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围型小肺癌CT影像学诊断价值评价分析论文_杜胜勇

杜胜勇

(四川省绵阳市三台县中医院 四川绵阳 621100)

【摘要】目的:评价分析CT影像学诊断在周围型小肺癌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以2016年6月—2017年12月间,我院收治的经病理检查确诊的79例周围型小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患者的X线检查结果和CT检查结果,对比两种方法的诊断价值。结果:X线检查下,漏诊率为17.72%,误诊率为2.53%,诊断符合率为82.28%,CT检查下,漏诊率为3.80,误诊率为0.00%,诊断符合率为96.20%。CT检查的漏诊率及诊断符合率显著优于X线检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毛刺征、空泡征等特征的检出率上对比,二者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CT影像进行周围型小肺癌的临床诊断,诊断价值高,可作为临床治疗的重要参考,值得推广。

【关键词】X线;CT影像;周围型小肺癌;诊断价值;影像学特征检出率

【中图分类号】R445.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8)19-0018-03

【Abstract】Objective To evaluate the clinical value of CT imaging diagnosis in peripheral small lung cancer. Methods From June 2016 to December 2017, 79 patients with peripheral small lung cancer diagnosed by pathological examination in our hospital were studied. The results of X-ray and CT were analyzed retrospectively and the diagnostic value of the two methods was compared. Results Under X-ray examination, the missed diagnosis rate was 17.72, the misdiagnosis rate was 2.53, the diagnostic coincidence rate was 82.28. Under CT examination, the missed diagnosis rate was 3.80, the misdiagnosis rate was 0.00000 and the diagnostic coincidence rate was 0.00. The missed diagnosis rate and diagnostic coincidence rate of 96.20%.CT were significantly better than that of X-ray examination,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 < 0.05), and there was a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the detection rate of burr sign and vacuole sign between the two groups (P < 0.05). Conclusion The clinical diagnosis of peripheral small lung cancer by CT imaging is of high diagnostic value and can be used as an important reference for clinical treatment and worth popularizing.

周围型小肺癌以胸痛及发热为主要症状表现,在发病早期,患者并无明显症状表现,一旦察觉明显症状 ,则说明已经达到晚期阶段,因此,及早诊断并给予有效治疗,是保证周围型小肺癌患者治疗效果的关键[1]。以往临床多应用X线诊断,近年来,螺旋CT的应用为诊断提供了新的途径,诊断率显著提升[2]。本研究就CT影像学检查在周围型小肺癌患者临床诊断中的价值进行评价分析,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纳入周围型小肺癌患者79例,均为我院收治患者,病例入选时间为2016年6月—2017年12月,男42例,女37例,年龄41~73岁,平均(59.11±2.13)岁,腺癌31例,鳞癌27例,细支气管肺泡癌12例,小细胞肺癌9例,左肺38例,右肺41例,病程5个月~4年,平均(2.27±0.35)年。所有患者均表现为不同程度的发热、咳嗽、胸痛,咳血、咯痰及刺激性呛咳等临床症状,研究符合医学伦理,患者对研究知情,志愿参与,公开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对象入组及排除标准

1.2.1入组标准:① 经病理检查确诊为周围型小肺癌患者;②病历资料完整;③未经放化疗治疗;④患者闭气、呼吸等动作合格,能良好配合检查;

1.2.2排除标准:①躁动患者;②合并精神系统疾病患者;③合并碘海醇过敏等检查禁忌症;④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⑤肺结核、肺炎及肺气肿患者;⑥其他类型肺癌患者。

1.3 方法

胸部X线平片检查:使用6E型号的DR-F机,患者常规取正侧位,对患者进行胸部扫查,注意将患者身上对X线检查有影响的物品除去,将荧光屏紧贴于患者胸部,焦距设定为180cm,侧位下电流积为35~45mAs,管电压90~95kV,正位下电流积为20~25mAs,管电压85~90kV,以病灶图像显示清晰,无伪影为宜。

螺旋CT检查:使用美国GE公司生产的Optima CT680 Professional型号的128层CT机,患者取仰卧位,患者静息状态下进行扫查,扫描范围为肺尖至肺底,层距设定为1.5mm,层厚为10.0mm,在对患者肺内平面及结节小于3cm位置进行扫描时,将层厚调为3mm,增强扫描时,先向患者肘静脉注射碘海醇100ml,速度控制在2.5ml/s,注射25s后,进行薄层扫描。

影像学检测图像,交由2名资深放射科医生进行读片和分析。

1.4 观察指标

对比X线检查及CT检查下的诊断价值及相关影像学特征的检出率。

1.5 统计学方法

以SPSS21.0软件行统计学处理,检出率以(%)表示,对比以χ2检验,检验结果以P值为准,0.05为界值,低于该值则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种检查方式的诊断情况对比结果

