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知识管理的人力资源管理实践研究综述论文

基于知识管理的人力资源管理实践研究综述

孙颖

摘要: 在当代以知识为主的时代中,企业发展的最重要资源已经被知识资源所取代,企业也通过知识管理来有效进行资源配置。在企业的发展过程中,人是不可或缺的核心要素,知识也必须要以人为载体才能存在,所以知识管理和人力资源管理实践两者之间的关系是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知识也成为人力资源管理与知识管理的耦合域。因此,为了适应当代知识时代的发展,人力资源管理必须在传统的人力资源管理实践的基础上整合知识管理,才能实现持续的进步和发展。

关键词: 知识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实践

一、引言

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管理越来越被人熟知和重视,对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实践也发挥了很大的作用,基于知识管理的人力资源管理实践也逐渐成为学者们关注的焦点。在知识管理研究方面,不同学者研究的方面和着手点不同,基本上可以归结为技术、组织和人三个要素。然而,从目前研究来看,多数研究都侧重于知识管理和技术支持的技术实现和组织学习,很少关注人力资源管理活动与知识管理之间的关系。本文系统的梳理和分析了现有研究,全面总结了知识管理和人力资源管理实践的关系,来理清研究脉络,并在此基础上发现未来研究的可能方向。

三是注重教师教学能力提升,加大对数学教师的投入,鼓励教师走出去参加教学研讨会和学术会议,加强对数学教师的培训,丰富培训的形式,定期组织教学研讨会、组织听课和教师讲课比赛等。对于教学经验丰富,但使用计算机困难的老教师,定期组织计算机应用的培训,以适应现代多媒体计算机教学的发展形式。注重提高在职教师的学历层次,鼓励继续深造,对报考在职研究生等采取一定的激励政策。

大爱与大恨,应该仅仅是属于舞台的。真实的人生,该有更多的宽容,有更多转圜的余地。尽管目前我离“不嗔不怨、不怒不恨”的境界还很远很远,然而,至少,我已懂得了在“大爱”和“大恨”之间,有个“中庸之道”。

二、知识管理

彼得·德鲁克博士在20世纪60年代第一次提出了知识管理的相关概念,他认为,现代时代正在进入知识时代,这个社会的基本经济资源也有原来的资本、自然资源和劳动力转变为知识,知识工作者在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国内外学者对知识管理从不同角度做了大量研究,盛小平、曾翠(2010)从认识论、方法论角度论述知识管理的哲学基础,在论述知识管理的经济学基础时,从经济增长理论和知识资本理论的角度进行;该研究从四个方面探讨了管理的基础,即科学管理、组织行为理论、战略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和信息资源管理。陈建东(2006),彭锐、刘冀生(2004)则从四个主要学派来对知识管理进行理论探讨和分类研究。关于现有研究知识管理的文献中有许多知识管理的定义,不同学者有自己不同的见解。APQC公司研究认为,“知识管理是企业在组织过程中采取的有意识战略,知识管理能够保证将最需要的知识在最需要的时间传递给最需要的人。” 文莉(Veran ALL,1998)认为,知识管理可以帮助人们反思知识,并在知识的技术和内部结构中提供有效帮助。同时,知识管理还可以帮助人们获得新的知识,促进知识的不断更新和交流。通过对众多知识管理定义的概括,夏敬华认为知识管理是通过获取不同的知识内容和利用信息技术,帮助企业和员工周四hi的应用和创新。同时在企业员工、组织以及绩效等方面产生知识优势,并产生价值。

