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的研究论文_张建雄,叶佐彬

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的研究论文_张建雄,叶佐彬

张建雄 叶佐彬

中建八局第一建设有限公司 山东省济南市 250000

摘要:对工程量清单计价方法是建设工程在招标投标中,招标人按照国家统一的工程量计算规则提供相关的工程量,再由投标人依照工程量清单自主报价,并按照市场价经济评审低价中标的工程造价方式。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发展,工程量清单计价必将得到广泛的应用,工程量清单及编制也是招标人和投标人都应加以研究和解决的问题。

工程量清单的编制应力求做到实物工程量准确,表现形式符合工程量清单规范。

一、工程量清单计价的基本概念

工程量清单计价方法是依据“清单计价规范”规定的工程建设施工阶段全过程的工程量清单编制和计价的方法。

工程量清单计价是建设工程招投标中,具有编制能力的招标人或受其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工程造价咨询人根据国家统一的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由招标人列出工程数量作为招标文件的一部分提供给投标人,投标人自主报价经评审后确定中标的一种主要工程造价计价模式。

1.1、工程量清单的内容

工程量清单是招标文件的重要组成,其基本功能是工程项目信息的载体,是投标者报价和招标者编标底的基本依据,因此其内容应该全面、准确。一般而言工程量清单主要包括工程量清单说明和工程量清单表格体系两部分。

工程量清单说明:工程量清单说明在表格前列出,主要是招标人解释拟招标工程的工程量清单的编制依据以及重要作用,明确清单中工程量是招标人估算得出的,仅仅作为投标报价的基础,结算时的工程量应以招标人或由其委托的监理工程师核准的实际完成量为依据,提示投标申请人重视清单,以及如何使用清单。

工程量清单表:工程量清单表作为清单项目和工程数量的载体,是工程量清单的重要组成部分。合理的清单项目设置和准确的工程数量,是清单计价的前提和基础。编制一份高质量的工程量是进行清单计价和招标人进行投资控制的前提和基础。[1]

1.2、工程量清单格式

工程量清单应采用统一格式。根据我国《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我国工程量清单的标准格式包括:封面、填表须知、总说明、分部分项工程量清单、措施项目清单、其他项目清单、税金。

1.3、工程量清单格式的规定

工程量清单应由招标人填写。填表须知除本规范内容外,招标人可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补充。

总说明应按下列内容填写:

① 工程概况:建设规模、工程特征、计划工期、施工现场实际情况、交通运输情况、自然地理条件、环境保护要求等。

② 工程招标和分包范围。

③ 工程量清单编制依据。

④ 工程质量、材料、施工等的特殊要求。

⑤ 招标人自行采购材料的名称、规格型号、数量等。

⑥ 预留金、自行采购材料的金额数量。

⑦ 其他需说明的问题。

二、工程量清单定义

工程量清单是指载明建设工程分部分项、措施项目、其他项目的名称和相应数量以及规费、税金项目等内容的明细清单。其中,招标工程量清单是招标人依据国家标准、招标文件、设计文件以及施工现场实际情况编制的,随招标文件发布供投标报价的工程量清单,包括其说明和表格;已标价工程量清单是指构成合同文件组成部分的投标文件中已标明价格,经算术错误修改且承包人已确认的工程量清单,包括其说明和表格。

2.1、清单环境下全面造价管理的先进和效益性

工程造价是工程建设的核心内容,又是建设市场运行的核心环节。清单计价模式下的造价管理始全过程、全方位、动态的造价管理。要有效地控制工程造价,就要把传统模式下的把控制重点放在项目实施阶段转移到工程项目建设的各个阶段上来,并对各个阶段均采取不同的行之有效的造价管理和控制方法,尤其是项目的决策和设计阶段。从而实现由以前的被动、消极地反映工程设计和施工的估价活动,发展到能动地影响和控制工程造价。

工程项目全面造价管理这一思想是美国造价工程师协会在20世纪90年代提出来的,到目前为止还处于不完善阶段。它从项目的全生命周期考察成本,进行全面的效益分析,避免片面追求低造价、而项目投产后维护使用费不断增加的弊端。所以,选择清单环境的全面造价管理这一研究课题具有很大的先进性和效益性。[3]

