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边大学 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吉林 延吉 133000
指导教师:董淑华
[摘 要]“氵”是在汉字部首中比较重要、与水相关的部首,所包含的在汉字中占比较为可观,并且构形来源广泛复杂。从其发展演变的历史中整理字形、梳理规律,发现除自然演变外,还有累增、追加而来的字,并发现“冫”的一部分来源也属于“氵”,故作此研究,希望对今后的研究有所裨益。
[关键词]“氵”;部首;发展历史;演变
水对人类的起源与发展意义重大,与水相关的部首除“水”之外,还有冫和氵字旁。但由于三者部首字在汉字中占比较为可观,且部首“冫”与“水”已有相关论文,故择选部首“氵”的一部分具有代表性和研究可能性的典型字进行相关性分析。典型字主要根据《字源》、《汉字源流字典》、《汉语大字典》三部工具书选取。研究方法主要采用比较研究法、关联法、综合法等。
许慎对“六书”中象形构字法的原理精准地概括为:“画成其物、随体诘诎”。虽然应当作出具象构形与意象构形的区分,但通过“摹象”的方式来创造文字,几乎是世界上大部分文字最初形式的由来,例如古埃及圣书字、苏美尔文字、以及中国纳西族东巴文等。水字旁在初创年代也是描摹造字,属于象形文字,因此欲细究其产生与发展,必须先对象形汉字的发展有一初步系统的了解:
象形汉字的产生是从记事图画开始的,这时的“汉字”还不能称之为文字。“虽然记事图画能解决语言在空间和时间的限制,但他是用整幅图画来表示一段话”[[[] 董淑华. 汉字演变与文化综论[M]. 吉林 延边:延边大学出版社, 2008. 60-61]],即被解释为笼统对语意进行表述的图画,其中的字词顺序、句法结构等皆不能明确表述,后人在进行研究解释时,也只能笼统概括,并不能逐字释译。待到后期发展,记事图画的符号性增强,每一个图案不再完全按照事件发生时的位置排列、不再完全模仿实物刻画,而是突出事物的代表性特征,逐渐形成了图画文字,而图画文字正是象形文字形成的基石。当越来越多的文字符号与图形一一对应,象形文字就生成了,文字也就产生了。
一.氵的意义及演变
因“氵”是由“水”演变而来,故“氵”的释义实际上可以直接引用“水”,其在多部字典中都有释义。需着重强调的是,古文字研究重点书目之一的《说文解字》(以下简称《说文》)解释为“象众水并流,中有微阳之气也”[[[] 段玉裁. 说文解字注[M]. 商务印书馆, 1996.2061]],但这一解释在后世受到大多数学者的质疑,他们认为“微阳之气”的来源并没有根据。
“氵”的部首名通常称为“三点水”,是由横向的“水”在书写中演化而来。通过查阅《字源》、《甲骨文编》、《说文》、《康熙字典》等书目整理了介绍“氵”的历史发展:“氵”在商及之前时期的甲骨文字中常见、、[[[] 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 甲骨文编[M]. 中华书局, 1965.431]]等字体。自西周始,字形已较为固定常见为、、。《说文》中收录的小篆字形[[[] 段玉裁. 说文解字注[M]. 商务印书馆, 1996.2061]]已体现出美感。从汉隶开始,字形渐归于直线方笔,在字左做偏旁时写作“氵”。
经过古今字形的比较和字义的查找,“水”独成一部;“氵”大部分是由“水”做左部首时演化而来,但有一部分并非与“水”有关;同理,“冫”由“仌”演化而来,但有一部分汉字虽带有“冫”字旁,但是与“冰”并无关系,是由“二”、“氵”讹变而来或是简化。
二.“氵”旁部首字的发展
“氵”习惯称为三点水,在合体字中专在左边作部首的符号,它具有很强的表意作用,带三点水的字基本都与水有关,但也有较为特殊的。
(一)演变
与“水”相同,“氵”的演变也是从古至今自然形成的一种字形变化,同样举一些明显的字例做成表格来展示这种自然演变。
表2
字体甲骨文金文篆书(大篆/小篆)隶书楷书
滑
涛
河
浴
(二)累增与追加
累增与追加是两个不同的概念,虽然二者的原字都与水有关系,但累增是指原来字体中没有“氵”字部,后为了明确表示含义,增加了“氵”作表意符号;追加是指因一个字的衍生意与本意混淆而增加偏旁组成新字来表示本意,用本字来表示衍生意。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漆”是一个较为特殊的字,它最初表示的是“桼树汁”[[[] 段玉裁. 说文解字注[M]. 商务印书馆, 1996.1101]],后来增加了“氵”表示渭水支流漆水河,属于累增的变化。表示原意“桼树汁”的字形在《说文》中是“桼”,在玉篇中就改为“漆”,而“桼”的使用被废止,两个含义被并入“漆”中,属于追加的一种,从水,桼声,形声字。
