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经济与21世纪金融发展趋势与对策,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知识经济论文,发展趋势论文,对策论文,金融论文,世纪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党的十五大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从我国所处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出发,对发展教育科技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战略地位作了精辟论述,提出了科教兴国的战略决策。面对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迎接21世纪金融全球化发展趋势的机遇和挑战,使科教兴国真正成为全民族的广泛共识和实际行动,无疑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一、正视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
所谓知识经济,最早是联合国研究机构于1990年首次提出的新概念。1996年,联合国国际经济合作发展组织在题为《知识为基础的经济》报告中,给知识经济下了这样的定义:“建立在知识和信息的生产、分配和使用之上的经济。”知识经济是继农业经济、工业经济之后出现的一种崭新的经济形态,它的基本特征是全球化、信息化、知识化。在这种新的经济形态中,与其他经济形态不同的是,知识被纳入生产函数之内。知识经济强调的是,“知识的非独占性和知识的可重复性”。知识经济有三个突出的特性:在资源的配置上智力资源、无形资产为第一要素;减少对稀缺资源的依赖;以高新技术产业为核心。美国经济学家罗默提出的“新增长理论”,即知识能以很低的成本复制,知识的投入不再遵循效益递减规律,而是效益递增。近些年来的新技术革命,尤其是计算机和信息技术的发展,已使全球的经济增长方式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工业化经济形式正日益向更高的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形态转变。比如,许多跨国公司出现,而且能左右国际经济的增长。据联合国《1997年投资报告》,全世界已有4.4万个跨国公司母公司和28 万个在国外的子公司和附属企业,形成一个庞大的全球性生产和销售体系。这些跨国公司控制全世界1/3的生产,掌握全世界70%的对外直接投资和2/3的世界贸易,以及70%以上的专利和其他技术转让。这种主要靠高新科学技术形成的国际性生产和销售体系,使经济呈现全球化的趋势。
当今世界,有着第一流经济发展水平的国家,无一不是科学技术经济化、大众化最成功的国家,切实感受到“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发达国家经济增长中的技术贡献率达60%~80%。近年来,美国经济增长的主要源泉是500家软件公司, 它们对世界经济的贡献不亚于名列前茅的世界上5 000家大公司。 美国微软公司总裁比尔·盖茨靠知识致富,而不是靠土地、资金登上世界首富的宝座。进入90年代以来,国际经济社会发生了一个引人注目的现象就很能说明这个问题。这就是80年代以来长期占居世界经济首位的日本与美国企业的竞争力发生了逆转,日本入围世界500强的企业近年减少了23家,而美国则增加了11家。 这就是由于美国率先由工业经济为主进入了以知识经济为主的经营管理时代,它给我们的启示是,可以把知识作为资本来发展经济。由此看来,知识经济正以新一轮国际竞争的焦点,其具有的强大生命力将主宰即将到来的21世纪世界经济的发展方向。美国一位学者在1997年的一些演讲中形象地说,在19世纪,受赠土地便是获得致富机会,而到21世纪,人们最指望得到的赠品再也不是土地,而是联邦政府的奖学金。谁掌握现代知识谁就掌握了一把开启未来致富大门的钥匙。21世纪将是一个知识经济占主导地位的世纪,一个国家知识经济的规模和质量,将决定其在国际竞争中的相对能力和地位。人类文明的发展又将面临一个新的转折点。
