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碳约束下的环境监测与保护关键分析论文_张仲军

低碳约束下的环境监测与保护关键分析论文_张仲军

韶关市诚一金属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广东 韶关512100

摘要: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发展低碳经济是一场革命,是一场涉及到生产方式与生产模式以及国家权益、价值观念的全球性的革命,是全球经济发展由依靠高碳能源转向依靠低碳能源的必然选择。按照低碳经济的发展模式发展,会使环境监测的工作任务越来越有难度。环境监测和环境保护工作必须得在新形势下积极应对,把握新的需求。不断加强新形势下的环境监测,对创建和谐的生态环境、提升环境保护的水平以及推动社会经济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主要阐述了低碳经济的特点和要求,并分析了低碳经济下的环境监测的对策。

关键词:低碳约束下;环境监测;保护关键

引言

改革开发以来,我国大力推进重工业发展,并取得了非常显著的经济成果。但是,由于早期的工业生产过分的注重经济效益,而忽视了对环境的保护,致使我国目前的重工业城市的环境受到严重的工业污染,需要更多的人力物力去进行环境治理,为国家和企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造成严重不良影响。为了改善这样状况,我国政府大力提倡低碳经济,在这样政策方针的指导下,各级省市地区开始对严重污染企业进行全面治理,并配套建设各种工业废物处理设备,目前,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效果。本文主要探索低碳约束下的环境监测与保护措施。

1发展低碳经济的要求与低碳经济的特点

低碳经济的发展,必须要以低碳技术作为支撑,以低碳观念当作其行动的指针。低碳技术主要涉及到石化、电力、建筑、冶金、交通、化工等部门,还有煤的高效清洁利用、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煤层气和油气资源的勘探开发的等的技术。低碳经济的产业体系主要包括新能源汽车、火电减排、循环经济、环保设备、资源回收和节能材料等等。低碳经济作为一种新兴的发展模式和经济形态,主要包括低碳生活、低碳城市、低碳技术和低碳产业等一系列新的内容。

2低碳环境下对环境监测与保护的新要求

2.1要求加大低碳环境下环保措施的力度

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计划和年度计划中,需要加大在低碳环境下的环境保护力度。在建设项目上,提出实行环境影响评价和“三同时”制度即建设项目的生产主体工程与防治污染设施同时设计、同时建设、同时投产使用。根据相关数据显示,在全国的建设项目环评执行率和“三同时”执行率上都达到了95%以上。为了环境管理不断向规范化和法制化发展,更需要在法律上健全环境保护法以及相关的法规和规章。可以在中央到省、市、县四级政府建立环境管理机构,从而完善环境管理机构,同时也需要各部门发挥自身的权力,从而提高执法力度。

2.2要求企业实现节能减排

为满足低碳经济发展的要求,企业需要对生产工艺与设备进行升级与改造,实现低碳生产,通过循环经济与清洁生产技术实现节能减排。在我国目前的钢铁、电力以及化工等碳排放量较高的行业中,大部分企业已经能够实现循环经济,满足清洁生产的目标。为了有效的促进企业低碳生产的实现,我们必须做好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减少生产过程中的污染排放,提高能源的利用效率。在实现这一目标的过程中,企业需要加大力度进行环境监测与保护技术的研发与引进,将更加先进的科学技术应用到相关工作中。与此同时,政府部门也要重视对环境保护工作的监督,对企业进行定期的检查,如果发现企业中存在能源浪费、生产工艺与设备落后,不利于实现节能减排的情况,应要求企业在规定期限内完成整改。此外,环境保护部门同样需要严密监控企业的生产过程,避免企业在生产过程中使用有毒、有害的原材料,对环境造成污染。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低碳经济约束下的环境监测与保护对策

