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美的基本特征_人体美论文

人体美的基本特征_人体美论文

人体美的基本特征,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基本特征论文,人体美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人类对自身美的体察、描绘和追求有着悠久的历史。人类从原始时代起,对自身美的发现和赞赏就有着浓厚的兴趣。古往今来,人类为了复现和炫耀自己,付出了浩大的精力。他们在这方面留下的遗迹,在人类文化史上有着显著的地位。奥地利出土的《维林多夫的维纳斯》和罗塞尔出土的《持角杯的维纳斯》,表现了混沌初开的原始人对女性的爱慕与崇拜。古希腊的《阿纳维索斯的库罗斯》、《多洛福罗斯》和高达两米的《宙斯》铜像。表现了男性人体的健美雄强和统领世界的英雄气概。亚历山德鲁斯的《维纳斯》,是对女性人体美的无与伦比的描绘,这尊爱与美的女神,已经受到全世界的赞誉并且被认为是不可企及的典范。从文艺复兴的意大利三杰到十九世纪的安格尔和罗丹,艺术家们更是将男性和女性人体的美表现得淋漓尽致、光华耀眼。人体艺术虽然不是本文研讨的主要对象,但由此可以看出,对人体美的探索与鉴赏在人类精神生活中占有的重要位置。

人是自然界的最高形态。在一切美的形体中最美的是人体。没有任何一种事物能与万物之灵长的人媲美。不仅“最美的汤罐比起年青小姐来还是丑”(柏拉图语),“最美的猴子与人比起来也是丑陋的”《赫拉克利特语)。所以,我们将美的人体作为理想的审美对象是毫不为过的。受过良好的人体美教育的人,可以很敏捷地看出一些艺术作品和自然物的丑陋,看到美的东西,就会热情地赞赏它,愉快地把它吸收到心灵里,使自己变得高尚优美。这种教育对少年儿童尤其有好处。从小受过这种教育和熏陶,让美好的印象伴随他一道成长直到老年。所以柏拉图要说:“凡是想依正路达到深密境界的人应从幼年起,就倾心向往美的形体。”从这里出发,他可以了解其它所有形体的美,把他的爱推广到一切美的形体。从珍爱形体的美到珍爱心灵的美。再进一步,能见到行为和制度的美,各种学问知识的美。〔1〕

我们毋须强调美的功利目的。但是,人体美所具有的现实意义是不容忽视的。美的人体可以影响人的思想情操,鼓励人们去锻炼体魄,使之变得健康匀称,效法穿着得体的服饰以更好地显示身体的美和精神的美。经常观摩健美的人体,自然而然地受到启示去养育健康漂亮的孩子,比较易于接受优生优育的指导,不做那些导致劣生劣育的蠢事。如果我们自觉做好这件事并且蔚成风气,不仅可以造福一个家庭,而且可以造福整个国家民族。

人体美作为本文的研究对象,它的概念和内涵,既是同一的,又是多元的。它既是历史的,现实具体的,又是绝对的,具有普遍的全人类意义;既是社会的,又是自然的,也不与艺术绝缘。我们从美学角度以静观的方式欣赏品鉴人体,揭示它的审美特征,是为了拓宽和加深这一领域的审美,对人体美的品格有更深刻的认识和理解,推动人体美的丰富和发展。

根据我们的认识,人体美的特征,可以归纳为以下五个方面。

一 属于自然范畴的形式美

人的美在人体与心灵二者的融合,心灵美是它的内容,人体美是它的形式。人体美就是人的存在形式的美,人的外在形态的美。

人本是自然界的一员,是动物的一支。经过漫长的岁月,猿人逐渐脱离自然界而演变为人,人类社会赋予了人愈来愈多的社会特征,然而从人的生理机能上看却始终不能脱离动物性。人体应当属于自然的范畴。人体之美,根本属于自然美。自然美的形式胜于内容,我们把人体美看成形式美实不为过。

