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丽的北京人在与大雨的斗争中_暴雨论文

最美丽的北京人在与大雨的斗争中_暴雨论文

抗击强暴雨中的最美北京人,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最美论文,北京人论文,雨中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7·21”强暴雨,不仅是对首都城市应急排险能力的考验,更是对人们精神上的一次洗礼。61年来最强暴雨让北京精神充分彰显,文明有礼北京人抗击强暴雨的感人事迹,必将成为首都精神文明建设的最宝贵的精神财富。

一、共克时艰,做守望相助的北京人

守望相助、无私奉献,是中华民族薪火相传的美德。抗击“7·21”重大灾害中这一美德得以充分体现,不仅为救灾和恢复重建提供了强大的物质保障,而且成为灾区群众渡过难关、重建家园的强大精神支撑。从7月21日到7月22日,微博上的热点话题一直都是“北京暴雨”。从网民最初的转发各种“北京看海”的照片,到后来的求助信息,最后变成大量的助人信息,留电话号码、车号的热心市民,提供免费接待留宿的餐厅宾馆、KTV,许多市民甚至腾出了自己的家让被困雨中的人们居住。“汪洋”中的广渠门桥,五辆车搁浅,几十人冲上去协力拉绳子,努力将车辆向积水浅的地方拖;在北太平桥下,几个井盖被水压冲开,每个井盖都有一名环卫工人把守,拿身体作警告标志。安定门桥附近,前有水、后有浪,车辆已经堵了200米远,一位年轻的男士主动背起身边的孩子、女士,将他们送过马路;一个饭馆里的小男孩一直站在没过膝盖的水里,告诉路人有个井盖被顶起来了;一位80多岁的老太太给北京电台打电话诉说她心里的感动,她拄着拐杖站在风雨中,一位陌生人将她送到了家。网友“如刀岁月”连着发布了好几次同样内容的微博:“本人公司在左家庄街甲2号北京国际友谊花园1号楼6H,公司有水、有零食、有电视、有电脑、有WIFI、有床、有沙发、有三国杀、能洗热水澡!全部免费提供!不是炒作!我也不是坏人!困在附近的可以过来避难!都是北京人就想做点儿自己能做的。”羽泉组合歌手陈羽凡和胡海泉在微博中发起了“雨夜,带陌生人回家吧!”的倡议:“北京路上开车的朋友们,如果路上遇到回不去家的路人,如果顺路的话,可否帮助这些陌生朋友,搭他们一段路,让大家都能早些回家。让暴雨中的北京升起爱心的彩虹,让老天爷知道,这是一座温暖的都城”。暴雨之夜,房山区的河北镇降雨量达519毫米,28岁的小伙王海波在雨中失足跌倒左脚严重骨折,当巨大洪水即将冲入邻居王魁福老汉家时,小伙子忍着巨痛游去救助,使水中绝望挣扎的王大爷转危为安。暴雨夜,京港澳高速17.5公里处南岗洼铁路桥路段积水严重,超过80辆汽车在路上抛锚,200多名群众被困,附近施工的丰台区河西再生水厂工地的100多名农民工,接到求救信息后第一时间赶赴现场,冒险把全部200名被困群众安全转移到工地里。一桩桩、一件件,守望相助的北京人在这个雨夜遍及全城。

二、恪尽职守,做有强烈社会责任感的北京人

强暴雨固然给北京带来重大损失,但暴雨灾害是道德试金石,广大干部群众在危难关头表现出的高尚职业道德,已然成为“做文明有礼的北京人”主题宣传实践活动活生生的教材。面对灾情,全市交通、公安、消防、电力、防汛、排水、急救医务等多部门10万干部连续奋战、全力救灾,万千群众彻夜难眠、守望互助,演绎最令人动容的北京精神。强暴雨中,党员干部挺身而出,为了群众的生命安危,为了首都的安全稳定,夜以继日地奔波在抢险救援和灾后重建的最前线,在水灾中殉职的共产党员和基层干部就有五名。21日17时20分许,北京市公安局向阳路派出所所长李方洪再次冲入积水严重的凤凰亭村救助群众时,被一根落入水中的电线击倒,不幸牺牲,从当天中午开始,他已带领民警先后救出63名被困群众,许多一夜未眠、刷微博等消息的网民第一时间为李方洪“点”亮蜡烛。21日21时,广渠门铁路桥下一片汪洋,119指挥中心赶赴现场救援,一名年轻女子被困深水区北侧路边树上,雨水已淹至女子颈部,中队长盛远健、班长居涛和专勤员王辉立即组成抢险救援组,利用绳索和救生衣泅渡至女子所在位置,最终将其救出。这个雨夜,这个临时组成的救援组一直在周边深水区侦查,直到确认所有被淹汽车内无被困人员。北京急救中心从21日14时3分接到第一起大风掀起房屋顶棚,砸到5个人的救援电话后,连续20多个小时电话就没停过,共接听各类求援电话7214次,共派出救护车648车次、救援650余人。暴雨之夜,房山区青龙湖镇被山洪围困的390名群众、老师和孩子们的安危揪着所有人的心,接警后,消防总队迅速调派总队及房山支队共50名攻坚组队员赶赴现场进行救援,解救、疏散被困群众,受困的351名学生以及包括6名外籍教师在内的60余名教职工全部脱险,无一伤亡。