X线检查下,检出周围型小肺癌67例,与病理检查相比,漏诊14例,误诊2例,CT检查下,检出周围型小肺癌76例,与病理检查相比,漏诊3例,误诊0例;CT检查在误诊率、漏诊率及诊断符合率等方面的诊断效能均优于X线检查,两种检查方法在漏诊率及诊断符合率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3.讨论

周围型小肺癌的病因机制复杂,多种因素均可能导致周围型小肺癌的发生,如大气污染、患者有吸烟习惯、职业、电离辐射、患者长期处于硅、镉以及铍等物质的职业环境中,均会导致患者罹患周围型小肺癌的几率增加,而患者既往合并肺结核等肺部慢性感染史,也是周围型小肺癌发生的重要原因,另外,遗传因素在周围型小肺癌的发生上,有重要作用[3]。

周围型小肺癌患者早期多无明显症状,诊断难度较大,一旦出现明显症状,疾病已经发展至晚期,预后差,因此,对出现相关症状,疑似周围型小肺癌患者以及合并相关风险因素的周围型小肺癌潜在发病人群进行及早诊断,并采取有效手段进行治疗,是保证患者健康与安全,改善预后效果的关键[4]。

不同于中心型肺癌,周围型小肺癌的临床症状表现不具有典型性,尤其在发病早期,症状并不明显。早期,患者多无咳嗽表现,轻微咳血,血量较少,常表现为纯血少痰,但若同时合并肺部块状病灶或结节性病灶,则可作为本病诊断的重要依据,而早期患者癌变病灶范围小,也很少出现咳血,诊断难度较大[5]。

发热和胸痛是周围型小肺癌早期较常见的症状表现。一般来讲,出现发热症状的患者,其病灶直径多达到2cm以上,而与常见的发热症状不同,由于发热并非为炎症反应所致,所以,使用常规消炎药物进行治疗,并无效果,需要糖皮质激素治疗,也可作为症状筛查的参考;早期,患者可出现发生于胸、肩局部的无压痛胸痛,多未发生胸膜侵犯,但若为重度胸痛,则提示已至晚期,且发生广泛的胸膜转移。

周围型小肺癌的症状诊断难度大,影像学检查的应用率较高。现阶段,临床应用较多,接受度较广的影像学检查手段主要有X线平片和CT检查。

X线平片在常规肺部检查中应用率高,且操作简便,费用低廉,临床接受度较高。在周围型小肺癌的临床诊断中,X线平片可以及时发现腔内密度异常状况,具有比较理想的自然对比作用,对毛叶征、空洞征等的检测效果较好,在病灶的发现中有较好的效果。但是,由于周围型小肺癌患者的病灶多较小,当直径在2cm以下时,受分辨率的限制,X线平片在肿块及结节的显示上,效果相对差,检出率显著降低,且在复杂或较深的病灶的检测中,检出效果也有局限[6]。

多层螺旋CT检查的分辨率较高,对直径小于2cm的肿块及季节的显示效果比较好,能发现较小、较深及复杂病灶,临床检出率更高;CT检测能进行薄层扫描,可有效避免病灶的遗漏,增强扫描能提升图像质量,病灶的影像学特征显示更加清晰,能作为肿瘤定性的重要依据,同时还能降低误诊率。

本研究中,对79例周围型小肺癌患者分别进行X线平片检查和CT检查,研究结果显示,CT检查的检出例数更多,漏诊例数和误诊例数均少于X线平片检查,计算并对比两种检查方法的诊断价值,CT检查的漏诊率和误诊率均低于X线平片检查,漏诊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诊断符合率也显著高于X线平片检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两种检查下相关影像学特征的检出率,CT检查均高于X线平片,且在毛刺征、空泡征及支气管象征、肺门及纵膈淋巴结肿大、胸膜凹陷征以及厚壁空洞等特征的检出率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CT检查在周围型小肺癌的临床诊断中,具有更高的参考价值,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温学林.多排螺旋CT对早期周围型小肺癌的诊断价值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6,14(11):121-121.

[2]郑有麒.周围型小肺癌CT影像学诊断价值评价[J].健康之路,2017,16(05):134.

[3]张付东.周围型小肺癌CT影像学诊断价值评价[J].医疗装备,2016,8(4):27-28.

[4]唐文.多层螺旋CT增强扫描与HRCT在周围型小肺癌中的价值与影像学征象分析[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17,16(4):401-404.

[5]赵占洲.周围型肺小癌的CT影像学诊断价值探讨[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6,3(13):2612-2613.

[6]王海.螺旋CT对周围型小肺癌的鉴别诊断价值[J].中国医疗器械信息,2017,23(19):59-60.

论文作者:杜胜勇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8年7月1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8/2

标签:;  ;  ;  ;  ;  ;  ;  ;  

周围型小肺癌CT影像学诊断价值评价分析论文_杜胜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