就人体而言,我们可以从它上面看到直线、曲线和圆,甚至可以用规尺画出直线和圆形形成的平面和立体。人体这种形式,对它的内容即心灵来说,是一种相对的美,因为它在事实上是不能与它的思想性格分开的;如果把它们截然分开,人体就成了枯燥的躯壳。然而这种相对的美的人体却具有绝对的意义。我们从人体观摩上得到的快感,和触摸之类行为所产生的那种快感是毫不相同的。人体之美,有如某些宝石在太阳下反射出那迷人的色彩所具有的美和使我们产生的美感,亦如有些声音,它是那样柔和而清楚,产生一种亲切动人的音调而使我们感到美。这样的美就不是相对的,不是从其它事物的关系产生的,而是绝对的,是从它们的本质生发出来的。一个健全、匀称、姣好的人体给我们的感觉就是这样。这种快感是不和痛感也不和实用感混在一起的。

当然,也不能说人体美美在形式就没有了内容。对人体来说,形式不仅仅是形式,它还包涵着内容,它不再需要别的内容,美就是它的内容,美就是欣赏者寻找的首要目标。在欣赏者眼里,人体对象的现实必然具有的一定的真和善,都退居二线,或者说潜入地下了,已不成为此时此地人们找寻的目标。事实也是如此。当我们赞赏一个人的形体美的时候,并不考虑他的知识能力和实际用途。那些在选美活动中进行知识能力考查的做法是十分可笑的。在这种场合中对对象进行道德考查也是不必要的。人体美只是人的美的一部分,我们赞赏的只是它的形体,我们对一个美的形式静观默察,不是为了某个具体的实用目的,不是来选择一个家庭教师或足球后卫,不需要知道它是否通今博古或技艺超群。被选中的人可以是一个哑巴,或者是没有生育能力的人。

我们仅仅从人体的外形上看不出内在的性格和功能,以及它对社会的具体贡献,但不能以为它就没有价值。人体美是客观的具体感性的实在,人们感受它喜欢它产生愉悦之情,这就是它给人的好处,这就是它的社会价值。关键在于我们是否用同一个标准去看它。如果我们看到的是人的形体,我们用形体美的标准去衡量它,而不再加上性格呀品德呀行为呀等等条件去要求它,它被我们认为美的话,它也就是善的了。譬如我们欣赏一只镶宝石的戒指,我们只须看它的色彩、光泽、质地和工艺,而不必测试它是否有防寒或防烫的功能,就能断定它是否是美的,如果它是美的,我们喜欢它,戴上它甚感欣慰,这就是它善的功能了。

二 和谐整一的结构美

亚里士多德认为,美要依靠体积安排,太长太大不能一览而尽的东西不能美,太小的难以感知的东西也不能美。他强调大小适度和能看出它的整一性才美的观点是可取的。对象人体是否适度,欣赏者最容易判断。“感觉是一种对应”〔2〕。 人体就是各个不同形状和机能的部分结合而成的统一体,它的长短大小与欣赏者相等,最便于建立和谐的对应关系。

朗吉弩斯说:“文章要靠布局才能达到高度的雄伟,正如人体要靠四肢五官的配合才能显得美。整体中任何一部分如果割裂开来孤立看待,是没有什么引入注意的;但是所有各部分综合在一起,就形成一个完美的整体。”〔3〕健全的人体就具有这种整一性。

托马斯·阿奎那认为,美有三要素:完整、和谐和鲜明。〔4 〕具体到人体,他说:“人体美在于四肢五官端正匀称,再加上鲜明的色泽”。〔5〕因为美不能脱离形式, 而形式的被接受主要在于它的比例适度和色泽鲜明。

和谐统一是人体美的显著特征。美的形式所表现的秩序、匀称、比例等因素,在人体上都可以找到。人的头颅和躯干,躯干与四肢,手的臂与肘,掌与指,灵活的腰,丰满的臀,以及健壮修长的腿脚,每一样都是必不可少的部分,它们配置得那么适当,各自有着特别的用途,施展起来那么富有效率,表现出任何机体都不可能有的浑融一体与和谐一致。公元前二世纪的希腊数学家斐安早就看出这一点,他认为,身体的美就在于各部分之间“杂多的统一,不协调因素的协调”,而把这些杂多导致统一,把不协调导致协调的,就是人的头脑。〔6〕斐安的话不错。头脑高高在上,统领全身,指挥一切,使一切活动都恰到好处,再没有比人体更绝妙的结构配置了。

