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房屋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
引言:房屋建筑由于自身复杂性的特点,使得安全问题处于潜在的状态,加大了对于建筑工程安全管理工作的难度。另外一方面,随着建筑工程规模和数量的不断增加,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不仅仅牵涉到人身的安全问题,还将影响着建筑施工的整体质量和效益。
1、施工安全管理的主要特点
1.1.不安全因素大
建筑产品的固定性造成在有限的场地和空间内集中了大量的人力、材料和机具,当场地窄小时,由于多层次的主体交叉作业,很容易造成物体打击等伤害事故。同时,建筑物体积庞大,外部形体形式多样,使得安全管理办法和安全防护措施随着工程类型和进度发展要作调整。对于目前在城市施工的超高层的建筑、特殊形体的建筑。其围护工作更受到空间狭小的限制,使得操作者危险度增加,高处坠落事故增多。
1.2非标准化施工增加危险因素
工程的建设是有许多方参加,需要多种专业技术知识,加上地区差异大,地区发展不平衡,建筑企业数量多,其技术水平、人员素质、技术装备、资金实力参差不齐。这些使得建筑安全生产管理的难度增加,管理层次多,管理关系复杂。
1.3施工条件恶劣
施工周期长同时露天作业使得工作条件十分恶劣,由于建筑产品的体积特别庞大,施工周期长,从基础、主体、屋面到室外装修等整个工程的70%均在露天进行作业。同时要忍受春夏秋冬的风雨交加,酷暑严寒的气候变化,环境恶劣,工作条件差,容易导致伤亡事故的发生。
2、房屋建筑施工安全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2.1施工现场安全管理不到位
在施工现场,许多中小型施工企业对建筑施工安全生产重要性认识不到位,不能把施工安全管理工作摆到正确位置,不能及时传达和贯彻落实国家有关建筑法律法规、规范标准和各级行政主管部门的文件,安全施工监管薄弱,只重视生产进度和经济效益,不能做到企业法人、项目经理、班组长、操作人员“四位一体”进行现场全管理,从主观上滋长了安全事故发生的频率。
2.2建筑施工技术不够规范
施工过程中的技术操作管理是安全管理的关键,建筑施工现场对《安全生产法》和《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等不熟悉,从而导致监理单位和监理人员对施工技术操作管理不到位,现场存在大量事故隐患。
2.3现场施工用电不规范
未使用标准配电箱或配电箱安装位置不当,漏电开关参数不匹配,且存在部分配电箱内无隔离开关,引入引出线路不符合要求或混乱,外电防护不到位或防护不符合要求等现象。
2.4现场施工机械设备防护不规范
安全防护设施不能按规定配备到位。施工企业单纯注重生产进度和经济利益,忽视对安全的投入。一些生产厂家为了自身利益,不按国家有关标准和规范进行设计制造施工机械设备。随意降低产品性能、安全系数,在生产中偷工减料。致使劣质设备在施工现场泛滥成灾。这些都给现场施工安全管理带来了隐患。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施工安全管理存在问题的相应对策
3.1落实好安全生产责任制
施工管理人员要明确责任和分工,制定出明确的安全目标,把安全责任落实到每一个岗位和每一个环节,形成人人抓安全的局面。尤其是项目部的管理人员,不要将安全工作推到安全员一个人身上,要齐抓共管。建立项目部的安全轮流值班制度,值班人员作为当日安全生产的具体负责人,主要负责监督和督促班组做好班前的安全教育,对现场的违章行为进行制止和纠正,对现场的安全生产状态进行全面的检查,做好值班和交接班记录等。
3.2规范施工操作,加强安全生产监督
监理人员要依照法律法规和技术操作规范的要求,对施工现场作不定期的检查、指导,使施工现场每一个部位、每一个环节都严格执行操作规程,如规范脚手架搭设、规范施工现场临时用电、模板工程等,加强现场防护和文明施工。对施工中违反法律和法规的行为,存在重大安全隐患的施工单位,要责令限期整改或停工整顿,坚决杜绝由于施工人员技术操作不当而引发的安全事故。
3.3规范现场施工用电
施工用电方面,严格执行建设部《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的要求,临时用电针对不同施工阶段和不同专业特点,要求编制专项设计方案,坚持做到三级配电,两级保护。配电线路必须按有关规定架设整齐,架空线应采用绝缘导线,不得采用塑胶软线,不得成束架空敷设或沿地明敷设。
3.4规范使用现场施工机械设备
现场施工机械设备防护方面,严格设备进场的性能检查,严抓安装就位后的安全调试,坚决淘汰已报废的机械设备。对购买使用的设备一律实行备案制度,记录设备使用过程中的故障、维修、保养情况,禁止对运行中的设备违章指挥和违章操作,以保障施工设备正常运转。
4、对建筑施工安全管理的要求
4.1加强施工现场安全检查监督,建立安全管理联络网
施工现场各项安全管理工作,应采取专职人员检查与群众性检查结合,平时检查与定期检查相结合。施工高峰阶段和冬、雨期阶段要组织专项检查。检查的重点应围绕高处作业、电气线路、机械动力等方面进行,防止发生高处坠落、触电、机械伤人等事故。
4.2实行奖惩制度,激励安全先进
在施工现场安全管理中,把严格考核制度作为加强施工现场安全管理,推动安全生产水平提高的一项重要措施来抓。对安全管理检查结果优秀的给予奖励并总结推广其先进管理经验,对安全管理存在问题和隐患的挂红牌并限期改正,特别严重的要立即停工整改,整改合格后方可复工。
4.3以开拓创新为动力,积极探索安全管理工作的新方法
积极推广和应用新设备、新机具、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不断提高安全生产水平,在安全管理方式、方法、措施上进行创新,结合安全生产实际,大力推广安全适用、先进可靠的生产工艺和技术设备,以科技进步为动力,注重与时俱进,增加安全管理的超前性。
4.4 建立施工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在建筑施工安全管理中,为提高抵御建筑施工中特大安全事故的快速反映能力,最大限度减少事故损失,要建立安全事故救援预案体系。选派骨干力量设置通讯组、抢救组、交通治安组、救治组、物资供应组、善后处理组,备齐救援物资,如车辆、担架、氧气袋、止血带等,按照各自的职责和分工迅速有效地组织抢险救援工作,防止事故扩大,努力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结束语
综上所述,要实现房屋建筑工程中的施工安全,就要不断的从现实中汲取教训、吸取经验,并在建立健全施工安全管理制度、完善施工安全的管理制度的同时,通过不断的加强技术培训和安全教育来提高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从而实现安全施工的最终目标。
参考文献
[1]殷亚玲.探讨建筑工程施工中安全施工管理的重要性[J].低碳世界,2018
[2]郑晓云.赵冉冉.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模式探究[J].建筑安全,2018
[3]马腾.闫旭.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措施探讨[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7
论文作者:彭斌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1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9/6
标签:安全管理论文; 施工现场论文; 建筑论文; 现场论文; 建筑工程论文; 安全生产论文; 作业论文; 《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1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