面对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发达国家正在发展知识经济,对我国这样一个发展中国家来说,既是机遇也是严峻的挑战。世界银行在1998年世界发展报告《促进发展的知识》(提纲)中,非常形象地把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使发展中国家面临挑战的性质比喻为“要么搭上车,要么更落伍”。中国国家科协主席周光召院士预言:知识将成为最重要的经济力量,拥有知识就拥有未来。世界上不论经济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如巴西、埃及等)都在研究发展知识经济的对策。
我国对发展知识经济十分重视,及早地制定了科教兴国战略计划。党和国家的领导人多次强调发展知识经济的重要性。1998年,江泽民总书记对有关知识经济问题连续作了三次重要指示:第一次是1998年2月4日,对中国科学院《迎接知识经济时代,建设国家创新体系》的研究报告,江泽民总书记作了批示:“知识经济、创新意识对于我们21世纪的发展至关重要。东南亚的金融风波使传统产业的发展会有所减慢,但对产业结构调整则提供了机遇。科学院提出了一些设想,又有一支队伍,我认为可以支持他们搞些试点,先走一步。真正搞出我们自己的创新体系。”(《人民日报》1998年6月10日);第二次是1998年5月4日, 江泽民总书记在《庆祝北京大学建校100 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当今世界,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知识经济已见端倪,国力竞争日趋激烈。……全党全社会都要高度重视知识创新、人才开发对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大作用,使科教兴国真正成为全民族的广泛共识和实际行动。”(《人民日报》1998年5月5日);第三次是1998年6月1日江泽民总书记在中国科学院第九次院士大会、中国工程院第四次院士大会开会期间会见部分院士时再次强调:“人类已进入信息时代,世界科学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知识经济已初见端倪。知识经济的基本特征,就是知识不断创新,高新技术迅速产业化。”(《人民日报》1998年6月2日)。
发展知识经济不同于传统经济的发展模式,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全球网络的形成,使发展中国家能够以更快的速度和更低的成本利用发达国家积累的知识。人的智力因素是知识经济中最重要的因素,要开发自身的人力资源,充分调动国家的知识资源,打破传统产业发展模式,实现跨越式发展,才能加入知识经济发展的行列。我国科学院曾向国家领导人提出建议:“我国必须尽快建立以企业、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为骨干的国家创新体系。”在较短的时期内,使我国知识创新能力达到世界中等发达国家水平,科技竞争力进入世界前列。我国新成立了信息产业部,去年该部的总产值达到4 600多亿元,预计再过10年左右可达60 000亿元。
二、新世纪金融发展趋势是金融全球化
翘首以待的21世纪正在向我们走来,一个新世纪的钟声即将敲响。新世纪国际金融业发展的大趋势,我认为就是金融全球化进程的加速。它最基本的特点是,随着国际资本的大量迅速流动,各国互相扩大开放金融领域,金融机构和金融业务跨国发展,不受国界的限制,巨额国际资本按照国际通行规则在全球范围内迅速运转。金融全球化会降低融资成本,为发展中国家增加资金来源,促进金融管理和运作水平的提高;同时,也扩大了金融风险,因此说这既是机遇,也是挑战。
那么,21世纪金融发展的大趋势是什么?我认为总的趋势是金融全球化进程加快,即:“一化带四化”。
1、金融网络化。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飞跃发展, 下个世纪的银行将是建立在电脑和现代通讯技术基础之上的网络银行,这种方式不仅会推进银行与客户往来方式的变革,而且还会改变金融产品及其运作方式。不难想像,有些银行可以不必建立遍及城乡的分支机构,就可以把金融业务办到各个分散的客户,提供方便快捷的服务。正如有的国际金融教科书上描绘的那样,国际金融市场将是一个没有固定地点的市场,是无形市场,通过电话、电报、电传等现代化通讯工具,在网上就可以办理金融业务。到那时,电子货币有可能成为世界货币的代表,流通于世界各国的交易网络之中。我们还可以想像,这个市场将由众多的国际金融机构组成,这些机构通过网络进行各种金融业务交易。全球的金融业务从零售到批发以至于资金流通调度都可以在网络上进行,任何一个地区只要拥有电脑并形成网络,就是一个交易场所。将来随着科学技术的高度发达及其在金融业中充分应用,21世纪全球金融业将会由具体的地理概念上的多中心,走向无形化或无中心,人们对金融的理念发生重大变化。到那时,一个国家通过铺摊设点发展国际金融业务和开拓国际金融市场的传统概念将会被淘汰。诚然,这要有一个漫长的发展过程。
