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体制改革论文,科技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编者按:今年3月5日是“中共中央关于科学技术体制改革决定”发布10周年。10年来,我国科技战线在改革和发展两个方面已取得巨大成就。展望未来,科技工作如何上新台阶,为国民经济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还需要我们进一步明确方向、清理思路、作出部署,为此我们请了几位从事科技工作的领导和科技政策研究的同志就“如何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的问题谈了自己的认识,希望对广大读者有所邦助和启发。
明确导向 调整结构 促进科技“新的解放”和“大的发展”
1985年,中共中央在确立了经济工作是全党和全国人民一切工作的中心之后,正式发布了关于科技体制改革的决定,明确提出:“按照经济建设必须依靠科学技术、科学技术工作必须面向经济建设的战略方针,尊重科学技术发展规律,从我国实际出发,对科学技术体制进行坚决的、有步骤的改革。”10年来,中国科技界遵照中央的指导思想,励精图治、循序渐进、针对旧体制的弊端,在拨款体制、运行机制、组织结构、人事制度等多方面展开了艰苦的改革尝试和探索。这些努力不仅使整个科技界在思想和观念上发生了重大变化,而且为今后改革的发展,积累了宝贵的经验,为改革的进一步深入打入了良好的基础。1992年,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提出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纳领。标志着包括科技体制改革在内的中国改革事业步入了新的发展时期。特别是在当前,我们正面临着迎接“九五”,步入下个世纪的关键时刻,无论从科学技术发展和我国经济和社会改革与发展进程来看,科技体制改革必将进入一个新的阶段。
今天,在我国进行的这场经济体制改革,是一场深刻的社会革命,它将在我国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产生重大影响。一方面,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的不断完善。中国经济将进一步与国际接轨,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中国的经济竞争力和综合国力必须依托一支充满活力和创新精神的科技队伍。充分的科技储备及其建立在其上的技术创新和产业化能力必将会为国民经济的稳步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发展动力。而另一方面,市场经济带来一个重要变化就是社会资源的配置方式要发生根本性的变化,市场机制将在资源配置当中起基础性的作用,社会资源主要不是靠主观的行政计划来分配,而主要靠市场机制来起作用,通过竞争择优、优选配置到效益最好的地方。因此,我们应该清醒地看到,经济和社会的发展需要为科技的大发展提供了推动力和大舞台,然而科学技术也必须要有新的解放,必须在观念解放、体制更新、机制转换的进程中,焕发出新所未有的创造活力和发展势头。只有这样,才能肩负起国家民族重振雄风的历史重任,才能使其自身有新的解放与发展。纵观历史和各国科技发展进程,科技发展的活力主要是通过两个适应而获得的,第一是适应科学自身的发展逻辑,第二是适应经济和社会的演进,二者相辅相成。从意大利分散的科学家个体到英国皇家学会,从德国大学有组织的职业科学家到美国的国家实验室,伴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及其科学研究组织形式的不断演进,世界科学中心和生产力发展中心也从一个国家转移到另一个国家。科学技术与社会发展的相互作用,科学技术的发展壮大的规律从中可见一斑。从另一个方面看,科技活力的提高,在一定程度上讲将取决于其获取社会资源的能力、成果转化的能力和自身队伍不断更新的能力。因此,无论从科技界内部,还是整个社会进步,无论从哪一个角度来看,科技与社会的紧密联系、科技与经济的有机结合都是解决科技、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至关重要的问题,尤其是在现代社会。展望21世纪,更是如此。科学院在与社会的双向交流中,不仅在物质、精神和人才等方面源源不断地从社会获得发展动力,同时也在发展和转移知识,并在转移高新技术和解决国民经济发展的关键技术、输送满足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高素质人才等方面直接为社会的发展做出重要贡献。
