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闽东地区传统民居空间特点探究——以福建屏南县忠洋村韦氏老宅为例论文_宋欣伟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北京 100084)

摘要:本论文主要是以研究中国福建闽东地区民居空间特点为主的一篇论述型文章。中国民居建筑空间丰富多样,各地区不同地貌、气候及文化经过长期沉淀形成了特有的空间风格。福建闽东地区民居不仅具备以上几点基本元素,同时也延续了中国传统民居建筑空间的基本特点,因地制宜,在材料使用上、地形选择上、空间格局处理上与当地的气候人文等相结合,令该地区的民居更加的鲜活。本论文以福建闽东地区韦氏老宅为例,通过现场测绘、访谈、拍照等方法论证出该地区民居主要的空间特点,以记录生活方式为文章论述的主要脉络。民居空间形态研究不仅仅是对空间的记录同时也是对文化沉淀依托于建筑空间内的记忆。

关键词:传统民居;生活方式;福建地区;空间特点;韦氏老宅

1.绪论

1.1研究背景

福建地区地处中国东南部,山高水深,地形险峻复杂,交通阻塞,福建地区的人口组成大部分是由中国不同朝代三次大迁徙与小部分原住民闽越族的后代组成。这里即保存了非常传统的中原汉民族文化,同时也在长期的生活中融合了小部分的闽越族文化,这些文化经过长期的沉淀,折射在我们传统民居的角角落落。本论文以闽东韦氏老宅为目标,通过实地测绘、访谈及图片记录的方式以空间特点进行论述。

1.2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研究目的

通过对韦氏老宅深入调研,主要研究目的是分析福建闽东地区传统民居空间的特点,其次是在研究的过程中去发现传统民居的文化内涵,从而论述出福建闽东地区的民居空间特点与生活方式之间的关系。

1.2.2研究意义

当我们在研究一座传统民居建筑时,我们会“从提炼旧建筑中所包含的中国文化质素,增加对旧建筑结构及平面部署的认识。构架的纵横承托或联络,有机的组织,附带着才是轮廓的钝锐,彩画雕饰,及门窗细项的分配诸点。这些工程上及美术上的措施常表现着中国建筑特有的智慧及美感,值得我们研究”[1]这是梁思成先生的一段话,对于我们古民居建筑研究工作也具备同样的价值与意义。在研究过程中,我们把“住宅当作生活发展的一面镜子来看待”,[2]以现存真实的民居建筑为研究主体,这样才能体现研究的真实性、客观性,以此来记录福建闽东地区近100年内生活方式的演变过程与传统民居空间布局之间的关系,以此来如一面镜子一样映射中国传统民居一角。“研究中国建筑可以说是逆时代的工作,我们要以客观的学术调查与研究唤醒社会,助长保存趋势,即使破坏也不能完全制止,亦可逐渐减杀。这工作即使为逆时代的力量,它却与在大火之中抢救宝器名画同样有急不容缓的性质。这是珍护我国可贵文物的一种神圣义务”。[3]

1.3研究方法

笔者大约花费近三年时间从福建闽北到闽东地区进行了大量的调研及采访工作,为此次的实地测绘积累了宝贵的资料,经过归纳以下面四种形式为本论文的研究方法(表一)

1.3.1实地测绘研究法

测绘方法为两种方式,一是以现代英制卷尺进行现场绘图及尺寸丈量;第二种是以中国传统鲁班尺的丈量为依据,由大木做匠人口诉进行记录的方式。[4]

1.3.2图片记录研究法

以村落的整体布局为资料拍摄目标,在村落最高点以一天时间为单位,根据不同日照程度进行间断拍摄,从村落到建筑整体逐步进行拍摄记录,由外到内、由整体到局部以及内部保留的部分家具及细小的陈设品进行记录。

1.3.3实地访谈研究法

通过对大木做、石作、细木作匠人的现场采访,以口述及部分细部节点现场绘制草图的方式进行记录。

1.3.4文献对比研究法

通过大量阅读相关有学术价值的文献书籍等进行比较论证的研究方式。

本论文以福建闽东地区屏南县忠洋村韦氏老宅为研究对象有以下几点原因(表二)

