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护理干预对腹腔镜下阑尾炎手术患者的实施效果论文_黎芳

怒江州贡山县人民医院外科 云南贡山 673500

摘要:目的:分析心理护理在腹腔镜下阑尾炎手术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84例腹腔镜下阑尾炎手术患者随机分组,对照组常规护理,观察组加心理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出院前两组焦虑情绪评分、抑郁情绪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次日及术后3d,观察组疼痛程度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为腹腔镜下阑尾炎手术患者实施心理护理,可有效减轻患者不良情绪,降低患者疼痛程度,值得推广。

关键词:阑尾炎;腹腔镜手术;心理护理;不良情绪;疼痛程度评分

阑尾炎是诸多因素引发的炎性改变,为临床常见急腹症,主要可分为急性阑尾炎与慢性阑尾炎两种。阑尾炎患者可出现胃肠道不适、胃痛等临床表现[1],严重影响患者正常生活与工作,为其积极展开手术治疗有助于患者症状的改善[2]。近年来,微创手术逐渐取代开放手术,成为阑尾炎患者主要治疗方法,然而很多阑尾炎患者对这一术式缺少了解,再加上疾病造成的不适,容易产生焦虑或悲观等不良情绪,对其开展心理护理意义重大[3]。本研究选取84例腹腔镜手术患者,以随机分组方式探讨心理护理的应用价值,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选取我院2017年2月至2018年2月收治的84例腹腔镜下阑尾炎手术患者,经其同意后随机分组,每组42例。对照组男24例,女18例,年龄23~54岁,平均(36.24±3.68)岁;病程1~8d,平均(3.68±1.05)d;观察组男25例,女17例,年龄23~56岁,平均(36.30±3.71)岁;病程1~7d,平均(3.59±1.01)d;两组基本资料无显著差异(P>0.05),可对比。

1.2方法

对照组常规护理,加强基础护理,观察病情,术后预防并发症,对患者各项指标密切监测。

观察组加心理护理干预:(1)认知干预:在患者就诊后,每日抽出5min为患者讲解阑尾炎知识、腹腔镜手术的优势、手术必要性,术前讲解手术过程及配合方法,增强患者对疾病的了解。为患者讲解术后遵医嘱用药的必要性,告知患者遵医嘱调节饮食、尽早下床活动的必要性,获取其配合。(2)评估患者心理状态:在术前、术后,主动和患者沟通,了解其性格特征、不良情绪及产生原因,结合具体情况制定心理护理方案。护理人员在掌握心理学知识的前提下,每日抽出10min为患者展开心理护理。(3)对焦虑及恐惧的患者,首先护士主动和患者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耐心讲解阑尾炎发病知识、术后细节与注意事项等,营造良好就诊环境,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在取得每一个进步后及时告知患者,给予鼓励与安慰。邀请家属参与到护理之中,使得患者获得更多支持与鼓励。定时为患者播放舒缓音乐或有趣节目,组织患者间的交流与沟通,使得患者情绪逐渐放松。(4)对存在悲观情绪的患者,给予综合支持护理,为患者打造安静、舒适的换进,倾听患者主诉,了解其疼痛情况,通过小型娱乐活动、游戏与交谈等方式来调节患者不良情绪,使之逐渐摆脱不良情绪。(5)对于消沉或抑郁的患者,通过谈心方法,和患者展开亲切交流,了解患者关注点与喜好,引导患者主动倾诉,深入交谈过程中引导其疏泄内心不良情绪,鼓励患者倾诉内心不良情绪。列举成功治疗案例,增强患者治疗信心。(6)疼痛干预:在患者自手术中清醒后,详细讲解疼痛发生的机制,鼓励患者与疼痛共存。耐心倾听患者关于疼痛感受的相关诉说,适时表示理解与同情,教会其克服疼痛的方法,如转移注意力、冥想法、深呼吸法等。指导患者术后应尽早克服疼痛展开康复锻炼,为其制定科学的锻炼计划,通过锻炼来促使疼痛尽早消除。

1.3观察指标

(1)在就诊时、出院时,以Zung氏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估患者不良情绪,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程度与评分呈正比。(2)在术后次日、术后3d,以视觉模拟评价量表(VAS)评估两组疼痛程度,患者疼痛程度与分值呈正比。

1.4统计学分析

用SPSS20.0软件分析数据,计量资料(x±s)以t检验对比;计数资料以2检验对比。P<0.05为差异显著。

2结果

2.1两组不良情绪发生情况

就诊时两组患者SAS、SDS评分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出院前观察组两项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两组不同时间情绪状态评分(x±s,分)

3讨论

阑尾炎起病急促,患者不仅一时难以接受疾病,同时因疾病造成的剧烈疼痛,内心承受的焦虑或抑郁情绪更为严重。已有研究[4]发现,阑尾炎手术患者通常心理状况不佳,术后抑郁或焦虑情绪标严重。在现代护理理念日益深入人心的背景下,各医院对阑尾炎患者的心理状态给予了更多关注。

心理护理干预是一种专门干预患者不良情绪的护理措施,其护理的重点在于帮助患者调节不良情绪,使之以更为积极主动的心态面对疾病与治疗。在具体实施中,首先护士应重视纠正患者对疾病与手术的不正确认知,让患者认识到腹腔镜手术的应用优势,通过介绍医院医疗水平、医师水平等,增强患者的治疗信心[5]。之后,应对患者的心理状态进行评估,了解患者存在的不良情绪,对其产生不良情绪的原因进行分析,以便准确把握问题所在,制定针对性的心理护理方案。之后,应根据患者不良情绪类型,给予针对性心理疏导,让患者获得情感支持与心理慰藉。疼痛也可导致患者出现焦虑或抑郁等情绪,或可导致这些不良情绪加重,因此实施有效疼痛干预有助于改善患者的情绪状态。本研究结果显示,出院前两组焦虑情绪评分、抑郁情绪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从中可见,心理护理对减轻患者的心理负担有积极作用,这对促进患者康复、改善患者术后生活质量有积极作用。术后次日及术后3d,观察组疼痛程度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可见通过良好的心理护理,观察组患者对疼痛的耐受能力也更高。

综上所述,为腹腔镜下阑尾炎手术患者实施心理护理,可有效减轻患者不良情绪,降低患者疼痛程度,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高玉梅.46例急性阑尾炎手术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干预探讨[J].大家健康旬刊,2017,11(4):275-276.

[2]张舒萍.急性阑尾炎手术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干预效果观察[J].中国保健营养,2017,27(15).

[3]张悦.优质护理在小儿急性阑尾炎术后护理中的应用[J].中国医药指南,2017,15(32):242-243.

[4]张洁.急性阑尾炎手术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干预的效果观察[J].当代临床医刊,2017,14(6):3516-3516.

[5]郑茜.研究普外科临床中急性阑尾炎手术护理[J].心理医生,2017,23(23):56-57.

论文作者:黎芳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8年第1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8/24

标签:;  ;  ;  ;  ;  ;  ;  ;  

心理护理干预对腹腔镜下阑尾炎手术患者的实施效果论文_黎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