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少数民族就业问题研究
吴 洋
(长春师范大学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软件学院,吉林 长春 130032)
【摘 要】 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由于各民族历史、习惯、教育等因素,对少数民族就业产生了影响。文章针对少数民族毕业生就业现状进行分析,归纳出少数民族就业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办法。
【关键词】 少数民族;就业问题;现状;解决办法
少数民族就业问题关系到少数民族整体的切身利益。近年来,少数民族就业不是很乐观,就业形势也更加严峻,对此应该引起社会的高度重视。由于历史地域、风俗习惯、受教育程度等原因,需要对其进行完善,提升少数民族受教育程度,优化产业结构,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
1 少数民族就业现状
1.1 就业率增加,签约率低,人口增长快
少数民族就业问题一直是大家关注的焦点,政府也出台了很多政策来支持少数民族就业,但收效甚微,虽然就业率有所增加,但是签约率低,其年终就业率与签约率都低于汉族。这不仅会打击少数民族的就业积极性,还会影响着社会的和谐稳定。根据不完全统计,少数民族就业率从85%上升到90%,而签约率只有47%。此外,少数民族人口增长较快,据1982~2010年人口普查,少数民族人口比重上升增速明显大于汉族。
式中:N0为短柱承载力设计值(钢管混凝土轴心受压状态时);θ为套箍指标(钢管混凝土);fc为抗压强度设计值(混凝土);Ac为横截面面积(钢管混凝土);fy为钢管的抗拉、抗压强度设计值;As为钢管的横截面面积;φL为考虑长细比影响的承载力折减系数;φe为考虑偏心率影响的承载力折减系数。
调研组对全市侨资企业发展所取得的成绩给予了充分肯定,分析了当前侨资企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就如何进一步加快侨资企业发展提出了意见建议:一是继续优化营商环境,创造良好创业条件;二是加强服务和指导工作,引领侨资企业转型升级;三是加大融资和扶持力度,促进侨资企业又好又快发展;四是利用侨资资源,促进“双招双引”;五是搭建侨商交流平台,推动经贸合作交流,实现互惠互利、合作共赢。
1.2 就业层次低,失业率高,择业周期长
少数民族地区失业率要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根据北京、山西、江苏等汉族人口较多的省市与内蒙古、新疆、西藏等地区的失业率对比,内蒙古、新疆等地的失业率均高于全国城镇失业率,尤其是内蒙古、新疆、宁夏地区高出全国10%以上,差距太大。直到2011年,这些地区的失业率才有所降落,但是仍高于汉族集中城市。而且少数民族学生更热衷于国有企业、事业单位、公务员等岗位,能进入这些单位的人员虽然多,但是去的地方都是县级以下地方,工资待遇低,发展前景差。据统计,在就业的少数民族中,有1/3以上的学生就业差,他们的工资低、待遇差、缺乏社会保障。此外,受到传统就业观念影响,少数民族就业人员大多数愿意选择事业单位、国有企业,但是这些部门招聘岗位有限,竞争压力大,而且一年才会招聘一次,大多数少数民族学生宁愿等待机会也不愿去别的单位工作,这样增加了择业成本,延长了择业周期。
1.3 少数民族地区就业结构失衡
慢性病已经成为我国居民健康和经济社会发展所面临的严重挑战[1]。儿童时期是生理和心理成长发育的关键时期,也是学习健康知识、形成健康行为的重要阶段。本文就我国8省4~6年级小学生慢性病相关知识、态度及知识来源进行了分析,以期对培养小学生的健康生活行为有所帮助和指导。
1.4 少数民族就业人口受教育程度低,就业歧视现象严重
根据第6次人口普查数据分析,少数民族受教育情况,高中及以下的为85%,大学专科、本科学历为7%,研究生为0.2%,数据上虽然与第5次普查相比有了大幅度的提升,但是整体水平仍相对较低。在当前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受教育程度决定就业率,因此少数民族受教育程度低是造成就业率低的原因之一。虽然教育对于少数民族也是平等,但是由于少数民族语言、风俗、宗教信仰等问题,使得少数民族集中地区的教育意识与教育资源都落后于其他地区。近年来,九年义务教育普及,少数民族地区的义务教育发展很快,文盲率急剧减少,高中以上文化水平人数增加,但是高学历人才占比偏低,加上政策落实不到位,少数民族基础教育薄弱,导致高等教育负担重、压力大。虽然国家给少数民族进行高考降分录取,但是在高校中与汉族学生一同竞争时则体现出差距。
经济学家钱纳里、艾金通和西姆斯通过统计资料分析提出产业结构偏离度,用来判断劳动力就业结构与产业结构的匹配度,以及就业结构与产业结构的偏离程度。当偏离值无限趋向于零,说明结构是平衡的,反之,数值绝对值越大,说明结构越失衡。当数值为正,则需要吸纳更多的劳动力;当数值为负,则需要进行剩余劳动力转移。然而从1995年起,少数民族结构偏离度就为负,而到2010年,绝对值还在不断增大,劳动力存在大量失业现象。近年来,绝对值不断缩小,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正在协调,但是劳动力仍不足,与其他地方相比,其提升空间还很大。再加上就业压力增大,少数民族选择的职业与自己擅长的也不对口,影响工作热情,降低工作期望,从而对社会产生不良影响。
2 少数民族就业问题产生的原因分析
2.1 少数民族整体受教育程度低
