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业单位绩效工资分配中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赵冬霞 陕西省宝鸡市交通运输局(宝鸡市公路工程质量监督站)
摘要: 事业单位是我国政府设置的公益性机构,绩效工资改革充分考虑单位员工的工作数量、工作质量、科技含量等。深入研究工作分配中存在的问题,以推动国家社会事业发展为宗旨,发挥绩效工资分配的激励作用,凸显工作绩效差异和工资层次,保障分配公平公正,优化绩效工资分配机制,增强考核量化的实效性和灵活性,并强化监督,推动我国综合事业发展,为民生社会发展提供优质服务,真正体现我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
关键词: 事业单位;绩效工资分配;问题;对策
事业单位绩效改革是我国改革重要组成部分,是事业单位提高管理效率、调动员工工作积极性、提升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的重要举措。绩效工资也我国工资改革的重要方式,是优化事业单位工资结构、提升员工工资待遇和生活水平的重要基础,更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体现。绩效工资分配问题是很多单位管理的难点,也是单位矛盾的集中点。我国推行工资绩效改革,优化工资结构结构,以绩效工资改革来推动事业单位综合改革,推动我国综合事业发展,为经济发展提供更多的支持,为民生社会发展提供提供的服务,真正体现我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
一、事业单位绩效工资分配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一)分配指标体系和监督机制不健全
事业单位绩效工资是单位人员工资的重要构成,关系每个员工的工资水平,对其工资结构影响较大,关系所有人的切身利益,不仅影响他们的收入,更影响他们的工作态度和效率。绩效工资分配需要有依据一定的指标,需要根据相应的标准进行分配,并接受全体员工的监督,以此来更好地保障公平,体现公正。但是,很多事业单位不能真正依照国家绩效工资考核标准与分配要求实施,涉及不同部门的直接利益,影响所有人的工资收入,存在各种矛盾和利益纠葛,在实施过程会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国家没有做顶层的具体设计,将绩效工资分配教给了所在单位。这样,很容易造成分配指标确定不健全,不能全面依据工作量、质和技能,很多单位的绩效工资分配不能体现员工的绩效,造成分配不公平,不仅不能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反而挫伤了一些工作积极的人。有些单位将绩效工资平均分配,看似公平其实最大的不公平,平均分配根本不能践行绩效工资改革的根本思想。有些单位根据职称来确定绩效,单独考虑了技能,而无视工作量和质,更会挫伤员工的积极性。同时,在分配过程中,不能发挥监督,制定完善的监督机制,绩效量化考核以及分配方案制定等存在运行的暗箱操作等行为,更是对绩效分配体制的亵渎,有失公平,更措施员工的积极性,影响事业单位工作和服务。
(二)考核标准和量化评价机制不完善
绩效工资分配主要依据事业单位的工作质、量以及专业技能,分配比例和数量需要根据事业单位员工的效能,充分考虑他们的业绩质量。对其工作业绩进行综合考核评价是分配的最为直接的依据,而量化考核则必须依照一定的标准和程序,需要做到客观公正,真正体现他们的工作业绩,并以此为依据进行绩效工资分配。但是,绩效工资分配改革推行时间相对较短,且没有一个统一的量化标准和考核评价制度,很多事业单位都是临时制定的标准,或者直接套用一些评价机制,不能更好地体现事业单位性质,尤其不能真正对事业单位员工进行客观公正的评价考核。同时,指定的一些量化标准不具有操作性,或者弹性空间太大,造成量化结果不能让员工满意,也就无法真正达到以绩效考核促进工作的目的。
(三)分配机制缺乏实效性和灵活性
事业单位绩效工资分配不同于企业,企业能够根据工作数量和工作强度,参照技术等级,很容易进行相应的绩效评比量化。很事业单位不能从量上进行清晰的比较,造成事业单位绩效考核评价存在明显的模糊性。而事业单位绩效考核的另一重要问题是分配机制缺乏实效性和灵活性,绩效工资分配是对工作业绩奖励,也是为了更好地促进工作,调动员工的积极性。推行绩效工资改革以后,判断改革成效的关键是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包括员工个体的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也包括事业单位的整体工作效率和质量。很多单位改革以后并没有明显的改善,更没有持续性改善,这是绩效工资分配改革不成功的体现,也是进一步优化和创新改革的重点所在。且很多事业单位绩效工资分配机制缺乏灵活性,不少单位考核量化以年为单位,甚至绩效分配多年不变,不能真正体现员工平时的工作变化,更不能激励员工积极进取,努力提升自己,达不到促进工作的目的。
哲学,是一个神秘的字眼。大多数人在想起哲学时,都会下意识地认为高不可攀,不可能适合学生学习,只有学富五车的人才有资格阅读,然而,哲学并不是那么的高高在上。儿童哲学绘本就可以颠覆这些人眼中的常识,通过观看儿童哲学绘本,学生也能够观看哲学、思索哲学、感悟哲学,甚至能够悟出一些成年人没有悟出的道理,教师应该运用儿童哲学绘本展开教学。