三、知识管理与人力资源管理之间的关系

杜维(2009)认为,战略方面的知识管理理论与实践是与企业的实际管理情况相结合的,中国企业在管理的背景和模式上有自己的独特性,需要有针对性的知识管理和人力资源管理研究。他以中国企业为样本,依据不同的企业性质和行业进行和划分,发现在非国有企业和制造业中,人力资源对知识管理战略更为重要,知识管理战略对组织绩效的促进作用更多的体现在国有企业制造业中。娄巍、耿晓蕾(2007)则从两者之间的匹配性方面进行研究,将知识管理战略与人力资源管理战略的匹配定义为知识管理战略与人力资源战略的适应性和协同作用。并且从企业竞争战略的特点、组织的发展阶段和对外环境变化的相应这三个角度探讨了匹配性问题[1]。还有很多学者则是从资源基础论方面来研究二者之间的关系。杜维、司有何、温平川(2009)从资源基础理论为视角,构建以人力资源和IT能力为知识管理战略前因,组织绩效为知识管理战略后果的综合模型。通过对297家企业样本进行实证研究,发现人力资源和IT能力作为前因产生了积极影响,知识管理战略对其后果组织绩效也有显著的正向影响。朱伟民(2007)研究认为,人力资源管理中的战略人力资源管理已经嵌入企业组织的系统化管理过程中,战略管理的核心要素是为企业带来持续的、不可替代的竞争优势。利用资源基础理论探讨知识资源、企业能力和战略人力资源管理三者之间的管理,发现战略人力资源管理对企业竞争优势的作用表现为通过有效的知识管理促进智力资本为载体的知识资源不断向核心能力转化。学者们研究知识管理与人力资源管理直接按的关系除了从企业方面着手,也有部分学者从微观角度来研究。曹龙、陈菊红(2005)则是从概念和流程角度进行分析的,研究认为企业在实施知识管理的过程中“人”是不可或缺的关键因素,然后分析和总结人力资源管理的各个阶段和知识管理中涉及的管理活动。针对有重要影响的活动,以“柔性人力资源管理理念”为基础提出了提高组织管理水平的柔性人力资源管理策略[2]

四、知识管理导向、人力资源管理实践和绩效

在知识管理类型的组织中,提高企业绩效主要是依靠人力资源管理实践不断创新来实现的,这一观点也被许多学者所论述。何会涛、彭纪生(2008)研究论述HRMPs与组织绩效关系则是从知识管理和组织学习两个方面进行研究的,同时从HRMPs对行为和能力两个方面的不同影响来建立理论框架。他们认为知识共享和组织的学习方式收到人力资源管理实践作行为导向的影响,组织学习能力是通过作用于能力导向产生影响的[3]。王亚洲、林建(2014)则认为知识管理只是起到一个中介变量的作用,在企业绩效和人力资源管理实践中起到部分中介作用,也就是说人力资源管理实践对知识管理导向有积极影响,并通过知识管理导向对企业绩效产生正向作用。

企业发展过程中的核心要素是如何有效地结合企业知识资源,优化企业资源配置,提高企业竞争力,是现代企业面临的重要问题。因此,人力资源管理和知识管理将成为现代企业管理的核心管理工具,有效地整合人力资源管理和知识管理。建立以知识管理为基础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和创新发展的组织机制,将为企业的发展提供最直接有效的帮助。

对于人力资源管理实践(HRMPs)是否能够促进企业获得竞争优势,同时提高企业绩效,国内外大量理论分析和文献研究都已经充分证明。然而,从人力资源管理理论的未来发展来看,不仅需要证明人力资源管理对基西奥公司的影响,更迫切的是详细解释这一影响过程,即澄清影响企业绩效的HRMP路径。除此之外,在企业现实人力资源管理规程中许多人力资源管理者也存在很多不解,需要明确在人力资源管理实践中的优化方向。所以通过研究人力资源管理实践对企业绩效的影响原理可以帮助企业在理论层面上打开理论黑箱,也能帮助人力资源从业者开展具体工作,提供有效指导,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刘帮成、唐宁玉(2009)等研究人力资源管理实践对组织创新能力的作用机制,认为知识管理在这两者之间主要起到中介作用,即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实践通过在企业中营造一种有益于进行知识管理的一种组织氛围,以此来提高组织在知识管理层面的能力,最终来提高组织的创新能力。李辉、冯蛟(2015),刘建准(2014)等从知识管理视角,探讨知识管理对人力资源管理开发的必要性,然后结合企业实践,从人力资源管理的六大模块提出有效的人力资源开发策略[6]

图1 企业环境、知识管理战略与企业绩效的研究框架

五、知识管理与人力资源管理系统、创新与发展

将典故内容直接解释或说明于文中,可以使读者直接有效地理解原文内涵,避免文中加注造成的理解的滞后感,使译入语读者的阅读和理解更为直接、流畅。因此,注释性翻译更为译界所接受、译入语读者所喜爱。

未来我们可以从以下几点进行研究:

一些学者还研究了知识管理策略与企业绩效之间的中介变量。李雪松、司有何(2010)、张鹏(2012)等对环境不确定、知识管理战略和绩效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主要研究三种战略是否内部匹配以及者三种战略与环境不确定性的外部匹配关系,这三种战略分别为IT型、获取型和学习型战略。研究表对于企业绩效与知识管理战略中介变量的研究除了环境不确定性还有管理决策、组织能力等变量。周瑾、闫晓军(2010)基于国内外知识管理能力与企业绩效关系的研究理论,在对251家中国企业进行问卷调查的基础上,分析了知识管理能力、管理决策与企业绩效的关系。研究发现,企业的知识管理能力对管理决策有积极影响,管理决策能够显著提高企业绩效,并且在知识管理能力与企业绩效的关系中管理决策充当中介变量。李忆、司有何(2009)主要从知识管理战略的六个维度,运用实证研究发现组织能力在知识管理战略与企业绩效的关系中起完全中介作用[5]

六、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本文在梳理归纳知识管理与人力资源管理实践关系的基础上,系统的总结了知识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实践与企业绩效、人力资源管理体系发展之间的关系,不同学者研究的中介变量也有所不同。通过相关的文献梳理,我们发现现有研究仍然有一些不足之处,这位我们深化和完善二者之间的关系创造了条件。

妊娠期糖尿病患者体内胰岛素增多,血糖升高,导致胎儿体内胰岛素增多,血糖升高,胎儿新陈代谢增多,发育加快,容易形成巨大儿,并且胰岛素还可以降低糖皮质激素对肺泡Ⅱ型细胞表面活性物质的激活作用,延缓肺部成熟,同时,胰岛素分泌增多还可以降低胎儿体内血糖,导致呼吸窘迫综合征以及低血糖发生,严重者可以引起胎儿死亡。由于糖尿病患者体内无氧酵解增多,酮体等酸性代谢物增多,容易导致胎儿酸中毒,严重影响胎儿神经系统的发育,给患者及胎儿造成不可挽回的损伤。

(一)拓展知识管理的实证研究

在研究知识管理战略过程中并没有被认可通用的框架和工具进行描述和测量,因此,在研究知识管理时主要采用的研究方法为理论研究或者通过案例分析来进行,基于大数据样本统计调查的实证研究较少,结论也比较含糊不清。因此,在今后的研究中要多运用实证研究来研究知识管理与人力资源管理实践之间的关系,用数据展开论述。

(二)拓展对知识管理战略的非财务指标研究

在研究知识管理和企业绩效关系的过程中,现有的文献大多通过财务指标来评估测量知识管理实施的效果,所以文献大多基于财务层面,对于知识管理战略的其他效果研究较少。Gold等学者认为,企业的财务绩效会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如果单纯采用财务指标来进行知识管理战略效果的测量会产生较大的偏差,所以在今后的研究中要将非财务指标纳入研究范围中,全方面考虑知识管理与绩效之间的关系。

(三)拓展知识管理导向在人力资源管理实践与创新绩效之间的研究

尽管引入“创新”能够揭示人力资源管理实践与组织绩效之间的部分关系,也有学者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创新导向型人力资源管理实践(隋鑫,2006),但是,有关人力资源管理实践对组织创新绩效的作用机理的研究还相对缺乏,两者之间的作用机理仍然没有得到证实,真正能够揭示人力资源管理对创新绩效的作用机理的理论模型还不存在。

参考文献:

[1]娄巍,耿晓蕾.知识管理战略与人力资源战略的匹配性研究[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07,(13):35-38.

[2]曹龙,陈菊红.提高组织知识管理水平的柔性人力资源管理策略[J]. 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人力资源管理,2005,(8):86-91.

[3]何会涛,彭纪生.人力资源管理实践对创新绩效的作用机理研究——基于知识管理和组织学习视角的整合框架[J].外国经济与管理,2008,30(8):53-59.

[4]李雪松,司有和,龙勇.企业环境、知识管理战略与企业绩效的关联性研究——以重庆生物制药行业为例[J].中国软科学,2008,(4):98-108.

[5]李忆,司有何.知识管理战略、组织能力与绩效的关系实证研究[J].南开管理评论,2009,12(6):69-76.

[6]詹绍菓,刘建准.基于知识管理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探究[J].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16:38-41.

(作者单位:广西壮族自治区广西大学商学院)

作者简介:

孙颖(1994.8-),女,汉,籍贯:山东省乳山市,单位:广西壮族自治区广西大学商学院,学历:研究生,研究方向:企业管理人力资源。

标签:;  ;  ;  

基于知识管理的人力资源管理实践研究综述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