三、扶危济困,做有爱心的北京人

暴雨无情人有情,扶危济困见爱心。面临灾难时首都市民行为上的真善美和草根义举,彰显着巨大的道德力量,体现了北京市民的文明素质和城市文明程度。强暴雨过后,全市各级机关党员干部带头为“7·21”特大自然灾害救灾捐款,截至7月24日,市直机关捐款达到42万余元。面对灾害,广大市民爱心涌动,自发捐款。安定医院81岁高龄离休老干部王甲东同志专程从通州坐两个多小时公交车到单位,将1万元捐给受灾地区。首都文化企业和一批艺术家纷纷行动起来,慷慨解囊奉献爱心,在7月25日北京市文资办举办的救灾捐款活动中,首都71家文化企业、35位知名艺术家以及首都剧院等六大文化产业联盟踊跃捐款,共捐赠款物2214万元。千龙、新浪、搜狐、百度、网易、凤凰等33家北京网络媒体共同发起了为“7·21北京特大自然灾害献爱心募捐活动”,共捐献善款131.1万元。北京市红十字会收到的第一笔捐款来自大兴区的一对个体户夫妇,他们乘坐几个小时的公交车赶到位于六里桥南的市红十字会,捐出了1万元现金,并点名捐给在抗灾抢险中英勇牺牲的燕山向阳路派出所所长李方洪的家属。

四、自强自立,做不惧一切困难的北京人

面对灾难,全市广大干部群众顽强拼搏,坚韧不拔,绝不言弃,首都人民没有被灾难所吓倒,没有被困难所阻挡。各级政府和广大市民群众齐心协力,以最快的速度恢复生产生活秩序。7月23日,来自四面八方的30余名义工,汇聚在门头沟区义工联的旗帜下,前往受灾较重的东辛房街道北涧沟村,帮助居民清理家园,淤泥浑浊、臭味刺鼻,义工们不辞辛劳、逐门逐户的帮助清理,持续劳动10几个小时,给受灾的群众带去了全社会的关心和支持。房山区街乡、村党员干部发动群众不等不靠,进行生产自救,重建家园,包村干部日夜坚守一线,安抚群众,维护社会稳定。7月29日,一批红十字志愿者赶赴房山区青龙湖镇北车营村参加灾后建设工作。水灾过后,推土机、挖掘机在重灾区日夜轰鸣、繁忙作业,成千上万名工人冒着酷暑紧张施工,一批安置房的地基已经打好,一大批房间已现雏形。全市医务防疫工作者以强烈的责任意识和奉献精神投入灾后重建,对饮用水、食品、公共场所卫生进行消杀灭工作,保证饮用水和食品安全,积极协助有关部门做好垃圾污物、人畜粪便等环境卫生学处理,消灭蚊、蝇孳生地。由北京安定医院20位心理专家组成的心理危机干预队伍奔赴灾区,对受到心理重创的灾区群众进行心理辅导。京港澳高速闫村桥附发生路基塌方后,首发建设公司干部职工不怕疲劳、不讲报酬、连续奋战,在最短时间内实现了道路畅行。

图片新闻

张喜忠和他的学雷锋志愿服务团队在7月21日晚为驻地防洪忙碌了一夜,早上4点钟又接到海淀环卫局五队队长孔凡祥的增援电话“玉泉峰路一出租库房内有积水一两米深,物品全被浸泡,他们不顾一夜的劳累又去抢险。经过四个多小时的紧张工作,排水达200立方,搬运被水浸泡的各种物品50余种,挽回经济损失约6万余元。受到了环卫部门和群众的高度赞扬。

7月22日上午10点钟又带领他的学雷锋团队马不停蹄地驱车到达了受灾最严重的房山区河北镇排涝抢险。沿途他们遇石排障、遇水排涝、遇泥清淤,直到下午2点多钟才到达目的地。他们每人吃了一包方便面就投入了紧张的抢险中。

标签:;  

最美丽的北京人在与大雨的斗争中_暴雨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