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报道在不热不冷的情况下如何适应市场经济_市场经济论文

新闻报道在不热不冷的情况下如何适应市场经济_市场经济论文

热时不热 冷时不冷^——谈新闻报道如何适应市场经济,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新闻报道论文,市场经济论文,不冷论文,热时不热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市场经济报道漫谈

当前,我国正处于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过渡期。深化改革,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形势,对新闻报道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市场经济在运营中有热有冷。新闻报道要适应市场经济,就应热时不热,冷时不冷。

所谓热时不热,冷时不冷,就是任何时候都按市场经济规律和新闻工作规律办事,在新闻报道中,多一点辩证法,少一点片面性,不要让不该热的热起来,不该冷的冷下去,正确发挥舆论的导向作用。

(一)

在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新闻报道经常遇到热与冷的问题,这突出表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一窝蜂的现象时有出现。一桩事情来了,你也上,我也上,他也上。所以,总是“热潮”不绝,前“热”刚过,后“热”又接踵而来,此起彼伏。事实告诉我们,一哄而起,一窝蜂,好事就容易过头,适得其反。新闻工作者就要热中有冷,心头要热,头脑要冷。即不追风逐浪,又不回避观望,而是站在“热潮”之中,以冷静的态度观察各种热潮的涌动,做到热新闻冷思考,写出发人深省的报道来。

举一个例子来说,前两年,一些高校不顾客观条件,盲目兴办金融、财贸、房地产等属于第三产业的新专业;而十分需要的焊接、铸造、热处理等属于第二产业的传统专业却日见萎缩,面临“夕阳西下”的困境。针对这一“热”一“冷”,《文汇报》记者不失时机地写出一篇《高校应按需育才合理设专业》的记者见闻,指出“热”和“冷”都应以需要和可能为出发点,不可陷入盲目性。这就起到了很好的警世作用。

二是常有无人问津的“冷门”。“冷”是相对“热”而言。人们通常对“演员‘走穴’”、“文人‘下海’”、“股民‘炒股’”、“科技人才‘孔雀东南飞’”等热点问题聚精会神,往往忽视某些看起来“貌不惊人”,但却举足轻重的“冷”门问题。在这种情况下,新闻工作者就应注意避热就冷,冷中寻热,抓住一些表面看似“冷门”而实质属于“热门”问题做文章,于冷门处写出热门,引人深思,催人探索。

例如,对“吃什么?”表面看,这是个不值得谈的问题。我国民众对此一直处于盲目状态。然而,各国社会发展的实践证明,制定合乎国情、科学合理的膳食结构,不仅能够指导民众科学地摄取营养,而且可以为建立适应民众饮食消费需要的农业、食品工业乃至合理的国民经济结构提供科学的依据。对这个社会经济问题,我国新闻媒介长期无人涉足,新华社记者采写的通讯《吃的选择》,爆了冷门。由于此稿及时传递了读者“欲知、应知而未知”的信息,对有关问题作了深刻的阐述,因而受到多家报刊的青睐。从此,这个“冷门”话题也变成了“热门”话题。

又如,《人民日报》刊登的《一笔潜在的财富——我国企业闲置设备及交易市场的调查》、《经济参考报》刊登的《外商连续四年来华印挂历内地却纷纷到港澳找印厂》等,也都是选的“冷门”,是新闻媒介尚未触及的报道领域。它引起中央有关部门的关注,给企业界留下了美谈,一时成为热门话题。

这说明,一旦你抓住那些并未引起公众广泛注意然而又确实存在的社会经济问题进行透视、研究,写出报道,就会产生“爆冷门”的效果,从另一方面促进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发展。