图1福建在中国的地理位置

图2闽东在福建的地理位置

福建地处中国东南沿海,东北与浙江接壤,西与江西为邻,西南与广东相连,东隔台湾海峡与台湾相望。山地与丘陵占全省总面积的80%以上。福建东面临海,三面环山,多山的阻隔造就特殊的地域文化,福建自古有“东南山国”之称,史书记载“闽道更比蜀道难”。

这样的地理环境造成两方面的影响:其一,由于交通的闭塞,福建被分割成各具特色的区域,各区域间相对隔绝,外界沟通不畅,形成相对封闭和独特的文化。其二,多山的地理环境使福建耕地缺乏,农耕文明发展比较滞后。[5]

2.2福建闽东地区的气候条件

福建的气候属于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闽东地区几乎全年无霜。全省绝大部分地方最冷旬气温在5度以上,沿海地区多在10度以上。

在这种夏天长冬天短,没有严寒的气候条件下,福建民居主要是按夏季气候条件设计的。为了有助于通风,室内外空间多做成互相连通,门窗洞口开得较大,并且大多数厅堂及堂屋的屏风隔扇多是可拆卸的。为了克服夏天因湿度大而带来的闷热,采取了避免太阳直晒和加强通风两个办法。房屋进深大,出檐深,广设外廊,使阳光不能直射室内,取得阴凉的室内效果。另外在房间的左右都设有小天井和“冷巷”,加速空气对流使房间阴凉。

福建靠近夏季风的源地,受台风影响较大,为了排水,房屋做成坡顶,坡度在30度左右。房屋出檐较深,楼房分层处设腰檐。围墙、风火山墙上部做瓦顶,在山墙的门窗洞口上设雨披等。这些都是保障顺利排水和保证墙面不受雨淋的有效措施。[6]

2.3福建地区历史沿革

福建简称闽。“闽”的意思,据东汉许慎《说文解字》曰:“闽,东南越,蛇种。从虫、门声。”这里的“蛇种”即“蛇族”,就是信仰蛇神的氏族,“闽”的造字从虫(“虫”字通“蛇”解),藏在门里。福建地处亚热带地区,自古蛇多,居住在福建的古代闽粤族是以蛇作为图腾崇拜的。[7]

从东汉末年起至隋灭陈统一中国的三四百年间,北方汉人入闽持续不断,大体可分为四个时期(表三)

通过福建地区原住民“闽越族”与大批汉人移民的融合,大量汉民族贵族及文人的南迁带来了宝贵的中原文化,从而使八闽大地在政治经济等各领域的发展起到的非常大的促进作用,同时也将中原理学文化融入到建筑中,推动了民居建筑文化的融合。

3.韦氏老宅的建设背景及现状

3.1韦氏老宅家族发展概述

韦氏老宅的建设发起人是韦氏曾祖父,韦氏曾祖是早年外出做生意的一位乡绅,是忠洋村第一位引进基督教的人,同时韦氏老宅也是该村的第一个基督教堂,在早期时间里这里定期都会举行基督教的礼拜聚会,也是当时传播西方文化的主要方式。韦氏祖父一生充满传奇色彩,建国前曾经是飞行员,后留学美国并毕业于哈佛大学历史系,新中国时期回国筹建陕西师范大学,该校的主体建筑规划及设计均出自祖父之手,晚年深居北京,曾拥有北京府右街所有宅院,因中国2008年奥运占地而被征用,目前葬在北京东北军(张作霖)公墓,被后人缅怀景仰。韦氏曾孙的叔叔早年留学日本,以教育为主要职业,后与日本女子联姻,至今在日本定居。韦氏曾长孙目前在韩国攻读硕士学位,其他族人均以自己的工作及农业为生活之本,家族目前没出现超过曾祖贡献之人。

3.2以血缘为基础的家族关系

韦氏老宅所座落的村落是典型性的以血缘为依托,以同一姓氏为聚落的群体,目前全村800户人家基本都是韦氏,为什么会有如此的聚落关系存在,首先让我们对“血缘”是什么一词有一个清晰的认识,“血缘”严格的说,只指由生育所发生的亲子关系。[8]因为血缘而形成家庭,在由血缘的延续而扩大的家庭而形成家族,正是以这种家族血缘关系的维系与发展,建造容纳以血缘关系为主体的族人共同生活的场所而建设的大屋,这栋大屋则是每个福建地区普通百姓的毕生最高追求。

