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文化扶贫精准除“穷根”
赵 莉
【摘要】 为答好脱贫攻坚大考卷,改变深度贫困地区的落后面貌,需要挑起文化扶贫的重任,扶“智”以利民,扶“志”以自强,扶“知”以自立,利用“三味文化配方”,打通语言关,培育自我造血能力,激发脱贫的内生动力,以文化扶贫精准根除贫困,全面小康社会才会如约而至。
【关键词】 文化扶贫 动力 精准扶贫
文化扶贫作为精准扶贫的一部分,事关我国经济高质量的发展,是脱贫攻坚工作中的一场“硬仗”。扶贫并不等于救济,精准扶贫不能靠输血,要靠造血,扶智治愚、扶志治贫,要以前所未有的文化推动力持续发力,才能实现2020年全面脱贫的宏伟目标。
文化扶贫的使命与价值
文化扶“智”,利民是文化扶贫的基本方向。农村文化是我国文化事业的基础,是推动农村经济向前发展的动力源泉,尤其是在深度贫困地区需要借助文化激活内生动力。文化扶贫旨在为贫困地区人民提供文化、精神层面的支持,从而推动解决物质贫困。为打破贫困恶性循环的怪圈,必须要通过“扶智”提升当地群众文化素质,而文化扶贫可以治愚,让“智”先行。文化扶贫工作不同于单纯的物质扶贫,往往可以用较少的钱,获得较高的回报,有效地提升深度贫困地区群众的文化素质,改变民众原有的陋习,重构文化、经济价值思维,造就一批现代化新农民。他们能够与时俱进、自我更新,改变贫困地区经济结构,彻底扭转贫困局面,打造一个科学进步、文明向上的新农村面貌。
文化启“志”,激活群众的精气神。文化扶贫能够高效地消除贫困文化,其本质目的是托起贫困人民的“脱贫大志”。贫困文化会使挣扎在贫困线上的群众产生消极价值取向,维持现状的思维定势,通常还会表现为目光短浅、听天由命。据统计,截至2017年末,我国还有3000余万农村贫困人口,主要聚集在生存环境恶劣、缺乏基础设施的边远地区。在这些深度贫困地区群众中,相当一部分人缺乏脱贫的志气与勇气,加之缺乏必要的脱贫技能,生活所在地区封闭、信息匮乏、观念落后等因素,致使这部分人群无法真正实现稳定脱贫。而文化扶贫则是将扶贫与扶“志”相结合,改变以往“送钱、送物”,变成送文化、经验、技术,通过助力贫困人群“富脑袋”的形式,增强贫困群众的脱贫意愿,激活群众的精气神,进而迸发持久的内生发展动力。
在完成具体操作任务过程中,多采用讲练结合的方法:(1)教师以操作任务为平台进行讲解演示教学;(2)学生根据教师的讲解进行模仿操作,教师现场指导;(3)教师对学生存在的共性问题进行讲解纠正;(4)学生再次操作。
文化扶“知”,培育自我造血功能。经济扶贫与文化扶贫犹如两条腿走路,经济扶贫之后,亟待文化造血帮扶,成为支撑农民改善生活的强大力量,扶起农民的知识、技能,并辅助经济扶贫,确保农民丢掉世代贫困的帽子。文化扶贫实现了输血式扶贫向造血式扶贫的跨越,结合经济产业并梳理挖掘文化资源,将可运用的民族文化产品或资源形成品牌推向市场,带动贫困地区产业化、规模化,增强当地村民的文化自信,掌握前沿的种植技术和信息技能,并通过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打造现代化农业新模式,满足广大农民知识技能方面的需求。这种培育造血功能的文化扶贫,重视对人及文化的作用,能够更深层次帮助贫困人口长久摆脱贫困,提高精准扶贫的效率,补齐长期以来贫困地区的文化知识短板,振兴乡村经济。
“把脉”脱贫内生动力困境
贫困户脱贫消极,呈现“新花样”。十八大以来,我国贫困地区的造血功能得到强化,进一步提升了干群脱贫积极性,不过因内生动力不足也导致“新病症”的出现。部分贫困户不仅没有转变思想,反而争当贫困户,冒出“求、粘、赖”的消极脱贫“新花样”。部分贫困户言必称贫,以贫困户为光荣,凡事都寻求扶贫干部的帮助,将“懒”字贯彻到底,要求政府进行兜底。在个别贫困区域,甚至出现贫困户“求、粘、赖”的升级版,要挟扶贫干部给予物质金钱等恶劣行为,不赡养老人、“比拼穷”等现象层出不穷。
由于中职生普遍基础较差,接受能力也存在较大差异,不少学生需要一对一指导才能掌握操作要领。但教师受时间、精力等多种因素限制,很难做到一对一指导学生。
