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法自然”的道家德育思想,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道家论文,德育论文,试论论文,思想论文,自然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部《道德经》,洋洋五千言,其精神蕴含之丰富,思想空间之开阔,堪称盖世杰作,足可以使老子赢得中国哲学之父的美誉,登上华夏道家祖师的宝座。老子思想经过庄子们洋洋洒洒的一番哲学弘扬,经过一批政治家们认认真真的几番社会实践,经过儒道等几大家是是非非的长期思想较量,构成了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打开史书,耐人寻味的是研究历代兴亡、具有真知灼见的伟大历史学家司马谈父子,对道家情有独钟,称赞道家思想“立俗施事,无所不宜,指约而易操,事少而功多”。[(1)]汉初、唐初的政治家们都竭力推行道家思想,并因此形成了标志强汉的“文景之治”和标志盛唐的“贞观之治”,显示了道学的超越生命力的存在。司马谈称赞道家“因阴阳之大顺,采儒墨之善,撮名法之要”,[(2)]说明道学涵化了儒墨名法各家的思想,这不是史学家的曲笔誉词,而是道学家本身的理论勇气。儒道朝野之分十分明显,但殊途同归,都对中国社会道德影响很深。如果说儒家是教人以礼,释家是劝人以善,那么道家又是如何呢?今尝试论之。
一、物之自性即德的道德观
道德是指一定社会调整人们之间,或个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的总和。人们总是以善恶、公私、诚伪等概念去评价人们的行为,调节人们的关系的。老子的《道德经》既讲道,又讲德(其中有16章41处讲德),虽然老子“道德”思想难以用今天的“道德”两字的含义完全涵盖,但《道德经》实实在在是一部论述道德的真经,其道德观自成一个体系,内涵很深。
首先,德是道之用。在道家看来,德是人们对道的理解,依道而行即德。可以说,德即道之本性。道是宇宙本体,对宇宙本体所反映出来的客观规律的自觉,即是德。“德者,得也”,[(3)]德、得,音义相近,外得于人,内得于心,即德。韩非子对老子的思想解释是:“道有积而德有功,德者,道之功。”[(4)]《管子》又说:“德者,道之舍。”可见,道为德之体,德为道之用,道德即体用合一。
其次,德是物之自性,人之常性。庄子把道德与仁义对立起来,“毁道德以为仁义,圣人之过也”[(5)],认为违背自然而屈于仁义是不道德的。老子说:“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势成之,是以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道之尊,德之贵,夫莫之命而常自然。”[(6)]用庄子的话说,即“物得以生谓之德”[(7)],可见德即自然。因此,道家认为人之常性,就是人们共同的德性。《庄子·马蹄篇》说:“彼民有常性,织而衣,耕而食,是谓同德。”《淮南子·齐俗训》还说:“率性而行谓之道,得其天性谓之德。”天性即道,得道即德。由此可见,道德即尊重和顺应自然,不受外力干扰,不受外物诱惑,物各自长,人各自化。
第三,德即修身。老子说:“修之以身,其德乃真。”[(8)]德真在于修身,修身才不为物动。儒、释也都讲究修身,但道家和他们不同。庄子说:“德者,成和之修也”,[(9)]道家讲修身养性,是要保全人的天然秉赋和气,保持内心的极端平静,这就是德。庄子说:“虚者,心斋也。”[(10)]心守虚寂即德。庄子认为:心安即德,知其不可奈何,而安之若命,是最高道德。道家讲修身,不是运用外部的道德规范来约束自己,而是以“虚无为本”,守静,还其本性,任其自然。
总之,在道家看来,“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归根结底,人法自然才是德。老子所说的常德、上德、玄德,还有广德、健德、实德,都是说,人应保持自然本性,顺应客观规律,才是德。
二、人本自然的人生观