三、研究对象

成熟的工程量清单计价体制是需要一系列配套的法规制度和良好的市场环境来共同营造的,但这恰恰是我国目前推行工程量清单计价所欠缺的。本文的研究目标是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的实施情况。

在不断完善和成熟的工程量清单计价体制下,分析研究工程造价管理的“方法”,加强工程造价的全过程动态管理,强化造价的约束机制,规范价格行为,实现对工程造价的合理确定与有效控制,保证项目管理目标的实现,使有限的建设资金、物资、人力资源得到有计划、最充分的利用,取得最好的投资效益和社会效益,促进微观效益和宏观效益的统一,这是基本建设的出发点和归宿,是实行工程造价管理的宗旨,也是本次我所研究的目的。

定额计价是国家通过颁布统一的估算指标、概算指标、以及概算、预算定额、来对建筑产品价格进行有计划的管理,国家以单位和个的建筑安装产品为对象,制定统一的预算和概算定额,计算除每一单元子项的费用后,再综合形成整个工程的价格。

四、工程量清单计价的基本方法与程序

工程量清单计价的基本过程可以描述为:在采用统一的工程量计算规则的基础上,制定出工程量清单项目编制规则,根据具体工程的施工图纸计算出各个清单项目的工程量,再根据各种渠道所获得的工程造价信息、企业定额和经验数据汇总计算得到工程造价。

工程量清单的编制过程可以分为两个阶段:工程量清单格式的编制阶段和利用工程量清单来编制投标报价阶段。投标报价是在业主提供的工程量计投标报价阶段。投标报价是在业主提供的工程量计资料,结合企业定额编制得出的。

(1)分部分项工程费:

∑分部分项工程量 ×分部分项工程单价

其中 ,分部分项工程单价由人工费、机械费、材料费、管理费、利润等组成 ,并考虑一定的风险费用.

(2)措施项目费:

∑措施项目工程量 ×措施项目综合单价

其中 ,措施项目包括通用项目、建筑工程措施项目、安装工程措施项目和市政工程措施项目 ,措施项目、综合单价的构成与分部分项工程单价构成类似.

(3)单位工程报价:

分部分项工程费 +措施项目费 +其他项目费+规费+税金

(4)单项工程报价:

∑单位工程报价

(5)建设项目总报价:

∑单项工程报价

五、工程量清单计价的操作过程

工程量清单计价作为一种市场价格的形成机制,主要使用在工程的招投标阶段。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因此工程量清单计价的操作过程可以简要地从招标、投标、评标三个阶段来进行阐述。工程招标阶段、招标单位在工程施工方案、初步设计或部分施工图设计完成后,即可委托标底(编制单位或招标代理单位)按照统一的工程量计算规则,再以单位工程为对象,计算并罗列出各分部分项工程的工程量清单,作为招标文件的组成部分发放给各投标单位。在分部分项工程量清单中,项目编号、项目名称、计量单位和工程数量等项由招标单位根据全国统一的工程量清单项目设置规则和计量规则填写。单价与合价由投标人可以根据自身施工组织设计(如工程量的大小、施工方案的选择、施工机械和劳动力的配备、材料供应等情况)以及招标文件中对工程的质量要求、施工工期等各种因素综合评定后认真填写。

投标单位接到招标文件后,先要对招标文件进行详细的研究,主要抓文件后 ,首先要对招标文件进行详细的研究,主要抓究。如果招标单位允许对工程量清单内所列的工程量误差进行调整,则投标单位就应该对工程量清单内所列的各工程项目的工程量详细审核,对有较大误差的,可以在招标单位答疑会提出调整意见,征得招标单位同意后方可进行调整;如果不允许调整工程量,则不需要对工程量进行详细的审核,只需对主要项目或工程量大的项目进行审核,发现这些项目有较大误差时,可以利用调整这些项目单价的方法解决。

