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施密特在马克思非本体论唯物主义哲学基础上,探讨了人与自然的关系。自然的社会中介反映了自然与社会的非同一性,施密特以此反对卢卡奇的同一性,并阐述了马克思的自然观。通过物质变换概念,施密特又提出社会的自然中介,由此导致其理论逻辑出现矛盾,且使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倒退回一般唯物主义。在自然与社会的双向中介中,施密特由于对前后两个自然概念的理解不清,从而造成前后两个命题在理论层面上的错位。
[关键词]施密特;《马克思的自然概念》;中介
自然是什么以及人、社会与自然的关系一直是哲学探讨的核心问题之一,法兰克福学派第二代主要传人施密特,在他的代表作《马克思的自然概念》中,重点探讨了马克思的自然观,以及马克思的新唯物主义和自然与前人在这些问题上的区别。深入研究《马克思的自然概念》这本书,对于我们今天深入理解什么是马克思主义,什么是自然,如何准确理解人与自然的关系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该书开篇第一章(马克思和哲学的唯物主义)就为马克思的新唯物主义正名,指出,马克思新唯物主义是非本体论,是对一般唯物主义的继承和发展。在马克思非本体论基础上,施密特探讨了自然与社会的关系问题,也就是接下来的第二章(自然的社会中介和社会的自然中介)。这就是本文接下来要深入探讨的部分。
一、 非同一性反对卢卡奇
施密特首先以政治经济学为基础来进入马克思的自然概念,在第二章第一部分(A)中,施密特很自然地谈到了自然和商品分析。这里施密特从物质概念谈起,引用了列宁对物质概念的理解,并且认为列宁与青年马克思在《神圣家族》中从社会劳动角度所理解的物质概念相一致。紧接着施密特指出,马克思对自然的理解是这样的,即“自然在本质上具有物的性质,而人也是一个自然物”[1](p.61),在这点上,马克思追随费尔巴哈,超过了机械唯物主义对自然和人的理解。进而施密特顺理成章地从青年马克思过渡到成熟时期的马克思,讲到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再次论及这个论题。此时,马克思为了分析批判政治经济学,从哲学角度把劳动看成是一个诸事物之间的过程,而劳动的自然基质就是劳动力,同时在分析商品的过程中也分析了劳动的二重性。
在马克思看来,商品具有交换价值的社会属性和使用价值的自然属性,分别对应抽象的、一般的劳动和具体的、特殊的劳动。由于交换价值并不包含任何自然物质在内,而使用价值包含劳动和自然物质的结合,加上施密特出于“研究任务出发,特别关心使用价值”[1](p.62)。这里施密特给使用价值下了一个定义:使用价值是以有目的的特殊的活动为中介的特殊的自然物质,它为满足特殊的人的需要服务[1](p.62)。自此施密特才算正式拉开序幕,以此为点深入展开他关于自然和社会以及商品背后秘密的讨论。
在《资本论》中,马克思揭示了商品拜物教的秘密,指出劳动产品社会地转化为商品后,具有了物的外观的迷惑性,不但掩盖了背后的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而且作为一种客观必然性支配着人们的生活。这里施密特高度赞扬马克思的独到发现:即所谓历史的关系物化在商品形式中[1](p.66)。施密特之所以分析马克思的商品拜物教理论,落脚点在于说明社会物质财富不仅来源于劳动,还以自然基质为重要前提,所有的社会关系,包括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关系,都以自然物为中介。自然不可能消融到以实践为基础的人类历史形态中,这里施密特提出他的核心论点,自然与社会、主体与客体的非同一性问题。
从表4可以看出,改性处理前丝瓜络纤维对Cr2O的吸附率最大,对MnO的吸附率最小。经过三乙胺的改性处理后,丝瓜络纤维对4种离子的吸附量都增加了,其中Co2+的增加率最大,MnO和Cu2+增加率相近,Cr2O的增加率最小。
考查要点:(1)主要考查镁铝合金中某一成分含量的测定计算或实验的设计。(2)合金与酸反应后再与碱反应,求沉淀的最大量或耗碱量等。