任何道德教育思想都基于对人生的基本看法,道家又是怎样看待人呢?儒学、佛学都以人为中心,道家尽管以道为本体,但其注意点仍然是人,老子说:“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人居其中焉。”[(11)]道、天、地、人,把“人”放在“居中”位子上,可以说,道家哲学思想也还是以人为中心,道家研究的是人的现有与应有,所不同的是道家主张天人合一,物我两忘。“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12)]无论《庄子》、《淮南子》都持“物我一体”观,把宇宙精神与人的精神合而为一,“天地宇宙,一人之身也”。[(13)]
如果说释家讲人性本善,要推行佛理,是为了依靠自力,发明本心,去迷去染,道家则是讲人性本真,主张返朴归真,回归自然,去伪去饰。老子主张“复归于朴”,[(14)]很推崇赤子的赤诚和婴儿的纯洁。“常德不离,复归于婴儿”,[(15)]“含德之厚,比于赤子”,[(16)]把婴儿与赤子作为其人格理想,强调为人要朴要真。庄子更明确地主张“贵真”,做“真人”,无论老子、庄子,道家都注重人的纯真,追求无欲无情,“恶欲、喜怒、哀乐,六者累德也”,[(17)]把“见素抱朴,少私寡欲”[(18)]这种自然纯朴当作人的本性,人格美,要求人们“反其性情复为初”,[(19)]以为“素朴而民性得矣”。[(20)]可见道家非常重视人的本然性,自然性,注重人的自然存在。所以道家主张绝圣弃智,反对社会道德规范,一旦人有太多的社会属性,人就失真了。庄子认为,天下有常然,人为地立规矩、制礼乐、扬仁义,用以匡正人心,结果会“削其性”,“侵其德”,“失其常”。[(21)]
同时,道家与儒家不一样,儒家较注重人的群体性存在,所追求的是人际的和谐与社会的协调,道家注重的是人的个体性的存在,所追求的是人的个性的解放与自由。所以道家主张人格独立,尊重个性,反对对人的本性的强制与压抑,个性纯朴了,自由了,才是完美的人生,完美的世界。道家的尊重个性的思想是对压抑人们创造力的封建禁锢的批判与否定,反映了朦胧的反封建意识,企图以强调人的个性来简化复杂而尖锐的社会矛盾,是道家开出的一剂治世的药方。诚然,在某种意义上说,道家所注意的只是生物个体。
儒家认为世界生生不已,人应自强不息,有一种进取精神,但道家不然,所注重的是人的负面存在。他们往往以忧伤的眼光看世界,以怜悯的心态想人生,较多地看到社会的灾荒与动乱,人性的压抑与扭曲,在道家著作中,一方面,“民饥”、“民贫”、“田芜”、“仓虚”,一方面“盗贼多有”、“嗜欲”、“好恶”、“损不足以奉有余”,这里有多少悲哀,多少牢骚,多少怨愤,引发道家的极度感伤。这种感伤与同情心理成为道家人生观中难以解脱的情结,成为道家自化化人思想的出发点。在人的个性方面,道家也不是努力创导强、刚、先、上等方面,而是注重人的贵柔,用弱、居后、谦下等的积极意义。
如果说西方的一些哲学家十分重视对人的潜意识的研究,那么道家十分重视人的深层意识,但道家所注意的不是人的本能冲动对人的影响,而是认为人的深层意识才是明澈的,与世俗脱离的。而且道家十分重视人的潜能存在,强调了精、气的作用。注重人的潜在能力的开发,是德育思想题中应有之义,后来道教“追求长生久视之道”[(22)],致力于人的内能内功的研究,热衷于超凡脱俗、仙风道骨这种新的道德意境的追求,并演变为气功学,那又是另一回事。
三、“无为”“不争”的道德理想
道家多出于史官,对历代兴亡多有研究,因此,对社会盛衰十分敏感,其社会伦理观念和社会德育目标有很强的政治色彩和哲学意蕴,内涵丰富,不妨分层析之。