工程量套用单价及汇总计算。工程量单价的套用有两种方法:

一种是工料单价法,即工程量清单的单价,按照现行预算定额的工、料、机消耗标准及预算价格确定。其他直接费、现场经费、管理费、利润、有关文件规定的调价;风险金、税金等费用计入其他相应标价计算表中。一种是综合单价法,即工程量清单的单价综合了直接工程费、间接费、有关文件规定的调价、材料价格差价、利润、风险金、税金等一切费用。综合单价法的优点是当工程量发生变更时,易于查对,能够反映本企业的技术能力、工程管理能力。根据我国现行的工程量清单计价办法,单价采用的是综合单价。

在评标时招标方应坚持倾向于合理低标价中标的原则。当然,在评标时仍然可以采用综合计分的方法,一方面考虑报价因素,另一方面还要对投标单位的施工组织设计、企业业绩和信誉等因素按一定的权重分值分别进行计分,再根据总评分的高低确定中标单位。或者采用两阶段评标的办法,即先对投标单位的技术方案进行评价,在技术方案切实可行的前提下,再以投标单位的报价作为评标定标的唯一因素,这样既可以保证工程建设质量,又有利于业主选择一个合理的、报价较低的单位中标。

六、工程量清单计价法的特点和作用

6.1、工程量清单计价法的特点

工程价格形成的主要阶段是招投标阶段,在工程量清单计价方法的招标方式下,由业主或招标单位根据统一的工程量清单项目设置规则和工程量清单计量规则编制工程量清单,鼓励企业自主报价,业主根据其报价,结合质量、工期等因素综合评定,选择最佳的投标企业中标。工程量清单计价实现了工程交易的市场定价,打破了长期以来在招投标阶段实行“逐项计算定额规定的分部分项子目工程量,套取定额单价,确定直接费,再按规定计算其他直接费、间接费、利润和税金,再加上材料调差,汇总后得到工程预算或标底”的模式。在工程量清单计价的这种模式下,标底不再成为评标的主要依据,甚至可以不编标底。由市场的参与双方主体自主定价,符合价格形成的基本原理。

6.2、 工程量清单计价法的作用

(1)工程量清单计价法是规范建设市场秩序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

(2)工程量清单计价法是促进企业健康发展和有序竞争的需要。

(3)工程量清单计价法有利于转变造价管理政府职能。

(4)工程量清单计价法是适应我国加入世贸组织,融入世界大市场的需要。

6.3、工程量清单计价与工程招投标、工程合同管理的关系

(1)工程量清单计价与工程招投标的关系:工程量清单计价方法又时常被称为工程量清单招标。

(2)工程量清单计价与合同管理的关系:

工程量清单计价制度要求采用单价合同的合同计价方式。单价合同分为固定单价合同和可调单价合同两种。

固定单价合同:在设计或其他建设条件不太落实的情况下,以后增加的工程内容或工程量可以按照单价相应的增减来进行结算。

可调单价合同:合同单价可以调整,例如当工程中的材料价格发生变化或者因某些不确定因素在合同中暂定的单价,在结算时根据实际情况和合同的约定对合同单价进行调整,从而确定实际的结算单价。

单价合同中各工程细目的单价约定明确,承包商只需根据完成的实际工程量来计量确定,同时单价合同一方面便于处理工程变更,另一方面便于开展施工索赔的,且合同的公正性及可操作性相对较好。工程量清单计价制度必须配套单价合同的合同计价方式,当然最常用的还是固定合同单价的形式,即在工程结算时,结算单价按照投标人的投标价格确定,而工程量依照实际完成的工程量结算,这是因为工程量清单中的工程量是由招标人提供的,因此,工程量变动的风险应该由招标人承担。