三是热与冷的错位。当热的不热,不当热的却热火朝天,这种现象在社会经济生活中也屡见不鲜。比如,该热的农业、能源、交通、通讯建设等没热起来,一些可以慢慢热的如房地产、股票等却热得烫手。又比如,一个吉祥的号码,拍卖中被竞相叫价,可拍卖数万元,甚至数十万元,而科技人员辛辛苦苦研究出来的科技成果,既使拍卖成交,还不及一个吉祥号的几分之一。类似这类热与冷的倒错现象是新闻工作者任何时候都应注意的问题,切忌在新闻报道上陷入“热坐蒸笼,冷卧冰凌”的境地。来点“雪里送炭”。

当然,在社会经济生活中,热与冷的问题决不止以上三个方面。但是,从新闻报道来说,在这三个方面是容易出现问题的。所以说,热时不热、冷时不冷,既是搞好改革开放、发展市场经济报道的需要,也是新闻工作者应具备的基本素质。

(二)

热与冷,是辩证的统一,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新闻报道要热时不热,冷时不冷,关键在于正确把握事物的“度”。

度者,量也。世间万物,皆有度量。度,体现了事物质和量的统一。过度,则形态变,量变,质亦变。水,零度以下呈固态;零度以上为液态;升至100度,则化为气。因此,在新闻报道中, 必须掌握冷热适度的原则。“适度”的基本涵义就是,主观认识必须同客观事物的“度”相符合,既不可“不及”,也不可“过”。倘若“不及”,冷冷清清,缺乏宣传的力度、深度和广度,就难以起到推动改革开放、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应有作用;倘若失之于“过”,宣传报道超过了事物存在的“度”,则会帮倒忙,从另一个极端把事情弄坏。

比如,招商引资,兴办合资企业,发挥其对经济建设的作用,本来是利国利民的好事情。要是走了极端,出现了竞相招外商,百般迁就外商,甚至戴“假帽子”,搞假合资,以图数量上的“荣光”,那也会在过度和极端之中使事情走向反面。

再如,在有条件的地区,适当划出一些地方辟为经济技术开发区,实行国家给予的优惠政策,发挥开发区在现代化建设及改革开放中的示范作用和促进作用,无疑是一件好事。但一段时期突发为“开发区热”,并且升温扩张,短短一年多时间一下子增加到九千多个,有的地区县乡村层层处处“开花”,全国圈地多达几千平方公里,有相当一部分“开”而不“发”。这种倾向也是由于没有把握好“度”而没能把好事办好。

对诸多此类的事情,适当作些宣传报道,是无可非议的。但是要适度。这就是主观的认识要符合客观事物的“度”。

(三)

新闻报道要正确把握事物的“度”,做到热时不热,冷时不冷,要努力提高新闻工作者自身的素质。这就要求我们在以下几个方面多下功夫:

增强全局观念,牢牢把握住大局。作为一个记者或编辑,不管你是负责哪个地区、哪个方面的采编工作,都应该纵观全局,把握大局。这个大局就是改革和发展,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此,我们必须让自己的眼界从“微观世界”扩展到“宏观世界”,将所要报道的事物放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大背景中分析、思考、权衡。凡是能推进改革开放,促进市场经济“有序”地发展,不管表现出来的社会经济现象是“热”还是“冷”,都应予以关注和报道。否则,无论这个事物在社会经济生活中表现出来的热度有多高,也不应宣传。

跳出两个极端,多方位观察事物。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把握好三条:一是不要听一面之辞。应眼观六路,耳听八方,在分析比较中判断是非正误。二是不要单一思维。对任何事物都用辩证法来透视,不应作非白即黑,简单地把形式逻辑的标签贴到复杂的社会经济生活中去。三是不要停留在一个位置上观察问题。应把视觉伸向各处,看表里,知喜忧,瞻前顾后,把握整体,认清全貌,不受社会经济生活中出现的某些冷热现象所左右。

深入调查研究,弄清来龙去脉。在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新旧事物不断碰撞,各种矛盾纷纭复杂。社会经济生活中出现的“热”“冷”现象,需要经过调查研究,作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细致工作,才能提炼出自己的见解,写出有理有据有分析的新闻报道来。

标签:;  ;  ;  

新闻报道在不热不冷的情况下如何适应市场经济_市场经济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