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智能化技术在建筑电气设计中的应用论文_阎杰

试析智能化技术在建筑电气设计中的应用论文_阎杰

天津开发区福林发展有限公司 天津市 300000

摘要:现如今,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快速增长,建筑电气设计也备受关注,如何将智能化技术巧妙运用于建筑电气设计中是电气设计师思考和面临的重要课题。信息化及智能化技术得以应用有助于提高建筑电气设计的质量和效果,有助于提高建筑的智能化,促进我国智能园区及智能城市的建设,有利于充分利用智能化技术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文章首先分析了在建筑电气设计中运用智能化技术的优势,指出了目前智能化技术应用于建筑电气工程的现状,提出了利用智能化技术优化电气设计的有效策略。

关键词:智能化技术;建筑电气设计;应用

引言

未来的电气设计必然无法避免电气智能化设计。在建筑领域的公共建筑建设中,电气结构的智能化程度直接决定了人们在公共建筑中办公、生活的方便程度。在当代的中国,建筑行业电气自动化水平还有待提升,人们在对建筑电气结构进行设计时存在着许多缺陷。我们要努力找到问题出处,努力寻找突破口,增强本身的电气自动化应用设计能力,不断地提高电气智能化行业整体的竞争水平。

1电气工程设计中智能化技术的优势

1.1智能化技术比较灵活

所谓智能化技术,最大的特点就是“智能”二字,智能意味着通过现代信息技术,我们可以最简洁最高效地进行电气设计,而这也正是智能化技术的一个巨大的优势——灵活。在我们传统的电气设计领域,大多是由相关技术人才,通过人工的方式,对整个建筑的电气结构进行设计建造,在这个过程中掺杂许多个人的因素,难免出现偏差和错误,再到之后的实际操作环节,更是会产生一定的操作失误和偏差。而使用电气自动化智能化的设计,便可以减少失误和偏差,以最优的方式解决设计问题,并且可以有最高的效率。

1.2智能化技术具有一致性

建筑电气的智能化技术具有一致性,尤其在智能化的方向上一致性更加突出。智能化技术可以确保电气工程的自动管控系统对不同的数据进行科学的估算,另外可以确保驱动器对原数据的正常使用不会造成影响。不一致的控制对象所产生的现象不一定相同,所以,对于电气装置设计之初必须严格进行核查。只能控制器如若出现对数据处理效果不佳的情况,需要及时对其处理,尽快恢复智能控制器的正常使用。

2建筑电气设计中智能化技术应用现状及问题

尽管目前我国建筑企业重视智能化技术的应用,智能化建筑设计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与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一定的差距。目前,对于建筑电气设计还缺乏统一的规范,尤其对于智能化技术的应用更是没有建立起健全的体系。其次,有关技术人员电气设计理念不合理,对于智能化技术的应用不够重视,缺乏对电气节能措施的探讨和分析。目前,我国智能化电气设备研究和开发的水平较低,智能化建筑电气设计水平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电气设计的质量和安全管理工作开展不力,存在一定的漏洞,电气工程设计师对智能技术的应用缺乏实践论证,导致智能化技术的应用不够广泛,应用效果大打折扣,电气设备的智能化水平有限,导致电气节能优化设计遇到诸多阻碍。电器的控制设计和照明光源设计对电能消耗影响很大,关系到建筑使用者的使用成本,因此,在建筑电气设计时一定要考虑智能化和节能。但目前,我国部分建筑电气工程电器控制方式、照明光源等选择不够科学。其次,部分智能建筑通风设计不当,使空调冷量过高,不利于机械排风和室内通风。智能化技术在电气设计中的应用缺乏系统的规划,使控制制度存在诸多漏洞。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智能化技术在电气设计中的应用策略