中国科学院做为全国自然科学与高新技术综合研究与发展中心。将正视科学发展和社会发展的现实,以整个社会为基础,围绕科学前沿的发展趋势和国家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坚定不移地调整学科结构、组织机构和运行机制。在“九五”乃至下个世纪,中国科学院将主要围绕着三个主要目标进行结构性调整和改革。第一,以提高我国科技在世界上的竞争力,促进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为目标,在符合国情、适应国力的基础上,精心选择并发展重点科技领域和重点研究目标。第二,调整组织结构,并在其过程中建立符合科学发展,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新型科研体制和运行机制。第三,确立精干队伍规模和合理结构,形成新的人事体制和运作机制。在选择重点科技发展领域和项目方面,一方面要在“有所赶,有所不赶”的原则指导下,选择国际科学前沿活跃的、对国计民生具有重要战略意义的学科领域,开展创新研究,占领科技制高点;另一方面,针对当前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性、共性的关键技术,特别为促进大中企业和农业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要发展具有重要产业前景的高新技术,促进产业化,从整体上提高我国经济竞争力;并在资源、生态环境等领域开展重要的社会公益性研究,为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的科学依据与技术支撑。在科研组织和体制建设方面,在国家专项支持下,审慎地选择建设几个大科学装置,在诸如生命科学、资源、生态环境观测等方面部署若干重大研究设施和网络;在国际前沿发展迅速、综合交叉强的重要学科领域,以新的运行机制组建科学研究中心;在有优势的若干学科交叉前沿领域,建设更多优秀开放实验室;对有重要前景和长远需求、处于科学技术前沿,但还未开始部署的领域,采取组建新的研究组、研究室等方式,部署新的学科生长点;对产业发展中基础、共性的关键技术及其工程化问题,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和创新问题,通过国家支持、与产业部门合作或国际合作等途径,建立和完善若干与产业或企业群有固定联系、可以形成良性循环的工程中心;围绕下世纪初国家可能部署和发展的重大高新技术工程或产业,有选择地组建高新技术研究中心或专门实验室。队伍建设方面,在着力培养跨世纪学术带头人,实施“321工程”的同时,要适当扩大研究生特别是博士生的招生规模,全面施行研究生兼助研制度,以利用研究生的流动性构成合理的队伍结构和运作机制,逐步形成由少数精干的学科带头人、学术骨干及高效的科研服务人员组成的固定人员和由大量研究生、访问学者、客座人员组成的流动人员构成的队伍结构,最终解决周期性出现并长期困扰我们的队伍臃肿问题。改革和发展研究生制度不仅在队伍建设上,而且在人才培养和密切与社会的联系、提高研究所的活力等方面具有极其重要和长远的意义。
为保证结构性调整和改革的顺利发展,我们还必须进行制度建设,以制度革新促进改革的有序发展,逐步建立和形成科学规范的现代院所制度。例如,在经费投入结构上,建立适应多元化资金来源的竞争预算体制,以争取国家、地方、企业等多渠道支持为目标;扩大中科院的资源总量,改革科研经费的管理办法,建立基础研究催化基金、基础研究强化基金、社会发展催化强化基金、应用发展催化强化基金和转化贴息基金,鼓励参与社会竞争。实行以岗位聘任为核心的专业技术职务聘任制,将设岗聘任作为调整学科结构和队伍结构的重要手段,以学科和研究领域布局及任务需要确定岗位,根据职务和业绩确定待遇,引导科技人员面向世界科学前沿领域和国民经济建设去竞争任务、应聘岗位。完善全成本核算制度,在院、所等多层次上建立一整套科学、合理的考评制度,并在此基础上改革分配制度,完善激励和约束机制。
