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小时防腐型精密计尿器采集尿液标本合格率的调查研究论文_谢冰1, 袁程伟1,曾淑珍1,胡盛昌2

谢冰1 袁程伟1 曾淑珍1 胡盛昌2

(1佛山市南海区桂城医院; 2佛山市安伦医疗器械有限公司;广东佛山528000)

【摘要】目的:探讨24小时防腐型精密计尿器采集尿液对尿液标本合格率的影响。方法:依照就诊时间顺序,将在我院就诊需进行24h尿液检测的就诊人员100例分为50例对照组与50例观察组,对照组使用常规采集24h尿液标本方法进行采集标本,观察组就诊人员使用24小时防腐型精密计尿器采集24h尿液标本,比较对照组尿液标本与观察组尿液标本合格率情况。结果:对照组采集尿液标本不合格率为8%,明显高于观察组尿液标本的不合格率4%,且二者进行对比存在差异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24小时防腐型精密计尿器采集尿液能有效降低采集尿液标本的不合格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尿液检测;合格率;24h尿液

尿液常规检验是“三大常规”检查项目之一,从其检测结果如红细胞阳性率,白细胞阳性率,尿蛋白水平等可以反映某些早期病症[1]。在肾功能试验中尿液常规检查是极具有临床应用价值的检测项目。其操作方式简单、检测结果快速,精确度高,能有效客观的反映就诊人员的真实情况。但是尿液检测在标本采集、保存、送检、检测过程中未知外部因素均可能会影响检测结果[2]。尤其是对于需要进行24小时尿液检测的样本,要求就更高。标本的不合格往往导致临床诊断的偏差,影响患者治疗方案的制定以及临床治疗效果。在临床检测工作中,24小时尿液标本检测有助于确诊或预测病情未来发展,为患者获得有效正确的治疗方案提供临床依据[3]。本文通过24小时防腐型精密计尿器采集24h尿液标本与常规方法采集24h尿液标本两种方式对标本合格率的对比分析,探索其中优缺点,为24h尿液标本采集与保存寻求优质的途径,提高尿液检测的准确率,以应用于临床工作中。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依照就诊时间顺序,将2018年10月至2018年12月在我院就诊需进行24h尿液检测的就诊人员随机抽取50例纳入为对照组;将2019年1月-2019年3月在我院就诊需进行24h尿液检测的就诊人员随机抽取50例作为观察组。其中对照组男性29例,女性11例;年龄(23-58)岁,平均为(32.5±4.4)岁;观察组中男性37例,女性13例,年龄(18-60)岁,平均为(30.4±5.1)岁。两组在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上不具有差异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使用常规采集24h尿液标本方法进行采集标本,方法如下:

①准备好一个清洁的塑料桶,要求容积大小4000ml以上,带有桶盖;

②早上某时刻(如早上6:30)排尿一次,此次尿液摒弃不要。后续自此刻开始,所有排泄尿液均需要倒入准备的塑料桶中,倒入后随时盖好桶盖。直至第二天早上该时刻(如早上6:30)最后一次排尿,并导入塑料桶中,盖好。

③每次将尿液导入桶中均需要摇匀。

④采集尿液过程中饮食、作息依照医嘱进行。

观察组就诊人员使用24小时防腐型精密计尿器采集24h尿液标本,其采集方式及过程与对照组相一致,两组区别点在于对照组使用的容器为清洁的塑料桶,观察组使用的容器为24小时防腐型精密计尿器。关于该仪器说明及使用方式如下:

(1)仪器说明:由尿液收集器、蓄尿袋和尿液防腐剂(4-HBA/4丙烯酸羟丁酯)组成。24小时尿杯最大采集容量4000ml,2片300mg/颗粒防腐剂。如下图所示:

(2)使用方法:①蓄尿前,请将尿量测定组合装置上盖拧开,上盖量杯可用于每一次蓄尿使用。②上盖内附有2片新型尿液防腐剂(4-HBA/4丙烯酸羟丁酯),每片为300mg,每片可用于2000ml尿液的24小时防腐。并将袋内的尿液防腐片剂拆开,倒进尿液装置袋内。③24小时内每一次蓄尿后将尿液倒进装置袋内,并充分搅拌均匀。④每次蓄尿后将上盖拧紧。以免尿液外漏。