一切改革的出发点和归宿都是事业发展,推动我国社会事业发展,为社会提供更为优质的服务,兴办我国教育事业,服务国家科教兴国战略;提升国家医疗卫生服务水平,更好地发挥救死扶伤、治病救人作用,推动全民健康工作;推动文化事业发展,更好地继承和弘扬中华文化,提升中国文化在国际上的竞争力和影响力,增强国家软实力;推动科技创新发展,以科技进步推动我国经济发展,服务社会进步等。绩效工资分配改革是我国政治改革的重要体现,更是推动我国社会事业发展的根本保障,绩效工资分配改革方式和手段,其目的是推动社会事业发展。社会事业发展需要激励更多从事社会事业工作的人员努力工作,也为了更好地体现对事业单位人员的尊重和肯定,对其个人价值的充分肯定,实现个人利益、单位利益和国家利益相统一,以保障和满足个人利益为切入点,以推动单位集体工作为目标,以提升国家社会事业服务质量为根本宗旨,推动我国社会事业更好地发展。
二、事业单位实行绩效工资分配改革的有效措施分析
(一)以推动国家社会事业发展为宗旨,发挥绩效工资分配的激励作用
汉诺威国际林业木工展览会的参展商将来自全球50多个国家和地区,约9万多名观众遍布100个国家和地区,是同类展会中国际化程度最高的盛会。Christian Pfeiffer在新闻发布会上说道:“来自世界各地的参展商将向全球专业观众展示他们的解决方案、应用和理念,来讲述如何塑造木材行业的未来。汉诺威国际林业木工展览会是创新成果的第一展示平台,它涵盖数字化、自动化、物联网平台及协作系统,展览规模无与伦比。从林业技术、家具和门窗制造到工具系统和表面处理技术,观众将领略各个领域的创新成果。展会将为观众带来家具生产设备、工业4.0物联网 平台的现场演示,以及覆盖木工行业各领域的研究项目与交流活动。”
(二)以保障公正公平为原则,体现工作绩效差异和工资层次
我国要建立更加公平公正的现代化社会,要保障正义,促进社会公平,首先应该让政府成为公正和公平的表率,成为社会发展标杆。事业单位是向提供各种民生服务的直接窗口,也是展现社会公平的直接形象体现,更是彰显国家公正的代言人,自身更应该强化公平与公正,让每个事业单位人员实实在在体验到公平和公正,并践行这种公平公正,为社会提供更多的优质服务。事业单位向社会提供各种服务,既有工作量的要求,也有工作质的标准,还有各种科技水准或者文化品质要求。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需要为社会提供的各种服务越来越多,质量要求越来越高,科技和文化元素更多,这些都需要事业单位人员来提供,事业单位人员的技能、工作质量存在一定的差异,这就要求为社会提供的服务也存在不同的层次和等级,需要依照他们的业务水平和工作绩效给予肯定和激励。绩效工资分配改革能够真正与工作量、质量和技能相结合,真正体现公平和公正。
通过对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教材的分析,现代散文的“研讨与练习”题在链接课文基础知识上增加了大量的课外阅读材料,为学生全面理解课文、了解作者提供了信息与资料。例如,必修1《小狗包弟》课后练习提供了巴金《一封信》《再访巴黎》《随想录》等重要内容及《巴金传》等文段,能帮助学生获取阅读信息理解全文的思想情感,了解作者的人生经历和《小狗包弟》的创作缘由等。“研讨与练习”题在链接课文知识上拓宽知识内容,为学生学习课文提供了大量信息,发挥了学生的思维想象空间。
(三)以调动员工的积极性为依据,优化绩效工资分配机制
社会在发展,事业单位为社会提供的服务越来越多,需要充分调动每个员工个的积极性,为社会提供更多优质的服务,也需要事业单位积极学习和创新服务,紧跟社会发展和时代进步,创造性地开展各种社会服务,以此来更好地发挥事业单位的社会服务功能。绩效工作分配改革能够调动员工工作的积极性,也以调动员工工作积极性为出发点,实现结构优化和层次拉伸,让每个员工看到工作态度、质量和绩效的直接关系和密切关系,和自身价值的直接对等体现,从而真正调动他们工作的积极性,激活事业单位工作热情,推动事业单位改革。明确更操作性的量化考核评价指标,对每个员工进行客观量化;缩短考核时间间距,实行周量化、月考核评价机制,每周都要对员工进行量化,每月进行评比,并在下月绩效工资结构中体现出来,真正发挥激励促进作用。
总之,事业单位是我国政府设置的公益性机构,是为社会提供医疗、教育、科技、文化、卫生等民生具体服务的直接执行机构,一般是由国家通过公共财政购买各种资源向社会提供公共服务的直接窗口,由国家承担各种资源购置费用,其中包括人力资源工资和各种保障。我国事业单位机构改革和工资结构改革,其中最为重要的方式就是绩效工资改革,坚持以员工工作业绩为依据,为之设立奖励性工资,体现的事业单位员工的工作数量、工作质量、科技含量等,这项改革体现的人文特性,肯定每个员工的劳动,重视他们的工作业绩,鼓励他们积极参与工作,承担更多的工作量,提升自己的业务水平,强化工作所学的科学技能,并以工资奖励的方式给予不同等级的肯定和激励。实行绩效工资并设定一定的分配方案,具有突出的现实意义和政治意义。
参考文献:
[1]王洁.事业单位绩效工资实施的难点与建议[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6(14).
[2]杨雅婧.浅谈事业单位绩效工资分配的难点及建议[J].新经济,2016(17).
[3]时爱武.对事业单位绩效评价管理工作的几点思考[J].中国集体经济,2017(18).
中图分类号: F240
文献识别码: A
文章编号: 1001-828X(2019)004-0062-02
作者简介: 赵冬霞(1973-),女,汉族,陕西宝鸡人,经济师,大学本科,主要从事人力资源研究。
标签:事业单位论文; 绩效工资分配论文; 问题论文; 对策论文; 宝鸡市公路工程质量监督站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