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电能在我国人民的生产和生活中扮演着无法缺少的角色,是人们在生产生活中的必需品。但就现有的形势来看,我国的能源分布和生产,东西部之间非常的不平衡,总的来说就是,我国的西部地区能源产量大,质量高,但是东部地区才是能源需求较大的地区,所以我国输送电能的主要方式之一为大规模跨区域输电,在这种状况下,经济的发展推动了电量使用率的提高,这也给电力运输设立了新的目标。
关键词:输配电;用电工程;技术
1当前输配电技术的应用
1.1三相高压交流输电技术
这项技术主要应用于远距离输电工程中,具有极强的实用价值,其在输配电中有较好的应用前景。美国、日本、瑞典等发达国家都尝试建立超高压输电线路,但受电力需求、设备等因素的限制这些计划都被搁置。
1.2高压直流输电技术
在高压直流输电技术中包含两方面具体技术:一是,端对端直流输电。我国应用这一技术的输电工程有葛洲坝—上海工程、天—广工程。另一种是多端直流输电技术。该技术的难度极大,已有的输电工程如加拿大—美国的五端直流输电工程,实际上只有三端参与运行。
1.3灵活交流输电技术
这项技术是利用电力电子技术与先进控制技术对输电系统的电压、电阻等进行灵活调节,从而提高输电能力。这项技术可保证系统实现有功潮流与无功潮流的交换控制,提高维持系统稳定的水平。
1.4减少线损条件下的技术创新
在减少线损要求下,相关技术人员对输配电技术进行了一定的创新,由此研发了相应的输配电技术。一种是柔性输电技术,这一技术实现了输配电技术的智能化发展,增强了对电压等控制的连续性与灵活性。另一种是动态增容技术。开发利用线路的隐性容量,以达到提高线路容量的目的。此外,还有状态检测技术,通过提高系统的监测与诊断技术保证及时发现线路中的故障,提高供电的安全性。
2输配电及用电工程中的线路安全运行技术
2.1线路安全问题
日常维护问题。在输配电与用电工程中扩大新材料、新技术的使用,为其日常的维护工作带来了相应的问题。一方面,新材料与新技术等应用,增加了线路的宽度、高度等,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雷击与绕击的概率。另一方面,塔架基础或地面的破坏,会破坏散水坡,增加线路运行的风险系数。
线路质量问题。线路材料质量低是导致线路运行安全问题出现的最主要的原因,由其引发使的安全问题也是极其严重的。这主要是线路材料生产质量不合格,生产技术低等问题导致的。
2.2线路安全运行技术
防雷技术。防雷技术主要是降低线路的跳闸率与提高线路的耐雷水平。主要的技术手段有加强避雷线路的架设,降低线路被雷击中的感应电压与概率;控制电阻值低于10欧姆;架设耦合线路降低绝缘子电压,实现分流的目的;不平衡绝缘设置,降低大面积断电的可能性。
绝缘子防污技术。加强线路的绝缘子防污技术,并按时对进行绝缘子的清洁工作。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其清洁的方式有以下几种:一是,用带电水进行清理,二是,安装相应的监视系统,以提高对绝缘子清洁度的监控,做到及时清理;三是,对绝缘子进行相应的防尘处理,如在其表面涂抹蜡或硅油等物质。
3用电工程建设中的节能技术
3.1变压器的节能
变压器是用电系统中及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因此,相关部门必须重视变压器的节能技术。变压器的节能只要考虑两方面;一是,空载损耗,另一种是传输功率损耗。当前,应用最普遍的低能耗变压器是S11系统。其次,变压器的节能技术使促进其经济运行。即在要求相同的输电量情况下,调整变压器的运行方式与负载,选择最优方案。相关人员必须加强对变压器的科学管理,在运行过程中选择最合适的参数组合来选择最优的运行方式。
3.2配电系统节能
配电系统的节能主要是通过优化配电系统的设计,构建多层次的配电网,依据用户的用电需求对供电进行降压。同时促进电的逐级分配。在某些项目中利用中压电动机,既可降低电价与维修等方面的费用,可有助于简化配电及降压环节,从而减少这一过程中的电能损耗。在优化配电系统时重点在于工程用电的设计,设计人员以大量的实验调查与研究的结论作为设计的依据,提高用电容量评估的准确性与科学性。
3.3围护结构节能
这项技能技术是通过提高配电室的围护结构热工性能,促进配电室内的温度适中维持在较舒适的范围内,从而减少供暖与制冷设备的使用实现节能。这项技术的实际应用方式有以下几种:遮阳系统、生态绿化系统等。
4输配电技术的发展前景
4.1目前为三相高压交流输电和高电压直流方式
超长远距离的电能输送目前我国均以交流500一750kv超高压、1000kv特高压和直流土800kv特高压输电线路进行输送。其目的仍是继续提高输电能力,实现大功率的中、远了距离输电,以及实现远距离的电力系统互联,建成联合电力系统。而特高压电网能够适应东西2000至3000公里,南北800至2000公里远距离大容量电力输送需求,有利于大煤电基地、大水电基地和大型核电站群的开发和电力外送。中国幅员辽阔,可开发的水力资源的三分之二分布在西北和西南地区,煤炭资源大部分蕴藏在西北地区北部和华北地区西部,而负荷中心主要集中在东部沿海地区。由于电力资源与负荷中心分布的不均匀性,随着电力系统的发展,特高压输电的研究开发亦将会提上日程。
4.2变电站的环保化
工作运转中的变电站,其电气设备会出现机械振动较大,噪声产生较大的状况。并且变电站在工作运行过程中,若因意外状况的发生,变电站出现大幅泄漏或者出现大量废弃物等,不止正常运行的变电站会被影响,周围的环境同时也会被严重的影响,所以,这几年开始陆续出现了各种规模环保变电站,其优点为工作运转噪音更小,污染废弃物更少,符合国家的可持续发展要求。
结论
在输配电及用电工程安全管理中,电力企业必须提升安全管理意识,强化安全管理力度,从企业的实际情况出发,重视现场管理以及设备保护,从多个方面着手加以不断完善,切实提升用电工程的运行效率,确保用电工程运行的安全性以及稳定性,发挥用电工程的运行价值,使其更好地服务于人民与社会。
参考文献:
[1]欧伟华.浅析输配电及用电工程的安全管理[J].技术与市场,2017,24(03):172.
[2]段华仁.试论输配电及用电工程的安全管理[J].山东工业技术,2017(03):175.
论文作者:靳冀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8年第3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4/1
标签:技术论文; 线路论文; 工程论文; 输配电论文; 绝缘子论文; 变压器论文; 系统论文; 《电力设备》2018年第30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