3.1先进低碳环境监测的预警体系

在大力提倡低碳环境的同时,环境监测应该对自身的工作进行分析研究,坚决执行相关的环境执法规章制度,并以此来建立完善的环境保护政策与方针,并坚定地执行下去。相关环境监督部门应该根据具体的实际情况,建立起科学、系统的行政管理系统和相应的法规,为建立和谐的低碳环境提供必要的制度保障。还要在法律中明确其应有的地位,做到低碳环境监督工作有理可依,有法可循。构建起种类较先进、实用的低碳环境监测技术装备系统,并且要理清楚污染源排放、环境质量的现状,从而准确地对突发性的环境事件进行预警。还应该建设简便实用且传输比较及时的环境监测信息体系,从而保证环境监测到的数据及时传输、可靠安全。

3.2加强队伍和制度建设提升监测能力

各级环保部门要着力打造一支高素质的监测服务队伍,根据国家及各地环境保护方面的法律法规,结合实际,建立健全工作职责、制度,确保各项工作有章可循。强化监测体系建设,严格规范工作程序。以IS014001环境管理体系和计量认证要求规范各项监测工作,不断强化量化考核工作,完善实验室内日常质量管理,加强监测全程序的质量控制。全面提升监测人员业务素质。通过组织开展监测专业技能学习、监测分析论文比赛等业务竞赛活动,进一步提高监测队伍的业务水平。

3.3建成和低碳环境的监测配套的机制

应该从政协委员、企事业单位和人大代表之中聘用监督人员,使之成为环境监测的测评体,构建成低碳环境的监测群体。重点的企业,应该定期地通过上门走访或者信访的形式对其进行检查,认真地对预警信息进行分析,及时地进行定向监测。还应及时地对各个环境监测点情况进行分析和汇总,结合平时走访的情况和有关部门的投诉情况,寻找出影响低碳经济健康发展的原因,构建起环境监测的预警综合报告机制。还应该及时地把预警的综合信息反馈到被监测的对象那里,并提出整改的建议和意见,对典型性和苗头性以及倾向性的问题要利用简报的形式进行及时报告,建设起预警信息反馈机制。各个职能部门应该认真地核查反馈信息,及时进行调整,建设起回访监督机制。

3.4把握重点与专项监测工作

根据目前的经济发展形式,我国的能源消耗仍然处于较高的水平,需要提高对二氧化碳排放指标的要求。但是,从目前的国民生活现状看来,二氧化碳的排放量无法在短时间内大幅度下降,因此,未来的节能减排工作仍然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因此,为了实现节能减排的最终目标,必须建立全新的环境监测与保护模式,对二氧化碳排放情况进行改进,尤其是对于在生产过程中消耗大量能源的企业,需要进一步加大环境监测与保护力度。通过科学合理的监测与保护措施,可以淘汰落后的技术与设备,将小型的火电厂与炼钢厂关闭,对资源配置进行优化。与此同时,还要做好专项碳排放工作,确保将二氧化碳的排放量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

结语

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不断发展,如果还是按照过去的生产方式进行生产,终将会给大自然带来无法挽回的破坏,我们生存的空间也将受到严重的破坏,最终大自然会对人类进行无情的报复行动,现在很多大规模的自然灾害比过去发生的更加频繁,这就充分证明出人类对大自然的破坏严重程度之大,达到自然无法进行自我调节的地步。人类已经充分的认识到了这一点,纷纷开展各种环境保护工程,并且大力提倡低碳经济,改善环境质量。建立低碳约束下的环境监督与保护体系,是社会发展的必然产物,是构建和谐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要前提,因此,我们应该将这一举措切实地执行下去,为我们的子孙后代留下美丽的蓝天,清澈的小溪。

参考文献

[1]唐代兴.可持续生存式发展:低碳社会的实践理性方向———在世界风险和全球生态危机境遇中探索文化强国的道路[J].中共四川省委省级机关党校学报,2012,02.

[2]肖扬.低碳约束下的环境监测与保护探讨[J].北方环境,2011,07.

[3]龚水朋,张长利,王树文,房俊龙.ZigBee技术在田间水环境远程监测系统中的应用[J].自动化技术与应用,2011,05.

论文作者:张仲军

论文发表刊物:《城镇建设》2019年1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9/26

标签:;  ;  ;  ;  ;  ;  ;  ;  

低碳约束下的环境监测与保护关键分析论文_张仲军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