总之,中国科学院将继续坚持“把主要力量动员和组织到为国民经济建设服务的主战场,同时保持一支精干力量从事基础研究和高技术创新”的办院方针,支持开放、流动、联合,面向全国、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继续实行“一院二种运行机制”,努力把中国科学院建设成为全国科学家的科学院,成为全国自然科学与高新技术的综合研究与发展中心,成为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科学研究基地,培养造就高水平科技人才的基地和促进我国高技术产业发展的基地。
“稳住一头,放开一片”是深化科技改革的指针
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确定了“稳住一头,放开一片”的科技工作的方针,给我国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深化科技改革指明了方向。对“稳住一头”的方针,可以理解为:
1.它具有强烈改革背景。既有利于适应科技自身发展规律,又有利于使科技系统更加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是一个结构与功能性的调整过程,是一种体制上的巨大转变。
2.它具有丰富的操作内容。是在国家宏观调控下的,与改革、发展、竞争、效率、效益相结合的系统工程。可以引发出积极进取的实践探索,而不是引导大家找出路和权宜之计。
3.它具有科技资源重组与配置的导向作用。“稳住”的这一部分,应当是战略支撑性的和骨干性的,对国民经济有重大意义的人才、队伍、基地及其研究工作的相关设施条件,应与国家其它事业发展资源相匹配,获取最佳效益。
4.它具有与高校改革相一致的目标。所谓“稳住”,核心问题是稳住人才、队伍和重点研究基地,包括人才的培养,人才发挥作用的激励与保护,人才的调配使用环境,人才优势的交叉综合与系统配套以及促进重点研究基地的形成和发展等各项政策。
5.它具有动态的、有利于调动积极性的机制。“稳住”不是把一批人养起来,营造新的世外桃园,而是形成一种动态的、相对的、通过竞争确定的、具有流动性的、依时间和工作性质而变化的准开放体系。
6.它应具有一定的前提条件和相关的保证措施。应敢于在体制的深层问题上有所打破,有所调整、有所重建。
随着政府职能向政策指导和宏观调控转变,产业界要逐渐向适应经济规律和市场机制的运作模式转轨。而科技作为活跃的第一生产力要素,贯穿于生产、分配、交换、消费的经济活动各个环节之中,在社会资源配置中占有重要位置。尽管我国已逐步将宏观科技发展计划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计划之中,但在近年世界政治、经济、科技格局多极化的重组与形成过程中,与西方发达国家纷纷修改科技政策,加强政府对重大科学技术工作的干预、介入和投入的做法相对照,考虑到我国目前国力状况,国家对科技工作的指导、领导和组织协调的功能应当加强,不能削弱。与综合国力、长远的纵深的科技部署、国家安全密切相关的科技与人才战略(稳住的一头)只能依靠政府,而不是靠市场自由竞争所能解决的。
解决科技体制深层次问题和贯彻“稳住一头,放开一片”的方针,要通过战略性、长远性、关键性的大政策、大举措来体现,是一种形成新体制和新的运行机制的重大改革部署。“面向、依靠”方针的提出和实施对于解决科技与经济两张皮无疑是有重要意义的。但是,实事求是、科学地估价这一方针的落实情况也是十分必要的。“面向”和“依靠”方针对我国具有特殊的现实意义,对于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具有明确的针对性:长期以来,由于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形成了一支庞大的独立科技大军,科技人才配置不尽合理——大量科技人才在高校、科研院所,而产业界的科技力量在人数、质量和创新能力方面相对较弱,因此,“面向”、“依靠”方针和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落实,以及商品化、产业化还有相当大距离。这是深化科技体制改革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体制需要的关键。
在这种情况下,应当从根本上思考适合经济发展和科技发展规律的我国科技体制的改革,科技的主体分类导向应该是:大学及若干重点科研院所从事基础研究、超前的高技术研究和公益性研究,逐渐成为国家级研究中心;大多数科研机构通过自身转轨发展成为科技型企业或导入产业和产业集团——从事与产业生存发展息息相关的技术开发和技术创新工作。
“稳住一头”在哪里出了点问题
一、“稳住一头、放开一片”是落实科技第一生产力战略思路的根本方针。