有人认为,人的美,只须有个漂亮的脸蛋就够了。有的文学作品描写,也往往只注意面孔如何。这容易导致偏颇。波里克勒特有句名言:艺术作品的“成功要依靠许多数的关系,而任何一个细节都是有意义的”。〔7〕这话不错。绘画是如此,一笔不对就会破坏整幅画图。 音乐是如此,一个不和谐的音符可以影响一首乐曲的气氛。书法中有“败笔”之害。人体如何不是这样?脸上的一颗瘊子,讨厌的灰指甲,一枚门牙的位置歪曲,一个多余的衣褶,都能给人的整体美带来遗憾。

当对象人体以静态方式呈现出来时,似乎不表现运动节奏。然而,仅仅是它本身的整一和谐,就能产生一种节奏感,从而产生一种奇妙的魔力,把人的情绪鼓动起来,引起情感的共鸣。人体就是这样通过自己和谐整一的建构所体现的神韵,把人们的心灵完全控制住,使人心醉神迷地受到人体形象所显示的优美或崇高等品质的潜移默化的感染,

人体美的和谐整一带给人们的主要是一种优美的感受,即欣赏主体和对象客体、合目的性的理想性与合规律性的类的完满性的浑然交融。作为古希腊的骄傲的男神像和女神像的健美体格,无不显现着人类的体魄、精神和情感的完满性与理想化交融一体的和谐美。达·芬奇是这样描写这种优美和谐给人的愉快和满足的:“如果结合双方和谐一致,结果就是喜悦,愉快和心满意足。当爱好者和所爱好的对象结合为一体时,他就在那对象上得到安息,好比在那里放下重担。”〔8 〕完美的人体就能给人这样的感觉。

人体美和谐整一的特征,使我们比较容易地把它同“健康”和“健美”区别开来。人体美不在某一特殊部分的闪烁,而在所有部分总起来看,彼此之间有一种恰到好处的协调和适中,没有一部分突出到压倒其它部分,以至失去与其余部分的比例,损害全体结构的完美。健美运动爱好者的追求偏于以健致美。健美赛中的姣姣者不一定都符合和谐整一的要求。有的健美者身体的某些部分十分突出,甚至突出到压倒其它部分的程度,使人感到不协调、不匀称、甚至使人觉得所见到的是个“怪人”,有人乍一看见那些堆积的肉块使人变得异样发出惊呼:“好可怕呵!”美与健康也不是一回事。毕达哥拉斯和他的门徒们早在公元前五世纪就看到了这一点。他们认为,健康的身体是由于体内寒热湿燥的平衡;至于美,却不在各因素之间的平衡,而在各部分间的比例对称。〔9〕

人体美在结构上的和谐整一,也体现在人类群体对自身形体的比较和选择上。人们普遍认为,优美的人体应当是和谐适中的,高矮适中,胖瘦适中,各部器官大小适中,配置恰当。这就是英国十八世纪艺术家越诺尔滋所说的“中心形式”〔10〕。人体的“中心形式”,是人类历史性的选择,是人体的比较完美比较理想的形式。人们公认的美的人体,它总是比较高一点,眼睛要大些,牙齿整齐洁白,皮肤的颜色,也是一些地区和民族能够接受的。怪异的颜色,譬如脸或身上呈现出老虎的斑斓色彩,或斑马鲜明的黑白条纹,那绝不认为是美的,而只会引起哄堂大笔,甚至在某种情况下使人惊吓得四散逃离。人体的“中心形式”的美,一般高于各个个体的美。它不只涉及某一品质而排斥其余,它不一定有某种特别突出的品质,但似乎各种品质都不欠缺。越诺尔滋的“中心形式”说不仅对人体美的艺术创作有意义,对鉴别和欣赏美的人体也具有指导和规范的作用。