2、货币一体化。经济金融一体化是本世纪经济发展的重大突破, 到下一个世纪将出现更高层次的融合,实现货币一体化。本世纪末欧元的出现和正在形成的欧洲经济货币联盟的现实告诉我们,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必然促成货币一体化。欧洲货币联盟的推进及欧元1999年1月1日的正式启用,让人们切身感受到了下个世纪金融业发展的趋势。欧元的登场,是20世纪末世界货币体系的一个重大事件,欧元的启动代表着以欧元共同货币为纽带的一个地区集团的形成。这个地区集团拥有近3 亿人口,国内生产总值占全世界的19.4%,占国际贸易总额的18.6%,而美国占世界国内生产总值19.6%,略高于欧元集团,美国的国际贸易占16.6%,低于欧元集团。第二经济大国日本,在世界上国内生产总值只占7.7%,国际贸易仅占8.2%,都明显低于欧元集团地区。可见,当今世界有能力与美元抗衡的货币只有欧元。目前欧元还不够“坚挺”,还要“磨合”一阵子。我们知道,一种货币的坚挺与否,一般讲是取决于经济实力、国际收支、对外形象和货币信誉等诸多因素,欧元在这些方面从长期看不比美元弱。欧元启动后,英国工党政府和舆论已明显地向欧元靠拢,布莱尔首相已于今年2月23日正式在下院宣布, 英国为加入欧元而准备了“全国转换计划”,这是英国决定加入欧元的政治信号。据英国《每日电讯》的民意调查,有80%的人认为,英国加入欧元是不可避免的;还有丹麦、瑞典、瑞士等国对欧元的信心都逐步增强,积极准备加入欧元区;日本也在加速日元国际化步伐,拉美、东盟、东亚、东非等,都纷纷提出要加强地区货币合作,推动走向地区货币一体化。日本提出建立美、欧、日三级货币框架的倡议,有可能形成美元、欧元、日元三足鼎立,或者美元、欧元加日元的“二加一”的货币体系。
3、金融服务现代化。面对网络社会的到来, 银行要加快自身科技进步和网络化建设,要开拓新的服务领域,在发展存、放、汇业务的同时,要大力开拓证券、保险、信息咨询、家庭理财等项服务;推行以资本运营为纽带的金融业兼并重组,将是实行资本扩张、增强实力、扩大竞争优势的捷径。1998年出现了银行兼并高潮,形成超级大银行,如加拿大最大的皇家银行和第三位的蒙特利尔银行合并,总资产为4 526 亿加元;美国的花旗银行与旅行者集团合并,成为全球最大的金融机构;美国第三大银行国民银行与美洲银行合并,总资产达5 700亿美元。 尤其是德意志银行动用101亿美元收购美国第八大银行——信孚银行, 并购后总资产为8 200亿美元,资产排行世界第一。这种银行并购风潮, 无论业务规模或是地理空间都有重大突破,形成规模效益和增强抵御风险的能力。这是经济一体化、金融全球化的表现。
4、金融风险扩大化。从伦敦金融市场“大爆炸”, 东南亚金融危机,到美、日两国重大金融改革方案的出台,说明今天金融业风险较之过去严重得多。当今,国际社会金融业的风险不仅是信用风险,还有利率风险、通货膨胀风险、汇率风险、金融衍生工具风险、通货紧缩风险、政治风险等都日益明显。因此,今天金融业的脆弱性较之传统的金融业要严重得多,尤其是随着金融全球化的进程,国际上的实际经济与虚拟经济越来越本末倒置,金融资本日益脱离实际经济活动在运行。世界经济中用于直接投资和商品交易的资金所占比重相对在缩小,大量的游资在国际间来回流动和投机活动,如同一头猛虎在市场上闯荡。可以预测,随着金融全球化的推进,世界性的货币与有价证券交易将把整个地球变成一个大市场,实际经济与虚拟经济的矛盾愈加尖锐,金融资本脱离实际资本运行,大量游资在国际间来回投机。竞争的激烈、资本的流动、汇率的波动以及经济发展战略的失误,都会导致金融风险的加剧和扩大,造成区域性金融体系的崩溃。
三、迎接金融全球化的挑战