“稳住一头、放开一片”的总方针高度概括、含义深远、科学合理、切合实际,是指导我国实现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依靠科学技术,科技工作面向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方针最主要的政策原则和指导思想。
“稳住一头,放开一片”方针的基本思想对于处理好基础研究和开发创新以及长远和近期的关系,对于区分好政府主体行为和企业主体行为、对于正确运用国家意志和竞争机制,以及对于指导研究机构改革发展、人才分流,都具有蕴含深度,又有现实的指导作用。
二、在实践中“放开一片”取得了巨大成效。
在从高度集中、政府主体、计划至上的计划经济体制转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的过程中,从整体上把“放开”做为科技体制改革的重点,无疑取得了最了不起的成效,是各国科技体制改革转轨诸模式中振荡最小、损失最少的辉煌典范。
在“放开”思想指导下,绝大多数独立科研机构走向市场、迎接竞争、研究需求、落脚应用,以最快的速度、最低的代价上完了走向经济建设主战场的第一课。其不仅体现在研究所和产业界的加速结合、经济来源的合理变化、科技服务对象的适时调整,更体现在广大科技人员思想观念和意识的转变,而这正是实施“放开一片”思想取得的最根本和最起长远作用的成就。
另一方面,强化推进“放开”方针付出的局部代价和暂时牺牲在于短时期内总体科研水平的下降,多数科研单位的“老本”相对吃空,后劲减弱,潜力下降。这种现象是一个时期的必然,是巨大成就伴随的负面效应,不能由此因噎废食,冲淡推行放开方针在战略层次上的根本性成就。正确的命题应该是各级科技管理部门对这种“大进展小牺牲”的必然局面作到心中有数,适时调整修正,减少损失,在走向市场的战略目标基本已成定局时不失时机地强调提高水平、积累后劲、着眼长远和打好基础问题,并大力作好“放开”和“稳住”之间结合点上的有机衔接。这将是“放开一片”方针取得最终全面成功的重要标志。
三、“稳住一头”在执行中不能说很成功。
对于中国这样一个发展中大国,科技投入不可能很大,倒底“稳住”什么?怎么“稳”?确实是一个难题。在实际执行中出现的问题主要是重心不当、偏离国情。
我们的国情是“穷国办大科研”。因而不可能样样争先、处处跟踪、全面出击、事事填空(“填补空白”)。我们的国情是生产还很落后,必须事事作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稳住的重心内容也必须紧密结合经济建设的需要。如果能把稳住的内容大体上划分为自然科学基础和产业科技基础的话,无疑近期内对中国更需要的是产业科技基础,也就是构成一个国家产业科技水平的基础工程科学、产业共性技术和劳动者基本技术素质。
多年来,由于产业科技基础的薄弱和被忽视,形成虽然大量引进先进制造技术,我国发电设备照样振动、断轴、飞叶片;形成最悠久的铸造古国,一方面夸耀古代铸钟,另一方面发动机铸件不得不大量进口;形成出口机电产品数量在增加,而价格在下降,这里除了管理上的因素外,主要是我们的产品在精确度、可靠性方面越来越满足不了高要求的客观需要…。如此种种,正是我国科技政策中稳住方针所应着重注意从根本上研究解决的。而近年来我国产业部门的基础技术、共性关键技术研究普遍地被排除在稳住的对象之外,成为必须依靠横向合同来支撑的短期开发项目。这种局面使得稳住和放开之间形成了断层、出现了鸿沟、加重了脱节,科学先进和产业落后同时存在。这不能不说是“稳住一头”方针在执行中重心不当的表现。
当年日本宁可少争诺贝尔奖,也要把产业技术基础搞上去的振兴方针,从日本国情出发,取得了成功。确实值得我们引为借鉴。
四、重点工程代替不了产业科技基础。
重点专项工程的成功显然离不开产业科技基础,但不是产业科技基础的全部;重大装备的攻关成功需要产业科技的高超水平,但并不带来素质的稳定提高。正如考TOEEL得了高分不一定英语水平很高;注重培养冠军代替不了提高全民体质;实战取胜必须建立在平时刻苦练兵的基础上。在处理产业科技关系上过分的实用主义,带来的必然是知其一不知其二,甚至是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结果是改变一点参数,就不会设计;增加一些要求,就无法满足。这也正是“引进过了又引进”、“一搞国产化就出毛病”等现象的内在原因。
因此,大力支持重点工程并不自然而然就包含了稳住产业科技基础的需要。何况在开放型全球经济条件下搞重点工程往往可以利用国外已经做得很便宜的零部件和原材料,可以利用国外已经成熟的软件和技术人才。典型的例子是南美的汽车大国并不拥有高水平的汽车和汽车装备开发的科技基础;中东拥有大量钻机和炼厂的石油大国只能始终不断地进口石油装备和配件。我国的产业科技政策显然不能建立在“买”的基础上,这就必须从指导思想上十分重视产业科技基础的稳步提高。