三 富有生命力的个性美

一具匀称的人体,仅仅具有形式的美是不够的,它还必须具有魅力。能够打动观众的心灵。有生命的人体就具有这样的魅力。普洛丁的一段话充分说明了生命对人体美的意义:“所以我们必须承认,就连在人体方面,美与其说在对称本身,还不如说在通过这对称而放射出光辉来的某种因素,正是这种美才显得可爱。否则为什么活人的面孔上显出更多的美的光辉,而死人的面孔尽管原形还未腐损,却只剩下很少美的遗痕呢?为什么画像也是愈生动愈美,而形状倒不一定要端方四整呢?为什么一个活的人毕竟比一个美人的雕像较美,尽管他不如雕像那样匀称?这当然是因为活人是更可爱的,其所以更可爱,是因为他具有生命,具有活的灵魂。”〔11〕

我们只须将自然人体的美与绘画雕塑展示的人体美稍加比较,就可以看出谁更富有吸引力了。绘画和雕塑也能展示人体美,但只是选用某一顷刻的姿态和表情来造型,这显然是有很大局限性的。活的人体可以在欣赏者面前站立、行走或旋转,可以连续地展示各种不同的造型,让人们从不同的角度欣赏它的美。活性的人体能做到静态与动态最自然最理想的结合。欣赏动态中的美,比之单纯的形状或颜色的美,更能使人欣喜和感动。画家可以描绘眼睛的黑和热烈,雕塑可以使它大,但不能使它左顾右盼、秋波流转。跃动着生命的人体的乳峰颤动,也是绘不出来雕不出来的。美的人体引人入胜以至令人销魂是显而易见的。

人体美具有如此巨大的魅力,就在于他具有生命力。生命力本身就是一种美。有了这种生命力,“和其他一切较差的美相配合,也有它的吸引力。”〔12〕同一个形状,处在静止状态与处在流动状态给人的印象是不同的。譬如跳动的火焰,流动的小溪,它们保持着自由的活动,显示着它们本来的面目,似乎它们就应该是这个样子。流动使它们显示出生命力,使人产生更丰富的想象而带来更大的魅力。现实生活中最生动最富有魅力的当数人体美。美的人体显示了正常的生命概念。它不是懒散的、颓丧的、衰竭的、没有活力的。它表现出或使人预感到它潜藏的活跃的、生动敏捷的力量。

同样具有生命力,自然人体与树木花草是不同的,与自然界的动物相比也是不同的。对此,黑格尔有较深刻的理解。黑格尔把人体称为“实在”。他认为有机体的实在与无机体的实在是不同的。有机体的各部分所获得的实在并不像建筑物的石头或行星、月球、慧星所有的那种实在,而是一种有机体以内设立的存在。例如割下来的手就失去了它的独立的存在,就不像原来长在身体上时那样,它的灵活性、运动、形状、颜色等等都改变了,而且它就腐烂起来了,丧失它的整个存在了。只有作为有机体的一部分,手才获得它的地位,只有还原到观念性的统一,它才具有实在。因此,黑格尔认为,生物界的实在属于较高级的方式。〔13〕然而,同是有机界,植物与动物又很不同。动物的生动性丰富性和相对的自由活动能力,是植物远远不能相比的。于是,黑格尔认为,自然美的顶峰是动物的生命。但是,他接着指出,动物的生命尽管已经表现出“生气灌注”,却还是很有限的,受一些完全固定的性质束缚着的。它的存在的范围是狭窄的,而它的兴趣是受食欲之类自然需要统治着的。特别是就作为内在的东西的形体上得到表现来说,人和动物尤其不同。动物生命表现是贫乏的,抽象的,无内容的。动物的生命只停留在内在状态,是“自在”的,不能外现为观念性的东西。而人却是“自为”的,能够自为地成为观念性的统一,能够把这种自为存在的自己显现给旁人看见。人能够这样是因为人有“自意识”。〔14〕