(3)其他:防腐片剂患者请勿食用。

1.3 检测指标

统计收集的对照组尿液标本与观察组尿液标本合格情况,并对不合格情况原因进行分析。

1.3统计分析

记录收集试验数据,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数数据使用率(%)表示,进行卡方检验;均以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尿液采集过程中影响因素诸多,如表1所示,由于采集过程中导致尿液标本污染,如混入白带、经血、烟灰等导致尿液标本不合格,对照组2例,占4%,观察组1例,占2%;由于采集容器因素(如容器清洁度未达标、容器盖不合格等)导致的尿液标本不合格中,对照组1例,占2%;观察组0例,未出现该情况。由于采集存储尿液时间过长导致尿液标本有形成分被破坏而导致标本不合格中,对照组1例,占2%,观察组出现1例,占2%。对照组采集尿液标本不合格率为8%,明显高于观察组尿液标本的不合格率4%,且二者进行对比存在差异统计学意义(x2=5.763,P=0.035)。

3 讨论

在临床检查中,尿液检查不仅对泌尿系统疾病的诊断具有临床意义,同时对其他器官或疾病的检查如糖尿病、肝脏、血液病等也具有参考价值[4]。但是由于尿液检验过程中,未知的外部因素较多,容易引起尿液标本的质量,导致检测结果出现偏差。调查研究尿液标本不合格的影响因素以及采取措施降低标本不合格率是检验工作中医护人员面临的严峻问题之一[5-7]。

在本文中,通过比较24小时防腐型精密计尿器与常规采集24h尿液标本方法采集尿液标本不合格率,可以看出24小时防腐型精密计尿器对样本污染、容器因素、蓄尿时长等导致的标本不合格有显著的控制效果,这是由于本产品24小时防腐型精密计尿器组合装置中,尿液采集仪器(上盖量杯)与尿液存储容器(尿液装置袋)处于连接状态,在24h内每次尿液采集过程中使用上盖量杯采集,而后置入尿液装置袋存储,避免已存储尿液与外界多次接触,并且尿液存储采用密封袋装,具有良好的密封效果。此外,24小时防腐型精密计尿器内含新型尿液防腐剂片剂,其主要成分为4丙烯酸羟丁酯,可在24h内抑制细菌的繁殖污染,并且可以通过累计每次尿量或刻度标尺两种方法统计24h尿量,从而达到样本的稳定性、储尿量的准确性,从而达到准确测定目的。

综上所述,与常规采集24h尿液标本方法相比,24小时防腐型精密计尿器采集尿液标本过程更为精密、规范,同时其内置UMT对储存的尿液具有较好的防腐功效,可显著降低采集尿液的不合格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虞培娟,张杲琳,严茹红,等.尿液有形成分分析联合血清降钙素原检测在尿路感染诊断中的应用价值[J].检验医学,2018,33(4):299-304.

[2]汪升学,彭佳琼. 尿路感染临床诊断中尿常规检测的应用与价值研究[J]. 中国医药导刊, 2017, 19(1):81-82.

[3]冯绮玲,周天蓉,黄丽秋.影响24h尿液标本检测结果原因调查分析及对策[J]. 中国医疗前沿, 2011, 06(15):75-75.

[4]张长虹.尿液潜血检验在临床检查中的效果探究[J].临床检验杂志(电子版), 2017, 6(2):181-182.

[5]魏轩辉,武青青,杜世杰.临床尿液常规检验分析前质量控制策略及效果观察[J]. 中国实用医药, 2016, 11(22):254-255.

[6]周怡.比较4种检测尿液红细胞的方法及其影响因素[J].中国妇幼健康研究, 2017,28(S4):460-461.

[7]高利娟,喻涛,李浩.不同方法检测尿液白细胞和红细胞的对比分析[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7,14(A01):49-51.

论文作者:谢冰1, 袁程伟1,曾淑珍1,胡盛昌2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9年7月1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0/25

标签:;  ;  ;  ;  ;  ;  ;  ;  

24小时防腐型精密计尿器采集尿液标本合格率的调查研究论文_谢冰1, 袁程伟1,曾淑珍1,胡盛昌2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