五、国际经验教训呼唤稳住产业科技基础。
日本工业最有影响的政府科研机构工业技术研究院每年经费预算1200亿日元,大力推进为实行日本科技政策所确定的产业重点技术的研究。
美国克林顿政府用预算增加一倍的办法强化支持标准与技术研究院(NLST)以推进先进制造技术计划(ATP)、制造技术中心(MTC)计划。
亚洲“四小龙”的工业起飞同样得益于国立的工技院、工研院、生产技术研究院的产业科技研究成果。
相比之下,我们在推行“稳住一头”方针中,正好忽视了最应该支持的工技院和NIST这一层次所代表的产业科技基础工作。
另一方面,原苏联把过多的注意力集中在宇宙飞行、尖端武器,而产业科技基础并未得到足够重视,造成多年来工业产品傻、大、黑、粗,质量不高、竞争力低下,面对解体转轨,科技基础更是一落千丈。
正反经验呼唤我国在贯彻“稳住一头、放开一片”英明方针时一定要把产业科技基础放在足够重要的位置。
要进一步深化科技体制改革
十多年来,按照中共中央《关于科学技术体制改革的决定》的精神,全国上下千百万科技工作者进行了卓有成效和创造性的实践。他们大胆探索、勇于开拓、不断创新、开辟了崭新的局面和广阔的战场。建立了技术成果商品化的机制;技术市场、信息市场逐步形成;市场机制在科技运行和资源配置中的作用日益加强。完成了拨款制度的改革,推动了大批科研机构进入经济建设主战场。科技界市场经济的意识不断加强,广大科技人员对科技成果转化的意识基本建立,并致力于解决国民经济建设中的重点、难点和热点问题,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科技工作按照三个层次全面发展的格局逐步形成,科技系统的结构有所改变。高新技术及其产业、民营科技企业崛起,形成多层次、多渠道、多种形式并存互补、共同发展的兴旺局面。农林科技进步机制逐步完善,企业技术创新机制开始建立,全社会依靠科技进步的意识得到提高。十多年改革与发展的辉煌成就,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新型科技体制奠定了基础。
1.结构调整,势在必行。
过去由于条块为主的领导体制,造成科技工作中军民分割、部门分割、地区分割、学科分割的弊端,这种各自形成的封闭体系导致了科研力量分散和机构、专业设置低水平的重复,也造成研究开发项目的低水平重复和浪费。科研单位彼此缺乏联系与合作,科研资源分散、资金浪费,效率低下,由于依附了主管行政部门,游离于生产设计单位之外,又成为结构优化的障碍。再则学科设置陈旧、人才布局不合理,人才的培养、使用和流动机制还不能充分调动广大科技人员的积极性和聪明才智,使得重点难加强,整体效应难发挥。另一方面,科技投入严重不足,投入机制尚不完善已成为科技改革与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社会保障制度改革滞后,重大项目的建设与引进科技参与不够,相关部门之间缺乏协调驱动机制。建立企业的技术创新机制受到企业自身的困扰、如短期行为,缺少对科技进步的需求及资金等,另外理顺科技宏观管理体制也未到位。因此,深化改革、调整科技系统的组织结构已经势在必行,这项艰巨的历史任务,已落在我国科技界和广大科技人员的肩上。
2.明确目标、加快步伐。
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的基本方针是“稳住一头,放开一片”。按照这一方针对我国科技系统进行结构性调整,可以加强我国的整体科技实力、科技水平和发展后劲,更好地发挥广大科技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实现科技资源的合理配置。
科技体制改革的目标是: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需要,遵循科技自身发展规律和市场经济运行规律,构造结构优化、布局合理、精干高效、纵深配置的现代化研究开发体系;建立开放、流动、竞争、协作的科研机制,市场导向与技术创新相结合的成果转化机制;培养和造就一支能进军科学前沿、富有创新能力的跨世纪人才梯队;形成统筹协调的科技管理体系,健全完善的科技政策和法律体系。现代化研究开发体系是新型科技体制的组织基础,应当包括:由高等院校、科研单位和一批独立科研机构组成的、少而精的基础性、高技术研究体系,主要从事国家重点学科、领域的综合性、长远性、尖端性研究开发和人才培养工作;由行业性、区域性研究开发中心组成的应用研究开发体系,主要解决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中的重大科技问题及共性基础技术;由科技服务、社会公益机构组成的科技进步支持体系,从事与科技进步相关的第三产业和社会公益事业;由高新技术企业和大中企业的技术开发机构组成的技术创新体系,主要从事企业生产技术和产品技术的研究开发活动。科技资源在现代化研究开发体系中要形成合理布局和纵深配置。
