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根据对实际土地开发工作进行整理,在土地开发整理过程中农村土地开发整理属于一项重点工作,而适合农业生产并且没有使用过的土地、荒地以及其他类型土地进行开垦是农村土地开发整理的主要内容,对田、路、水、村、林等进行综合性整理,在有效扩大农业耕地面积的同时还能提升耕地质量。本篇文章将GPS-RTK技术作为例子,重点分析了GPS-RTK技术在土地开发整理过程中的应用效果。
关键词:土地开发整理;现代测绘技术;GPS_RTK
在国土资源管理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就是土地开发整理,土地开发整理是对国家“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重点保护耕地”基本国策进行贯彻落实的重要手段之一,利用总体规划来实现对地方土地进行合理利用,是保证本行政区域内耕地占用平均和耕地数量动态的有效手段,扩充耕地面积可以通过对土地进行开发整理来得以有效实现,从而提升耕地质量,确保可对本行政地域内土地实现可持续利用策略。
1土地开发整理中应用GPS-RTK技术
20世纪末开始出现了GPS-RTK技术,其主要以载波相位测量为基础并且可以随时拆分的GPS观测技术。GPS-RTK技术有以下几种工作原理:(1)将基准站安装在观测区域内部所选择的固定控制点上,可对产生的GPS信号进行持续观察;(2)在对简单数据进行调试以后,可以通过无线电数据传输设备对所跟踪到的实时信息情况进行传递;同时,GPS信号和基准站的信息信号都可以受到流动站接收器的实时跟踪。在调试一段时间之后,流动站开始正式投入工作状态,观测点的数据信息和三维坐标可以通过控制器借助相对定位原理实际计算,控制器还可以对其进行储存。观测时间短是GPS-RTK的主要特点,可以对点位的三维坐标信息进行便捷清晰的测量和表达,这样可以进一步完善土地开发整理工作。
2土地开发整理总GPS-RTK技术的应用
2.1工程概况和测量模式
本文以某项由我国投资的土地开发整理项目为例,Trimble5800双拼GPS接收机为本测量工程的主要使用设备,总用12台;实时观测过程开展标准为农村坐落实际情况。此GPS动态定位的测量标称水平精度为±10毫米+1*10-6,垂直精度为±20毫米+1*10-6。GPS-RTK有两种测量地形方式:(1)连续地形测量。连续地形测量适用于比较规则的现状或者是封闭地域,例如,当观测区域为道路时所得到的作业效率非常好。在实际测量采集数据信息过程中要遵循每3000米采集一次数据信息的原则。(2)非连续地形测量。可随时对非连续地形进行观察,特性本质独立是此种观测方式的主要特点,例如在测量电线杆、界限碑和断面过程中,实际得到观测差距为X0.05米,Y0.08米。点名需要根据起点的点号进行自动调大步长,一共观测了2次,每次3秒,存储方式为自动储存。
2.2选择GPS基准站
该测量项目中有三个选择控制点的标准:(1)必须对全部观测范围进行满足;(2)海拔高度超过规定数值;(3)靠近观测地点的中心区域;(4)具有准确的坐标位置,位置固定不会随时移动,发射塔是选择坐标位置过程中需要避开的设备。
2.3收集测绘数据
为了对GPS-RTK技术在土地开发整理过程中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进行证实,所以需要检测GPS-RTK的测量精度。GPS-RTK测量检测结果,6”为NTS-355全站仪得到的检测测量最终结果精度,2毫米+2*10-6*D是其对距离进行测量所得出的结构。另外,在项目内部选出6个代表性比较强的特征点,对比全站仪和GPS-RTK技术,3.53千米为距离基准站最远的一个特征点。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其中误差最大的为△X0.026米,△Y0.032米,△Z0.049米.这时候可以观察出GPS-RTK技术属于动态作业,和天线高度误差、测距杆偏心等不可控制因素相融合,其平面精度一般大0.050米范围之内。测量过程中很容易看出,GPS-RTK的精度标准完全可以达到土地整理测绘工作中所涉及的碎步点水平。由于方便对数据进行理性保留,后期成图的便捷性能和后期的数据监测,在进行数据监测工作之前,要通过“测区序号+作业时间+组号”对相关的项目资料进行命名,并在Trimble5800双频GPS接收机手簿,在野外采集数据过程中需要再次对其所属文件名进行确定。