工程量清单计价制度中工程量计算对合同管理的影响。由于工程量清单中所提供的工程量是投标单位投标报价的基本依据。因此其计算的准确性要求相对比较高,在工程量的计算过程中,要做到不漏不重,否则会造成以下后果:工程量计算的错误一旦被投标单位发现和利用,则会给招标方带来经济损失;工程量计算的错误会引发其他施工索赔。承包商除通过采用不平衡报价获取超额利润外,还可能提出索赔,例如:由于工程量的增加,承包商的开办费会相应地超支,就很有可能要求业主赔偿;工程量计算的错误还会增加工程变更的处理难度。 由于承包商采用了不平衡报价,所以当合同发生设计变更而引起工程量清单中工程量的增减时,会使得工程师不得不和业主及承包商协商确定新的单价,对变更的工程进行重新计价;工程量计算的错误会造成投资控制和预算控制的困难。由于合同的预算通常是根据投标报价加上适当的预留费后确定的,工程量计算的错误还会造成项目管理中预算控制的困难和预算追加的难度。[2]

七、投标报价中工程量清单计价

工程量清单计价办法:

(1)工程量清单计价。工程量清单计价包括编制招标标底、投标报价、合同价款的确定与调整和办理工程结算等。招标工程如设标底,标底应根据招标文件中的工程量清单和有关要求、施工现场实际情况、合理的施工方法以及按照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制定的有关工造价计价办法进行编制。

(2)投标报价应根据招标文件中的工程量清单和有关要求、施工现场实际情况及拟定的施工方案或施工组织设计,应根据企业定额和市场价格信息,并参照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发布的先行消耗量定额进行编制。

(3)工程量清单计价应包括按招标文件规定完成工程量清单所需的全部费用,通常由分部分项工程费、措施项目费和其他项目费和规费、税金组成。

①分部分项工程费是指为完成分部分项工程量所需的实体项目费用。

②措施项目费是指分部分项工程费以外,为完成该工程项目施工,发生于该工程施工前和施工过程中技术、生活、安全等方面的非工程实体项目所需的费用。

(下转第343页)③其他项目费是指分部分项工程费和措施项目费以外,该工程项目施工中可能发生的其他费用。

分部分项工程费、措施项目费和其他项目费均采用综合单价计价,综合单价由完成规定计量单位工程量清单项目所需的人工费、材料费、机械使用费、管理费、利润等费用组成,综合单价应考虑风险因素。

(4)预测工程造价变化对宏观经济形势的影响。

与此同时投标方在填报工程量清单报价时要避免下述情况的发生:

①价与工程数量乘积与合价不一致。

②数点位置明显错误。

③价组价中漏项。

当前,工程量清单计价已经日趋成熟,而作为工程建设造价领域的造价管理部门也应该积极转变职能,除了对建筑市场宏观调控和管理外,还应该树立为企业服务的思想理念。改掉以往的指令性的政府控制行为,制定出适应市场需要的工程量清单计价办法,通过实践和探索,引导和扶持企业编制企业定额,确定企业成本价格,适应市场竞争的需要。[2]

总结:

传统定额计价模式与市场经济不相适应之处,其主要表现为它不能反映企业的技术、管理水平等企业整体实力。本论文在此基础上讨论了我国实行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的优点,这种计价模式要求企业自主报价、由市场交易形成建筑产品的价格,是一种新的市场定价计价模式,能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但这种模式与国际通行的清单计价还存在很大差异,还没有完全脱离定额计价的思路,最后提出了改进和完善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的措施, 在总结的基础上, 着重就如何完善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的配套措施,进行分析探讨,为保证其顺利实施提供参考依据。

参考文献:

[1]卢伟屏,基于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下的工程造价控制[J],中华民居(下旬刊),2014(02) 第1版

[2]邬叶琴,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下的建筑施工企业投标报价策略研究[D],南昌大学,2013 01

[3]程德欣,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下的工程造价管理研究[J],建材与装饰,2015 46期

[4]刘国维,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下“暂估价”问题研究[J],建材与装饰,2016(05)-2017(12)

[5]程丽霞,工程量清单计价应用中的问题及应对措施研究[J],门窗,2014(06) 23卷

论文作者:张建雄,叶佐彬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8年第1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7

标签:;  ;  ;  ;  ;  ;  ;  ;  

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的研究论文_张建雄,叶佐彬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