轨道交通沿线的土地利用优化策略研究
龚蓉
轨道交通建设和土地利用存在着相互关系,随着轨道交通建设的不断增加,使得二者的关系更加突出。为保证轨道交通建设的合理性,减少资源浪费,提高土地资源利用率,深度分析此课题,提出有效的利用方法,有着重要的意义。现针对轨道交通沿线的土地利用优化相关内容,做简单的论述,提出了土地利用策略,共享给相关人员参考。
现阶段,经济增长速度加快,人口不断增加,城市用地紧张。而城市轨道交通作为基础设施,是城市建设的主要内容,由于轨道交通系统的建造成本很高,加之具有技术难度大和不易改造等特点,所以在进行规划时,必须要结合城市长远规划以及土地利用现状,合理规划轨道交通,保证建设的质量,进而避免浪费土地资源,充分利用土地资源。因此,提出如何优化土地利用课题。
一、轨道交通建设和土地利用的关系
建设轨道交通设施,对城市空间结构,有着很大的影响。其和土地利用之间的关系,具体体现在以下方面:1.改变了土地利用性质。基于交通经济规律,改变了沿线土地利用类型。建设轨道交通,除了能够强化城市中心功能,比如金融功能外,还能够转变土地利用类型,使得各类土地沿着轨道线路呈带状分布。轨道交通设施的建设,实现居住用地和商业用地等的分离,比如疏散了居住用地。2.增强了土地开发。轨道交通的建设,使得沿线的土地性质发生了改变,同时带动着沿线土地的高强度开发。轨道交通的建设,孕育了新的经济增长点,吸引了商业建筑、居住人员以及就业人员。3.影响地价与房地产增值。开展轨道交通建设,会带动沿线地块价格以及房子价格的增长。除了上述影响外,轨道交通建设是否合理,直接影响着土地资源利用率。若规划不合理,则会造成资源浪费。现结合具体实践,分析轨道交通沿线的土地利用优化。
二、轨道交通沿线的土地利用优化实例分析
1.案例概述
以某城市轨道交通1号线建设为例,该城市被定位为中原经济区重要的能源以及重工业基地,为中心城市。这意味着国内产业仍会继续向中部地区转移,推动着该城市的发展。从此城市实际来说,拥有丰富的资源,比如水资源等,而且产业基础坚实,聚集了大型骨干企业以及科技创新平台,有助于推动产生升级改造,培育新兴产业。为抓住发展机遇,积极构建立体枢纽,带动临空经济和临铁经济等的发展。在城市轨道交通建设方面,开展了轨道交通1号线的建设。现结合建设实践,进行土地利用分析。
在强度分析的基础上,考虑涡轮盘多轴应力状态和平均应力,采用修正的Manson-McKnight法来进行多轴应力应变处理,并使用Goodman曲线进行平均应力修正。
2.轨道交通建设的必要性
立体几何中的识图、画图等基本技能在有关工业生产、工程制图、建筑施工、机械制造等工作中具有十分广泛的应用,识图、画图是学生将来从事相关工作的核心知识与重要技能,具有不可忽视的重要教学价值.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中高度重视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让学生经历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分析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构建知识的横向联系,养成多角度思考问题的习惯,重视审题与解题后的总结、反思,形成良好的数学活动经验,提高数学思维水平,提升数学素养.
