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植牙修复牙列缺损的临床效果与价值分析论文_李泽锋

(山西省大同市城区李泽锋口腔诊所 山西大同 037004)

【摘要】目的:分析运用种植牙修复牙列缺损的临床疗效和价值;方法:将山西省大同市城区李泽锋口腔诊所收治的88例牙列缺损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种植牙修复)和对照组(常规修复);结果:实验组总有效率(93.2%)明显高于对照组(79.5%),实验组的护理满意度(93.14±3.6)分高于对照组(74.18±3.2)分,且P<0.05;结论:种植牙修复牙列缺损的临床效果显著,牙齿美观,具有临床运用和推广价值。

【关键词】牙列缺损;种植牙;修复;疗效

【中图分类号】R78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6)33-0077-02

口腔乃消化系统的门户,但凡食物要被消化系统所吸收,首先要经过牙齿的咀嚼才能实现。而牙列缺损主要指的是部分牙齿缺失以至于牙列不完整,不仅影响患者正常的咀嚼和辅助发音,还影响了牙齿的美观。因此维护牙列的完整性,及时对缺牙进行修复具有重要意义。当前,临床上修复牙列缺损的主要方式为使用人工替代材料进行修复(如:覆盖义齿、固定义齿、种植义齿等)。近年来,山西省大同市城区李泽锋口腔诊所对牙列缺损患者实施种植牙修复,疗效显著,现将修复经过和修复结果汇报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分析2010年1月—2015年1月山西省大同市城区李泽锋口腔诊所收治的88例牙列缺损患者临床资料,采用简单随机化方式将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人数均为44例。实验组:男性患者、女性患者分别为24例、20例,患者的年龄分布为18~65岁,平均年龄为(34.2±8.6)岁,牙列缺损的原因:先天牙列缺损11例、外伤引起牙列缺损8例、残冠或者残根拔除引起牙列缺损25例。对照组:男性患者、女性患者分别为21例、23例,患者的年龄分布为19~70岁,平均年龄为(36.1±7.3)岁,牙列缺损的原因:先天牙列缺损10例、外伤引起牙列缺损12例、残冠或者残根拔除造成的牙列缺损22例。将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带入统计学软件中,结果显示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术前准备 所有患者接受修复之前,均需全面检查其口腔,并给予血常规和凝血指标检查,观察行种植牙修复的患者是否符合口腔种植的条件。

1.2.2手术方法 实验组患者行种植牙修复术,具体操作如下:首先检查患者的根尖片,对其种植区域骨密度、邻牙牙周、牙槽高度以及下牙神经等进行评估,根据评估的结果计算出缺牙区域的骨高度,以便为接下来的模板制作打好基础;然后再给予患者局部麻醉,对口腔和牙周常规消毒,待麻醉起效后由医师利用环形刀沿着垂直的方向将骨面和粘骨膜切开,将牙槽骨剥离开来。待锁定位置之后旋转便可以获得跟植入相对应的深度和直径的钻口,在钻孔过程中需要做好冷却,植入相应的试种植体。在植入成功后,还需要认真检查骨孔和种植体之间是否全部贴合,确定贴合之后再使用生理盐水反复冲洗骨孔,冲洗完成后再拧紧封闭螺丝并依次缝合软组织。术后,还提醒患者服用抗生素3d,加强对口腔的清洁,7d后便可以拆线。术后3~6个月便可以修复种植牙,按照患者种植体的规格和合龈距离选择最佳的基台制作印模,让患者佩戴,整个种植修复操作结束。对照组患者主要给予常规的修复方法,具体方法为:然后在给予患者局部麻醉,对口腔和牙周常规消毒,待麻醉起效后先清除残留体,等到3个月后患者牙窝愈合以后便可以备牙,然后交予患者佩戴即可。

