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类英语课程的微课设计论文

文化类英语课程的微课设计论文

文化类英语课程的微课设计

黄莹

(合肥师范学院 外国语学院,安徽 合肥)

摘 要: 文化类英语课程的内容非常适合设计成短小精悍又直观有趣的微课,文化类英语课程的微课在主题设计上遵循拆大成小、避大就小的原则,微课内容设计主要取决于定位精确的具有可测性的具体教学目标,知识体系是微课内容板块划分和层级顺序的基础。微课设计也要与翻转课堂相辅相成。

关键词: 文化类英语课程;微课;设计

一 引言

微课以其短小精悍、内容聚焦、直观有趣等特点受到越来越多师生的青睐,成为时下备受推崇的一种教学资源和手段。微课的定义在学术界还没有统一的定论,主要的分歧集中在以下两个问题:1)微课究竟仅仅是一种教学媒体资源[2],还是一个自成体系的完整教学活动甚至是课程[3-9]?2)微课必备的核心资源只能是微课视频[2-5],还是也可以呈现为录音、PPT、文本等其他形式[4]?答案虽众说纷纭,但能够达成共识的是微课的以下两个特征:1)聚焦一个知识点或集中说明一个问题;2)以促进学习为目的,适应碎片化学习和自主学习。本文将要介绍的微课设计服务于文化类英语课程,因此这里所说的微课指内容短小并有明确教学目的的视频,它以教学资源的形式成为某一个具体文化主题教学活动的组成部分,浓缩了该文化主题的核心知识点、语言点及其主要应用方法。

二 微课设计的理论支持

文化类英语微课设计主要基于以下三个理论:认知负荷、最邻近发展区和产出导向。

根据认知负荷理论,微课视频应短小精炼,一个视频明确聚焦一个主题,每个主题拆分成尽量少的教学知识点,每个知识点用尽量少的信息点进行解释说明。该理论认为,每个人一次只能记忆5-9条信息或信息块,如果将其转换成长时记忆便可大量存储;在信息进入长时记忆之前都需要经过工作记忆进行编码加工,然后才能得以长期储存;如若所需要学习的信息量超出了一个人所能接受的工作记忆信息处理量,则会产生负荷,学习将可能导致无效[1]。微课短小、碎片化的特征正可以解决认知负荷的问题,帮助学习者在较短的时间内更高效地记忆和理解所学内容。

悉尼大学体育教育专业的学制为4年,共要求学习192个学分,平均分配在8个学期之中,每学期24个学分。从表1可以看出,该校体育教育专业每学期的课程设置,都采用基础专业课与体育教育相关的素质课程相结合的形式,还要求每学期都要修读一门选修课。“服务学习和社区参与”这一课程虽然没有学分设置,但为必须参与项目,相关活动关注公共需求,强调社区服务与公民参与。该校体育教育专业通过设定具体的教育教学目标,让学生在实践中了解社会,增加社会意识,树立公共责任感。

根据维果斯基[6]的最邻近发展区理论,教师应通过分解新的知识或复杂的问题,搭建“支架”以帮助学习者逐步前进,从而自主地循序渐进地完成对知识的建构和对问题的解决。因此,视频内容应当能够为学习者提供步步攀升的支架。

现在几乎人人都有自己的微博,微博主页上的认证标签代表了博主的个性和成就,假如古代诗人也有微博,他们的认证标签会是什么呢?

