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东 湖北三峡职业技术学院 443000
【摘 要】目的 对血液标本的采集对检验结果产生影响的因素进行探讨和研究。方法 选取自2015年3月至2016年2月间来我院采集的2000份住院患者的血液标本作为主要研究对象,对血液标本的采集时间、采集部位、送检时间、标本溶血等多方面的因素对检验结果产生的影响进行研究。结果 采集时间、采集部位、送检时间以及标本溶血等差异都会对血液标本的检验结果产生较大影响。且每一个影响因素之间均存在明显差异,研究结果存在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P<0.05)。结论 在血液标本采集过程中,应该严格按照检验标准,选择合理的血液采集时间、准确的采集部位、合适的送检时间等进行送检,这对于提高患者的临床诊断效果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值得在临床医学中进行大范围推广和应用。
【关键词】血液标本;检验结果;溶血标本;送检时间
【中图分类号】R714.25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6-0867(2016)-03-254-02
在对疾病的诊断以及治疗方案的制定中,血液标本检验结果的准确性与否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而现阶段,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医学对实验室血液标本检验结果的依赖性逐渐增强,该检验结果能够对患者病情的变化、评估、诊断、治疗以及预后等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但是实际上,血液标本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容易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送检时间、采集部位、采集时间等等。为了对多种影响因素对检验结果产生的影响进行分析,本文主要对血液标本的检验结果进行了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自2015年3月至2016年2月间来我院采集的2000份住院患者的血液标本作为主要研究对象,并对血液标本的采集时间、采集部位、送检时间、标本溶血等多方面的因素对检验结果产生的影响。
1.2 检验器材
我院在对血液标本进行分析检测时主要使用SR2000全自动生化免疫分析仪。
1.3 统计学处理
采用数学统计学软件SPSS19.0对记录的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正负标准差(x±s)的方式进行表示,采用t检验。如果P<0.05,则表示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2 结果
2.1 血液采集时间对血液标本检验结果的影响
一般情况下在对患者的血液进行采集时以清晨空腹时为主,主要是由于不同患者饮食习惯也会有所差异,如果在饮食后采集血液,那么不同饮食中所含有的化学成分会对实验结果产生影响。但是为了保证血液标本检验结果的准确性,过度的空腹状态也是不合理的。例如,患者空腹24小时以上时会出现低血糖、高胆红素等,影响检验结果。因此,最佳的血液标本采集时间为患者空腹12~14小时之后。如果患者在采集血液标本时,正在进行静脉滴注,或者是实施抗生素治疗,那么可在治疗结束后的2小时后进行血液采集,以提高检验结果的准确性。总之,血液标本采集时合理控制和把握采集时间是影响检验结果的一项重要因素。
2.2 血液送检时间对检验结果的影响
本文对血液中肌酸激酶(CK)、葡萄糖浓度(GLU)、谷丙转氨酶(ALT)、乳酸脱氢酶(LDH)以及谷草转氨酶(AST)等含量随着送检时间变化而变化的情况进行研究,结果发现随着血液标本送检时间的延长,血液中的血细胞发生酵解,导致血液中的LDH含量明显升高,而CK、GLU、ALT、AST等含量明显降低。可见,在规范时间内送检以及超出规范时间送检的血液中的成分发生明显变化,存在显著差异,研究结果存在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P<0.05)。具体结果见下表1。
2.3 采集部位以及标本溶血情况对检验结果的影响
不同血液采集部位,血液中不同成分的含量也会发生变化,一些情况下,在对患者进行静脉穿刺时,护理人员考虑到患者的疼痛感,往往会在输液的同侧进行血液采集,这样会导致采集的血液中的成分发生变化,如钾、钠、葡萄糖等等;同时还对血液的溶血标本与正常标本进行对比,各项指标之间存在明显性差异,溶血后细胞中一些含量较高的成分会进入血液中,使得该种成分在血清中含量升高溶血标本能够对检测结果影响较大,即便是轻微溶血也会产生较大影响。可见,两组之间存在明显差异(P<0.05),研究结果存在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具体结果分别见下表2、3。
3 讨论
通过血液检测来对患者疾病的变化进行评估和治疗已经成为临床中一种常见的检验方式,而且血液检验结果的准确性以及可靠性对临床治疗和诊断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和作用。本文主要对2000份患者的血液标本进行检验,分别对血液采集时间、送检时间、采集部位以及标本溶血等情况分别进行了对比和研究,发现这些因素均会对血液的检查结果产生较大影响,且每组影响因素之间均存在明显性差异,研究结果存在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P<0.05)。由此可以得出以下结论,即血液标本采集之后需要立即送检,血液标本放置时间越长,其成分发生变化的概率就会增加,从而对血液检验结果的准确性产生影响;采血部位的不同会导致血液成分发生变化,因此在在采集血液标本时保持采血部位的一致性非常重要;为了防止血液标本出现溶血,采集血液时使用的注射器以及脂肪标本的容器要保证无菌,并且在穿刺时要避免损伤组织。由此可见,在血液采集时确保采集的科学性、合理性是提高血液标本治疗的保障,检验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和影响因素都会对检验结果产生影响。
因此,在血液标本采集过程中,应该严格按照检验标准,选择合理的血液采集时间、准确的采集部位、合适的送检时间等进行送检,以最大限度降低血液标本的影响因素对检验结果造成的影响,从而确保检验结果的准确性。这对于提高患者的临床诊断效果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值得在临床医学中进行大范围推广和应用。
参考文献:
[1 ] 岳芙蓉,孙春涛,朱晓林等.探讨血标本的采集过程对检验结果的可能产生的影响[J].健康必读(中旬刊),2013,12(10):120-120.
[2 ] 金蕊.血液标本采集方法对检验结果的影响分析[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3,18(10):2377-2378.
[3 ] 蒋松柏.影响血液标本检验结果准确性的自身性因素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4,21(24):386-386.
论文作者:向东
论文发表刊物:《系统医学》2016年第2卷第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4/26
标签:血液论文; 标本论文; 时间论文; 患者论文; 部位论文; 因素论文; 统计学论文; 《系统医学》2016年第2卷第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