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课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运用策略研究论文_周斌

微课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运用策略研究论文_周斌

摘 要:初中生物学科是义务教育阶段的基础性学科,对于学生逻辑思维与解决问题能力的提高都有很大的作用。微课作为信息时代一种先进有效的教学方式,在初中生物教学中也得到了广泛的运用,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学生积极性和学习兴趣,提高了教学的质量。本文简要介绍了微课的含义以及运用于初中生物教学中的现状,并提出了微课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运用策略。

关键词:微课;初中生物;教学;运用策略

一、微课的含义及特点

微课,又称为微型视频课程,它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通过一些相关的图片、视频、音频等,记录教师在课堂内外围绕某个知识点进行教学时的精彩过程,具有以下特点:第一,内容精炼,时间短。它主要是针对某个知识点或实验展开的教学,对学生的知识进行了一个细分简化。第二,针对难重点。微课往往是展示一些难于理解或比较重要的知识点,能让学生区分出重难点,进行更好地学习与复习。第三,教学方式灵活。学生上课时可以观看视频加深印象,也可以在下课后对知识点进行复习,有更大的学习空间,避免了传统教学的枯燥无味。第四,微课有丰富的教学资源。教师可以利用先进的技术,上传或是下载教学视频,方便教师与学生开拓视野,保证教学质量。

二、微课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必要性

初中生物主要是为了让学生对生物这门学科进行一个初步的了解,了解我们生存所处的环境,大自然的一些主要化学反应以及对人体的初步认识,是初中的基本学科之一,可以让学生丰富知识面,对于初中生有很重要的现实意义。如果将微课应用在初中生物教学中,可以显得更加丰富直观,方便教师的教学以及学生的直接了解,具体有以下几点优势:第一,初中生物关于植物和动物的呼吸作用以及人体的结构等,可以通过微课更加便捷的展示给学生,较之传统的教学,显得更为生动,更加方便学生记忆;第二,在进行相关的生物实验前,可以用微课让学生对试验进行初步了解,例如洋葱的质壁分离等实验,教师可以让学生在实验前通过观看微课配合讲解,这样更能加深学生对实验的认识,方便教学;第三,微课最大的优势就是可以重复观看。现阶段很多学生在学习中显得很“害羞”,主要表现在课堂上不理解的内容,课下不敢询问老师,而学生们课下面对老师的疑难点可以通过反复观看微课解决,从而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三、微课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运用现状

微课在教学方面的运用已经得到了很多教师的重视,并不断扩大了应用范围,但现阶段微课在初中生物课程中的运用仍存在了很多的问题。首先,微课在教学中的运用方式仍过于单一。在生物领域,初中的微课教学都局限在课堂实验过程中,展示相关的实验数据与现象。其次,缺乏优质的教学资源。在教学中教师展示的微课资源基本上都是从网上下载、别人分享,难以满足教师进行相应教学的需求,也不能让学生有更好地体会。优质的教学资源往往是需要选题合理、教学观点有创新、并且制作清晰地特点,如果教师自己制作的话,就需要花费教师额外的时间,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教师的负担。最后,教师对于微课的理解不够深入。随着微课的不断发展与应用,很多教师对于微课的认识还停留在视频展示的层面,认为这仍属于传统教学方式的部分,导致教师对于微课还不够重视,没有发挥出其在教学中的真正作用。

四、微课在初中生物教学中运用的具体策略

(一)学校为微课的运用提供支持

学校作为一所育人机构,本着一切为了学生发展的原则,应该积极为新的教育模式的应用提供帮助。微课对于教学有着显而易见的优势,能提升学生的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锻炼他们的动手操作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实现有效的个性化学习。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一方面,校方在建设现代化学校的同时,更应该为微课的录制与使用提供硬件基础,引进一些网络教学平台,对生物教师进行微课的相关培训,保证教师对于软件的熟练运用;另一方面要加强对微课的重视,多鼓励教师自己动手录制微课并与其他教师分享,调动起教师们的热情,在提升学生成绩的同时也能培养教师的教学能力。