黑格尔这里说的“自意识”就是自我意识。具有自我意识,这是人与动物的根本区别。由于有自我意识,人体美就不只是一种单纯的模特之美。人的意识可以随意支配自己的行动,让它合乎某种常态或规范,可以选择一种行为模式加以表现,做到姿态优美,合乎其度,并充分表现自己的个性。因此,我们可以进一步说,自然美的顶峰是人体。自然美的存在只是“自在”,人的存在则是自在又自为的。“他首先作为自然物而存在,其次他还为自己而存在,观照自己,认识自己,思考自己”。〔15〕因此,作为具有主体意识对象的人体美的显现,除了对面的欣赏者,还有一个内在的观众,那就是他自己。

由于这样,在所有审美对象中,人体算是最特殊的一种对象了。世界上没有任何事物像人一样,在作为审美客体的同时,还有着自我审美意识,能够自以为美。好山好水,骏马、孔雀,它们都能作为审美对象,但也只能作为审美对象,因为它们都没有审美意识,不能自以为美。自然人体的美不是为了要显现美而创造出来的,而是它本身的存在。由于自然人体是有生命并且有自我意识的,它就不仅是作为对象而美,即为人们的审美意识而美,它也为自身而美。

罗丹说:“美就是性格和表现。而且,‘自然’中任何东西都比不上人体更有性格。”〔16〕美的艺术作品,包括人体艺术,都是具有个性特色的,它们是艺术家拥有的各种素材、观点、趣味的结晶。艺术形象的个性化程度,是同艺术家对生活的认识和自己的艺术表达力分不开的,譬如雕塑,它们只能“美到石头被艺术家降服的程度”。〔17〕作为艺术产品,它们还具有概括性的特点。譬如用石头加工的人或神的雕像,一般说来它们不是某个个别的人,而是各种人的美的综合体,是作者按照一定的审美理想赋予石头的形式。人体却有很大郴同。活的人体始终是个体,是彼此不同的活生生的个体。它的存在不是抄袭,不是摹仿,不是重复。在它之前没有过,在它之后也不会有。它们各自呈现出自己的丰采。它们各自的缺陷也是特别的。它们的美和缺陷共同组成它们各自独特的个性。

当然,也应看到生命的局限。生命是个过程,生命不是永恒。生命能使人显耀,也能使人暗淡。人体美的展示要受时间的针砭,任何人的形体都不能青春永驻、红颜不老。只是有生命就有个性这一点永不改变。有生命就要表现个性,个性就是生命的表现。

四 具有包容性格的综合美

就美的形态而言,人体美有着多重性格。它既是自然的,又是社会的,而且具有艺术性。具有包容性格的综合美,是人体美的一个特点。

人本来自动物界。人虽为高等动物,其饮食儿女生育繁衍也不能脱离和违背自然规律。人永远也不能排除动物性。没有动物的机体组织和生理功能,人便成了一个抽象的概念。人体是人的社会性赖以发生和存在的基础和源泉。人是社会的主体和核心,人的美属于社会美,这是勿庸置疑的。然而人的美是由人体和人格两个方面构成的,人格是社会的,人体则属于自然范畴。

那么,单就人体而言,它是否具有社会性呢?回答是肯定的。人体不是一个抽象物,它始终存在于历史的过程之中。人类社会发展至今,现实的人体已非原生时代的人体。人的社会实践创造着一切也改变着一切,包括自己的形体。现实人体是人类全部历史的产物。没有人的社会性活动,不会有直立的腿、灵巧的手,也不会有发达的脑,更不会有思维和语言。不仅人的形体外观要受到社会的影响,与人的本性直接联系着的饮食男女等,也无不受着社会条件的制约和影响,深深打上各种不同的社会烙印。譬如熟食等生活习惯与婚姻制度对人体生长发育的影响,都是明显的事实。

