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经济不断发展,城市建设也在不断完善、加速,人们对土地的需求越来越强烈,而土地资源本身有限,因此在土地使用需要与土地现存资源上就出现了矛盾。为了减少矛盾,更好地利用土地资源,现代化建筑应运而生,但是,在现代化建设中出现了许多工程质量相关或大或小的问题。本文依据现代施工现状,针对工程施工问题,着眼施工建设过程,在施工质量与现场管理问题的解决上凭借笔者多年经验提出相关策略,具体参见下文。
关键词:建筑施工;土建环节;质量与管理
一、现代建筑的施工存在的问题
经济发展越来越好,生活质量也越来越高,同时建筑也愈加被要求精细、美观、实用价值高,因此在建筑上的质量和功能也有了新的要求。新型建筑要求施工方根据客户的需要切合地建设,不管是在质量上还是内涵上。
1.首先就是成本控制问题。作为建筑的施工方来说,由于施工方面所用材料、所采技术以及施工周期等的影响,建筑规模变得越来越大。建筑方就需要对建筑面积和建筑时间进行具体的计算和审核,不管是采用施工竞标还是自主施工都需要对成本进行严格的控制,把成本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建筑工程成本是指建筑施工企业在建成一个工程项目的过程当中,生产资料以及劳动所耗费的价值,这种价值具体来说是生产资料转移价值的耗费、必要劳动所创价值的耗费,但在我国许多工程建筑的成本管理控制上并不合理,无论是施工现场所耗成本,还是机械设备、使用材料的成本、劳动力耗费等都存在很多不合理,这涉及到了管理者方面的问题,追究原因则是管理者忽视成本而只侧重工程质量问题,两者上未能兼顾,或者是进度与成本未能兼抓,而成本与工程收益息息相关,成本浪费越低,收益就越高。因此在材料、人力以及机械设备的使用效率上要进行管理与控制,在保证工程质量与进度的同时控制好成本。
2.其次楼层的层数越来越多,施工的难度也越来越大。新型的建筑最新的发展趋势就是建筑高层化,这样做既节省了空间也能更好地进行城市的布局工作,但是高层建筑的施工难度大,高度增加的时候,自然会影响到施工单位对建筑工程的施工难度,导致施工难度加大,这需要施工单位把握好自身的进度、控制任务质量。难度的体现还在于内涵上,新型化建筑需要建筑内涵增多,增加建筑物的文化内涵这是新型化建筑的发展需要,建筑承担的早已不是人们简单居住这单一的功能,而是逐渐承担起文化体现的功能,而文化需要的建筑的质量也愈来愈高,因此施工单位不光要按设计图纸的方案加工也要体现出建筑的内涵,满足人们的需求,体现出建筑的内涵。
二、施工质量与管理上问题的相关分析及对策
1.建筑施工的好坏是必须要把握的问题之一,施工质量的把握最重要的就是原材料的选择,材料采购时相关部门一定要加强采购的质量关,选择高性能材料、合格材料,确保所有入场材料全部质量合格,并且需要符合工程建设所需,不得为节省时间和人力、财力,使用不合格的建筑材料,材料在进入施工现场前首先要逐一检测,并且要对检测设备进行质量检查。
2.施工所选设备的也要严格把关,不只是质量问题,还有性能到底如何的问题。设备的选择对工程施工的影响是直接性的,不仅是质量上还有效率上,选择了不合格的设备不仅会造成工程质量漏洞、拖延工期,而且在工人安全、建筑物安全等方面都会造成隐患,甚至造成人员伤亡、财产损失惨重的现象,因此一定要把握好设备质量问题,防患于未然。
3.现场施工技术的高效管理。随着社会节奏的加快,施工的人数和施工难度也在增加,掌握好工程进度也成为了一个新的难题。施工的时候容易出现错位或者误差的现象,要确保生产的整体质量,就要掌握好各个轴线的标准,应采用经纬仪的方式来确定具体位置。根据建筑的轴网就要控制好长宽高的各个比例,确定追支线的位置,保准高度线,采用预设空洞方法,掌握好以上方法才能确保施工的更好更快进行。进而,加工时要保证钢筋和混凝土的混配比例,在新时代的建筑中,混凝土的好坏是施工质量的重要一步,混凝土因有众多的优点而受到施工方的喜爱,然而混凝土由于其离散性太大而使得自身强度下降,从而影响到整个工程的质量。还有就是钢筋的选择对建筑来说也是非常重要的,这也就需要有关人员对材料要严把质量关。最后还要做好建筑裂缝问题。一般来说,新型建筑采用的混凝土都是高强度,导致易产生裂缝,这种缝隙严重影响房屋的好坏,而且水泥也会产生较大的热量使温度产生变化,进而导致裂缝的发生。这种缝隙会影响建筑物本身的功能也会使得建筑物不美观,使用低热量水泥,缩小混凝土使用面积并注入一些缓凝剂,可避免裂缝的出现。
4.成本管理与设计内涵的提升。这两个方面涉及的工作者不同,首先成本管理涉及到建筑施工单位的管理部门,需要管理部门加强成本管理,做好过程管理和成本核算工作,项目经理应将重点放在后勤及过程管理上,工程师要努力管理好施工组织,依据工程具体特点设计施工组织,做好策划执行和总结工作以及材料计量的管理工作。计量员应做好材料配比工作,施工员应合理利用施工材料,减少材料浪费等。在设计内涵上,考验设计师设计的专业性及创新性,要融合古今中外优秀建筑元素,结合多元的文化思想,进行合理的建筑设计,在图纸上切忌简单,要详细标注。
5.做好质量的把握工作需要在流程上加以重视。在工序准备环节要设计好施工组织和建筑工艺的流程,要求标准化、专业化,在工程操作时,要把握好操作的规范性,在审核环节,要讲究检测频率及检测方法,接着监理一定要做好审批工作,在工作合理安排控制下,进行下一道工序,最后验收工程,具体见下表。
总结
现代建筑的施工受到多重因素的影响,所以掌握好建筑物的质量就应该采用科学的方法,把握好现场的监控管理,做好预算和成本,也要做好施工一线的现场管理,认真设计、各司其职业认真负责,严格把关质量和管理,从细微之处做起,确保施工的顺利进行,从而保证人们的生活、工作的居住质量。
参考文献
[1]秦花松.对加强建筑工程土建施工现场管理的思考[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5,(29).
[2]潘振宇.加强建筑工程土建施工现场管理的思考[J].中国房地产业,2017,(10).
[3]唐亚涛.对加强建筑工程土建施工现场管理的思考[J].商品与质量,2015,(45).
[4]赵鲁冠.对加强建筑工程土建施工现场管理的思考[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5,(25).
[4]张中华.对加强建筑工程土建施工现场管理的思考[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5,(33).
论文作者:范靖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1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9/18
标签:建筑论文; 质量论文; 材料论文; 土建论文; 成本论文; 内涵论文; 施工现场论文; 《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1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