这一条件,一些科技工作者就可能不会安心本职工作。如果科技人员流失的问题日趋严重地发展下去,知识转变为直接生产力的愿望就难于实现。

(3)要保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尤其要加快电子信息产业的发展,这是实现知识转变为现实生产力所必备的客观条件。简单地说,知识转变为现实生产力,必须有一个良好的国内经济发展的这一大环境。如果国内经济发展长期处于低效益状态,产业结构又不合理,那么,发展知识经济就会因为缺少最起码的经济条件而难以推进。

(4)要重视情报信息研究工作,为国家各级政府决策提供依据, 这是实现科学技术知识转变为直接生产力的又一重要条件。当今世界科学技术突飞猛进地向前发展,为了及时了解科学技术发展的新动向,必须在广泛搜集和积累国内外情报信息的基础上,经过分析、比较和判断,揭示科学技术发展的新趋势,以便采取相应的对策,加快实现本国的科学技术知识向直接生产力的转变。如果情报信息不灵,在工作中就陷入盲目状态,就可能走许多弯路。我国已故科学家周培源先生曾指出:“情报信息工作是连接科学技术与生产力的桥梁。”事实确实如此。战后日本在不到半个世纪的时间内成为世界经济强国,其重要原因之一是得益于四通八达的情报信息网络,及时了解到国际经济、科学技术发展的趋势和最新科技成果,研究、引进、吸收、消化和创新,从而加快了科技知识转变为现实生产力的进程。日本这一经验,值得我们借鉴。

要把握知识经济效益的多种形式

知识经济效益是指知识的投入与产出符合社会需要的劳动成果的对比关系。在谈到知识经济效益时,大家往往都会列举美国的微软公司、中国的联想集团、北大方正、清华同方、成都地奥制药公司等这些依靠高技术的投入创造出巨额经济效益的典型代表。这些典型代表,是知识经济发展的方向,也是把握知识经济效益的主要形式。在此笔者把它称之为知识经济效益的第一种形式。

研究知识经济应当结合中国的国情,把握知识经济效益不应忽略一般科学技术知识在生产中应用所产生的经济效益问题。例如在80年代,农业部对36667户农民的调查,张家口市委政策研究室对458个万元户的调查,河南对1600户农民的调查,宁夏对1090户农民的调查,以及河北、福建、贵州等省区的同类调查都说明,生产、经营效益(农民收入)与农民的文化程度是成正比的。在投入相同的生产条件下,高中文化程度的农户收入高于初中文化程度的农户,初中又高于小学农户、小学又高于文盲农户。文化素质越高,收入就越多。虽然这些农户运用的科学技术知识算不上高技术知识,他们运用科学技术知识创造的价值与上述那些公司或集团创造的价值相差甚远,但它毕竟是农民依靠自己掌握的科学文化知识创造出了财富,走上了富裕之路,这理应算是知识经济研究的内容和范围。在此,我们可以称它为知识经济效益的第二种形式。重视对知识经济效益的第二种形式的研究,有助于引导农民提高科学文化素质,走靠科学技术知识致富的道路。

在知识经济发展的过程中,那些运用高技术从事创造性劳动的科技工作者,其报酬将与其贡献大小挂钩。 以美国微软公司为例, 该公司16000名雇员中,百万富翁就有2000多人。在此, 可以把它称之为知识经济效益第三种形式。重视对知识经济效益第三种形式的研究,有助于解决“搞原子弹的不如卖茶蛋的”这一分配不公问题,有助于调动广大科技工作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笔者盼望在中国知识经济发展的过程中,能在科技队伍中出现成百上千个百万富翁,让那些具有创新能力,贡献大的科技工作者先富起来。

对知识经济问题的研究,在我国只能说是刚刚开始,有许多问题需要进一步研讨。我们深信,只要能从国情出发,借鉴发达国家在发展知识经济方面的成功经验,认真研究知识经济问题,从思想上和理论上做好迎接知识经济时代的挑战,知识经济定能在我国繁荣和发展。

标签:;  ;  ;  ;  ;  

知识经济发展中的几个理论问题_知识经济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