人体要受到社会活动的影响,也必然要受到艺术活动的影响。艺术是一种精神现象和情感表现。艺术世界的种种表现,必然渗进人的物质生活。人不是仅仅为了艺术而生活,但艺术必然影响人的生活。这影响也表现在人对自己形体的约束、修饰和赞赏方面。艺术修饰使人体美表现得更加丰富壮观,有着极强的模仿力、有着丰富精神世界、受到各种形式的艺术影响的人,他们在展现形体的美时,必然会有艺术的加工。因为艺术是一种规范,是表现一定审美理想的创造。艺术的熏陶和感染,能使人自觉不自觉地在或站或坐或行或卧的行为中,保持一种自然优雅的造型,即采取一种在众人看来是适中的合乎其度的姿态。在正常情况下,他们不会做出凶恶或严厉的样子,而且认为滑稽可笑的样子,笨拙的不协调的动作,都是不合适的。人体美展现中的艺术性内涵是不容忽视的。

人们在欣赏人体美的时候,也将具有综合性的特点,这是由人体美本身的综合性特点决定的。人们在欣赏人体美的时候,要采取自然的眼光,也要采取社会的眼光和艺术的眼光。当然,这些不同的眼光不是同时出现的,而是或先或后或相互交叉的。人们在使用这些不同眼光的时候,也可能有主有次有重有轻,历时有长有短。但总体来说是综合性的。欣赏人体美的多侧面多视角,带来了审美的极大的丰富性和可选择性,从而领略到更多的情趣和风韵。对人体美的欣赏,明显地有别于对单纯自然美、单纯社会美和单纯艺术美的欣赏,它的包容性格,便于不同层次、不同见地的人们所共赏。在人体美面前,人们将像铁粉聚集在磁石周围一样,对对象发生兴趣,一样地感到切近,一样地动情。在这里,较少个人偏爱,畸形心态也将显得固执可笑。

生活中的人体美显然需要装饰,这也是使它成为综合美的原因之一。人类从裸体到穿衣服是文明进步的表现。人类很早就用树叶和兽皮遮饰身体。社会愈向前发展,衣饰愈丰富多彩。实际上我们对人体美的欣赏,已经习惯地将必要的装饰融为一体。恰当的装饰,既趋时入流、又富于个性,显然能增添人的美色和风度,反之,能使美的形体暗然失色。不过,这里需要矫正对“装饰”的片面理解。装饰不只是物质的,它还应该包含非物质的成分,譬如神情、姿态甚至语言等等,这才是全面的理解。德谟克利特说:“少说话对女人是一种装饰,而装饰简朴,在她也是一种美。”〔18〕何止对于女人是这样?寡言少语,内涵丰富,深沉执著的男人,难道不也是一种姿态风度的美?

五 能引起欲望的视觉美

人体美显然属于视觉美,在这一点上它和造型艺术是兄弟,和表演艺术、综合艺术也可以联姻。对人体美的欣赏,听觉、嗅觉、味觉都无能为力,单纯的触觉也不济事。

关于美是否生成欲望的问题,学界似成定见,认为美是不生成欲望的。黑格尔将美与欲望严格分开,认为美是靠心灵去把握的,不会生成欲望,只有低级的感性把握才生成欲望。认为单纯的感性把握是按照自己的个别的冲动和兴趣去对待对象,用它们来维持自己,利用它们,吃掉它们,牺牲它们来满足自己。而心灵把握是以思考者的身份,用普遍观念来对待这些外在事物,让对象自由独立存在,譬如人与艺术作品的关系就是这样。〔19〕

黑格尔没有具体说明“感性把握”是否包括对人体的审美,而叔本华则直接说到了这一点。他说:“任何对象都不能像最美的人面和体态这样迅速地把我们带入纯粹的审美观照,一见就使我们立刻充满了一种不可言诠的快感,使我们超脱了自己和一切烦恼的事情。”〔20〕

库申说得更明确。他认为美感既不是一种需要也不是一种欲望。而是一种特别的情绪。他说:“美的特点并非刺激欲望或把它点燃起来,而是使它纯洁化,高尚化。比方一个美女……她愈是长得美丽,人们愈是见了品格如此高贵的造物,他们的肉欲,必然愈加受到一种优美娴雅的情感的调和,有时甚至被无私的崇拜心理所替代。”他认为,如果她们在你身上引起肉欲,“那你就不配欣赏美”。〔21〕