我们要用10~15年时间的努力,建立起新型科技体制,可分两个阶段完成这一光荣任务。从现在起到本世纪末为第一阶段,力争取得标志性进展,初步建立新型科技体制的基本框架:科技系统的组织结构得到优化;形成一支10万人左右的高水平的基础研究、高技术研究和重大项目攻关队伍;引导90%以上的科技力量进入经济建设主战场;相当数量的科研机构完成改制转型、分流人才工作;在重点领域建成若干个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国家研究开发基地;初步形成适应科技发展的社会保障体系;建立起财政拨款、企业投入、金融资金为渠道的全社会、多元化、多层次的科技投入体系;全国研究开发投入占国民生产总值1.5%,其中企业应占全国研究开发投入的一半以上;全社会的技术创新机制基本形成;宏观管理体制基本理顺。
3.企业应成为技术开发的主体。
加强企业的技术开发能力,完善企业技术开发体系建设,建立健全企业的技术创新机制,这是我国科技体制改革的重要任务之一。
实践证明,只有企业产生技术开发的动力、活力,有了积极性、迫切性和需求,技术开发才有了源头活水,有了方向和重点,也就有了资金的支持;只有企业成为技术开发的主体、科技经济一体化才能有重要基础;科研单位科技人员只有溶入企业的技术开发之中,才能更好地做好开发技术的工作。企业要有后劲、在未来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一定要依靠科技和科技人员,增加企业不断开发新技术的能力。要加强充实企业的研究开发队伍,形成发展支柱产业和高科技产业的骨干力量。大中企业可与大院大校合作开发,也可互相兼职、人才互相流动,探索一条一体化的新途径。
发展农村科技将是改革的又一大重点,要以建立农村科技服务体系为重点进行优化组合。地属科技机构的一半左右约一千多个和县属二千多个科技机构的重点是建设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并成为农村科技进步的主力军,为我国农业现代化作出贡献。
4.政策引导、逐步推进。科技体制改革进入攻坚阶段,面临着尖锐的矛盾和很大的困难,因此各部门、各地方要根据各自经济发展和支柱产业发展的需要,提出科技系统结构调整的重点和方向。以推进本地区、本部门的人才分流和结构调整。只有这样科技部门、科研单位才能有的放矢,才能克服盲目性,增强科学性和针对性。各行业、各部门要优势集成、重点发展、逐步形成一批行业研究开发中心,进行行业共用基础技术的研究和关键技术的研究开发,建立行业技术创新服务体系,面向传统产业改造和产业结构调整进行研究、开发和服务活动。各地方要根据地区经济产业发展的需求进行优化调整,支持地区性研究开发中心,促进地方和农村科技经济一体化发展。
基础性研究是我国科技事业发展的基石,但目前经费非常困难,加强重点难以落到实处,各项计划和项目经费强度不够,科研基地建设的基础很差、储备减少、人才流失严重,因此要下大决心尽快改变这种局面,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要在基本建设、设备更新、设备运行和科研活动方面加大支持强度,保持一支稳定的精干的高水平的科研队伍,建立一个开放的、具有国际标准的国家科研基地,成为我国现代化研究开发体系的中坚力量。要鼓励引导以技术开发型为主的大批科研机构,以多途径、多形式进入市场,长入经济逐步进入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开发体系。要采取措施,逐步解决部分科技机构不合理低水平重复设置的现象,对长期没有承担科研任务,不开展科研活动的科研机构,帮助它们找到施展自己才干的位置。经济发展的关键在科技,基础在人才。因此,还要注重加强培养跨世纪的科技人才,造就浩浩荡荡的科技大军,以创造我国科技事业光辉灿烂的未来。
我国科技系统结构调整势在必行