社会之德——不争。和认为生存竞争是宇宙发展的根本法则的观点相反,道家竭力推崇的是“不争之德”[(23)],道家最理想的社会道德风尚就是“不争”。老子研究了自然界,认为“天之道,不争而善胜”[(24)],还举例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25)],还讲到“天之道,利而不害”[(26)]。可见,要“善利万物”、“利而不害”,就要“不争”,即尊重自然发展规律,不妄动,不强横,不人为地强力干扰,这是一条重要的自然进化的法则。同时也研究了人,认为“人之道,为而不争”[(27)],“不争”,即不武不怒,不逞强,不暴戾;不自是,无争于人;不争利,无争于民;不争战,无争于世,这样才有利于社会发展。所以在老子看来,天道,利物;人道,施为。人道与天道一样,利物,利民,不害,不争,才是最高道德。老子还认为,为人“不争”,善于涵容万物,才能成为强者,“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28)]“以其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29)];“不争”是取胜之道。主张以曲求全,以退求进,“曲则全,枉则直”[(30)],这都是很有哲理深度的。道家的社会道德理想反映了社会安定的要求,“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使民至老死不相往来”[(31)],恬淡平静,安居乐业,相安无事。也反映了社会平等的愿望,“族与万物并,恶乎知君子小人哉”[(32)],社会不分君子、小人,一律平等。
为政之德——无为。和儒家主张“事必恭亲”相反,道家主张垂拱无为,以之为行政之美德。无为即任自然,任物之性而辅助之,老子说:“辅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33)]“不敢为”即不“乱其常”,“不先物为”。庄子竭力阐发无为思想,认为天无为以之清,地无为以之宁,故两无为相合,万物皆生,万物职职,皆从无为殖,天地无为是万物繁衍发展的最佳条件。治国治民也一样,“大圣无事而千官尽能”[(34)]。道家无为,不是不参予,不是无所作为的消极思想,而是指不以私情临物,不妄伸意欲,不以私心入公道,不以嗜欲枉正术,循理举事,因资立功,权自然之势,非谓感而不应,攻而不动,[(35)]这是道家无为思想的重要内涵。同时,道家无为还指因势导物,“安时而处顺”,[(36)]“适动静之节,省思虑之费”,[(37)]所以无为,也即不妄为,禁止一切反自然的行为。无为的反面是有为,用刘安的话说:“用己而背自然,故谓之有为。”[(38)]所以无为即不用私心,不逆物理,给人以自由度,给人以发展空间,与民休息。唐朝政治家魏征就十分崇尚无为的政德,说:“无为而治,德之上也。”[(39)]他身体力行,成为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治国能臣。
应世之德——宽容。人应如何面世,几乎是所有道德论者都要回答的问题,宽容大度是儒、道、释共同推崇的道德理想。儒家讲恕,释家讲忍,都是讲要待人以仁慈和宽厚,同情弱者,宽容人过。老子标榜他以“慈”为宝,主张对人以德以善,不计恩怨,“报怨以德”,[(40)]“执左契而不责于人”,[(41)]反映了道家对调和社会矛盾的主动精神。老子主张以百姓之心为心,要尊重别人,“圣人不伤人”,[(42)]“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43)]为人处世,不宜构怨于人,而且要以德解怨。道家认为有容乃大,“受国之垢,是为社稷主,受国不祥,是为天下王”,[(44)]能容人容物,能忍辱忍垢,才能为主为王。要人心若谷,能包容一切,才是美德。
修身之德——谦卑。教育家都主张修身,以为人范,道家也非常强调自修,把谦卑作为自身修养目标。“卑让,德之基也”,[(45)]《易·谦》说:“谦谦君子,卑以自牧也。”君子以谦卑养德,是儒家道家的共识,都主张自谦,谦逊自处,谦容万物。儒家讲“克己”,自觉约束自己,道家更进一步,讲“无己”,即自然超越自己,无私无欲,才能“无己”,才能超越。道家主张谦下居后,含藏内敛,不显山露水,不为天下先,临事不骄不躁,为而不恃,功成则“弗居”、“身退”、“不有”,“勿矜”、“勿伐”、“勿骄”。[(46)]《道德经》中往往以低谷、江海来譬喻谦容之美德,江河能汇集百川,“以其善下也”。“圣人之欲上民也,则必以其言下之,其欲先民也,必以其身后之”,[(47)]要“言下”、“身后”,才能“上民”、“先民”。可见道家的道德实践的重要原则是谦卑。老子认为贵以贱为本,高以下为基,要求尊重人,特别是尊重下层人,这一点班固曾有所称道,说它“合于尧之克攘(让),易之嗛嗛,一谦而四益,此其所长也”。[(48)]
