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的台区线损管理分析论文_陈 静

基于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的台区线损管理分析论文_陈 静

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太原供电公司 山西省太原市030000

摘要:近些年用电采集系统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制度方面不断完善,这也促使了电力企业台区线损治理方面的完善。但是在具体应用方面受到各方面因素的影响线损治理还存在一定问题,这就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企业的现代化发展。所以本文以用电信息采集系统作为基础,对于台区线损治理情况进行分析,从中找到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建议,这对于进一步推动台区线损治理工作进行是非常有意义的。

关键词:用电信息采集;线损管理;应用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电力企业也快速发展。线损管理在电力管理工作中占据重要位置。台区线损管理涉及到用户量大、基本档案相对较少、有效数据收集存在问题以及设备老化等情况,需进行信息化建设,以保证电力企业的整体管理水平,从而促进台区线损工作的正常高效开展。为完善和提高台区线管理的质量,需将用户用电信息、相关数据分析、设备情况及人工方面的采集都进行有效分类管理,以用电信息采集系统为建设中心,促进电力企业的进一步发展。电力企业用电系统的台区线损管理中,需将人工抄表中出现的错抄、估抄及估抄等现象进行有效且多角度的分析,找到相应的解决方案,实现台区线损管理的真正目的,从而实现技术化革新。

1台区线损管理的基本现状分析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基于用电信息系统的台区线管理工作也在进行一体化转型。传统人工统计仍存在一些问题,需进行有效调整和优化,实现高效率工作。台区线损管理中,需进一步完善相关管理内容和管理模式,提升用电信息系统的全面性和协调性。电力企业发展中,实际管理方面仍存在户变关系复杂、抄表的质量差及违窃故障等问题,技术方面也存在设备老化、破损及空载等问题。线损信息的人工采集向技术采集转型,是线损管理的主流方向。

2影响线损率的因素

影响线损率的内部原因:电能量损耗与线路的电阻率、供电线路长度、导线横截面积等有很大关系;外部原因:电流在通过线路时发热、发生电动力、窃电、三相线路电流不平衡、对外放电等现象都会导致电能量损耗。除电力线路自身因素和电流因素影响之外,应该最大限度地减少其他原因导致的线路电能量损失:辖区内抄表异常、抄表失败、营销系统客户档案与采集系统不一致、台区现场接线与系统挂接关系不对应、台区线损模型建立有误、有表无户、数据同步有误等原因。可以沿着线路走径逐一摸排清理,理清线路接线方式和台区关系,严加管理考核,有效降低线损率指标。

3借助用电信息采集系统提高线损管理水平

3.1进行数据的准确分析

对于用电信息采集系统来说,其可以直观体现线损管理模块相应数据,所以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稳定性会对线损计算准确性产生直接影响,因此要对线损相对较高的台区运行情况实施更加深入的分析,若是上述情况存在异常就能够判定此区域为高损台区。此种情况下就要深入进行集中器分析,对于不安全问题采取针对性措施,保证电力系统的稳定性。另外,需要对科学线损实施定期分析,从中找出其中的差距并有效处理,从而将各降损措施落到实处。

3.2采集异常的排查

某台区线损率一直处在合格范围内,某天开始突然出现高损现象。首先我们利用用电信息采集系统中的高级应用-台区线损管理-台区线损统一视图功能,查询出现线损异常前两天至今的采集成功率、采集覆盖率指标,如果从异常开始时采集成功率明显降低,再穿透到具体采集失败的用户明细,再到数据查询分析里查询、分析这些用户用电量情况,若一直正常用电,基本上就是因为这些用户采集失败致线损率升高,从而派采集运维人员到现场处理,线损恢复。新增用户采集未覆盖。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从查询出现线损异常前两天至今的采集覆盖率指标,如果从异常开始时采集覆盖率降低,再穿透到具体未覆盖的用户明细,再到SG186系统查询该用户的归档日期等,分析出这些用户营销系统未及时同步到采集系统,在采集系统做一下同步即可解决。

3.3窃电因素的排查

某台区采集成功率、覆盖率均100%,通过用电信息采集系统查询对比分析台区线损异常前后各用户用电量情况,若发现某户用电量突降为0或明显降低,再利用该用户正常用电时的电量重新计算台区线损,重算后线损合格,就可能是该用户窃电,再利用采集系统的事件分析功能,查询该户电能表的开盖记录,若开盖时间与线损异常、该用户用电量突降时间相符,基本可判定该户窃电引发线损异常,进而派用电检查人员现场检查处理即可解决。

3.4加强用电采集系统准确性的控制

可以在用电采集系统中设置相应台区总表,同时加强其管理力度,以此来对相应数据(包括电度、数字量等)实施采集。同时要加强抄表的管理,采取更加标准规范的方式进行抄表的管理,做好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的建设以及应用。从现阶段来看,很多区域提升了集抄系统的应用力度,有效提升了线损数据的准确性,确保了电量信息的完整性。电力企业应用用电信息采集系统能够对总表和分表电量实施准确采集,同时将采集到的数据和营销系统实现共享,以此来加强线损情况的实时监测以及分析,有效提升用电采集工作准确性和及时性。除此之外,在进行线损率分析时需要确保流程的标准化以及规范性,对其进行全方位控制,以此来提升用电采集系统采集数据的质量以及效率。此种方式可以进一步降低工作人员的工作量,同时能够更加准确的分析计算台区线损数据。

3.5加强台区管理的规范性,进一步提升线损统计的准确性

对于台区线损管理来说,最主要的难点之一就是户台对应问题。想要有效保证台区低压客户和配变信息现场的匹配性,一定要确保台区的客户能够进行100%的调查,要确保每一块表和每一条线路的准确性。在进行户台关系核查时可以采取如下几种方式,分别为:现场核查、用电信息采集系统、SG186营销系统等等,也可以通过不同的方式进行结合来对户台关系进行核查,对于疑难台区可以实施全天候的集中抄表,以此来对供售电量进行核对。以此种方式对错挂台区客户进行有效清理,同时能够对窃电用户进行有效查处。

3.6有效还原台区的真实售电量情况,从而为线损分析打下基础

对于较为特殊的台区(例如临时用电、协定电量和负荷调整造成的线损高台区)来说,需要采取更加针对性的措施实施电量控制,能够计算出较为真实的线损情况。若是确定其属于高损台区就要及时采取针对性措施进行降损,通过用电信息采集系统进行负荷数据的分析,从而对变压器实施状态调整。另外,也要有效分析三相电流平衡率,若是存在异常问题就需要及时进行调整,从而保证变压器始终处在负荷中心区域,最大程度上确保线损问题得到有效解决。

4结语

随着我国电力企业的不断发展,台区线损管理需得到进一步提升。现状表明,台区线损管理仍存在一定的提升空间。因此,分析了影响台区线损管理的因素,以解决台区线损管理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同时,需完善管理机制,进一步强化用电信息采集系统,从而保障台区线损管理工作的高效开展。

参考文献

[1]王 毅.基于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的台区线损管理研究[J].中国市场,2016,(45):129.

[2]陈 霖.基于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的台区线损管理研究[J].电力讯息,2015,(24):83-84.

[3]常 冲,唐森木,华玲燕.基于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的台区线损精益管理[J].中国电力企业管理(农电),2015,(5):48-49.

[4]姚岱松.基于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的台区线损管理探析[J].电力讯息,2017,(21):193-194.

论文作者:陈 静

论文发表刊物:《当代电力文化》2019年第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0/16

标签:;  ;  ;  ;  ;  ;  ;  ;  

基于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的台区线损管理分析论文_陈 静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