3.土地利用分析
(2)土地利用优化
4.土地利用优化策略
(1)城市结构的优化
从建设的必要性角度来说,有着以下意义:(1)串联城市空间。随着城市规模的扩大,带动着交通需求的增加,需要借助高效的交通方式,才能够实现对客流的高效转移以及疏导,因此建设轨道交通,优化城市空间结构,有着重要的意义。(2)缓解交通压力。城市拥堵问题,已经成为顽疾,影响着城市的发展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升。而建设轨道交通,能够有效缓解交通压力。(3)带动城市发展。建设轨道交通,能够产生新的经济增长点。同时串联城市各区,带动着区域经济的发展。
课堂前奏与尾声没有固定不变的模式,一堂体育课的准备活动和结束部分形式也是多种多样的。体育教师始终要坚决杜绝形式主义,真正要做到独具匠心,让体育课堂变得熠熠生辉。再者,如果把引人入胜的课堂前奏比喻成“画头”,而耐人寻味的课堂尾声就是“点睛”,两者应遥相呼应、缺一不可。
从此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实际来说,改变了土地利用格局,在轨道交通的引导下,朝向高效集约方向转变。具体体现在以下方面:(1)1号线全长为28.6km,总面积约为36.2km2,规划设计20个轨道交通站点。(2)调整用地规划。轨道交通是用地规划调整的有力手段,从建设地区土地利用情况来说,土地利用率低下、土地类型混杂、缺乏商业服务设施用地等。不过土地具有开发潜力,旧村用地和工业用地以及未利用土地,具有改造开发潜力的共计1138hm2。开展轨道交通建设,能够带动沿线土地开发利用。在空间以及类型方面,轨道交通的建设,发挥着重塑土地利用的作用。除此之外,能够优化用地布局,增加土地开发强度,提升地下空间资源的利用率,高效集约沿线土地。
从空间结构角度来说,轨道交通的建设,引导城市主要发展轴。在具体规划时,对于老城区,基于轨道交通建设时机,分化老城区职能,向新城区进行分散和疏解。与此同时,新增加能够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现代服务职能。对于新城区,对轨道交通1号线沿线地区,采取TOD模式开发,形成以轨道交通为走廊的土地开发轴,积极引导城市轴向发展。除了具有引导城市轴发展的作用外,轨道交通还发挥着串联城市各功能组团的作用。在进行规划时,围绕站点,采取高密度混合开发的方式,建设新区商业中心以及居住中心,加强土地开发利用。同时在轨道交通站点周围,合理布局住宅以及就业岗位,通过设置换乘站的方式,扩大站点的影响范围,提高土地资源利用率。在进行规划时,做好站点和各级城市中心耦合关系的把控,能够为合理控制以及引导站点周围的城市空间结构、空间环境建设、土地开发利用,提供有力的依据,促使轨道交通以及城市发展二者合力场效应最大化。基于1号线这一发展轴,规划两主三次五片区新空间结构,推动城市空间朝向多中心轴向式扩展。
用地布局:1号线总计设置4个中心型站点;设计15个一般型站点;1个特殊型站点。以金融广场站为例进行分析,其为中心型站点,0~200m土地利用中,居住用地占比为6.7%;商业服务业设施用地占比45.2%;道路和交通设施用地占比为33.5%;绿色与广场用地占比为14.6%。200~500m土地利用中,上述类型的土地利用占比分别为30.0%、32.1%、2.9%、19.5%、15.5%。虽然用地布局符合中心型站点建设的要求,不过存在着公共服务能力不足、临近站点绿化用地不足等问题。对于上述问题,采取了以下优化策略:①考虑到近邻站点存在着绿化用地不足的问题,不利于人流集散,影响着交通换乘的功能。因此提升绿化用地的比例,解决上述问题。②对200~500m内的部分居住用地,通过置换的方式,转变为公共服务设施用地,确保商业服务设施用地以及公共服务设施用地总量的合理性,增强站点的综合服务能力,充分发挥城市公共节点属性。③采取混合开发的方式,使得站点核心影响区域内用地功能完善。比如,布置商业文化混合用地,增加经济效益。
此次数据显示,在尘肺病诊断中直接数字化摄影检查和高千伏胸片检查存在较好的一致性,P<0.05,统计学展现组间分析研究意义。直接数字化摄影检查1000例职业健康查体人员1级片、2级片质量对比高千伏胸片检查显著更高,P<0.05,统计学展现组间分析研究意义。
5.轨道交通沿线的土地利用建议
在进行轨道交通建设时,对于沿线的土地,在利用时,为避免轨道交通空间被不合理侵占,实现土地资源集约利用,要制定合理的规划。为提高土地资源利用率,要积极鼓励利用综合开发和利用地上空间和地下空间。除此之外,为推动轨道交通站场周围土地的综合开发,提升居民的出行质量,保证土地利用的合理性,要制定完善的制度,明确沿线土地储备规划以及土地储备等,保证土地集约利用,充分发挥轨道交通带动经济增长的作用。采取市统筹、市镇联合统筹、镇统筹方式,调动社会资本以及属地园区等的参与积极性,推动轨道交通建设和站点土地开发利用高效开展。
三、结语
综上所述,轨道交通沿线的土地利用优化,要从各个方面加以协调。在具体规划建设时,以保证轨道交通站点以及其他交通方式接驳效率为前提,进一步优化轨道交通站点周围土地利用结构,合理增加商业服务设施的比例,提高土地混合利用程度。
(作者单位:中航长沙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厦门分公司)
标签:轨道交通建设论文; 土地利用论文; 轨道交通沿线论文; 深度分析论文; 土地资源利用率论文; 资源浪费论文; 优化策略研究论文; 二者的关系论文; 中航长沙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厦门分公司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