他提出自然和社会的非同一性问题,并把劳动作为自然的社会中介,认为自然是通过劳动被加工成劳动产品,然后社会地转化为商品。施密特想把前面的实践中介具体化为劳动,但劳动依然是一个抽象概念,他并没有真正理解实践的内涵。
施密特抓住马克思的物质变换概念来阐述自然和社会的中介问题,并且指出:“马克思使用‘物质变换’的概念,就给人和自然的关系引进了全新的理解。”[1](p.78)施密特的这个判断十分准确,而且也引起了我们对物质变换概念和马克思的生态学思想的重视。可以说物质变换概念成为后来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研究马克思生态思想的一个很重要的概念,也是福斯特提出新陈代谢断裂以反对资本主义的一个突破口,但施密特对这个“全新的理解”阐述的并不完全对。
此处,施密特通过劳动中介提出自然和社会的非同一性是为了反对卢卡奇的“自然是一个社会的范畴”。施密特认为,自然并不直接等于社会,自然不仅仅是一个社会的范畴,“自然的社会烙印与自然的独立性构成统一”[1](p.67)以劳动为中介自然的社会化,这是正确的,人类社会越发展,自然的人化就越明显。这也是施密特对马克思的自然观的准确理解。在施密特看来,马克思创立非本体论的唯物主义,是对一般唯物主义的超越,与此同时,马克思的自然观也实现了对前人的超越。马克思并不像黑格尔那样把自然消融到绝对精神中。马克思承认外部自然的优先性。马克思同费尔巴哈一样把自然看成是非主观的、并不依赖于人的占有方式出现的东西,但马克思比费尔巴哈前进了一步,他在中介的意义上理解自然,并非本体论意义上理解自然、理解人之外的实质,马克思批判的实质就是把它消融在主体和客体的辩证法中。因此,在这个意义上理解的自然和社会是非同一性的。自然通过劳动中介为人化自然,也就是自然为社会所中介后,自然才具有了社会历史特征。
反过来人被自然化这里,施密特举了一个例子,认为人的劳动力也是自然物质,当作用于外界自然物时,实质上就是用自然来变换自然。也就是说,施密特把人看成自然界的一部分,人对自然界的任何改造都是自然界内部的事情,其劳动的任何产物也都是自然的一部分,包括人类社会。这样的逆命题实质上陷入了自然本体论中,与前面的非本体论相矛盾,并且人及其劳动的产物又重归于原始自然的话,就失去了非同一性。前后两个命题、两种中介,都归一于强调自然必然性,自然是永恒存在的,“历史地更迭的各个社会经济形态,是同样数目的自然之自我中介的方式”[1](p.78),由此各个时代就不会有任何不同,也就失去了历史感。
为了进一步反对卢卡奇,施密特又把生产过程分为三个要素:生产活动本身、质料和形式。其中质料有别于原料和工具,形式构成劳动的物质要素的物质关系本身。在阐述生产过程时,施密特非常强调使用价值,却忽略了交换价值,而交换价值反而是马克思最强调的东西。施密特在第一部分的最后还指出一个使用价值的可能性如果得不到实现,从而不能为人的目的服务,那么该使用价值只好听命于“自然界的物质变换”。以第一自然为基础所产生的第二自然、即人化了的自然,归趋于第一自然;受人类的外界自然的破坏力的影响,人为的自然物质的“变换”会倒退。这里施密特的自然概念出现了混乱,会倒退的说法也是不准确的。他把自然的社会中介的命题反过来,变成社会的自然中介,这个逆命题并不成立,也可以说是施密特犯的一个错误。在接下去的第二部分(B)中,施密特本想自圆其说地进一步阐述人与自然的关系,用物质变换概念来阐释自然和社会的双向中介,但他却反而无意识地扩大了他的错误。
二、 自然与社会的双向中介:物质变换
回看施密特对物质变换概念下的定义,即“物质变换以自然被人化,人被自然化为内容,其形式是被每个时代的历史所规定”[1](p.77)。似乎施密特说出人与自然之间物质变换的历史感,可仔细深究就会发现,这里的物质变换与前文中的劳动具有等同意义。自然被人化,自然通过人类劳动被中介为社会的产物,这是一个非本体论的命题,也是施密特对准确理解马克思主义所做出的理论贡献之处。施密特接着又强调了两种自然物质之间是有区别的,即被占有的物质和还未被人类活动渗透的自然物质,这实际上是在强调自然的先在性和自然被人化后的非同一性。自然进入人类历史进程中,变成各式各样的使用价值,自然因此就发生了质的改变。在施密特看来,马克思用物质变换概念阐述的自然观远超过资产阶级启蒙主义的自然理论,在人与自然之间引进了“劳动”,使之比启蒙主义更进一步。通过劳动占有自然,随后出现分工、阶级分化,在资产阶级社会必然产生阶级,马克思揭露了启蒙主义没有也无法揭露的资本主义社会的阶级性。