面对下一个世纪金融全球化的进程和金融发展的大趋势,中国的金融业既担负着由传统计划经济体制转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任,又受到新的世界科技革命和金融全球化的双重压力。本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我国开始实行的改革开放政策,给中国金融业发展注入了强大的生机和活力。金融在国民经济和对外经济交往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成为现代经济的核心,“一着棋活,全盘皆活”。根据中国人民银行最新公布的金融统计资料,到1999年3月底,我国资金运用总量达112 032亿元,其中各项贷款为87 826亿元,是社会生产建设的主要资金来源。而且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银行成为国家宏现经济调控的综合部门之一。我们只要继续坚持以市场经济为导向的金融改革开放政策,中国的金融业将会在国际竞争中更快更好地发展,到下个世纪有希望成为世界金融强国。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面对金融全球化的挑战,当今我们要审慎地研究和确定自己的对策,趋利避害,脚踏实地做好各项工作,从容地迎接挑战。
第一,改善和加强宏观经济调控,促进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为参与金融全球化奠定基础。提高我国的经济质量和经济实力,是我国参与金融全球化、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的基础。要转变政府职能,建立健全宏观经济调控体系,建立国家经济和金融风险预警指标。当前特别要防止银根紧缩,制约经济发展。考虑到东南亚金融危机的影响和扩大国内需求等因素,今年将继续实行稳健的货币政策,即在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的基础上,适当增加货币供应量,扩大内需促进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第二,积极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大力推进金融创新,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增强我国金融业透明度和在国际金融市场上的竞争力。深化改革,金融创新,是致胜的法宝。金融创新,是创新金融要素和金融要素的科学组合,即金融要素的替换更新,组织结构的调整变化。金融创新,一般包括制度创新、市场创新和工具创新,更重要的是思想观念和经营理念的创新,这是金融业充满活力、在竞争中取胜的关键。要逐步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相适应的金融机构体系、金融市场体系和金融调控监管体系,显著提高金融业经营管理水平,消除金融隐患,基本实现全国金融秩序明显好转,要增强金融企业自我约束和自我发展能力,加快国有商业银行改革步伐,精减机构和人员,依法自主经营,建立经营责任制。要完善对银行、证券、保险业分业经营、分业监管的监管体制,提高我国金融业参与国际竞争的能力,使我国融入金融全球化的程度不断深化。
第三,维护国际收支平衡,保持人民币汇率稳定。我国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单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政策,中央银行对人民币汇率的干预旨在熨平市场短期临时性因素导致的波动,维护人民币汇率的基本稳定。我国有必要、有条件保持人民币汇率的稳定,提高抵御和防范国际汇率波动风险的能力。
第四,积极稳妥地推进金融业的对外开放,提高金融业的对外开放水平。金融业对外开放的程度取决于诸多因素,包括经济发展速度、金融体制改革的进程、国内金融机构的竞争力、金融法规的完善程度、中央银行的监管水平以及世界经济和国际金融市场的变化。因此,我国金融业对外开放应当采取积极稳妥、循序渐进的方式。随着金融全球化的推进,金融对外开放的步伐只能加快,不能放慢,已为大势所趋。
第五,根据我国的国际地位和经济能力,积极参与国际金融事务。面对金融全球化,我国参与国际金融事务的基本立场应当是,服从国家的政治和外交大局,维护国际收支平衡,维护人民币汇率稳定,维护国家的经济金融安全。我国参与国际金融事务的基本出发点是独立自主、自御自强。
标签:知识经济论文; 金融论文; 美国金融论文; 经济论文; 货币职能论文; 货币国际化论文; 美元欧元论文; 经济学论文; 全球化论文; 银行论文; 欧元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