1.3 观察指标和疗效判定标准

统计两组患者的总有效率和满意度。疗效判定标准:(1)将经修复后修复体完好,经X线透视未发现种植体四周有阴影,且无折断、松动、脱落等,患者自觉无疼痛,没有出现感染或者神经受损,美观满意,患者无不适感,咀嚼和语言功能全部恢复判定为显效;(2)将经修复后,患者修复体基本完好,牙齿外观基本满意,患者自觉较修复之前更舒适,且咀嚼和语言功能均有一定程度恢复判定为有效;(3)将经修复后患者没达到上述标准判定为无效。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患者满意度调查的内容主要包括舒适程度、固定功能、美观程度、咀嚼功能以及语言功能。每一项的内容为20分,满意度为五项得分总和,分数越高,患者越满意[1]。

1.4 统计学方法

将所有数据输入计算机建立数据库,采用SPSS 17.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计量指标,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组内比较则运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以百分率(%)表示计数资料,并采用卡方检验;若P<0.05,即表明有统计学意义;P>0.05,即表明无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患者总有效率比较

经不同修复后,实验组、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3.2%)、(79.5%),由此可见实验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所示。

表 两组患者总有效率比较分析[n(%)]

2.2 两组患者满意度比较

经不同的修复方式后,实验组舒适程度为(19.31±1.13)分、固定功能为(18.32±1.09)分、美观程度为(18.05±1.11)分、咀嚼功能为(18.57±1.04)分、语言功能为(18.89±1.23)分;对照组舒适程度为(13.89±0.98)分、固定功能为(15.31±1.21)分、美观程度为(15.44±1.08)分、咀嚼功能为(14.22±1.04)分、语言功能为(15.32±1.08)分,实验组的护理满意度为(93.14±3.6)分,对照组的护理满意度为(74.18±3.2)分,将两组护理满意度作统计分析,差异显著(P<0.05)。

3.讨论

当前,牙列缺损已经成为牙科中的常见疾病和多发疾病,该病主要会引起牙齿脱落,严重威胁患者的日常生活。造成牙列缺损的原因较多,常见的主要有牙周病、口腔颌面外伤、龋齿等,针对牙列缺损的患者要及时给予修复。近年来,随着口腔医学的不断发展和进步,口腔种植修复牙列缺损已经成为治疗牙列缺损的主要方式。跟传统的义齿修复方法相比,种植牙修复不需要将牙列缺损相邻的健康牙体组织磨除,极大地保护的健康临牙,并且该修复方式不仅外观美观,固位稳定作用更佳,极大的提高了牙列缺损患者的生活质量[2]。

在本文中,笔者运用种植牙修复牙列缺损,结果发现总有效率(93.2%)明显高于运用传统修复的总有效率(79.5%),并且种植牙修复牙列缺损护理满意度(93.14±3.6)分也明显高于传统修复护理满意度(74.18±3.2)分。但是种植牙修复具有一定的难度,并且该项手术本身处于一个有创性操作,再加上面临复杂的口腔和患牙环境,在手术开展之前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在实施手术之前,必须对患者的整个口腔环境进行全面、详细地评估,主要是为了今后的制膜和修复创造条件;其次要开展详细的修复方案,主要包括全面检查余留牙和种植牙;最后在应该拟定修复体设计和制作种植模板,以保证种植牙环节顺利进行下去[3]。

综上所述,种植牙修复不仅可以运用于患者不同部位牙列缺损的修复,还能够达到美化外观,恢复患者咀嚼功能和语言功能,该修复方法值得在牙列缺损修复中作进一步推广和使用。

【参考文献】

[1]胡劲松.口腔种植修复和常规修复在牙列缺损治疗中的疗效对照[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5,7(24):125-126.

[2]刘卫国,韦克新.54例口腔种植修复牙缺损的美学观察和疗效分析[J].中外医学研究,2013(27):118-119.

[3]侯丽萍,李二红.口腔种植牙修复牙列缺损的临床疗效分析[J].中国口腔种植学杂志,2014,19(4):190-191.

论文作者:李泽锋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6年3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21

标签:;  ;  ;  ;  ;  ;  ;  ;  

种植牙修复牙列缺损的临床效果与价值分析论文_李泽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