三 微课的主题和教学目标

潮汕地区是广东省汕头市、潮州市、揭阳市的统称。地域面积并不广阔。拿小城汕头来说,这里的海洋面积是陆地的五倍。然而,牛肉火锅却打败了海鲜,一举拿下潮汕美食扛把子的地位,凭什么?或许,这只能用潮汕人对料理的诚意,还有对美味的热爱才能解释得清吧。

确定教学内容之后开始设计教学步骤,即微课视频的内容板块和呈现顺序,这由微课主题的知识体系决定。教师可以试着用写论文的方式有条理地论述主题内容,再把“论文”改编成能够用声音和画面呈现的视频脚本。每个教师对同一主题知识的把握会有不同的体系框架,因此不同的教师就同一个主题做出来的微课视频在内容安排上会有差别,不需强求固定模式。例如山水画主题的微课,如果教师就这个主题按照风格、技巧、寓意三个方面来架构知识体系,那么视频内容就可以按这三个板块来呈现。又如无为主题的微课,第一个板块从宏观上介绍无为的普遍涵义,第二个板块在微观上详细举出体现无为思想的几个例子,第二个板块又可以划分成若干小板块,每一个小板块聚焦无为思想某一个经典概念的例子如化繁为简、柔弱处上、返璞归真和大智若愚的例子。

随着1964年美国、加拿大两国开始实施签订的哥伦比亚河条约,大古力水电站上游的加拿大境内修建了麦卡、阿罗和邓肯3座水库,美国境内修建了利比水库,共取得有效库容315亿m3,连同大古力水库的有效库容64.5亿m3在内,有效库容共达380亿m3,再加上干支流上其它水库,总共有效库容达470.5亿m3,相当于大古力水电站坝址平均年径流量的49%,使大古力水电站成为被上游大量径流补偿的水电站,提高了其可靠出力。

课程的教学目的应当具化为“可测”的微课教学目标。所谓“可测”,即可操作可观察可检测。例如,“学生掌握中国山水画的特点”这个教学目的达不到具体可测,而“学生能够运用下列词汇和句型从山水国画的风格,技巧和寓意三个方面对一些中国山水画进行简单介绍”则非常具体可测,很好地回答了上文的核心问题。力求最大程度具化微课的可测教学目标,才能让微课主题明确,内容聚焦。

基本教学目的的拓展形式体现为综合两类目的的拓展型教学目的,通常需要系列微课来实现。拓展型教学目的包括用英语系统介绍和分析某种文化思想、用英语撰写文化主题的学术论文、用英语开展文化对比研究等。拓展型教学目的也需转化为具体的微课教学目标。例如,“用英语撰写文化评论”这一教学目的的核心问题可以阐述为:学习者能够运用哪些分析方法就何种流派何人思想进行评价?这一核心问题很难在一个短视频里聚焦,因为多种逻辑分析方法和体系庞大的思想流派难以通过一个微课说清楚,因此需要一系列微课才能实现,主题的取舍依然采取“拆大成小”的原则,并确定可测的教学目标。

总之,课程的教学目的决定微课的主题范围和内容,“拆大成小”的原则下,微课主题的选取须保证课程教学目的的实现,微课教学目标是课程教学目的的具化,目标“可测”是关键。

四 微课内容呈现思路设计

总之,微课具体内容由可测的教学目标决定,目标的“可测”点和主题的知识体系决定内容板块划分和层级顺序,综合运用语言学习的隐性和显性支架搭建,从而促进文化和语言两类基本教学目的的实现。

微课主题的选择应采取“拆大成小”的原则,并根据教学目的、视频时长和学习者的学习基础与需求来确定范围。根据认知负荷理论,“拆大成小”就是将大主题分解为若干小主题,每个微课聚焦一个小主题。例如,道家思想是一个大主题,可以分解为“道”“无为”“贵柔”“长生”等小主题。时长越有限,主题越微小。学生的学习基础越好,专业性需求越高,则主题的选择越专业越精细。例如,想把“无为”讲得更专业,可以继续精化主题为“天道与无为”“无为与政治”等。不过,对主题选择起决定性作用的应是课程的教学目的。

板块和顺序明确了视频的内容呈现步骤。接着需要具体设计每一步骤的呈现方式。呈现方式包括三个方面:动态与静态、文字与声音、平面与立体。设计呈现方式就是在三个方面做出选择,选择不是唯一性的,需要根据想要呈现的内容进行合理搭配。例如,动态的平面图像加文字,或静态的立体图像加声音,或静态平面图像之上叠加动态立体图像配以文字和声音。设计者需要充分发挥创意做无限种可能的搭配。视频每一步骤的具体内容和教师的创意决定了将会使用哪些文字、图像、音频或视频素材。同时,教师的资源、技术能力和软件工具也很重要。