3.3韦氏老宅建造时期人口居住情况

韦氏老宅始建于1932年,距今86年的历史,先后经过五年时间建成,建筑面积1248平米,为典型的福建闽东地区围院式建筑风格,以夯土墙为建筑外围主体,内部采取对称三进二天井格局。

韦氏老宅各历史时期人口居住图表(表四-1)

1937年-2017年入住人口(表四-3)

3.3.1建设初期

1932年该建筑由曾祖父出资进行建设,当时人口情况为曾祖父及祖父,家族人口尚不多。

3.3.2文革期间

文革特指中国1966年到1976年为其十年的一场“文化革命”,韦氏祖父时代(以此建筑居住者)离开祖国,其直系后代没有在祖屋继续居住,因为单体血缘关系的失落导致后代在很长一段时间内过着颠沛流离的生活,不被族人的接受。家族尊卑无形的权利关系给家族后人带来巨大的生存压力。

3.3.3改革开放期间

这一历史时期指1978年中国改革开放伊始,中国开始实施土地承包制[10]。此时韦氏曾祖父已经去世,祖父也移居北京及其中间也曾到其他国家生活过。韦氏家族人口在这个阶段是散落的,在这一时期以血缘为依托,在祖屋居住的权利在族人内部已经缩减,平等关系越来越清晰,以血缘关系为亲属的男性女性都可以分配到自己独立的居住空间进行长期居住,但在分配的过程中依旧受男尊女卑的儒家传统文化所制约。

3.3.4 1978-2013年间

这段历史时期是中国发生变化最大的30年,国门打开,新生事物大量涌进,中国的经济也在飞速发展。一部分家族成员依靠自己的劳动改变了小家庭的生活状态,加上此时中国住宅已经进入商品化时代,韦氏老宅已经失去了早期的唯一居住空间的本质属性。反而,此时依旧在老宅居住的人则被族人看作是没有能力的或贫穷的人,1998年最后一户族人从老宅搬离,老屋从此在无人居住。

3.3.5美丽乡村政策

中国政府在2013年提出美丽乡村计划,留住乡愁是全国上下一致的主提。韦氏曾孙与高校合作,共同对其祖屋进行测绘、调研,并开始进行保护性维护,未来准备以书院形式对公众开放,八十六年风雨韦氏老宅将再度以文化沙龙、地方文化展览、民宿等形式重新为社会公众服务。

3.4建筑与民俗

福建闽东地区的民居形态包括社会形态和居住形态。社会形态指民居的历史、文化、信仰、习俗和观念等社会因素所形成的特征。居住形态指民居的平面布局、结构方式和内外建筑形象所形成的特征。它反映了社会制度、家庭组织、习俗信仰和生产方式在居民中的体现。二是结构和外形特征。它反映了文化、习俗和审美意识在民居建筑内部和外观艺术上的表现,以下从建筑民俗的角度行分析。[9]

3.4.1建筑定向

盖房建房,在民间历来被看做是一件大事,从最初的破土动工到最后的建成,有各种不同的仪式和活动。建房的第一件事,就是要选址,定位定向。在我国发现的新石器房屋的遗址大多已表现出方位观念,并且大部分已经形成坐北朝南的形式,成为后世中国建筑确定不移的基本方位。由于中国地处北半球,为便于采光,所以选择屋基时,一般都选择坐北朝南的位置比较好。房屋朝南通风好,避北风。我国是季风性气候,夏季主要是东南风,冬季主要是西北风。对于房屋而言,朝南能使房屋在夏季时处在迎风面,空气流通好,冬季房屋处于被风面,保暖效果好。

图-3、4 建筑定向方位说明图

福建闽东地区民居也基本坐北朝南,而大多民居的建筑定向以偏东南15度为基准,因为中国传统建筑的制式只有帝王的建筑才可以正南正北定向,如北京故宫。中国古代帝王皆自命天子,是以大建九重天庭,“坐北朝南,殿宇接天”,试图构建君之“受命于天”的假象。

