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代农民工城市文化认同研究论文_明月

新生代农民工城市文化认同研究论文_明月

明月 西南大学文化与社会发展学院 400715

摘要:新生代农民工对城市文化的认同是一个双向互动和认同的过程,不仅需要新生代农民工从心理接受认同城市文化,而且更需要城市认可这一群体。只有实现双向认同,新生代农民工才能最终顺利完成市民化过程,实现自己的城市梦。在城市化、现代化的大背景下,本文在分析新生代农民工城市文化认同现状及成因的基础上,提出新生代农民工城市文化融入路径。

关键词:新生代农民工 文化认同 融入路径

一、 研究背景

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始终高度重视农民工融入城市问题。2016年发布的中央一号文件指出:“进一步推进户籍制度改革,落实一亿左右农民工和其他常住人口在城镇定居落户的目标,保障进城落户农民工与城镇居民有同等权利和义务,加快提高户籍人口城镇化率。” 2017年3月5日,李克强总理在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也着重强调“今年实现进城落1300万人以上。” 在党和政府对农民工高度重视的大背景下,我国城市化水平呈现了逐年增长的态势。

目前,农民工群体已发生代际分化,新生代农民工已成为进城务工的主要人群。他们的户籍在农村,但绝大多数却不愿再回农村生活,而是选择在城市扎根。然而,当前新生代农民工虽然融入城市的主观意愿十分强烈,但在融入过程中,由于受户籍制度、社会地位、经济条件等多种因素的制约,新生代农民工对城市文化的归属感不强,这严重阻碍了他们融入城市文化的进程。如果文化认同层面的问题得不到解决,他们的市民化就难以真正实现。长此以往,会直接影响到我国城市化水平的提高、现代化建设的顺利进行以及社会的稳定。因此,如何引导新生代农民工提升城市文化认同是不容忽视、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

二、文献回顾

通过查阅相关文献资料,作者发现近年来已有的关于新生代农民工文化认同研究主要涉及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关于新生代农民工文化认同现状研究。对于这一问题,学者多采用实证研究的方式来分析说明。多数学者认为新生代农民工虽身在城市,但心灵却没有真正融入城市,他们对所在城市的归属感不强,存在城市“边缘人”的心理困惑。如沈小勇通过对沿海发达城市H市进行深入调研,分别从社区公共事务关注度、对社区的认同和归属感、文化习俗的冲突性、价值观差异程度、与当地居民的社会交往等方面分析当前新市民对城市文化认同的现状 。

二是关于新生代农民工文化认同困境的原因分析研究。学者多从制度因素、社会因素、文化因素、农民工自身文化因素等方面进行研究。如刘本锋认为造成农民工城市文化认同障碍的原因主要有“户籍制度的屏障、文化心理的阻隔、社会交际的藩篱、部分市民的偏见、自身素质的偏见”。 郭立场认为新生代农民工出现的文化认同危机是由主客观原因造成的,客观原因在于难以融入城市文化,主观原因在于疏离乡土文化。

三是关于提升新生代农民工文化认同的对策研究。这一部分是学者们研究的重点,他们主要从政府、企业、社区、农民工自身这四方面寻找解决路径。如沈小勇分别从建设载体、制度保障、文化建设、文化交流、文化治理五大方面提出了各具针对性的对策。

三、新生代农民工城市文化认同现状及成因分析

(一)新生代农民工城市文化认同存在的问题

1.自我认同及社会认同度低

新生代农民工对城市文化的认同度,不仅取决于他们经济收入、就业程度、社会保障完善程度,而且也与他们对自我的认同和社会认同有很大的关系。

一方面,积极肯定的自我认同态度,会增加新生代农民工对城市的亲近感;反之,若对自我持消极否定的认同态度,则会造成他们对城市的疏离感,阻碍他们的融入进程。另一方面,如果社会和城市居民对新生代农民工的劳动给予充分尊重和认可,会让他们感受到自己是被尊重和被需要的,调动他们劳动的积极性,使他们以主人翁的角色投入城市的建设当中,从而加速他们融入城市文化的步伐。但在现实生活中,新生代农民工遭受不到公平的就业待遇,常常处于被老板“召之即来,挥之即去”的被动地位。他们得不到城市应有的尊重和接纳,社会对他们的认同度低。总之,当前新生代农民工的自我认同和社会认同度都很低,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他们对城市文化的认同度。