少数民族地区就业人口总体受教育程度低,尤其是西藏、甘肃、宁夏、新疆等地,就业人口学历较低,高中及以上学历仅占就业人口的1/3,甚至更少,西藏高等学历就业人口只有10%,就业人员总体素质低。再加上就业歧视严重,虽然国际劳动组织颁布了相关的法律条文,但是在实际就业过程中,民族歧视存在已久,比如择业机会不公平,用人单位不愿意接受少数民族就业生;同工不同酬,很多少数民族从业者与汉族就业者相比,工资较少。
2.2 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失衡
我国一直以来对少数民族给予政策优惠,比如高考加分、两基计划等,虽然取得了相应的成果,但是由于经费不足,优惠政策也无法完全落实到位,这就导致少数民族受教育程度低于汉族水平。因此,为了提高少数民族的整体素养,优化就业结构,就需要进一步完善优惠政策,办好职业教育,鼓励少数民族进一步接受高等教育。同时借鉴国外的双元制模式,形成产学研一体化,企业联合办学,以此培养出更多的专业技术人员,填补岗位空缺,平衡就业结构。另外,各院校要做好学生的职业规划,改变少数民族毕业生的择业观念,引导他们加强自身的职业评估与职业规划,以此找到适合自己的职业道路。
2.3 就业歧视与就业观念
少数民族就业歧视的原因在于个人素质薄弱,部分岗位供大于求。整体来说,在劳动力市场中,企业为减缩成本,倾向于看个体特征。少数民族生活地区荒凉,表达能力差,原则性差。因此,招聘时企业会尽量排除这个整体,在同等条件下,企业更倾向于选择汉族应聘者,间接对少数民族产生歧视。虽然近年来少数民族就业人员的专业知识与整体素质在不断提升,但是招聘者的选择性倾向依旧需要长时间来消除。此外,少数民族的宗教信仰很严重,比如回族不吃猪肉,这就需要企业在准备饭菜时有所忌讳,这样会增加用人成本,给企业带来不必要的麻烦。加上少数民族高校毕业生择业、就业观念存在偏差,上学负担重加上回报率低,严重打击他们的自信心。
3 解决少数民族就业问题的相关对策
3.1 加大教育投入,优化就业结构
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失衡的原因是由地域与历史原因引起的。我国自古就是一个多民族国家,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与生存方式。比如蒙古族以放牧为生,农业资源与畜牧资源丰富;藏族以打猎、游牧为生,这些地区矿产资源丰富,生态环境恶劣,加上交通不便,从而使得基础设施较差,无法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因此少数民族地区,第一产业依旧是经济支柱,第二、第三产业所占比重很低,产业结构不合理。
3.2 采用多种手段减缓少数民族就业歧视
减缓少数民族就业歧视首先要完善反歧视相关法律法规,增加法律的深度、广度,清除有碍公平的法律制度,增加对受歧视群体的救助途径等。出台 《反就业歧视法》,保证少数民族就业歧视有法可依,比如在高校录取时对少数民族录取名额比例进行限定。立法的目的是为了支持少数民族就业,但是操作不当就容易造成反向歧视,因此立法要综合衡量各方利益。除此之外,还可以积极倡导社会民众参与到少数民族就业反歧视活动中,为被歧视人提供各方支持,促进我国少数民族就业反歧视工作更好地开展。
Peter Lodrup,“Challenges to an Established Paternity - Radical Changes in Norwegian Law”,International Survey of Family Law,353,2003,p.357.
3.3 优化产业结构,促进经济发展
少数民族就业结构失衡的主要原因就是产业结构不合理。近年来,社会经济发展很快,但是失业率逐渐上升,这是不合理的现象。据调查发现,少数民族地区产业结构不合理,第一产业比重太高,第二、第三产业比重过低。对此,少数民族地区应该优化产业结构,重视资源型产业发展,比如将传统农业发展为旅游业,优化产业结构,升级就业结构,提升少数民族就业率,促进经济快速发展。
4 结语
少数民族就业问题是当前社会的重心,因此要采取提高少数民族整体素质、减少就业歧视、优化产业结构等多种方式来提高少数民族就业率,降低失业率,保证社会和谐、稳定。
参考文献
[1]文久富,陶斯文,刘琳.城市化进程中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就业现状、存在问题及其对策分析[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 2007(8): 34-37.
[2]廖娟.西部少数民族地区贫困大学生就业状况研究[J].贵州民族研究, 2013, 34(1): 185-188.
[3]李曦辉.民族教育的多元文化特征与少数民族学生就业[J].民族教育研究, 2014, 25(2): 31-36.
【中图分类号】 F249.2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688(2019)01-0295-02
【基金项目】 吉林省教育厅项目“吉林省少数民族毕业生就业问题研究”(项目编号:jjkh20181225jy)。
【作者简介】 吴洋,女,吉林九台人,硕士,长春师范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软件学院分团委书记,讲师,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责任编辑:高海明]
标签:少数民族论文; 就业问题论文; 现状论文; 解决办法论文; 长春师范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软件学院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