3.4.2建筑中的吉祥数字

鲁班尺是我国古代民间广为流行的建筑工具。一般用于量度和确定住宅门户和家具的尺寸。在《鲁班经》和《鲁班营造正式》中称为“鲁班真尺”和“鲁班周尺”。在古代,人们认为按鲁班尺吉利尺寸确定的门户,将会光耀门庭,给家庭带来吉祥好运,所以又将鲁班尺称为“门光尺”。因鲁班尺一尺均分为八寸,寸上写有表示各种含义的用语,民间又称鲁班尺为“八字尺”、“门尺”、“门公尺”等。鲁班尺,亦作“鲁般尺”,为建造房宅时所用的测量工具,类今工匠所用的曲尺。它从左至右共分四排,其分别是传统的寸、鲁班尺、丁兰尺、厘米四种标尺。鲁班尺长约42.9厘米,相传为春秋鲁国公输班所作,后经风水界加入八个字,以丈量房宅吉凶,并呼之为“门公尺”。其八个字分别是:“财”、“病”、“离”、“义”、“官”、“劫”、“害”、“本”,在每一个字底下,又区分为四小字,来区分吉凶意义。

图-5、6鲁班尺及现代卷尺的样式图

韦氏老宅的所有建筑尺度中,还有一部分隐喻的吉祥数字,在外表没有任何显示,但在建筑结构中却无处不在,例如:主柱的高度一般尾数均以六、八为定,又如大厅明镜底边护板尺度一定要高于两侧房间的底部护板最少五公分,正位为尊,次位为序,吉祥数字处处体现着中国儒家文化的礼制及人们对幸福美好生活的向往,其吉祥数字的设定均源于鲁班尺。

3.4.3建筑的精神归属

韦氏老宅的初建到今天的没落却依旧遗存,其本质的存在是血缘、礼制、家族名誉的自我维护,这些深层意义的存在超越了建筑空间本身的价值与意义。所以修缮与维护的不仅仅是建筑本身而是依照血缘发展的族人“面子”而已,这也是“乡土社会”人们依旧觉得自己的“根”归属在那里的主要原因。

“中国历史上有过两次汉族自北而南的大迁徙,一次在两晋之间,一次在两宋之间,全是因为北方战乱,望族大姓大举合族南移,他们恪守南迁前的文化传统,更多体现了晋唐中原汉族文化的原貌,特别尊重儒礼,崇拜祖先,珍视家族团结。”[10]

4.闽东地区韦氏老宅空间形态分析

4.1闽东韦氏老宅的空间特点

4.1.1结构部分

中国传统木结构建筑有二大主要形式,抬梁式与穿斗式,韦氏老宅属于穿斗式结构,整体建筑均为榫卯结构,无一处使用铁钉,充分体现了中国传统建筑结构的力学优点。韦氏老宅的建筑空间开敞通透,无论建筑格局或建筑材料,充分体现了透气的特点,福建地区常年多雨,大量的湿气可以通过南北通透的天井、杉木板进行空气的循环。

图-7、8建筑主体侧剖结构图

福建民居的主要结构与中国传统木结构建筑大体相同,只是每个地区的会有不同的称谓,比如我们一般枋的部分依次从下至上为“一川、二川、三川(川同穿)”,而中间中柱与横梁之间的则称为“鲤鱼枋”。一栋传统的民居高度与长度(开间)主要取决于中柱与横梁,这两根大木是建筑的灵魂,一般需要五十年以上的水杉才可以,从取大木到上梁均有繁琐而庄严的仪式。穿斗式木构架用料小,整体性强,但柱子排列密,只有当室内空间尺度不大时才使用。[12]

4.1.2材料部分

韦氏老宅的整体建筑材料分三大类型:

(1)为夯土墙,以本地田泥为主要的原料,经过匠人的夯实与晾晒,非常坚固耐用“土墙有着调节温度、湿度的能力—房间的湿度升高则会吸收水分,湿度降低则会释放水分。”[13]