黑格尔、叔本华和库申所说的不起欲望的美,实际都是指的艺术美,对艺术美的欣赏一般是不引起欲望的。对现实美中的无机物对象和有机物中的动植物对象也可以这样说。对人体美也可以这样说么?窃以为人体美的欣赏是否引起欲念的问题须作具体分析。就总体而言,就欣赏过程的终极而言,对某些人而言,人体美可能不引起欲望。但在人体美的欣赏过程中,特别是对异性人体的欣赏中,产生欲念是完全可能的。我们甚至可以再扩大一点说,对表现人体美的艺术的欣赏,也不能绝对排除欲念的产生。譬如,对某些人体雕塑、人体绘画、文学作品中某些涉及情欲、爱欲的描写,某种形态体征的描写,都可以引起欣赏者的某种情感冲动和生理反应。我们这样说,是以人体美的特殊性和审美经验为根据的。我们的研究与判断应当从实际出发,而不应从概念出发。西方古典美学的戒律不应成为我们前进的障碍。

第一,人的生命存在,不仅意味着意识的存在和社会行为的表现,还意味着人的本性和本能的存在和表现,他要吃要喝,要健康安全,有对异性的倾慕和欲求。生命与欲望同在。在异性同类为对象的关系中生成欲念,无论这欲念是潜在的或近乎外露的,都是不能否认的。如前所述,人体对象具有综合的特点,欣赏者可能以自然的眼光看人体,人体的自然性因素,可能触发同类异性的生理性感觉,使人在一定范围一定程度上产生欲念,这是很自然的事。

第二,从美与生活的关系看,人们把对人体美的欣赏同生活联系起来,在对人体美的认识和理解中融进对生活的认识和理解,也是很自然的事。车尔尼雪夫斯基说:“对于人,最亲切最可爱的莫过于人和人的生活。现在,让我们看看所谓‘美’,人的‘美姿’这东西,我们将看到,我们在人的身上发现美的,就是把愉快的、丰富的、充沛的生活表现出来的一切。”〔22〕人体美与生活的联系更加直接具体,它能使欣赏者轻而易举地给对象注入社会、家庭和个人的生活内容,在直观中迅速调动欣赏者记忆库藏中各种类似的表象和意象,唤醒与此相关的美好经历,产生亲切愉快的感觉。这经历与感觉,当然也包括过去追求和满足某种欲望的体验和回味。人体美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是欣赏者正确而深切地认识和理解对象美的必由之路。

第三,对异性人体对象产生的欲念主要是爱的感情,对此不仅不应否定,而且应当珍惜,因为它就是美的享受的一部分。博克说,美是“物体中能引起爱或类似情感的某一性质”。〔23〕这是符合审美实际的。美的人体能引起人们爱的感觉,这实际是对欲念的肯定。爱是什么?爱是一种情感。它包括对异性的爱和对其他事物的爱。对异性的爱,是自然性欲念和某些相关的社会性观念的结合。在这种自然属性与社会观念的结合中,观念起着指导和提高人的性意识的作用。对象之所以可爱,当然还因为它美,特别是异性的美,往往能引起温暖友爱的情绪,愿同他们亲近,这就是由爱引起美或由美引起爱的情感表现。对异性的爱,本身就包含欲念成分,对异性人体审美产生欲念,不是奇怪的事情。