2.社会关系认同渠道不畅通

新生代农民工进入城市打工,主观上愿意与城市居民交往,但是由于工作和生活的活动范围大多限于用工单位和居住地,再加上城市生活节奏紧张、人情淡漠,所以他们日常结交的对象更多是与自己有着相近生活或文化背景的群体。主要以亲友、老乡、同事、同学为主,从而形成了以“熟人”为主的相对封闭的社交圈。他们与城市居民的交往大多是出于工作需要,但由于他们和城市居民在文化、价值观念、生活习惯等方面存在一定差异,同时城市居民的歧视和排斥,使得彼此之间的交流和沟通机会很少。这种以“熟人”为主的交往模式,不利于新生代农民工和城市居民加深相互之间的了解,消除彼此之间的误解和隔阂,堵塞了新生代农民工和城市居民相互认同的渠道,造成新生代农民工难以顺利融入城市文化。

3.文化需求得不到满足

当前随着新生代农民工文化水平的提高,以及受开放、多元的城市文化的影响,新生代农民工在重视改善物质生活的同时对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也更加强烈。只有让新生代农民工的文化需求得到满足,才会提高他们的科学文化素质和职业素养,逐渐提升他们对城市的认同度。然而当前新生代农民工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与供给不足、分配不均、布局不合理的城市公共文化资源之间却存在很大的矛盾。从精神文化设施或项目的供给情况而言,无论是政府提供的一些免费的文化场所或实施,还是企业开展的休闲娱乐活动,它们的实际利用率都很低,难以满足新生代农民工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

(二) 新生代农民工城市文化认同困境的成因分析

1.城乡二元户籍制度的长期影响

城乡二元户籍制度是计划经济下的产物。然而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工业化、城市化的飞速发展,这一制度的弊端日益显现,它使得城乡差距不断加大,阻碍了城乡一体化的步伐。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目前,这一制度已由促进经济发展的积极因素转变为阻碍经济发展和政治稳定的消极制约性因素。这些制度对新生代农民工和城市居民进行区别对待,实行两套不同的管理制度,严重影响了新生代农民工对于城市文化的心理认同,阻碍了他们融入城镇文明的进程。

2.城乡文化差异和冲突形成的文化隔膜

城市与乡村由于历史上的原因,二者之间不仅政治、经济存在二元的结构差异,而且在文化方面也存在巨大的差异。城市是工业文明的代表,它具有开放、多元、前瞻的特性;而乡村文化由于以农业文明为基础,它更多的保留了一些传统文化的特性,较城市文化更加传统、保守。

当这两种文明接触,必然会存在一定的冲突。新生代农民工虽然没有经历务农的磨砺,但由于受家庭背景以及长期的乡村生活经历的熏陶,他们身上依然带着乡村特有的小农特点的价值观和思想意识。然而城市文化良莠不齐,由于年龄尚轻,阅历尚浅,自控能力较弱,新生代农民工极易受城市中享乐主义、拜金主义、消费主义等不良文化的诱惑,陷入物质利益的漩涡,从而丢失乡土文化一些原本应该继承的优秀文化。结果是他们旧的乡村文化认同会在与城市文化碰撞过程中逐渐被消解,但是新的文化认同也没有建立起来,造成了严重的文化认同危机。

3.新生代农民工自身文化资本匮乏

虽然新生代农民工大多数接受了初、高中文化知识,但与城市的同龄人相比,整体的文化素质仍相对偏低。此外,新生代农民工大多属于90后,年龄小,阅历还不足,在遇到挫折和困难后内心承受力差,心理素质偏低。在受到城市居民的歧视和排斥后,他们的内心 更加自卑,不愿与城市人交往,这让他们在城市的人际交往关系往往受限于“熟人”圈层。自身文化资本匮乏制约了他们在城市的生存发展,同时也使得他们在对城市文化的认同以及精神文化追求的认知上也难免有一定的误区,这让他们很难融入到城市文化生活当中。

四、新生代农民工城市文化融入路径研究

(一)全面实施居住证制度,增强制度层面的认同

目前,城乡二元户籍制度已造成我国城乡发展的巨大差距,严重阻碍我国城乡一体化进程的推进。尤其对于农民工群体,这一不平等制度从制度层面限制了他们融入城镇文明,造成他们很难从文化心理层面建构起对城市的归属感,成了束缚他们发展的桎梏。因此,深化户籍制度改革,取消城乡二元户籍制度,同时剥离这一制度后的各项不公平的隐形社会福利,保障农民工可以平等享有与城市居民相同的各项公民权利已成为农民工群体共同的呼声。