当前,我国北京、广东、河北等省市已经建立或正在筹划针对个人消费端的、政府牵头的碳普惠机制。结合各地特点,它们涵盖的低碳行为方式、采用的核算方法、激励机制及商业模式也各有不同,见表1。在民间层面,以支付宝旗下的“蚂蚁森林”为代表的各类碳普惠产品也受到公众关注。

为了保证文化知识和语言知识两类基本教学目的的共同实现,视频既要能够将文化知识以生动且易理解的方式呈现出来,又要能够为学习者的英语语言学习提供支架。因此,微课设计就需要将语言学习支架以隐性和显性方式融合在文化知识的呈现中。隐性方式有利于学习者关注语言意义,显性方式有利于学习者聚焦语言形式。显性语言支架的形式通常有:(以艺术字或动画等形式)视觉强调语言点的书面形式;独立于文化知识讲解的语言点讲解(如词义辨析、例句等)。隐性语言支架通常有:播放语言点的相关图片、动画或短视频;台词中某语言点的反复使用;以语音语调突出某语言点等。两种支架的使用比例取决于课程两类基本教学目的的比例协调,语言教学目的比例偏重越大,则微课中需要设计越多的显性语言支架。

按照上文所述,两类基本教学目的具化成可测的微课教学目标就确定了微课内容。因此,视频内容应尽可能包括微课教学目标的所有“可测”点。例如,教学目标“学生能够运用下列词汇和句型从山水国画的风格,技巧和寓意三个方面对一些中国山水画进行简单介绍”的“可测”点有山水画的相关词汇句型和山水画的风格、技巧、寓意,决定了该微课内容应包括:1.山水画的风格、技巧和寓意;2.需要使用的词汇和句式;3.山水画的英语介绍案例。又如以“无为”为主题的微课,其教学目标“学生能够使用视频中出现的学术英语词汇举出至少一个大自然或生活中出现的例子说明无为这一老子思想的一层涵义”的“可测”点决定了微课内容应包括:1.无为的涵义;2.大自然或生活中能够体现无为的例子;3.帮助完成这一目标的学术英语词汇。

以英语为工作语言的文化类课程主要呈现为两类基本教学目的,一是了解文化知识和加深文化理解,二是提高英语语言能力。两类基本目的比重在不同的课程中会有差异,但无论孰轻孰重,两者必然共同存在。因此微课设计也需要同时考虑这两类目的的实现。微课的主题和内容需解决一个核心问题:学习者能够运用何语言知识输入、理解和输出何文化内容?核心问题的答案决定了微课的主题内容。

文化类英语课程的微课应聚焦一个文化主题,如某一文化思想、文化事件、文化人物、文化议题、文化现象、文化作品等。并非课程中所有主题都需做成微课,对主题取舍需根据课程要求、教学目的、学情、教学进度、视频的使用环境以及人力物力资源来决定。

根据文秋芳[8]的产出导向理论,微课的视频应能够导向学习者的语言产出。内容的安排和任务的设计都应当服务于观看视频之后学习者进行的语言产出活动,因此,视频内容需要为产出活动提供铺垫、启发和帮助。

五 微课服务于翻转课堂的设计原则

根据翻转课堂的教学顺序,需要学习者掌握的核心知识点和应用技巧会在微课视频中呈现,学习者在课前观看微课视频,理解视频内容,课堂上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应用型学习活动以掌握、巩固和实践所学知识和技巧。因此,微课的设计必须考虑与翻转课堂的前后呼应。