(2)建筑框架结构均为本地产水杉,杉木自身有非常好的透气性,成才快,易加工等特点。韦氏老宅里面所有的柱、梁、楼板、家具、门窗等均为杉木制作,木材表面不施加任何油漆,每年用水进行刷洗一次,即光洁一新,阳光晒过的地方,杉木特有的柔和光泽更增加材料的质感;

(3)石材与板瓦,石材为地产花岗岩,板瓦为当地田石经过特定的火烧形成灰色板瓦。

小结:以上的三大主要建筑材料的使用,体现了当地人民的智慧,取之于当地用之与当地,节省交通运输及就地取材的实用性等优点。

4.2建筑功能布局与行走动线

韦氏老宅建筑格局为面南背北,主体建筑三层,附属部分二层的围合式组群建筑。该建筑空间由三大部分组成,分别为夯土墙部分、外院部分、内院部分,以下我们将按照建筑的基本布局进行详细论述(表五)

图-9韦氏老宅一层总平面功能布置图

备注:1.香菇菌房2.猪栏3.马厩4.茅厕5.6.9.10.灶7.8前天井.11前厅.12.环廊13.后厅14.后天15.16.17.18.19.20.21.22卧室23.外院入口处走廊

图-11韦氏老宅三层总平面功能布置图

4.2.2墙体部分

韦氏老宅的建造是从墙先开始的,厚重的夯土墙材料是以本地的“田石”为主,通过支模匠人们用木杵进行分阶段夯实,垂直面每隔三米有一道伸缩缝,每年高度只能做1.5米,经过三年整座建筑的墙才可以全部完成,墙的顶部用本地的板瓦铺在在上面,起到防水与美观的功能。福建地区的夯土墙有非常悠久的历史,其坚固耐久实用,即使建筑倒塌了,土墙依旧存在。夯土墙在建筑主体中主要起到围合与保护的作用,同时也体现了中国传统儒家文化下的家族聚落文化理念。

图-12韦氏老宅主入口

4.3外院部分

4.3.1香菇菌房

韦氏老宅整体建筑有内院与外院之分,从大门进入内院左侧是香菇菌房,香菇培植是当地的主要经济收入,所以几乎家家户户都会配置菌房,香菇菌房有一个小门600*1800,有一扇小的窗户,除培植香菇菌房外平时不使用。

4.3.2猪栏

香菇房前面是猪栏,高度约一米,砖砌筑,福建闽东地区家庭均饲养牲畜,用以补充平时生活物资不充足时的需要。

4.3.3马厩

在过去福建地区没有机动车的时代,马是唯一的代步工具,所以马厩在大家庭中是很主要牲畜饲养场所。马厩部分分二层,二层在人口多的时候也可以住人,主体建筑完工后建设。

4.3.4茅厕

马厩前面是茅厕,茅厕内部空间比较大,有三个大的木桶,旁边是用木制的五层台阶,高度约一米左右,人要走上台阶才可以如厕,男女之间用棕叶等进行分隔,茅厕中的粪便经过发酵处理变成有机肥料用以灌溉农田,体现了福建地区人民对人与自然和谐的认知,粪便用作种田的肥料,民间自有“肥水不流外人田”的民俗理念。

外院在建筑结构上为架空处理,密封性差,几乎与室外完全通透,也是起到进入内院的过度空间。

4.4内院部分及行走动线

福建闽东地区的室内空间行走动线与儒家的礼制是溶为一体的,日常生活中女性不能走大厅中间的路线,也不能随意进入大厅,女子要从两侧回廊处行走,可以在后天井处劳作及行走;而男性则可以直接进入正厅及房间的任意地方。男尊女卑的儒家思想至今依旧在福建地区起到一定的影响,女性的社会地位及家庭地位低下。“对于人的活动言,室内是一个包容的空间,人在这个包容的空间中活动,其行为必定会受到某种限定。空间一旦固定,也就有了限定生活的能力。这种限定在某种程度了人的活动自由,从而产生了一系列矛盾与问题。[11]

图-14、15内院主入口(剖面图与实景照片)