普通话普及率低,脱贫难过“语言关”。当前,我国绝对贫困人口聚集在西南、西北地区,综观这些地区,都存在普通话普及率较低的问题,这严重制约了地方经济发展。首先,贫困人口识字率较低,无法获取高价值的信息和知识。在信息化时代,快速便捷地获取信息尤为重要,而人类信息主要是通过语言文字来表达。但是,深度贫困地区的识字率较低,很难获取大量有用的信息,极大地削弱了贫困人口生存及发展能力。其次,贫困人口语言表达能力差,贫困地区整体呈现文化观念落后,缺乏内生动力及向外发展力,当地居民既无法实现发展,又无法引入、输出优势贸易资源、劳动力。
产业发展“瓶颈化”,忽视传统文化开发。深度贫困地区经济、文化发展落后,成为脱贫攻坚的“硬骨头”,究其原因,在于区域产业基础薄弱,信息闭塞,产业项目结构单一,没有形成优势的特色产业。而文化产业正处于起步阶段,无法立即产生经济效益。此外,深度贫困地区的部分干部群众对当地传统文化的保护和利用意识较差,忽视文化产业的经济属性,缺乏开发利用优秀传统文化的能力,须加强政府引导、扶持。
“三味文化配方”精准除“穷根”
扶贫先扶志,激活文化扶贫的精神气。贫困户安于贫困、懒入骨髓是脱贫攻坚路上的一大难题。与物质贫穷相比,贫困户的思想贫困更可怕,因此要将“扶志”这个硬骨头啃下去,改掉贫困户“求、粘、赖”的消极思想。贫困群体虽然是脱贫攻坚的主体,但真正脱贫必须依靠贫困户自身。首先,要加快培育乡村优秀文化。结合贫困地区的实际情况,对乡村文化去粗取精,并结合我国优秀传统文化、家风美德,培育符合时下价值观的新乡村文化。其次,要真正托起贫困户的脱贫意志。通过宣传新乡贤精神、榜样事例,让贫困群体感受到文化的魅力,着力激发内生动力。最后,要让贫困群体积极融入到文化扶贫产业中,参与监督各个项目环节,不断提升自我发展意识,最终激发其“我要脱贫”的精神志向。
扶智先通语,打通普通话普及的“最后一公里”。脱贫攻坚要过好“语言关”,需借助广播电视作为普通话普及的重要推手。到2020年要实现广播电视“村村通”目标,让广播电视成为贫困地区群众学习普通话的重要载体,助推群众与外界的交流沟通,及时获取高价值的信息并将其转变为生产力。同时,要将语言文字工作列入扶贫考核任务,明确规定扶贫干部要将普通话、文字融入到文化扶贫工作中,纳入到年度考核中。此外,要举办“推普脱贫”培训班,组织青壮年培训,特别是针对那些不具备普通话沟通能力的农牧民开展普通话专项培训;鼓励村民运用信息化工具学习普通话,落实鼓励政策,经过培训考试合格者优先推荐就业。
治穷先治愚,去粗取精用文化“点石成金”。“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扶贫干部总有一天会离开,然而培育激发贫困户的内生动力,将永久伴随他们并形成致富的推动力。要治愚、扶智,关键在于让贫困户获得致富的技术。一要利用乡村人文景观优势,开发出地方特色的文化经济链条,鼓励贫困户个人创意,保护知识产权形成新型文化产业,用文化“点石成金”。二要大力发展教育事业,提升贫困群体的文化素质,加强农业知识、商业知识以及职业技能培训,建立精准脱贫工作的长效机制。三要注重政策、思想宣传,拓宽群众的致富渠道,以政策方针与产业规划引导贫困户发展致富产业,同时注重运用成功致富案例,激发和调动群众的参与积极性,巩固脱贫摘帽成果。
安全是开放实验室管理的重中之重,是开放实验室能正常使用和开发的前提[8]。对于工作在实验室并经常接触大型仪器设备的科技人员来说,要时刻敲响实验安全的警钟。在这方面可以借鉴CERMES实验室的经验,如安全防范不仅对实验室人员严格要求,对申请进入实验室试验的科研人员也同样严格要求。同时,CERMES实验室的安全防护设施也非常齐全,配备有温度监控器、通风换气系统报警设备、防火设备、对讲设备废弃危险品回收容器等[9]。
【参考文献】
①张祝平:《我国贫困地区文化贫困因素及文化扶贫对策》,《行政管理改革》,2018年第6期。
【中图分类号】 F320
【文献标识码】 A
【注:本文系2015年度21世纪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四期教改(项目编号:XJU2015JGY77)阶段性研究成果】
(作者为新疆大学预科学院讲师)
责编/张蕾 美编/王梦雅
标签:文化扶贫论文; 动力论文; 精准扶贫论文; 新疆大学预科学院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