四、任物自然的德育方法
道家直接论及教育问题的并不多见,但就如何来达到道家理想的社会道德教化目标,自有其独特的思路。
主张“不言之教”。老子很推崇的是“不言之教”,他说:“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49)]“不言之教,无为之益,天下希及之”,[(50)]“不言而善应”,[(51)]“不言”而能“教化”,很不容易,只有圣人才能做到。老子所说的“不言”,一般是指“不立声教法令”,但唐玄宗的解释是:“言出于己,皆因天下之心,则终身言未尝言,岂非不言之教耶。”[(52)]这是说,“不言之教”的真正意思是顺应人心。老子这个主张的真意是:他不赞成以规范进行约束性教育,认为礼是“乱之首”,智则“出伪”,要绝圣弃智;他更不赞成以法令进行强制性教育,“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53)]反对重刑重法,以强力进行抑制和干预。这都是说要尊重教育对象,顺其本性,顺其自然,把教育对象置于自然状态,才能取得教育的最佳效果。
主张“致虚”、“守静”。道家十分注重教育心理,主张为学者应善于自我心理调节。老子认为人应以虚待物,要“致虚极,守静笃”。[(54)]虚静是万物生长繁衍的前提条件,其实质是要人凝敛内在生命力,拓展精神空间,净化心灵,排除心理蔽障,以虚静的心境去直观和把握客观事物的本质。虚静则人际关系分离,物我两忘,既没有主体的感情的因素和经验的成见,也摆脱了周围环境的干扰,这是观察事物,判断事物的最佳心境,要通过“静观”“玄览”去认识一切,才能“正”、“明”。可见,一个人的心理状态与其情感判断理性判断关系密切,保持“虚静”这种良好的心理状态,是达到最高道德境界的心理基础,也是道德的具体表现,用韩非子的话是“思虑静,故德不去”。[(55)]
主张“顺物自然”。庄子说:“顺物自然而无容私焉,则天下治矣。”[(56)]道家道德教育的基本思想是顺化,顺其自然,人各遂其愿。司马谈曾较好地概括道家的思想方法是“与时迁移,应物变化”,[(57)]即因性任物,与时迁移,可则因,否则革,穷则变,变则通,这是深得道家三昧的。要承认内力是主体,人的思想进化的根本原因在内力,要依靠内在的动力,“自正”、“自朴”、“自化”,达到人性的完善。要承认人的差别性,对象不同,其思想起点与进化途径也是不同的,要区别对待,应物变化。要承认时间、环境对人的影响是不同的,要“动善时”,[(58)]行动要善于掌握最佳时机,竭力主张“常”中有“变”,富于辩证法。
主张“贵柔”。道家认为解决不道德社会不道德人要以柔性处之,认为“守柔曰强”,[(59)]主张“以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60)]列子也以“柔”为“常胜之道”。[(61)]贵柔是道家重要策略思想,其内涵丰富。首先,柔,代表生机,是生命力的象征,认为“柔弱者生之徒”,“人之生也柔弱”,“草本之生也柔弱”,柔弱代表新生的力量。其次,贵柔即重积德,重渐进。老子说:“重积德则无不克”,[(62)]“千里之行,始于足下。”[(63)]《淮南子·缪称训》更说:“积羽沉舟,群轻折轴,故君子禁于微,一快足以成善,积快而后德,一恨足以成非,积恨而后怨。”贵柔即主张厚积薄发,不恃刚凌物,表现为坚韧性,持之以恒,以恒性求恒德,如水滴石穿,极度耐性,“积于柔则刚”[(64)]。第三,贵柔是灵活性的表现。用《韩非子·解老》的话说即“柔弱随时,与理相应”,灵活变通,随机而处,富有弹性,可伸可屈,因势而导即柔。第四,贵柔也即承认模糊性。老子认为“有物混成”,[(65)]“道之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66)]精神、物质、表象,很多处于也是也非的模糊状态,难作或是或非的断然而论,只宜模糊处之,不执著于是非的争论,实际上还注意了物质与精神之间的能量的存在。庄子主张“齐是非”、“齐物我”、“齐善恶”、“不遣是非,以与世俗处”,这种模糊哲学无论在精神领域还是物质世界,很多时候都是适用的,这也是道家教育思想切合实情以求实效的高明之处。