内院主入口结合夯土墙预留门口,以当地产石材为主要材料,上有五条四斗的屋檐撑栱,屋檐底部斗拱为福建地区特有的鲤鱼枋拱形式作为内部结构支撑,上面的鲤鱼脊背的形式除了对顶部屋檐的支撑力学作用,“鲤鱼”的象形模仿也是对家族和谐美好愿望。大门两侧石材上有花纹雕刻,以吉祥图案为主要雕刻题材,寓意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及对家族兴旺的期待。大门右侧底部有狗洞,夜晚大门关闭,家养的小动物可以从小洞进来,体现人对宠物的关爱。

4.4.2内院前天井区域

图-16、17内院前天井实景图片

从内院大门进来就是前天井,以内院大门到内院主体建筑均以对称式布局进行展开,天井是福建民居的主要建筑形式之一,其作用是建筑与进入主厅堂及主体建筑的过度空间,同时前天井也是整体院落的排水区域,平时这里会摆放一些植物,增加院落的景致,也代表主人的审美情趣。其中前天井右侧石柱底部的筑基是整体院落的正负零基点。前天井部分低于主体建筑,通往主体建筑大厅的台阶是单数,通常为五步或者七步为最佳,最后一步踏上大厅处的条石也是体现主人家经济的主要标志,以长、平整为最好,寓意家族兴旺,子孙繁昌。

4.4.3内部中厅顶部区域

图-18主体建筑大厅部分实景照片

大厅是整座建筑的核心部分,也是家族人集会、议事的主要场所,开敞、端庄。福建地区的大厅通常有一处通顶的隔屏称为明镜,上面一般是挂有祖先的照片或者是信仰的标志,明镜前有长几,上面有各种供品,蜡烛等,明镜是由可以活动的木板组成,家族有大型的活动明镜可以临时卸下来,前后空间通透,利于使用,比如结婚或老人过寿等。

4.4.4房间部分

图-19二层房间部分实景照片

韦氏老宅主体建筑部分共二层,一共有十二间,上下两层各六间,每层左右各三间,左右对称,大小相同。房间隔墙部分是用三公分厚杉木板隔开,中间房间是储藏间,房间部分所有地面均抬高三十公分,地板铺面,底部架空,起防潮作用,房间没有窗户,窗户部分是可以拆卸的木板,通过轨道装入,夏季可以取下来通风,因为在房屋建筑初期福建闽东地区没有玻璃,在之杉木板透气性良好。

4.4.5楼梯部分

图-20楼梯部分实景照片

韦氏老宅楼梯在大厅的左右两侧,一共两跨,均以居室房间处为平行起点,属于单跑楼梯,均为木质结构,木制楼梯的榫卯结构利于踩踏,在行走的过程中增加榫卯的咬合度,底部一级踏步为石材,主要起防潮作用。

4.4.6环廊部分

图-21房间靠墙部分的回廊实景照片

韦氏老宅一层、二层房间外侧均为环廊式布局,其目的一是女性平时是不能随便穿越大厅的,这是福建地区长期的男尊女卑的文化导致的;二是女性早起做饭不会打扰到没有起床休息的家人,走廊的尽头是通往厨房间的。从回廊层顶部的梁,可以看到二层房间顶部的架子是用来储藏一些大型物品的,例如:木头或比较长的农具等。回廊式建筑是福建民居特有特色,一般中国传统民居房间均以外墙为主墙,而这里围合建筑主体的夯土墙则有内外空间的限定与隔离作用。

4.4.7灶

图-22三孔联通灶实景照片

韦氏老宅的灶与福建其他地区的民居相同,均为联通灶,一个火塘,外面的灶用来煮饭炒菜,里面的灶用来烧水,能源合理科学的利用,有的灶在联通尽头部分在起来一个高于灶的台,主要用来烘干菜,以便冬季食用。灶的砌筑材料为砖与石材。福建地区灶的能源利用非常具备科学、环保与可持续性。

