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的有价值的经营价格更高--评1994年“北京戏剧”_话剧论文

艺术的有价值的经营价格更高--评1994年“北京戏剧”_话剧论文

艺术诚可贵 操作价更高——1994年北京话剧回顾,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更高论文,话剧论文,北京论文,诚可贵论文,艺术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1994年,北京话剧仍处于相对稳定的状态。推出的新戏有《阮玲玉》、《浮士德》、《离婚了,就别再来找我》、《与爱滋有关》、《爱在伊甸园》、《我爱×××》和《哈姆莱特》。数量上并不多,外国名剧、商业话剧、实验话剧较为引人关注。与这种表面的稳定呈极大反差的是,1994年话剧在操作领域上的探索、实验及相关话题处于一种非常活跃的状态。而这方面的努力比单纯的剧目推出更具现实与长远意义。

《浮士德》、《哈姆莱特》是1994年推出的两部外国名剧,均为林兆华、任鸣执导。《浮士德》是首次在中国上演。它是一部非常艰涩的话剧,外国一般只排比较轻松的上半部,像此次在两个多小时的时间内演出全部的《浮土德》尚属少见。导演想使《浮士德》尽量变得好看,易于接受,但效果不佳。《哈姆莱特》在1990年曾作为实验戏剧进行过内部演出。导演让三位演员交替饰演哈姆莱特,让英雄的、古典的哈姆莱特回到凡间,“让他成为我们的兄弟和我们自己。”该剧演出获得极大成功。

1994年最热闹,炒得最火的话剧莫过于《离婚了,就别再来找我》。这是一出纯粹的商业戏。它从贷款、回收、合作方式到剧本选择、明星演出、宣传炒作都非常商业化。尽管该剧从剧本、舞台设计到演员表演都相对粗糙,但它却取得了良好的票房收益,获得新闻媒体的极大关注,成为社会热门话题。《离婚了,就别再来找我》作为商业话剧取得了成功。

实验戏剧始终在北京话剧中占有一定的位置。1994年,实验戏剧表现得更为活跃和丰富。牟森在这一年中推出了《0档案》(参加了比利时、法国两个艺术节的演出)、《与爱滋有关》。《与爱滋有关》没有剧本,没有故事,观众看到的只不过是一群人在舞台上闲聊着做了一顿饭。牟森在形式、观念上的努力使得人们第一次觉得一出戏剧已不太是一出戏剧了。这出戏更像是一次大的行为艺术。孟京辉在这一年也推出了新戏《我爱×××》(编剧孟京辉、黄金刚、王小力、史航)。该剧始终采用极为单一的“我爱×××”句式,全剧共有650句之多。它在纯语言实验上进行了探索。该剧同样没有故事,没有人物,没有情节,但它所反映的各种信息、情绪、观念、状态却很丰富。“亚麻布戏剧工作室”推出的《爱在伊甸园》采用了本世纪初中国文明戏幕表制的手法,也具有一定的实验色彩。林兆华、任鸣执导《哈姆莱特》不仅是一出外国名剧,同样也是一出非常成功的实验话剧。

1994年北京话剧真正活跃和有意义的是幕后的变化。这一变化主要体现在制作方式的多样化。在整体文化处于“制作时代”的大环境下,北京话剧慢半拍地意识到商业操作的重要性。它已经成为话剧演出非常重要的环节,任何人都无法回避它的存在。传统剧院不得不接受这一方式以摆脱困境,而新的群体更因注重这一方式而变得非常活跃。

1994年北京话剧的制作方式大体有:①纯剧院制作:仅有北京人艺能做这一点。②与剧院进行合作制作:这方面以实验话剧院为代表。《浮士德》是实验话剧院与歌德学院合作的产物,后者负责剧本、部分资金及外聘导演等。《离婚了,就别再来找我》是实验话剧院与演出人谭璐璐的商业合作。演出人负责从市场分析、操作、筹措资金、选择剧本到宣传、演出等诸多方面。③剧院工作室制作:亚麻布戏剧工作室隶属于青艺,但它具有一定的灵活性,与纯剧院戏有所不同。④个人、艺术群体制作:以牟森和他的戏剧车间为代表,只能以内部观摩演出形式进行,无商业回收。⑤文化公司独立出品:时事文化事务咨询公司采用制作人,公司出品的操作形式投资话剧。《我爱×××》成为第一部公司拥有的话剧。

在这一年中,话剧的投资潜力日益显露出来。《离婚了,就别再来找我》的商业成功,刺激了不少公司投资话剧的欲望;而实验话剧同样具有商业价值。《我爱×××》的制作人王小力说:由于一些原因,这部戏只能进行内部演出,但从五场演出看,观众非常踊跃。这说明“实验”、“前卫”已经成为某种商标而具有不小的票房潜力。如果能公开演出,很可能同样获得商业上的成功。

展望1995年,北京的话剧将更加富有吸引力,各种操作形式和规范将更趋于成熟。一些如人艺、实验等大剧院将更多地采用商业合作的方式。剧院之外的新群体将更加活跃。在能申请到演出许可证的前提下,精明的公司、文化商人将步时事文化事务咨询公司后尘独立投资话剧。商业话剧将成为投资热点,而一些实验话剧也将面向市场,纯艺术、实验话剧将面临选择。

摄影/卢北峰/杨卫健/李晏

标签:;  ;  ;  ;  ;  ;  ;  ;  

艺术的有价值的经营价格更高--评1994年“北京戏剧”_话剧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