建国以来,我国克服重重困难,建立了一个相对独立完整的科学技术体系。这一体系与新中国的政治、经济体制相适应,在国力有限、科技资源匮乏和境外敌对势力封锁的情况下,成功地解决了国家经济建设与国防建设面临的一系列重大科技问题,缩小了与发达国家科学技术的差距,在一些重要科技领域达到世界先进水平,为我国科技、经济和社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与此同时,我们必须看到,我国科技体系受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存在着比较严重的结构问题。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形势下,这类问题越来越突出,主要表现在:
1.政府所属科研机构数量过多,整体素质不高。新中国成立以来的40多年间,我国政府部门所属科研机构平均每年新增120多个,在某些阶段,还“跳跃”增加,1983~1986年的三年间,全国增加了947个科研机构。到1993年底,全国县以上政府所属独立科研机构多达5446个,职工总数103万人,其中科学家、工程师43.3万人。政府部门所属科研机构总规模如此庞大,这在当今世界上是绝无仅有的。由此带来的主要问题:一是人均科技经费太低,只及发达国家的十几分之一,大多数科研机构业务工作难以正常运行;二是给国家财政造成很大压力,既便国家对科技的投入有比较多的增加,但是想维持现有总规模而又要有必要的经费支撑强度是不可能的;三是过多的科研机构独立于企业等经济部门之外,人为地肢解了科技与经济的有机联系,严重影响科技经济的发展。随着机构数量和总规模的不断膨胀,我国科研机构的整体素质并没有得到相应提高。低层次机构居多,人才、设备严重不足。据专家估计,目前大约有57%的科研机构不从事或基本不从事R&D活动,这些机构实际上已失去了科研属性。
2.条块分割、机构重复、浪费严重。我国科研机构及其它各类科技机构基本上都是从产品经济的需要出发,由政府部门和行政单位规划和兴建的,军民分割、部门分割、地区分割、学科分割,各自都力求形成“大而全”和“小而全”的封闭体系,无法形成整体的集团军。这种条块分割的封闭体系往往造成科研力量布局分散,机构和专业设置大量低水平的重复。同类机构在同一地区重复设置,在同一系统逐级设置,在不同系统分别设置。据初步估计,全国至少有1/3的机构都是不应该重复设置的。研究开发机构的大量重复设置,彼此又缺乏必要的联系和合作,其结果必然是总体规模失控、科技资源分散,系统运行效率低下。更为严重的是,在条块分割的现实格局下,各类科研机构对于行政部门有着很强的依附性。几乎所有重复设置、水平低下、应予淘汰的科研机构都能得到上级主管部门的保护,造成科技资源不必要的浪费。以部门为核心的隶属关系,还为科技系统结构上的优化组合设置了层层障碍,为科研单位进入企业或与企业结合带来了重重困难。
3.管理分散,调控乏力,核心权威不足。我国科技工作管理体系分为国家科委、中国科学院、国防科工委、国家教委和经济主管部门好几大块。各个部门都自成系统,其行政职权大多只能在本系统内发挥作用。部门之间只有一般的业务往来而缺乏必要的集中协调。全国科技系统存在领导多头、计划雷同、项目重复、资金分散、调控乏力、军民分离、产学研脱节等严重问题,科技资源从总体上不易做到合理配置,难于组织实施一些对科技和经济长远发展有重大影响的科技工程项目,科技经济发展的整体效益受到严重影响。
我国科技系统结构的诸多弊病,是长期以来实行计划经济体制,宏观上粗放管理,微观上粗放经营,走数量型发展道路的结果。刻板的部门分工和行政区域,割断了科学技术领域之间以及科学技术与经济发展的内在联系。同时,也由于人们对如何建立合理的科技系统结构缺乏科学的认识。结构问题只能依靠结构的改革和调整来解决。我国科技系统在发展过程中曾经有过几次结构调整。那时的调整内容一般仅限于科研机构的上收和下放,总规模的扩大和收缩;调整的性质是在计划经济体制框架内修修补补。因此,效果都是很有限的。1985年《中共中央关于科学技术体制改革的决定》出台后,科研机构转换机制、分流人员取得一定成效,出现了一些新的科技组织形式。但是从总体上看,科技系统结构基本上没有发生实质性的变化,体系膨胀、机构重叠、力量分散、条块分割、科技与经济脱节的局面没有从根本上得到扭转。这主要在于这些年的科技体制改革比较集中于微观层次的机制转换,对于宏观系统结构问题触及较少,因而在系统结构调整方面,缺少比较科学的宏观筹划和强有力的政策指导,结构调整的目标原则都不是很清楚,调整力度自然不会很大。事实表明,科技系统结构问题已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体制改革的效率,成为影响科技经济有机结合的关键障碍,是我们深化科技经济体制改革必须尽快解决的主要问题。贯彻“稳住一头,放开一片”的方针,如果没有结构调整作基础,将是一句空话。