小结

福建闽东地区民居建筑空间沿袭宋代朱熹的理学文化,建筑内部空间划分长幼有序、男女有别,同时也结合当地的风俗文化,建筑空间布局科学合理,微生态自循环。福建闽东民居在对称性、开敞性等方面都是现代住宅空间值得借鉴与学习的。此次的福建闽东地区建筑实地调研另外一个发现与收获就是对匠人的尊重,这些匠人们十五六岁开始拜师学艺,三年师满,或跟着师傅一起工、作或自己慢慢独立工作,农忙时种田,农闲时建房造桥做家具等,他们没有受过高等教育但是他们可以对所有建筑的尺寸到倒背如流,那每一分水,每一个榫卯都如同生根、一样长在他们的灵魂深处,他们朴素,从不炫耀自己,只是会默默的说鲁班是我们的师爷,也许这就是中国匠人的独特气质,文化也就是这样被代代传承。“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中国世世代代的匠师衣钵相承,积累了极其丰富的宝贵经验。”[14]

5.结论

以上通过对韦氏老宅的初建、发展、消亡与再生的过程进行分析中,韦氏老宅不仅仅具备福建闽东地区典型性民居的基本特征,同时还具有其鲜活的建筑生命力,一栋民居从形成期到发展期再到消亡期及未来期,无不与人的生活方式发生发展而变化,中国近100年间正是一个飞速发展的特定历史时期,传统民居也在大范围的被人们从新定义,传统民居的研究工作对当下及未来的建筑设计住宅空间设计均存在着非常大的影响与意义,以下从三个不同的角度进行论述。

5.1以人为本的特性

韦氏老宅的空间设计无处不体现以人为本的关怀,处处与人的生活方式相关,从衣 食住行到礼法无处不体现空间与人的关系,生活方式随着时间发生的变化,空间本身的价值与意义也在改变。

5.1.1墙体的虚实围合

韦氏老宅的外墙是整体建筑的边界,它的多重属性使得墙体更加富有虚实的空间分割意义,在整个村落而言它是一到分割韦氏老宅与街道的线,在老宅内部则是一道保护的墙,使“家”的概念更加完整,主体承托空间,内外院落清晰划分,人畜分离,虚实围合,为人的心理及生理得到最高的满足感。虚实围合这个设计主题同样在当代建筑设计中被经常使用一种设计手法,这也体现传统民居空间设计与现代建筑空间之间的连续性。

5.1.2食空间与内循环

灶与天井,灶间是家族女性一日三餐主要的劳作空间,环廊的次行走东线,即不会吵醒族人,又解决交通动线的问题,从“三眼灶”到“联通灶”,一次能源即可以保证煮饭、烧菜的需求,同时另一个“灶眼”的附属热量满足家庭热水的全方位需求;灶与天井,看似不相关的两个空间,而在实际生活当中确是相辅相成不可分割的综合体,天井为迎风纳气之所在,灶为升气之所在,污水顺着天井处的内排水直接排到街道的主沟渠,厨余杂物分离喂鸡鸭等家禽,天人合一,无一处浪费,能源、食物、内外循环系统,生活方式即为空间设计方式,结合自然,完美融合。传统民居中的食空间在对待能源与自然的结合是今天工业革命下的厨房无法可比的,也许现代的厨房空间更加利用能源,但在对待生活的本质上是冷漠多与生活。

5.2可持续性

5.2.1空间

韦氏老宅空间格局保留中国传统民居的建造思想,绝对的对称布局,全木结构,建筑主体分别以台阶、柱梁及屋顶为三大组成部分,空间对称、端庄又不失其灵动性,窗与明镜处的自由开合使建筑更具可持续性。

5.2.2材料

韦氏老宅在建筑材料使用上均取材于当地,利用本地材料的特点结合到建筑建造过程中,建筑的生态、环保及可持续性对自然环境起到保护作用。

5.2.3生态

韦氏老宅的整体自身形成一个小的生态循环链,充分的利用自然的结合,做到了源于自然回归自然的微生态系统。例如:对水的处理起到生态循环的作用,即引用山泉水及雨水的利用与回收包括污水的排放入街巷的沟渠最后回归到主河道。厕余等进行回收作为农田的肥料等使用都是非常好的实例。

5.3文化再生性

文化再生即是一个新鲜的主题,也是一个老的话题,在一个具有五千年文明的国家,文化再生在历朝历代都会出现,这里的文化再生只是针对传统民居,传统民居中的空间、文化、工艺、技术等如何再利用,对今天的社会继续服务。

