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表现及治疗措施论文_王艳敏

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表现及治疗措施论文_王艳敏

黑龙江省大兴安岭加格达奇区人民医院 165000

【摘 要】溃疡性结肠炎是指发生于直肠和结肠的局限于黏膜与黏膜下层的炎症。临床表现为腹泻、黏液脓血便、腹痛、里急后重等。病情轻重不等,多呈反复发作慢性病程。本病可发生于任何年龄,好发年龄为20~40岁,亦可见于儿童或老年人。男女发病率无明显差别,病情一般较轻,但近年来发病率及重症病例增多。

【关键词】溃疡性结肠炎;治疗

1病因和发病机制

溃疡性结肠炎的病因仍不完全清楚,目前认为可能与本病发病有关的因素有免疫因素、感染、遗传、环境等。溃疡性结肠炎确切的发病机制并不十分清楚,可能感染、毒素是致病的启动因子,细菌产物和食物抗原是发病的促进因子;细胞、可溶性介质等各种因素导致肠道免疫功能异常,加之内毒素等造成组织黏膜的损伤,引起各种临床表现。而出现的免疫反应和炎症过程,可能是由于抗原的持续刺激和(或)免疫调节紊乱,免疫炎症反应表现为过度亢进和难于自限。

2临床表现

起病多数缓慢,少数急性起病,偶见急性暴发起病。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病程呈慢性经过,多表现为发作期与缓解期交替,少数症状持续并逐渐加重。部分患者在发作间歇期可因饮食失调、劳累、精神刺激、感染等因素诱发或加重症状。临床表现与病变范围、病型及病期等有关。

3诊断

具有持续或反复发作腹泻和黏液脓血便、腹痛、里急后重,伴有(或不伴)不同程度全身症状者,在排除细菌性痢疾、阿米巴痢疾、慢性血吸虫病、肠结核等感染性肠炎及CD、缺血性肠炎、放射性肠炎等基础上,具有上述结肠镜检查重要改变中至少l项及黏膜活检组织学所见可以诊断本病(没条件进行结肠镜检查,而X线钡剂灌肠检查具有上述X线征象中至少l项,也可以诊断本病,但不可靠)。如果临床表现不典型而有典型结肠镜检查所见及黏膜活检组织学所见(或典型X线钡剂灌肠检查所见)者也可诊断本病;有典型临床表现或典型既往史而目前结肠镜检查或X线钡剂灌肠检查无典型改变,应列为“疑诊”随访。应强调,本病并无特异性改变,各种病因均可引起类似的肠道炎症改变,故只有在认真排除各种可能有关病因后才能作出本病诊断。一个完整的诊断应包括其临床类型、病情严重程度、病变范围、病情分期及并发症。

4治疗

主要采用内科治疗,治疗目的是控制急性发作,维持缓解,减少复发,防治并发症。

4.1一般治疗

强调休息、饮食和营养。对活动期病人应有充分休息,以减少精神和体力负担,并予流质饮食,待病情好转后改为富营养少渣饮食。部分病人发病可能与牛乳过敏或不耐受有关,故宜询问有关病史并限制乳制品摄入。重症或暴发型病人应人院治疗,及时纠正水、电解质平衡紊乱,贫血者可输血,低蛋白血症者输注入血清清蛋白。病情严重应禁食,并予完全胃肠外营养治疗。病人的情绪对病情会有影响,可予心理治疗。

4.2药物治疗

活动期治疗的目标是尽快控制炎症,缓解症状,缓解期应继续维持治疗,预防复发。

4.2.1氨基水杨酸制剂

柳氮磺吡啶有两个组成部分,磺胺吡啶和5-氨基水杨酸(5-ASA),由偶氮键相连。经肝脏摄取后由胆汁排出;被肠道的菌群所分解,偶氮键断裂,分解为磺胺吡啶和5-ASA两部分;磺胺吡啶则与副作用关系较大,经肠道吸收后在肝乙酰化,最后以葡萄糖醛酸的形式从尿中排出体外。

4.2.2肾上腺糖皮质激素

用药指征有中、重度UC或经水杨酸制剂治疗无效的UC和全结肠炎者。基本作用机制为非特异性抗炎和抑制免疫反应。针剂有氢化可的松、琥珀酸氢化可的松、地塞米松和甲泼尼龙。片剂有泼尼松、地塞米松和甲泼尼龙。常用为口服泼尼松40~60mg/d;重症患者先予较大剂量静脉滴注,如氢化可的松或琥珀酸氢化可的松200~300mg/d,或甲基泼尼松龙48mg/d,使用7~10d,然后改为口服泼尼松60mg/d。病情缓解后逐渐减量至停药。注意减药速度不要太快以防反跳,减量期间加用氨基水杨酸制剂逐渐接替激素治疗。无效者可考虑环孢素或其他免疫抑制药。

4.2.3免疫抑制药

硫唑嘌呤或巯嘌呤可试用于对激素治疗效果不佳或对激素依赖的慢性持续型病例,加用这类药物后可逐渐减少激素用量甚至停用。近年国外报道,对严重UC急性发作患者静脉用肾上腺糖皮质激素治疗无效的病例,应用环孢素静脉滴注,大部分患者可取得暂时缓解而避免急症手术。

5并发症治疗

中毒性巨结肠:中毒性巨结肠也称中毒性结肠扩张,是溃疡性结肠炎最严重或致命性的并发症,发病急,发展快,如诊断和处理不及时,预后差。病因是病变损坏肠壁神经丛和肠平滑肌。诱因有细菌代谢产物的作用及电解质紊乱尤其是低血钾,可使肠管张力及蠕动减弱,导致肠管扩张。中毒性巨结肠一般先累及横结肠或仅累及横结肠,如病变发展,可累及全结肠,受累肠段肠管明显扩张,内径>5cm,腔内多为气体,也有少许渗出液和血液。临床表现为腹胀,腹痛,大量黏液脓血便,伴有发热,心率快,精神差,查体可见腹部膨隆,有时可见扩张的肠型。全腹弥漫性压痛。根据临床表现,查体结合X线等可诊断。治疗首先是去除病因或诱因,静脉应用激素控制原发病,给广谱抗生素预防和控制感染,输血、输蛋白等支持治疗,有条件者行全胃肠外营养。

6预后

本病一般呈慢性过程,大部分患者反复发作;少部分患者发作一次后即停止;少部分患者病情呈慢性持续活动。严重发作特别是有并发症及年龄超过60岁者预后不良,但近年由于治疗水平提高,病死率已明显下降。慢性持续活动或反复发作频繁,预后较差,但如能合理选择手术治疗,亦可望恢复。病程漫长者癌变危险性增加,应注意随访。

参考文献:

[1]康颖,郑萍,糖皮质激素无效或依赖UC患者的临床特征和治疗分析[J].胃肠病学,2013年06期

[2]刘慧黎,夏璐.溃疡性结肠炎黏膜修复的内镜诊断及进展[J].国际消化病杂志,2009年05期

[3]杨霞,李宾宾,刘华平.炎症性肠病患者疲乏的研究进展[J].中国护理管理,2013年11期

论文作者:王艳敏

论文发表刊物:《航空军医》2017年第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5/5

标签:;  ;  ;  ;  ;  ;  ;  ;  

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表现及治疗措施论文_王艳敏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