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和谐建设,弘扬文明乡风--江苏省宝应县开展“三好”评价活动的探索与实践_三和论文

坚持和谐建设,弘扬文明乡风--江苏省宝应县开展“三好”评价活动的探索与实践_三和论文

坚持和谐创建 弘扬文明乡风——江苏省宝应县开展“三和六好”创评活动的探索和实践,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宝应县论文,江苏省论文,三和论文,和谐论文,文明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背景 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江苏省宝应县的农村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农民过上了宽裕的生活。然而富裕以后的农民,亟须文明的生活方式、先进的思想理念、健康的行为习惯、和谐的人际关系。宝应县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过程中,按照中央要求,顺应农民需求,适时在全县农村开展“十星文明户”(致富星、守法星、计生星、养老星、和睦星、科技星、文化星、义务星、卫生星、新风星)创建评选活动。通过自我推荐、民主评议、张榜公示、评议小组评定、动态管理等程序,进行一年一度的“十星文明户”创建评选。把评选过程变为群众自我教育的过程,有效地激发了广大农民学习先进,争做先进的巨大热情,全县农村19万农户中,有9万多户参评,占55%以上。这一活动的开展,有效地提高了农民素质,促进了乡风文明。随着活动的深入,操作上的困难也逐步显现。在这种情况下,宝应县鲁垛镇贾林村发起了“三和杯”竞赛评选活动,并持续到现在,其经验值得推广。

做法 宝应县鲁垛镇贾林村开展家庭和美、邻里和睦、代际和谐“三和杯”竞赛评选活动,到2006年已经坚持七年了。七年中,贾林村每年初制订方案,公之于众,年底集中一段时间开展评选活动,隆重召开表彰大会。七年来,这项活动的评选内容不断丰富,评选方式日益民主,评选程序趋于规范,大大促进了全村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和社会风气的根本好转,取得了令人欣喜的成效。

“三和杯”竞赛评选活动发展到现在的“三和六好”创评活动,大体经历了四个阶段:

一、探索阶段 上世纪末,贾林村一度社会矛盾比较多,村民中邻里之间、家庭内部常常发生纠纷,可以说小吵小闹天天有,使村干部整天忙于处理矛盾纠纷,难得有精力组织生产、发展经济。2000年,新一届村支部、村委会成立,并邀请老支书刁人贵等老同志就全村开展好婆婆、好公公、好儿女、好媳妇等“四好”评选活动出主意想办法。后来结合中央下发的《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对评选内容逐步修改完善。当时规定每个村民小组由组长推荐“四好”对象各一人,村里发奖状、戴红花进行表彰。活动刚开始的一两年,参加的村民不是很多。村里干部及时收集村民对这项活动的反映。一种是赞成,认为搞与不搞就是不一样,让好的风气得到了弘扬。一种认为是搞形式主义,浪费时间,浪费钱财。还有一种认为表彰对象由村民组长说了算,评比不公平、不深入、不民主。

二、完善阶段 针对村民对评选活动的评价议论,村干部们进行了认真的分析:尽管村民说法不一,但有一点可以肯定,一些过去经常吵闹的邻里、家庭发生矛盾的频率降低了,敬老助老、互帮互让的风气逐步形成,新人新事不断涌现。于是,从第三年开始,村里就评选工作进行专门研究,修改评选方案,由原来村党支部指定转为让村民直接海选,每个生产组召开全体村民会议,每户派一位代表参加并登记名单,参加户数超过总数的三分之二方能有效,评选以投票或举手的方式进行。各生产组评选的结果报村支部、村委会后,由村里审定。村里审定通过后张榜公示一周,公示期间,群众可以举报。群众对当选对象没有意见的,方定为表彰对象。考虑到鼓励后进,对后进转变者也给予适当的名额比例,既树老典型,也树新典型。有时为树新典型,村里还加强与老典型的沟通,将名额让给新典型。

三、拓展阶段 好婆婆、好公公、好儿女、好媳妇“四好”评选在经过几年的实践后,发现仅仅“四好”已经不能覆盖参加评选活动的所有对象,经过反复推敲,“家庭和美、邻里和睦、代际和谐”“三和杯”的口号应运而生。评选的对象有所拓展,增设了好少年、好妯娌、好弟兄、优秀老年志愿者、优秀计生志愿者、优秀村组干部等。在奖励方面,除了精神奖励外,在原来发朵红花的基础上又增加了奖品。比如一个包、一个水瓶、一条床单,上面都印上“家庭和美、邻里和睦、代际和谐‘三和杯’竞赛评选活动纪念品”的字样。

贾林村开展“三和杯”竞赛评选活动的过程是不断丰富完善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村支部村委会既发动广大村民参与,又紧紧依靠52位德高望重的老党员、老干部、老教师、老军人、老生产队长,其中最突出的就是刁人贵同志。2006年,刁人贵被评为江苏省第十届精神文明建设新人新事先进典型。

四、推广阶段 去年以来,宝应县文明办与鲁垛镇党委在认真总结贾林村“三和杯”竞赛评选活动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紧扣主题、细化标准,先后在鲁垛镇和全县农村推广以“家庭和美、邻里和睦、村组和谐”为主要内容,评选好公婆、好媳妇、好家庭、好邻里、好干部、好少年的“三和六好”创建评选活动。各镇都按照县文明办要求,结合实际开展活动,不少镇还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射阳湖镇在各村开展创建工作的基础上,组织“和谐之星”创建评选活动,黄塍镇把创建工作扩大到镇直单位,开展评选五个“十佳”活动,即十佳创业标兵、十佳服务标兵、十佳村组干部、十佳和谐家庭、十佳清洁村庄。

效果 “三和杯”创评活动在贾林村开展七年来,群众的知晓率、参与率、满意率一年比一年高,全村的男女老少都自觉掀起了你追我赶的热潮,特别是青少年更是以得“三和杯”为荣。几年来,全村无一例青少年违法犯罪;关心集体、热心公益的老党员朱正海、高万余、夷连华几乎每年榜上有名。如今,村里涌现出许多新人新事和感人故事。在上海创业多年的党员蒋华昌主动吸纳本村10多名村民就业,走共同富裕道路。庄中组王秀英主动照顾患痴呆症的婆婆饮食起居,年年都是“三和杯”得主。庄西组的朱成凤和胡寿沂把妯娌关系处得亲如姐妹。贾西组的单身汉闵加宝几年如一日,悉心照料90多岁的瞎妈妈,在全村传为美谈。去年七月,连降暴雨,全村2000亩秧田浸泡在水中,面对险情,党员吴启华等奋勇向前,在群众中树立了良好的形象。

贾林村“三和杯”创评活动更为全县农村开展和谐创建提供了成功经验,发挥了示范作用。目前,全县各镇正在广泛开展“三和六好”创建评选活动,围绕“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结合本地实际,把“三和六好”活动与创建“十星文明户”结合起来,与创建文明村镇结合起来,与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结合起来,新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正呈现一派新景象。

标签:;  ;  ;  ;  

坚持和谐建设,弘扬文明乡风--江苏省宝应县开展“三好”评价活动的探索与实践_三和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