施密特在阐述自然与社会的双向中介时,抓住了物质变换这个概念来说明自然与社会的关系。在分析施密特的双向中介问题和物质变换概念之前,我们有必要先澄清物质变换的翻译问题,这将会帮助我们理解这个概念以及施密特的理论逻辑过程。笔者查阅了施密特《马克思的自然概念》的德文原版和英文版,查到施密特所使用的是“Stoffwechsels”[2](p.74)和“metabolism”[3](p.76),都是“新陈代谢”的意思,所以,翻译成“物质变换”并不准确,而且容易造成误解。马克思在《资本论》及其手稿中使用“新陈代谢”这一概念是在政治经济学语境下使用的,包括三层含义:一是人与自然之间的新陈代谢的相互作用;二是社会的新陈代谢;三是自然的新陈代谢[4](p.78)。马克思在使用“新陈代谢”这一概念时,无论是整个社会生产与再生产的新陈代谢,还是在地租和利润率下降部分阐述人与自然之间的新陈代谢,都更强调二者的相互关系性。新陈代谢包含物质外在形式的改变和物质背后的动态的相互作用关系。
施密特引述马克思在《资本论》及其手稿中的内容,指出人与自然不可分离。从古代社会、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的转变过程中,雇佣劳动与资本相分离。这一切与劳动生产率的提高直接相关,而这种劳动生产率虽然是几十万年历史的积累结果,但依然离不开人与自然的物质变换,这一切的具体历史形式都抵不过抽象的自然必然性。施密特在此处列举并批判了托马斯主义者马塞尔·奈丁古对马克思的误解,奈丁古认为,马克思是本体论者,其所说的劳动的最一般的结构是超历史的、无时间的。施密特为马克思辩护,称“马克思决不是积极的本体论者”[1](p.85)。但是,经过一番理论推演之后,施密特又改口说奈丁古具有一定的正确性,马克思那里存在的一般本体论的东西应该叫作否定的本体论。事实上,会出现这种绕回来的结果,完全是因为施密特自己的人化自然的理论推论存在错误。
世界历史不是历史学中的概念,它不是对世界范围内的历史事实进行澄清和研究,而是建立在普遍联系的基础上,用理性的抽象的思维去把握世界历史的本质和价值,从而为其发展趋势提供一种科学的研究方法。在前资本主义社会真正的世界历史并未形成,这一概念只是存在于理论的抽象中,在资本主义兴起确立并在世界范围内取得统治权后,世界历史终于变成了经验性的事实。因此,世界历史是人类历史不断发展过程中的阶段性产物,劳动作为它产生与发展的深层原因,为其奠定历史的起点,推动历史的转变,预示历史的未来。
时值火法处于投产阶段,阳极板无法供应充足,考虑到投产时间节点任务,2016年6月,五矿铜业电解两组60槽装满通电,电流密度240 A/m2。由于操作人员从未接触铜电解生产,经验不足,操作和控制水平都不高,前面几批铜都密布扎手、开花等状况的铜粒子。根据实际铜生产情况,慢慢对添加剂做调整,并采取小实验等方法对单槽大胆增减添加剂,8月份阴极铜外观质量开始好转,板面越来越光滑,并趋于稳定。
自然被人化,人被自然化体现出来的人与自然之间的新陈代谢相互关系,发生在人类劳动过程的场所里。自然的社会中介,社会的自然中介,如前所述,这两个命题在非本体论和非同一性问题上出现了理论不一致的情况。此处,施密特的逻辑演绎出现了矛盾。原因在于施密特对实践、劳动、商品的理解不清,也没有意识到前后两个自然并不一样,同时对物质变换概念的理解只停留在物质的表象,外在形式的改变上和自然规律的不可超越性。除此之外,仔细研读这一部分论述,会发现施密特提及了马克思用物质变换概念还有一层意思,是想把自然关系作为模式来形容社会过程的必然性,此处极其接近马克思的本真原意,但仅仅一闪而过,施密特又降回到他的理论矛盾中,并没有进一步说清楚“社会的似自然性”[4]。
4.文章字数控制在1500字或3000字左右,末尾附上作者姓名、单位、联系方式、自我介绍(100字内)。
三、 物质变换概念的由来
(4)2000年运营指南中“计算机通信”领域仅是为了信息交流而进行的教学设置;2005年运营指南为培养虚拟空间的主导者和创作者开创了信息的新领域;2015年则要求学生学习计算机设备的构造和操作原理,并能够运行基本的传感器程序,还要求学生了解计算机工作原理和汇编,为其他课程的学习和数字化学习奠定基础。从计算机在教育领域所扮演的这一系列角色演变过程中不难看出,学校教育不仅要教会学生什么是计算机以及计算机的基本理论与操作,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利用计算机开展深入学习的能力,这不仅适应提高学生信息素养的教学目标,还符合培养创新人才的时代主题。