第四,对异性人体的欣赏,可能产生欲念,也能节制欲念和纯洁欲念。在对异性人体美欣赏中可能产生的欲念,有着自己的存在方式和运动特点。这欲念是潜在的,是人们在欣赏人体美的意识活动中的一股潜在的细流。它是一种精神活动和情感活动。它不应当被排斥在审美静观的综合运动的诸因素之外,审美静观中运动着的健康的思想和高尚的情操,始终是人体审美欣赏中的优势和主流。但也可能产生“邪念”。这种欲念中恶的阴影的出现,可以是瞬时性的,也可能是延时性的,它们在欣赏者内心产生冲突,干扰对人体美的欣赏。不过,冲突并不意味着欣赏的失败。人能产生欲念,也能节制欲念。人的健康思想和高尚情操一旦形成就能发生能动作用,它要向“邪念”施加压力,勿使张狂,乃至消弭之。我们对审美中的欲念要作具体分析,不要在欲念与邪念之间划等号。同时还应看到,人体审美是生命力的精神把握。它并不因产生欲望就现实地否定了对象的独立存在,就像黑格尔说的“利用它们,吃掉它们,牺牲它们来满足自己”了。也不像库申说的产生欲念就是“不配欣赏美”的人。成功的人体审美,不在于是否产生欲念,而在于是否能够节制和消弭欲念中的邪恶成分。〔24〕人不是概念和符号,他们是不能根绝欲望的活人。也不要把审美神秘化。不可能把人人都变得纯粹以后才投入审美。没有这样一座炼狱能制造这种抽象的活人。理论应当正视现实。欲念问题,限于篇幅,暂时谈到这里。笔者将另找机会作进一步的论述。

综上所述,人体美的研究不仅具有学术和理论的意义,也具有现实的审美的意义。人体美作为一种特殊的审美对象,它有着与众不同的特点,这就是它的属于自然范畴的形式美,和谐整一的结构美,富有生命力的个性美,具有包容性格的综合美和能引起欲望的视觉美。人体美是人类的骄傲,值得我们倾心赞赏。人体美是一座高山,够我们奋力攀登。人体美是一条河,她雄阔、壮丽,咏唱着永不休止的生命之美。

注释:

〔1〕《文艺对话集》,人民文学出版社1963年版,第271—272 页。

〔2〕《神学大全》卷二27章1节,《西方美学家论美和美感》,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第67页。

〔3〕《论崇高》第四十章,《西方美学家论美和美感》第48页。

〔4〕《神学大全》卷一39章8节,《西方美学家论美和美感》第65页。

〔5〕同上。

〔6〕尼柯玛赫:《数学》卷二第十九章。朱光潜译稿。 《西方美学家论美和美感》第14页。

〔7〕斐罗:《机械学》卷四第一章,朱光潜译稿。 《西方美学家论美和美感》第14页。

〔8〕《笔记》,《世界文学》1961年8、9期(合刊)第206页。

〔9〕噶伦:《医书》卷一第九章,朱光潜译稿。 《西方美学家论美和美感》第14页。

〔10〕《在皇家艺术学院演讲的艺术论》。朱光潜译稿。《西方美学家论美和美感》第116页。

〔11〕《九卷书》第六部分卷七22节,朱光潜译稿。《西方美学家论美和美感》第59页。

〔12〕奥古斯丁:《忏悔录》,商务印书馆1963年版,第30页。

〔13〕黑格尔:《美学》第一卷,商务印书馆1979年版,第156 页。

〔14〕同上,第168—171页。

〔15〕同上,第38页

〔16〕《罗丹艺术论》,人民美术出版社1978年版,第62页。

〔17〕《九卷书》第五部分卷八第一章,朱光潜译稿。《西方美学家论美和美感》第60页。

〔18〕《古希腊罗马哲学》,三联书店1957年版,第122页。

〔19〕黑格尔:《美学》第一卷,第45—46页。

〔20〕《意志及表象之世界》卷三《表象之世界:艺术之目的》,缪灵珠译稿。《西方美学家论美和美感》第227页。

〔21〕《论美》,《古典文艺理论译丛》第八期第58页。

〔22〕《当代美学概念批判》,《美学论文选》,人民文学出版社1957年版,第54页。

〔23〕《论崇高与美》,朱光潜译稿。《西方美学家论美和美感》第118页。

〔24〕本文提到的“邪念”、“恶的阴影”、“邪恶成分”,指的是人体美欣赏中的不健康动机、不道德意识。

标签:;  ;  

人体美的基本特征_人体美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