5.3.1场所

目前中国对于民居方面的文化再生,主要是运用原有的村镇、老房子等空间环境,通过对其进行全新的规划、再利用的一种文化活动及形式,及保持原建筑的风貌又产生融入现代的血液,使其保持及发扬下去。

5.3.2 工艺与技术

工业文明的出现淘汰了大量的传统手工艺与传统技术,传统民居本身就是历史的承载者,一部凝固的历史史诗,所以,对其传统民居的研究及保护也就是使其曾经好的,精湛的工艺与技术的再次传播与运用,这也是文化再生中的一个比较重要的层面。

5.3.3参与性

文化再生更加重要的一个课题就是如何使其空间真正的让其继续现活的使用下去,让更多年轻人参与进去,比如将民居改为客栈、展厅等这些都是一种文化再生的形式,在灿烂的文明也是要具备融入今天的社会中,否则就是消亡或者慢慢随着时间而消逝。

综上所述:以上从“以人为本、可持续、文化再生”三个角度论述了传统民居研究的价值与意义,福建闽东地区自中国改革开放这三十年来,经济也在快速的发展,大部分民居开始被大家放弃,人们受现代建筑的影响,普遍认为民居是落后与贫穷的象征,人们不愿意居住在里面。而我们建筑研究工作者正是通过大量的真实文献发表进行呼吁,对传统民居要进行保护,让更多的人认识到文化的价值,一座建筑就是一部文化史,所有祖先的一切劳动经验智慧都与之息息相关,民居就是我们各民族的血脉之根,民居不再有了,民族文化也将随之丧失。

儒家的礼制建筑中对女性的束服与歧视非常严重,会影响女性的心理健康。“古代的原始儒家,以其人文精神,最为关怀的是人际关系,既所谓的“伦理”。儒家伦理结构下,人与人的关系即是相对的,也是互动的。君臣、父子、夫妇、长幼,无不是根据这相对于互动的原则加以界定的。可到了南宋,朱熹解释的儒家伦理,确是将这种精神相对的互动转变成固定的结构。人与人的关系,就成为不容颠覆的格局。”福建地区因为受中原汉民族文化的影响,儒家礼制过于僵化。[15]

最后引用印度师哲泰戈尔在国际大学中国学院的小册里,曾说过的这几句话:“世界上还有什么事情,比中国文化的美丽精神更值得宝贵的?中国文化使人民喜爱现实世界,爱护备至,却又不至于陷入现实得不近情理!他们已本能的地找到了事物旋律的秘密。这是极其伟大的一种天赋。”[16]

中国自2013年倡导美丽乡村与留住乡愁这个大文化的前提下,中国普遍地区都发动力量对民居进行保护、修缮,相信中国传统民居会受到更多人的认知与保护,中国的民居文化也将源远流长。

参考文献

[1]中国建筑史/梁思成.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1998.2序言p6

[2]福建民居/李秋香等著。-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5序言p2

[3]大拙至美:梁思成最美的文字建筑/梁思成著;林姝编.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7

[4]林源.古建筑测绘学.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

[5]闽南民居传统营造技艺/杨莽华,马全宝,姚洪峰著。—合肥: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2013.6P4

[6]福建民居/戴志坚著.—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

[7]福建民居/戴志坚著.—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

[8]乡土中国:费孝通著.-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10

[9]闽台建筑的渊源于形态/戴志坚著.—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9绪论部分

[10]营造之道:古代建筑/萧默著.-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8.10

[11]室内设计.思维与方法/郑曙旸著.-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

[12]中国建筑史/潘古西主编.-5版.-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

[13]场所原论:建筑与场所契合/(日)隈研吾 著;李晋琦 译;刘智 校.-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14.8

[14]拙匠随笔/梁思成著.-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1.10

[15]中西文明的对照:精装珍藏版/许倬云著.-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16.8

[16]意境/宗白华著.-2版.-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6.8

论文作者:宋欣伟

论文发表刊物:《新材料·新装饰》2018年8月下

论文发表时间:2019/3/13

标签:;  ;  ;  ;  ;  ;  ;  ;  

福建闽东地区传统民居空间特点探究——以福建屏南县忠洋村韦氏老宅为例论文_宋欣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