施密特指出,马克思借用生物学的物质变换概念来形容自然整体内部的自然与社会的相互渗透,并认为物质变换概念是马克思取自摩莱肖特。作为唯物主义运动的代表人物摩莱肖特最早受谢林的自然哲学和黑格尔主义的影响,之后结识费尔巴哈转向了生理学唯物主义。摩莱肖特在他的众多著作中,用人的生理学的模式模拟描绘大自然的物质变换过程。施密特在此列举了摩莱肖特《生命的循环》一书中关于物质变换理论的语句,指出大自然的物质循环过程就是从一个形式转换到另一个形式。紧接着施密特进一步总结了三点:摩莱肖特把关于自然联系的物质变换概念和社会的流通领域相比拟;由此想起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引用过的关于宇宙现象是物质的形式变化、结合和分离。马克思追随摩莱肖特,并把物质变换概念作为永恒的自然必然性。在此处施密特又澄清,马克思并非直接搬用摩莱肖特的物质变换理论,而是利用其做了推测。而马克思的物质变换概念到底该如何理解,施密特指出:“为了理解马克思的物质变换的概念”要回到谢林的自然哲学,“参考谢林哲学的潜在的唯物主义要素”[1](p.89)。谢林认为,事物被加工后就会脱离直接的自然联系,打上个体的烙印,在无意识中,自然过程本身也会带上人为的烙印。马克思使用谢林的语言把劳动放进自然联系中,把劳动过程表述为物质变换,用以研究资本主义社会的生产。以上施密特只说对了一半。
物质变换,准确地说,新陈代谢概念的确来自生物学、生理学。19世纪初,这个词在生理学上首次出现,直到1842年,李比希,有机化学之父,在他的著作《有机化学在生理学和病理学上的应用》第一次正式使用并介绍这个概念。李比希使得新陈代谢进入了化学分析的领域。他用新陈代谢来描绘一个有机体长期的交互式的形成、转化和排泄各种化合物的过程。也可以说,新陈代谢是有机体内部的新老化合物交替不断以保证有机体正常运转的过程。在李比希的影响下,新陈代谢概念超出了单个植物、动物和人的营养学范围,逐渐被用来分析它们在特定环境下的相互作用。接着这个概念又超出自然科学领域,进入哲学和政治经济学,被用来分析一个社会的新陈代谢。今天,新陈代谢还被用来形容一个或多个生态系统的各种相互作用。关于马克思从谁那里取来这个概念,除了施密特的观点以外,还有两种观点。一是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的观点,认为马克思的新陈代谢概念来自于李比希(Liebig)的《农业化学》[5](p.6)。二是参与MEGA2编辑工作的日本学者斋藤幸平的观点,他通过查阅马克思的伦敦笔记,得出马克思在看到李比希的书之前就已经从丹尼尔斯(Daniels)那知道了新陈代谢概念,因为马克思当时已经开始研究资本的掠夺性问题[4](pp.70-76)。直到《资本论》第一卷,马克思决定参与由李比希引发的土地肥力递减的辩论。上述两种观点都有一定道理,但都存在片面性。马克思虽然在看到李比希的文章之前就已经知道了新陈代谢这个词,但马克思正式把新陈代谢作为研究人与自然关系和生态学的基础概念则是深受李比希的影响。至于施密特的观点,其论据还不够充足,这与他能看到的马克思的文献资料有限存在一定关系。
四、 自然与社会双向中介的错位
以上讨论了施密特的物质变换概念的来龙去脉,并不是题外话,而是直接牵涉施密特对马克思的物质变换概念的理解,进而影响到施密特对自然和社会双向中介关系的判断。施密特指出,自然作为使用价值通过人而再次转化,返回纯粹的自然,就像人通过自然物质返回自身一样。马克思使用物质变换概念不单纯是为了比喻,他还直接从生理学上去理解这个概念。这一点对于当时的资本主义生产来说是典型的[1](p.91)。施密特认为,马克思是从生理学上去理解物质变换的,施密特的这个理解是有偏差的,直接导致施密特认为自然和社会是可以双向中介的,但实际上这个双向中介是错位的,错位在这两个命题处于两个哲学层面,前后两个自然概念并不相同。