第一,微课主题应符合翻转课堂主题,翻转课堂教学目的应囊括微课教学目的。微课教学目的应在翻转课堂学习活动中得到实施、观察和检测,并在学习活动的成果中最终达成。

思想政治工作是把人当作企业第一资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教育人民,解决人的思想、观点、政治立场问题,启发人的觉悟,提高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动员人们为实现当前和长远的宏伟目标而奋斗的实践活动。早在1955年,毛泽东就提出了“政治工作是一切经济工作的生命线”的科学论断,无论是在革命战争时期还是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思想政治工作都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90多年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实践证明,思想政治工作是我们党和国家的传家宝,也是我国国有企业的政治优势和优良传统。

第二,微课的内容板块应为学习者理解掌握学习内容搭建支架,整个微课应成为学习者进行翻转课堂学习活动的支架。微课视频中的文化知识、语言点和语言应用技巧提供了翻转课堂学习者活动所需要的语言素材、表达框架和操作技巧,或者为学习者提供了可参考的范例。微课内容应具有启发性。

第三,微课应体现形成性评估,帮助师生在翻转课堂之前就学习者的微课内容掌握情况进行评估,从而调整教学行为,保证翻转课堂的顺利实施和教学目的的达成。理想的微课设计方案应考虑在各内容板块之间和微课主体内容结束之后设置测试题、思考题、小问卷或布置小型学习任务,从而及时评估学习者对视频内容的掌握情况。应在学习者有能力正确回答问题或完成任务的情况下进行下一步的学习任务,继而参与翻转课堂的教学活动。这种形成性评估在翻转课堂之前可由学习者自行开展并采取相应的学习行为调整,如重复观看、调慢语速、暂停观看以思考、对某个内容进行尝试性表达、查阅资料等。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也可由教师参与评估,师生共同反馈并相应调整教学行为。

六 结语

文化类英语课程的微课设计取决于课程教学目的和具体可测的微课教学目标,落脚于视频各板块内容与呈现形式,服务于翻转课堂的教学实际[10]。主题聚焦、目标明确、支架助力、趣味横生的微课让文化和语言更生动直观地呈现在学习者面前,激发学习者的兴趣和潜力,成为有机融合线上线下教学的纽带,积极地影响教学生态的重组变革。

参考文献

[1] 胡君.基于认知负荷理论的“质量守恒定律”微课教学设计[J].课程教学研究,2014,(9):47-51.

[2] 胡铁生.“微课”:区域教育信息资源发展的新趋势[J].电化教育研究,2011(10):61-65.

[3] 焦建利.微课及其应用与影响[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13,(4):15-16.

[4] 黎加厚.微课的含义与发展[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13,(4):10-12.

[5] 李玉平.微课程——走向简单的学习[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2,(11):15-19.

[6] 列夫·维果茨基.思维与语言[M]. 李维,译. 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0.

[7] 罗天兰,王忠华.微课的研究现状及其发展趋势综述[J].软件导刊(教育技术),2014,(7):90-93.

[8] 文秋芳.构建“产出导向法”理论体系[J].外语教学与研究,2015(4):547-558.

[9] 张一春.微课是什么?我给出的定义[EB/OL]. http://blog.sina.com.cn/s/blog_8dfa9ca20101ouw0. html, 2013-04-23.

[10] 曾庆锋.公共英语课程线上——线下形成性综合评价体系构建研究[J].教育现代化,2017-4(18):82-83.

本文引用格式: 黄莹.文化类英语课程的微课设计[J]. 教育现代化,2019,6(30):180-182.

doi: 10.16541/j.cnki.2095-8420.2019.30.082

基金项目: 安徽省高等学校省级质量工程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MOOC)示范项目“大学英语读写(中外合作)”阶段性成果(2018mooc289)。

作者简介 :黄莹,女,安徽合肥人,合肥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讲师。2007年6月毕业于合肥工业大学英语语言文学专业,获得文学硕士学位。研究方向:英语教学法和跨文化教育。

标签:;  ;  ;  ;  

文化类英语课程的微课设计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