3.1实现远程设备控制

建筑电气工程是建筑工程项目设计的重要内容,在电气设计中如何合理应用该技术形式是关键,根据设计单位以及居住者的要求可知,结合使用者的实际需求进行预设后,能满足设计内容要求。此外考虑到智能化设计模式要求,在各项技术类型应用过程中,兼顾到排水系统、照明系统和通信系统等,信息集中化分析中,需要对终端设备掌握,通常情况下远程设备的控制是重点,例如空调器采用的是智能化技术,采用信息接收器对信息处理后,设定空调输入和输出接口,便于后期维护。

3.2加强电气照明系统的节能效果

电气照明系统是建筑电气系统设计的核心内容,在设计过程中,应着重注意如下三方面内容:其一,选用高效光源、节能附件,灯具选用绿色环保材料,降低电能损耗,且照明功率密度值不高于现行国家规范《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B50034中目标值的规定;其二,提高自然光利用率;其三,采取分区、定时、感应等节能控制措施,优化电力资源配置,节约经济成本。以某智能建筑工程项目为例,光源均采用LED光源。公共空间例如门厅、走廊等采用人体感应控制。楼梯间采用声光控制;地下车库采用智能控制方式:可以分区、分时段、安防控制室主机控制及远程终端控制。精装修户内采用智能总线控制系统,可以将灯光、空调、窗帘、电气设备等,通过安装在用户移动终端上的APP控制;可以通过光线感应器,自动调节室内亮度,保持舒适的照明状态;通过场景设置,可一件多个单独功能组合实现:例如同时调节某个房间内的光源亮度、窗帘的位置、空调的温度及风量等。在应急照明方面,根据国家新实施的《消防应急照明和疏散指示系统技术标准》GB51309,选用集中电源集中控制系统,整个系统由应急照明控制器、应急照明集中电源及LED应急照明灯具组成;该系统根据消防联动信号自动启动并控制各类应急灯具,可手动或自动实施应急疏散功能;通过协议接口接收来自消防报警设备的报警信息,根据火灾联动信息,对底层设备发送指令并进行控制,并能显示各灯具的运行状态。

3.3智能化配电系统设计

建筑电气工程设计中对供电形式和配电系统的设计有严格的要求,如果整体水平比较低,则在智能化设计中,无法实现系统的合理化设计。结合供配电建筑用途以及实际需求可知,做好配电系统的设计工作后,对系统进行检查。智能化技术采用的是实时监控的形式,根据智能化技术类型需求可知,采用合适的措施进行产后护理后,能满足自动化控制水平要求。此外工作人员需要对远程系统进行掌握,以供配电模式为例,实现电量参数的实时调整,降低建筑用电成本,在远程控制中,如果忽视了对电量参数的调整,势必影响方案落实。

结束语

综上所述,建筑电气智能化技术的开发与应用具有极大的实践意义,与此同时,作为信息技术的产物,电气智能化技术的应用不仅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建筑工程的质量,减少能耗,节约成本,同时还能够极大的满足人们相关需求,全面提高服务质量。所以,建筑电气智能化技术的应用和落实迫在眉睫。在此过程中,由于同的设计形式以及设计机制直接影响着最终的应用效果,因此,要实现对设备运行情况进行有效的监管和操控,不断优化和升级电气智能化技术,在保障电气工程质量的同时,实现建筑电气智能化技术应用的合理性和有效性。建筑电气智能化技术作为电气工程顺利开展的有效保障,直接影响着行业发展水平以及技术应用水平,所以,要不断优化建筑电气智能化技术,并注重推动电气智能化技术在电气工程中的应用,以此推动建筑电气工程的进一步发展。

参考文献:

[1]范臻.基于智能化建筑电气节能优化设计的分析[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7,(28):30-32.

[2]周子翔.建筑电气工程的智能化技术应用分析[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8,(9):204.

[3]沈宇宁,苏晓芸.探讨智能化住宅电气工程设计中的具体措施[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8,(6).

论文作者:阎杰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2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1/6

标签:;  ;  ;  ;  ;  ;  ;  ;  

试析智能化技术在建筑电气设计中的应用论文_阎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