为了进一步解释物质变换和双向中介问题,施密特再次从政治经济学的角度阐述自然和社会如何实现双向中介的。他提到劳动过程仍然处于大自然的联系中,被人为干扰的自然最终也会回到自然的最初的直接性中。施密特想要强调自然的先在性,强调劳动的主体和客体也是由自然所规定。劳动客体,也就是人所创造的东西,必然依赖于自然物质,也就是有了自然物质才可能通过劳动创造出各种人为的东西,这一点无可否认。劳动主体方面则是指劳动的人靠的是人体机能,即使是现代工业、工艺学的出现,也需要靠人的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接着施密特谈到了马克思的另一种类推,并指出:“在直接的劳动过程中,即在人和自然的物质变换中,质料方面对它的历史规定性占上风;在基于劳动过程的交换过程中,历史形式的规定性对它的质料方面占上风。”[1](p.94)作为人类劳动物化的产物——商品,在不考虑生产关系时,对创造使用价值的劳动过程进行细细考察后,施密特发现在商品交换过程中,使用价值(代表人与自然直接交换关系的产物)首先转变成了交换价值(同自然脱离关系的存在),继而又返回到被物质变换所中介过的直接性中,再次成为使用价值。交换完成后,进入消费阶段,商品的自然规定性,即使用价值,完全取代了商品的社会规定性。在这个政治经济学的表述中,施密特阐述了两个中介过程,也就是自然的社会中介过程和社会的自然中介过程。
按照施密特的理解,第一自然通过人类劳动变成第二自然,即自然的社会中介,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伟大之处就在于其非本体论的性质,自然和社会的非同一性,是实践实现了自然的社会化,这个逻辑没有错,采用的推论话语也是马克思主义的话语;但反过来,社会的自然中介却是行不通的。从自然到社会中介,再从社会到自然中介,前后两个自然并不是一个自然,施密特为了实现双向中介,把两个自然等同起来,或者说施密特对前后两个自然的理解不清,造成了自然和社会可以双向中介的结论,结果“反对本体论的施密特,最后还是回到了哲学唯物主义的自然物质本体论上,至多只是发生了些量的改变”[6](p.109)。社会具有的只是似自然性,并不是施密特所说的第一自然。这里回到施密特对物质变换概念的理解就会发现,施密特把马克思的物质变换理解成一般生理学的概念,而没有上升到哲学的层面,他认为,社会与自然通过生产环节相互连接、相互作用,就像人的延续与人的肉体机能相互联结一样。这种离开生产关系的理解导致施密特理论逻辑出现错误。
这里,施密特实际上是在论述社会的自然中介时,从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向回开倒车到哲学唯物主义。施密特举了马克思《资本论》中的例子,当城市和农村分离,人和土地之间物质变换断裂,人以衣食消费掉的土地无法返还回土地,最终导致土地肥力下降。他并没有真正理解马克思物质变换背后的关系性阐述,而只是把人和社会当成简单的物质来理解,没有看到背后的社会关系。马克思是“从《大纲》中‘资本一般’这一高高的瞭望塔出发,他的研究过程越来越经验主义,最终在19世纪60年代末降落在氮含量丰富的厩肥上,他想要就当时‘矿肥派和氮肥派’围绕地力枯竭与未开发的土地财富进行的争论作出自己的判断”[7]。这是马克思从抽象上升为具体的辩证方法,他要阐述的是资本的掠夺性和不可持续性。施密特却不自觉地从一般唯物主义的层面理解了。这就导致他在自然和社会双向中介中出现了错位。
五、结语
虽然施密特的自然与社会的双向中介出现了错位与矛盾,遮蔽掉了社会永远无法转变为自在自然的事实,社会天然具有人为性。但是,他在自然的社会中介中,近乎本真地还原了马克思的自然观,准确把握了马克思非本体论的唯物主义哲学,解蔽了以往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错误理解。施密特所阐明的马克思的自然观和人化自然的思想为后来的生态学马克思主义学者们所吸收,并且施密特在人与自然关系的分析上也为生态学马克思主义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参 考 文 献]
[1][德]A.施密特.赵鑫珊校.马克思的自然概念[M].欧力同,吴仲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8.