2017年,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表示,“深化户籍制度改革,今年实现进城落户1300万人以上,加快居住证制度全覆盖。” 居住证制度的实施,意在实现城乡居民身份和待遇上的平等,不再以户籍的性质来区分城市人与农村人,这无疑是社会的一大进步。但是推进这一制度的变革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实行起来还面临一定的困难,必须充分尊重广大农民工自主定居的意愿,要始终坚持公平、公正的分配原则,为新生代农民工群体提供与之相配套的完善的住房、就业、医疗、基础设施等公共服务,让他们可以享受到与城市居民相同的福利待遇,实现城乡居民公共服务均等化和全覆盖。从而切实保障新生代农民工的生存与发展权益,为增强他们的城市文化认同创造良好的条件。

(二)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增进文化层面的认同

当前,新生代农民工对精神文化生活有着极大的需求,但是由于主客观原因,他们文化需求还没有得到满足,这会影响他们内在的科学文化素质,进而阻碍文化层面对城市的理解力和认同度。因此,政府必须进一步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满足他们的文化需求。

首先,政府应以新生代农民工的需求为导向,不断加大对公共文化服务的投入,并按照精准供给的原则,在新生代农民工生产生活聚居区建设配套的公共文化设施。此外,政府在建设类似公园、文化广场等开放性的文化设施时要进行合理规划布局,提高新生代农民工使用的便捷性。其次,政府应加大现有公共文化场所向新生代农民工群体的开放力度。如免费开放图书馆、博物馆、体育馆等文化场所,同时明文规定各场所工作人员要一视同仁,不可歧视对待。再次,积极支持和鼓励新生代农民工成立文化艺术团体,开展文化活动,并可以为他们免费提供表演平台及艺术上的指导和培训。通过多种途径丰富广大新生代农民工的文化生活,满足他们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增进他们对城市文化的认同。

(三)优化新生代农民工融入市民文化的社区环境

市民文化是指城市市民创造的、喜闻乐见的群众活动和艺术形式。市民文化随着城市的形成而产生。社区文化、广场文化都是当今时代市民文化的主要表现形式。城市社区是人们交流互动和人际交往的组织载体,也是具有地域性纽带的利益共同体,更是新生代农民工城市融入的重要平台。社区不仅是农民工顺利完成角色和身份同步转化的场所,更是增强新生代农民工与城市市民相互了解和融合的重要载体。文化交流和互动,是促进不同文化群体和谐相处的根本途径。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城乡文化的同质性不断增强,文化融合度不断提升。在社会心理和文化层面上认同、接纳并与新生代农民工和谐相处,更多的需要城市社会成员的观念转变、价值反思和心理再构。因此,在城市社区建设过程中将新生代农民工纳入社区管理范畴,可以从根本上改变新生代农民工与城市相游离的状态,消除他们游走城市边缘的孤独感,保障他们平等享有参与社区文化生活的各项权益。同时充分考虑辖区内农民工的规模、特点和文化需求,营造积极、主动、宽容、和谐、接纳的市民文化氛围和社区文化开放体系,合理布局和优化配置社区文化场所、设施和服务,构建以依托社区文化功能为载体的农民工文化服务平台。这有利于削减彼此之间思想上、心灵上、文化上和人格上的差异,帮助新生代农民工培养其市民化意识和现代思维以真正融入城市生活。

五、结论

新生代农民工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不可忽视的重要力量,他们能不能顺利融入城市文化,完成市民化过程,这取决于我们对他们在物质和精神需求层面的重视程度。

当前,社会各界对新生代农民工的关注仍主要停留在改善他们的住房、就业、社会保障等物质需求,而对其精神文化层面凸显的问题关注明显不够,尤其对新生代农民在城市化进程中的文化认同问题重视程度不够。新生代农民工对城市文化的认同关乎着他们的城市化进程,是实现城乡深层次融合的关键所在。我们必须深入他们的内心,关注他们的精神世界和文化诉求,给予他们更多的人文关怀,让他们实现物质和精神、能力和个性以及社会关系的全面发展。新生代农民工只有从文化心理层面认同城市文化,才能真正完全融入城市生活,实现自己的城市梦。但是,我们须知实现城乡深层次的融合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针对新生代农民工城市文化认同存在的各种问题,需要政府、全社会和新生代农民工自身共同努力,需要各方采取积极的对策去应对。只有这样,才能使新生代农民工体会到城市的温暖,确立城市归属感,以主人翁的姿态投入到现代化建设当中。

论文作者:明月

论文发表刊物:《文化研究》2018年第11月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23

标签:;  ;  ;  ;  ;  ;  ;  ;  

新生代农民工城市文化认同研究论文_明月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