2.4数据标准化整理
很多方式都适合进行GPS-RTK技术数据北行转换,以下几个步骤属于最为实用的方式:(1)将微软公司的ActiveSync作为手簿和计算机之间的连接工具。(2)要将手簿包含数据传到电脑中,可以通过DataTransfer来传输,*.dc是其文件保存格式,还会自动保存一个*.job格式文件;(3)在PTK测量过程中所得出的数据进行信息交换可以通过TGO这种特殊软件来进行,可以让南方CASS对其存储格式进行识别,通过相关符号将它们隔开。如果数据信息在实际执行过程中需要大量劳动力对其进行人工处理,可以将文件的拓展名改为*.csv格式。然后在通过多种手段对其进行再次处理,例如,插入列数和删除列数等。最后一步需要将文件格式转换成上面所提到的基础格式,并且通过*.dat格式在硬盘上进行保存,方面今后对其进行查看和导入CASS。
2.5绘制和输出成果图
成果图要素的划分标准参照土地整理项目和实际需求来进行,其中不仅包括项目范围边界、各个村子的界限、每家每户的菜地界线、树林界线,还包括居民地填充、水道填充和道路,在最后的实际使用过程中海包含控制点、等高线、标记等多种组成部分。南方CASS数字化地形地籍构图软件主要有两个步骤:(1)导入在测点过程中所搜集到的数据信息;(2)将草图作为制造土地类图版的基础条件。在对土地整理情况土层进行制作过程中,需要对相关因素进行考虑,例如比例尺地形图和地籍图的成图标准,符合土地整理标准条件,最重要的是要和土地整理施工条件相符合。
3.GPS-RTK测量技术应用在土地开发整理中的注意事项
(1)最关键的一点就是选择基准站标准,其直接决定了流动站的施工测量精度和测量速度,将“准光学通视”作为两者之间的连接桥梁。选择基准站是有标准的,要求基准站周围空旷并且处于核心地段,在这些地方的最高点安装基准站,磁场会对基准站产生很大影响,需要对其产生的干扰信号进行排除,在此状态下才有助于流动站顺利接受信号。双频接收器属于一项必不可少的设备,连接支架使其主要作用;(2)要和实际相结合,选择具有针对性的坐标转换参数求解方法,同时,其具备的已知点数量必须要超过三个,并且要均匀分布,在符合精度标准情况的同时还要减少外部作业工作强度;(3)不管是参考站还是流动站的参数在设置过程必须做到精确。根据一起类型对相应数据进行设置,作业过程中,重点检查参数设置情况,严格按照仪器配套操作手册来执行。设置流动站期间,只有对其进行初始化以后才能实施RTK测量,静止状态下对控制测量和放样测量执行初始化完全是为了避免出现误差,在对距离和测回数情况进行控制之后,可以通过降低测量距离和增加测回数来解决部分测点中出现超时的问题。
4结束语
实践证明,将GPS-RTK等现代测绘技术在土地开发整理过程中使用,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人力、物力的投入成本,从而提升工作效率,要确保测量成果的可靠性和满足土地开发整理阶段的精度标准需要以控制质量为基础。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持续稳定发展,更多的现代测绘技术将会在土地开发整理中获得广泛使用,将为GPS-RTK等现代测绘技术提供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
参考文献:
[1]陈小平.土地开发整理环节应用现代测绘技术的有关研究[J].建材与装饰,2017(41):220-221.
[2]杨昊.大比例尺地形图测绘在土地开发整理中的技术应用与创新[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7(18):24-25.
论文作者:赵永俊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2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0/1
标签:测量论文; 土地开发论文; 过程中论文; 技术论文; 数据论文; 对其论文; 基准论文; 《基层建设》2018年第2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