[2]Alfred Schmidt. Der Begriff der Natur in der Lehre von Marx[M]. Hamburg: Europäische Verlagsanstalt, 1993.
[3]Alfred Schmidt, The Concept of Nature in Marx[M]. London:NLB, 1971.
[4]Kohei Saito,Karl Marx’s Ecosocialism[M]. New York: Monthly Review Press, 2017.
[5]John Bellamy Foster,Marx and the Rift in the Universal Metabolism of Nature[J]. Monthly Review, 2013(12).
[6]张一兵.文本的深度耕犁(第1卷):西方马克思主义经典文本解读[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7][德]C.E.福尔格拉夫.马克思论发达的资本主义生产对社会物质变换的逐渐破坏[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17(1).
(王鸽:南京大学博士研究生;李庆霞:哈尔滨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哲学博士)
The Reveal and Shelter of Schmidt’sMutual Mediation between Nature and Society——Reading Alfred Schmidt’s The Concept of Nature in Marx
WANG Ge1,LI Qing-xia2
(1.Philosophy Department,Nanjing University,Nanjing 210023,China;2.School of Marxism,Harbin Normal University,Harbin 150025,China)
Abstract:On the basis of Marx’s non-ontological materialism philosophy, Schmidt discusse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human and nature. The mediation of nature through society reflects the non-identity of nature and society. Schmidt opposes the identity of Lukacs and expounds Marx’s view of nature. Through the concept of metabolism, Schmidt put forward the mediation of society through nature, which led to the contradiction of theoretical logic, and made Marx’s historical materialism return to general materialism. In the mutual mediation between nature and society, schmidt's unclear understanding of the two natural concepts leads to the dislocation of the two propositions on the theoretical level.
Key words:Schmidt;The Concept of Nature in Max;Mediation
[中图分类号]A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3541(2019)01-0116-05
[收稿日期]2018-12-05
[责任编辑 冒洁生]
标签:施密特论文; 马克思的自然概念论文; 中介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