现在离2000年时间不多了,新旧世纪交替之际,正是我国建立新体制和实现现代化的关键时期。加快科技系统结构的改革和调整,合理配置科技资源,促进科技人员更多地进入经济建设主战场,对于落实江泽民总书记最近提出的“科学技术要有一个新的解放和大的发展”的指示精神,巩固十年科技体制改革的成果,建立新的科技体制和新的经济体制,确保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快速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当今世界以科技进步为核心的综合国力的竞争愈演愈烈,许多国家都在大力调整科技经济结构,实施科技经济一体化战略。我国科技系统结构调整越早、越彻底,就越主动、越有利。
应用科研单位的运行机制构想
近十年来,应用科研单位经历了以事业费减拨为主要标志的科研体制改革后,又被急速地推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大潮。应用科研单位的领导人实际上已经由单位的管理者变成了科学技术研究的经营者。他们要自负盈亏,要寻求本单位的生存与发展;同时还肩负着将基础研究成果转化为生产技术的社会责任。人员构成、工作经验以及设备条件和社会责任客观上决定了应用科研单位只能以科研作为其生存与发展的基础,并且要求其运行机制从计划经济条件下的管理体制转变为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经营体制。
科研仍旧是基础,但科研选题必须以市场为导向。这首先要求科研单位的信息部门由简单的书刊管理、资料翻译部门变成以思路清晰、眼光敏锐的信息人员为骨干的科技、生产、市场信息以及有关政策信息的收集、整理和分析部门,并结合本单位的实际情况,及时地依据科技发展动向、市场分析和效益预测提出科研选题,为科研成果迅速转化为生产力奠定基础。
发挥科学技术委员会的咨询、参谋和民主监督作用,对科研方向和科研课题进行充分的论证,从而保证科研决策的民主性与科学性。打破封闭的科研体制,积极争取与国内外的政府、科研机构、企业及民间组织在经费、人员、技术、装备等方面的多渠道合作,从经济条件和技术条件方面保证科研课题的顺利完成。搞好短期和中、长期科研计划,以科技经营战略的眼光安排应用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开发性研究,将这三方面的研究有机地结合起来,以保证不间断地把足够数量的可直接用于生产实际的科研成果投向市场,使本单位获得持久的收益。
竞争是市场经济的必然,要适应市场竞争就必须以效益为中心,采取灵活机动地对人力、财力、物力进行及时再配制的统分结合式运行机制。一方面,对市场前景好的开发性研究项目给予大力支持,允许项目组大胆地如兵买马、扩充实力以求迅速发展抢占市场;另一方面,要打破目前普遍存在的科研人员、科研设备甚至科研方向的“项目所有制”观念,决不允许项目组乃至个人对某个研究开发领域实行垄断,应当从科研单位的运行机制上保证及时地组织起足够多的科研力量投入到开发前景广阔的研究领域中去,以达到全面开发和充分占有市场的目的。
为达到上述目的,就需要以改革为龙头,转变管理机构的职能。财务部门的职能应该不仅仅是一般意义的当家理财,更重要的任务是筹措资金从经济上保障科研开发工作的正常进行。对人事部门的基本要求应该是积极地按照科研和开发工作的安排,努力进行人员调配,保证所需科研人员及时倒位。设备管理部门必须掌握现代科研仪器设备的知识,了解国内外行情,担负起仪器设备的选购、使用和维护的指导、监督责任;以经济为杠杆,提高现有设备的利用率,开展有偿借用、委托加工等业务,为更新科研设备、增强科研实力积累资金,逐步形成一般设备、尤其是加工设备的专业化经营性管理。
对下属科研分支机构也应根据市场的发展变化及时地进行各分支机构间的力量调整乃至重新组合,以达到足够的调整力度。同时,要对调整转变了研究方向的人员进行以技术讲座形式为主的短期培训,形成多种研究特长的人员配合研究的优势。
十年改革对科研成果迅速转化为生产力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使我国的应用科研机构在科研和科研成果的开发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科研单位只要坚持改革、大胆探索、努力进取,就可以大有作为。
标签:科技论文; 科技体制改革论文; 经济建设论文; 社会改革论文; 经济论文; 社会体制论文; 经济学论文; 科学论文; 时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