五、几点简单结论
因为道家“盖出于史官”,长期冷静观察和精心研究历代成败得失,具有深厚的历史素养,所以往往以史学家的眼光来看世界,设计未来,其德育思想所追求的是社会稳定,有相当的历史高度,有鲜明的治世论色彩,所以被称为“君人南面之术”。同时,道家往往“以自隐无名为务”,[(67)]满足于当一个“隐君子”,以在野派的真纯与自尊,跟权力保持距离,专注于下层社会,对现实有深刻认识,因而产生对人民的同情与对时代的忧虑,其德育思想所追求的是个性的自由,其本意是“以德抗权”,“以道抑尊”。可见追求个性自由与社会稳定是道家德育思想的基本内涵与目标。
诚然,无庸讳言,道家社会德育思想有其致命的弱点:它忽视了人的主观能动性,只注意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忽视了人对自然的征服力量,对人的创造性和进取精神忽视了。它忽视了人的精神世界的丰富性,对智、学、娱进行粗暴的否定。它忽视了人们利益的差别性,表现了对现实矛盾的无可奈何,无能为力,如此等等,理论弱点十分明显。
但是,值得我们寻味的是:
儒、道、释的社会伦理道德思想都是社会精神生活的需要,都为构建中华传统文化作了贡献。在历史长河中,各自的长期存在,反映了不同人们的心理要求,起了互补的作用,实际上在其发展过程中早已相互涵化了。
道家试图对封建社会的僵固思想进行批判与否定,企图给予人们精神世界以广阔的自由度,是对封建思想束缚的顽强的抗争,具有很强的冲击力。
道家的人格独立,尊重个性,顺应客观规律等思想,在思想方法上有相当的科学性,在汉唐初期建设社会道德风尚,促进社会发展方面都起过积极的作用。与现代社会德育思想的发展趋向有不少吻合之处,可以借鉴。
道家德育思想中的清心寡欲,淡泊功名,宁静致远,宽容大度,大公无私,利而不害,坦诚直率等道德规范,对社会主义价值观的构建也十分有益。
因此,道家德育思想绝不是历史的沉渣,相反是传统德育思想中值得重视的历史遗产。经过去芜存菁的研究,借以丰富和拓展今天社会德育思想的新思路,不无裨益。
注释:
(1)(2)《史记·太史公自序》
(3)《管子·心术》(4)《韩非子·解老》
(5)《庄子·马蹄》
(6)《道德经》51章
(7)《庄子·天地》(8)《道德经》54章(9)《庄子·德充符》
(10)《庄子·人间世》(11)《道德经》25章(12)《庄子·齐物论》
(13)《淮南子·本经训》(14)《道德经》28章(15)《道德经》23章
(16)《道德经》55章(17)《庄子·庚桑禁》(18)《道德经》19章
(20)《庄子·马蹄》(21)《庄子·骈坶》(22)《道德经》59章
(23)《道德经》68章(24)《道德经》73章(25)《道德经》8章
(26)《道德经》81章(27)《道德经》81章(28)《道德经》22章
(29)《道德经》66章(30)《道德经》22章(31)《道德经》80章
(32)《庄子·马蹄》(33)《道德经》64章
(34)《吕氏春秋·君守》(35)《淮南子·修务训》
(36)《庄子·大宗师》(37)《韩非子·解老》
(38)《淮南子·修务训》(39)《贞观政要·君道》
(40)《道德经》63章(41)《道德经》79章(42)《道德经》60章
(43)《道德经》49章(44)《道德经》78章
(45)《左传·文公元年》
(46)《道德经》30章(47)《道德经》66章
(48)《汉书·艺文志》
(49)《道德经》2章(50)《道德经》43章(51)《道德经》73章
(52)《唐玄宗御帛道德真经疏》
(53)《道德经》74章(54)《道德经》16章(55)《韩非子·解老》
(56)《庄子·应帝王》(57)《史记·太史 公自序》
(58)《道德经》8章(59)《道德经》32章(60)《道德经》43章
(61)《列子·黄帝篇》(62)《道德经》59章
(63)《道德经》64篇(65)《道德经》25章(66)《道德经》21章
(67)《史记·老子列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