“淒”如今写作“凄”,也属于引申义常用化,字本义使用频率渐渐减少以致消失。《说文》:“凄,云雨起也。从水,妻声。”[[[] 段玉裁. 说文解字注[M]. 商务印书馆, 1996.2226]]经后世历代和现代学者考证,这一解释是正确的,“云雨起”表示风聚云涌而下雨的状况,由下雨引出寒凉之意是符合情理的,自此“淒”与寒凉的字义相联系,人们在使用的过程逐渐抛弃了原义,字形也就为了与字义相合而进行了调整。例如颜师古注《汉书·食货志》上引用了《诗·小雅·大田》中的“有渰淒淒。”并作注:“淒淒,云起貌也。”[[[] 班固. 汉书, 第四册: 21-25卷(志一)[M]. 中华书局, 1962.947]]这正是以原字“淒”表示本义;《诗经·郑风·风雨》中写到:“风雨淒淒。”[[[] 王秀梅. 诗经[J]. 2006.119]]这以原字表示引申义;柳宗元的《小石潭记》中有句“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胡士明. 柳宗元诗文选注[M]. 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8.78]]这就已经是使用新字形表示引申义了。
“渊”是一个象形兼会意字,《说文》:“回水也。从水,象形。左右,岸也。中象水皃。”[[[] 许慎. 说文解字(全五册)影印本[M]. 中华书局, 1985.368]]甲骨文中的“渊”为,像一个大水潭,中间的三条曲线表示水纹,象征着许多水,本义为“深潭”、“大水坑”。在金文中改变了字形,加入了“氵”,右半部分则变成了特殊河段的示意图——,整体含义也仍是“深水”的含义,累增的“氵”也是为了更好的体现此字与水的相关性。或许是因为整体的符号性增强了,且更方便识别和记忆,后来的文字形式以流传,简化也在此基础上进行,繁体渊的字形如下:。
三.“冫”旁部首字补充说明
“冫”字部在三个部首中可能是特殊字形变化最多的,有不少学者对部首“冫”坐过专门的单独研究,故本模块的创新之处在于着重介绍它与部首“氵”之间的关系。
(一)自然演变
含有部首“冫”的汉字大多从“仌”演化而来,与寒冷或冰雪的含义关系密切。例如,“冯”的演化顺序是(金文)→(篆书)→(隶书)→(繁体楷书)。除了自然演变外,部首“冫”还有几种重要来源,其中之一就是由“氵”省略而来。
(二)省略
此处的省略狭义的省略,即由于字义变化、引申义常用化、传抄误笔、简写等原因导致某些字的部首由“氵”省略为“冫”,例如:
“減”如今写作“减”,属于字义造成的字形的改变。《说文》:“损也。从水咸声。”[[[] 段玉裁. 说文解字注[M]. 商务印书馆, 1996.2262]]这记载的是它的假借义,“減”最初的意思应当是河流名称,即渭河的一条支流,《管子·山至数》:“四減国毂,三在上,一在下。”郭沫若等集校:“減,渭分也。”[[[] 郭沫若. 郭沫若全集:历史编.第八卷,管子集校.四,盐铁论读本[M]. 人民出版社, 1984.152]]《山海经·东山经》中也有:“減水出焉,北流注于海。”[[[] 方韬. 山海经(中华经典藏书)[M]. 中华书局, 2009.90]]但后来字本义消失,只有“少、损”的含义存在,因此为了体现字义和这一变化,就将三点水“氵”改为两点水“冫”。例如李商隐的《赠荷花》中有诗句“此花此叶常相映,翠减红衰愁杀人。”[[[] 朱鹤龄. 李义山诗集注,卷二[M]. 1970.107条]]就是使用新字形表示假借义“减少”了。相同的改字法的还有“有——冇(mǎo)”即“有——没有”。
(三)避讳
古文为示尊敬、规避父母或皇帝等的名讳,常常借其他字词来代替,倘若着实避不开,则通过减少某个字的最后一笔或两笔来改变字形,达到避讳的目的。
“准”原本写作“準”,但为了避名讳,而将“準”下的十字去掉,但这样会与淮水的“淮”相冲突,使用不便,故将三点水“氵”再减一笔成为两点水“冫”。根据文献查找和推测,这一变化的来源可能来自南朝宋代最后一个皇帝刘準。南梁文学家沈约在撰写《宋书》时将所有的“準”改为“准”,以避讳刘準的名讳。后来“準”和“准”两字就皆通行于社会,直到新中国成立后进行汉字简化整理工作后,“準”才被废除,“准”因为简便易写被保留了下来。
在“冫”、“氵”这两个部首所构成的字中,与水、冰有关的占大多数,从造字之初始经过自然演变而形成,但除此之外,还有大量由讹变、分化、省略、累增、追加等,两个部首之间的演变也相互交错,因此要了解其中一个部首,必定要联系另一个部首,例如两点水“冫”中有许多由三点水“氵”省略而来。经过二者之间的对比联系,不仅能够充分了解他们的历史和发展,还能够了解古人的自然社会、生产生活,而且对汉字今后的发展也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论文作者:安怡静
论文发表刊物:《语言文字学》2017年8月
论文发表时间:2017/11/20
标签:部首论文; 汉字论文; 字形论文; 而来论文; 说文论文; 商务印书馆论文; 字义论文; 《语言文字学》2017年8月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