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青平
沙河市第二医院(河北沙河054100)
[中图分类号]R19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810-5734(2013)12-75-01
对于儿童时期的心理咨询,总会遇到很多家长带着孩子过来做咨询 ,他们会表示自己的孩子存在很多不好的行为,自己和小孩的关系紧张,希望咨询能够矫治孩子的不良行为,从而可以缓和孩子和自己的矛盾,这时就存在一个关于心理咨询的对象是孩子本人还是家长,其中很多人会在这里存在误解。很多家长都会轻而易举的推卸自己的责任,认为这都是孩子的问题,与自己没有关系,然后把矫正孩子的问题完全的丢给咨询师,希望通过几次的咨询来换来一个焕然一新的好孩子。相当一部分家长都存在这样的错误观念。
0到5岁时婴幼儿心理发展的重要时期,家庭环境的影响在这一时间段内至关重要,及来自父母的关怀和照顾。如果父母的态度总是忽略甚至冷漠和反感,或者父母的态度是严厉和苛刻的,所给予的爱是有条件的的爱,那么婴幼儿的内心则会形成一个概念,即认为自己是坏的,不被人需要的,由此也就买下了忧郁、焦虑、低自尊的种子。相反,如果父母能够在婴幼儿需要的时候及时出现,在其需要陪伴的时候耐心等候,并且表现出宽容、友好和爱的态度,那么,就十分有利于他建立起一个完整、健康的内心世界。幼年时的创伤可以延续到他以后的生活当中。即使进入学校学习,成人的态度尤其是父母对待孩子的态度,给予孩子的理解和支持对孩子的身心发展是极为有利的。以下的案例,可以更有说服力。一名五岁半的儿童特别粘自己的妈妈,去哪里都需要妈妈陪伴,不能单独和小朋友们玩耍,做任何事情都需要妈妈的陪伴,表现为胆小、退缩,以至于不能进行正常的学习和社会交往,这都是极度缺发安全感的表现。其母将其归于性格原因,希望通过心理咨询帮孩子解决问题。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然而经过和其母的交流,得知孩子在出生三个月后就与妈妈爸爸分开,和外婆一直生活到三岁,才回到父母身边,但父母有时工作会比较忙,还会把他送到姥姥家,他要是不听话,父母会说,你要是不听话就把你送到姥姥家,孩子便很害怕,怕爸爸妈妈哪一天又会抛弃自己,所以导致孩子的安全感极度缺乏,去哪里都需要妈妈陪着,只要妈妈一不在眼前就表现得焦虑不安。
还有一个11岁的孩子,母亲面带愁容的进入咨询室,说孩子没救了,存在着严重的问题,与同学们的关系不好,没有朋友,不懂得和别的小朋友怎样去交往,经常在学校受欺负,学习成绩也不好,孩子现在都不想去上学,孩子总在说一句话,我不听话,我不懂事。母亲在整个咨询过程中也一再的强调,他就是根上就不好(指孩子是遗传了他的父亲的不好)他家里的人都是这样,他就是不懂事不听话,我已经没办法了。我们经过进一步的了解,孩子自小身体不好,便没让孩子上幼儿园,孩子几乎在进入小学前,没有自己的朋友,即使孩子交到了朋友家长也会对他们横加干涉,使孩子跟别的小朋友隔离开来。父亲总是给予孩子过分的保护,在学校孩子和谁有矛盾了,父亲就会跑到学校找老师、找欺负自己家孩子的那个同学,父亲每天都会去接送孩子,见孩子的第一句话竟然是,今天有人欺负你吗(其实这在无形中使孩子认为自己是软弱的,自己总是被人欺负,别人不会跟我成为朋友)。父亲对孩子自小的过多保护导致孩子性格上的软弱,遇到问题自己不会去解决,过分的依赖父亲,父亲的出面解决不仅使孩子失去了自己解决问题的机会,也使孩子在人际交往中多了一层障碍。加之母亲自孩子很小的时候就对孩子抱有很消极的态度,“你不懂事,你不听话”、“你要是再……,我就不要你了”这些语言对孩子的自尊和自信的发展都是极为不利的。导致孩子对自己的评价都是偏向于负面的。
在心理咨询中总会遇到这样的问题,来寻求帮助的家长总是将孩子的问题归咎于孩子本人,总觉得跟自己没有关系,殊不知孩子的这些问题都是由家长一手造成,这就需要咨询师帮助家长们去认识这个问题,孩子可以说是自己的一面镜子,孩子的很多心理上和行为上的问题都可以从家长身上找着答案。因此在心理咨询中,一方面,对孩子进行心理上的引导;另一方面,也要促使家长去发现自己身上的问题,来做出积极的改变。只有这样才能促使孩子心理上的健康发展。
论文作者:刘青平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医药卫生》2013年第12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4-3-3
标签:孩子论文; 自己的论文; 家长论文; 父母论文; 心理咨询论文; 父亲论文; 妈妈论文; 《中国医药卫生》2013年第12期供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