(二)在课堂学习时积极使用微课

1.课前预习阶段使用微课。即使教师不断强调提前预习的重要性,但实际上一般学生都没有提前预习的习惯,往往是在上课时才了解这节课学习的是什么。通过微课的形式,将下节课要讲的内容进行简单的讲解,配以思考问题,引发学生的关注和思考。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有效预习,通过视频的播放吸引学生观看兴趣,不像看书预习的枯燥无味。只有通过提前复习,学生才能对即将学习的知识有一个大致的了解,将自己的看法与其他同学相互交流,提出新的问题,这样的教学课堂既能带动学生积极思考,使师生有良好的交流,也能减轻教师的负担,达到教学双方的轻松。

2.课堂教学中积极使用微课。生物教学往往是枯燥无聊的,仅仅传授理论知识也会让很多学生逐渐丧失学习兴趣,而微课的出现就很好地解决了这个问题。在上课之前,教师可以用一个小微课资源导入,如在学习生物细胞的时候,很多学生对于生物细胞这个概念都不清楚,教师就可以通过一个小视频,借助显微镜来观察细胞,介绍细胞结构,将肉眼不可见的细胞用显微镜呈现给学生,可以快速吸引学生的兴趣,通过视频的方式让学生们对细胞更加理解,这种微课方式比教师在黑板上简单勾勒细胞和看书本图片远远来的有趣生动。

在进行相关的实验时,往往没有那么多的时间和器材给学生操作的机会,这时教师通过微课准备相关演示视频,直接向学生展示,比口述更能够加深学生印象,同时教师可以控制播放速度,对于比较难于理解的可以反复播放。最重要的是,坐在后面的同学们也能清晰地看到演示实验的每一个细节,很多教师在讲台上进行实验操作的时候,后面的同学往往看不清楚甚至看不到。

3.课后运用微课进行复习与巩固。传统的教学模式下,教师都是通过布置家庭作业巩固和检查学生的学习效果,这种复习方式不仅单一,而且对学生造成更多的负担。如果通过微课的形式向学生布置作业,引导学生利用课后的时间对课堂学习的内容进行复习。对于一些没有理解的内容,学生还可以反复观看视频,加深对知识的认知。同时,教师可以给学生一些微课作业,在观看完视频以后布置思考问题,调动学生的思维。

(三)学生主动学习运用微课

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应该要具有一定的自主学习性。微课模式的应用推广,给学生带来了自主学习的机会。以前学生只能通过看书、做练习题进行课外学习,这种方式比较枯燥,很难带动学生发散思维,而且不能吸引学生兴趣。如果运用微课,学生就会自己用看视频的方式进行学习,改变了原来的单一模式,在家也能学到知识。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自行选择主题内容,在网上找相关的微课资源,学习自己想学习的东西。这种模式也给部分不喜欢看书、做题目的学生提供了新的选择,通过看教学影像学习更有趣、更生动、更有效。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多看看相关学习的影像,与学生家长多沟通,贴近学生需求,避免在无用的资源上浪费时间,使学习具有更大的自主空间。

结语:微课的运用给初中生物教学带来了新的生机与活力。有效运用微课进行教学,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学习的积极性。但在如何更好地运用微课的问题上,仍然要不断地改进与完善,更新教学策略,带给学生更有效的教学,推动初中生物教学的进一步发展。

参考文献:

[1]王波.例谈微课在生物教学中的应用[J].中学生物教学,2014(09).

[2]刘虹.巧用微课,让学生爱上生物——谈谈微课在生物教学中的应用[J].新课程(上旬),2014(05).

论文作者:周斌

论文发表刊物:《科技中国》2017年1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5/2

标签:;  ;  ;  ;  ;  ;  ;  ;  

微课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运用策略研究论文_周斌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