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分发挥图书馆在中小学的作用促进素质教育的发展_素质教育论文

充分发挥图书馆在中小学的作用促进素质教育的发展_素质教育论文

发挥中小学图书馆职能,促进素质教育发展,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中小学论文,素质教育论文,职能论文,图书馆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基础教育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对中小学生能力培养和整体素质的提高提出了新的要求。素质教育的启动与实施,同时也给图书馆带来机遇和挑战。图书馆是学校的重要组成部门,是学校的信息中心,知识传播的媒体中心,课堂教育的延伸,课外教学的基地。因此,中小学图书馆要确立目标,充分发挥图书馆的职能,才能更好地促进素质教育的发展。

1 图书馆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

学校图书馆担负着传递信息的情报职能,是学校教育和教学研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体现办学水平的一个主要标志。正如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学校——首先就是书籍,无书不成校”。要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文化科学、劳动技能、身体心理等方面的素质,图书馆的作用不可低估。

1.1 促进学校德育工作。 学校的职能是育人,育人首先要育德,学生只有思想品德好,才能真正成为一个对社会、对国家有用的人才。学校图书馆作为一个思想意识传播媒介,在掌握中小学生阅读方向、阅读范围乃至品位上都发挥着主渠道的作用。因此,图书馆对中小学生的课外阅读活动有着重要的引导作用。读书,对一个人的成长成才,影响是巨大的,正所谓“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图书馆的藏书是经过精心挑选,内容健康,对低级趣味、庸俗不堪的图书,能有效地抵制和杜绝,避免对中小学生产生消极影响。

1.2 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基础教育从 “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就文化科学素质方面而言,必须在智力和能力方面下功夫,但单靠课堂几十分钟授课,显然不能适应学生求知的需要。另外,学生之间存在着智力和能力的差异,教师授课的节奏快慢、难易程度的指导上很难掌握,难免会造成学生中“吃不饱”和“消化不良”的两种现象。因此,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借阅资料进行慢慢地领会和理解,能加深课堂上所学的知识,而且通过阅读图书馆丰富的资料信息能扩展视野,更主要是通过阅读学习,能够培养自己的读书习惯,锻炼自己自学和独立思考能力,改进自己的学习方法,善于从浩瀚的书海中汲取精华,从而达到发展智力培养能力的目的。

1.3 提供师生素质教育“场所”。 图书馆自身优势使其成为学校开展对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基地。我国的学校图书馆是一个学校教师和学生都可以利用的一个“公共性”场所。广大师生不但可以经常利用这个场所进行交流、求知,而且在富有浓厚文化氛围的读书环境中,自觉地接受文明环境的熏陶,在潜移默化中启迪思想,激活智慧,美化心灵,从而实现其理想人格的塑造,达到提高素质的效果。同时,现代化的图书馆设备,又能使师生“快、准、精、全”地获得所需信息,为“教”和“学”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2 发挥图书馆的职能

图书馆积极配合学校素质教育,既重要又刻不容缓,学校图书馆要充分发挥其教育职能和情报职能,积极参加素质教育的教学、培养过程,对学生进行多方位的知识教育。但是,当前中小学图书馆发展不平衡,如馆舍面积、设施、藏书量、馆内工作人员,经费等等都差异很大。从有关资料可知经费不足,人力有限,是当前图书馆事业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从办馆的指导思想看,重藏轻用,以藏为重的传统观念仍在束缚着人们的思想,致使现有的藏书资源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因此,中小学图书馆要进一步加强管理,充分发挥图书馆的教育职能和情报职能,更好地为教学和教育科研服务。

2.1 明确管理目标。 目标管理是现代科学管理的一种方法, 即利用图书馆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围绕图书馆工作确定目标,以及为实现这个目标而开展的一系列管理活动。在实施目标管理的过程中,要进行检查,评比优劣,激励馆员发挥其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优化思想业务素质,最终达到充分发挥图书馆的教育职能和情报职能,加强对学生的素质教育。

2.2 加强“入馆教育”。

“入馆教育”是图书馆教育的一种手段,它用形象的、直接的方式,把一批批学生请进图书馆鼓励他们利用课余时间来利用图书馆,把图书馆作为第二课堂,在图书馆享受到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熏陶,在知识的海洋中遨游。中小学生是长知识、长身体时期,他们上进心强、可塑性大,因此,学校图书馆应在学校各方紧密配合下主动地向他们提供各项有益的服务,吸引广大学生经常利用图书馆。

2.3 建立科学馆藏体系, 形成“藏”“用”相结合的管理方式。 中小学图书馆建设根本任务,就是要以优秀图书来武装学生、引导学生、培养学生。图书馆的功能和作用是通过学生对馆藏图书的阅读来实现的。课外阅读是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在阅读中,学生培养了品德、陶冶了情操、丰富了知识、开发了智力、增长了能力;在阅读中,学生获得了自主发展、自我开发,培养了终身读书的良好习惯。因此,对中小学图书馆的藏书应该有较高的要求。一是藏书质量要高、品位要高、格调要高,做到办馆育人。二是藏书内容要符合学校层次,能为师生所喜爱。三是藏书品种要丰富,结构要合理,同时,提高图书馆人员的素质,自觉抵制社会上一些不良倾向对中小学图书馆藏书建设的干扰,确保藏书质量。同时,藏书是为了用书,面对信息产业迅速发展的形势,必须采用“藏以至用”的管理方式,加强图书宣传,如设新书专架,定期出板报(推荐新书、好书,刊登读者的读书心得、体会等等),从而使馆藏图书得以充分利用,总之,馆藏图书要做到全面、系统、完整,具有基础教育的特色,同时,注重引导学生,加强图书宣传工作,搞好借书推荐和阅读辅导等,吸引读者到图书馆学习,对学生进行多方位的知识教育,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2.4 增加经费投入,实行现代化管理。 缩微、 复印等技术的应用,大大方便了读者,电子计算机的介入,又为提高文献信息利用率开创了广阔的前景。尽管中小学图书馆在这方面起步较晚,有一个逐步发展的过程,但是,图书文献管理的现代化进程是不可逆转的,为此,必须从两个方面加以努力,一是各级有关部门,要积极争取和创造条件,进一步增加图书经费的投入,力争加快图书馆现代化的进程,不断推动中小学图书馆事业的发展,二是图书工作者要努力学习现代化管理知识,促进图书管理向科学化,规范化方向发展,不断提高图书利用率。通过两方面的努力,图书馆服务水平将会大大提高。

综上所述,中小学图书馆应积极配合学校的“教”与“学”,充分发挥图书馆的教育职能和情报职能,对学生进行多方位的知识教育,使他们“学会学习”,能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良好的学习方法,并使得他们能用图书馆的丰富资料来更新知识,开阔视野,从而达到提高学生整体素质的教育目的。

标签:;  ;  ;  

充分发挥图书馆在中小学的作用促进素质教育的发展_素质教育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