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港口航道是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设施,港口航道实现高水平建设对于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效支持,充分挖掘地区性经济发展潜力等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当前,港口航道工程建设正朝着大型化、深水化方向发展,由于其施工特殊性,在实际施工中,常常出现一系列的安全问题,对港口航道工程建设造成严重影响并危害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本文结合港航工程特性,对当前港口航道工程施工存在的安全管理问题进行分析,提出相对应的改进措施,对提升港口航道工程施工安全管理水平具有必要的实践意义。
关键词:港口航道;施工安全;管理问题;改进措施
我国港口航道作为交通运输的重要组成部分,自古以来为促进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以及与外国友好交往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我国港口建设有着较为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经验。近年,我国建设了多个世界性著名的港口,港口已成为现代化生产生活体系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内一些大型港口更成为我国沿海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标志,有力的推动了当地国民经济发展。港口航道工程建设的发展也给项目安全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一、当前我国港口航道施工建设现状分析
港口航道工程施工由于施工特殊性和复杂性,在实际施工建设中非常容易受到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台风、洪水的不定期发生更加剧了施工过程的困难性,给施工管理带来较大的困难。当下,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速度较快,投入运营的港口航道所承载的任务不断增多,其功能性建设要求也在不断提高,新建、扩建港口航道工程逐年增加。随着制造业及工程技术、信息技术的发展,新式大型工程装备不断涌现,港口航道工程建设也逐步走向大型化、深水化、智能化,港口的建设要求不断提高,施工过程中需进行细化处理的工作增多,存在的安全隐患、安全管理问题也不断增多,施工安全管理难度进一步加大,对港口工程施工建设管理单位提出了较大的挑战。施工企业需要通过实施有效的安全管理创造良好的作业环境,从而保证工程项目顺利推进,同时实现效益的最优化。
二、港口航道工程施工安全问题分析
近年,港口航道工程建设领域较大以上事故时有发生,国内一些行业龙头企业也不能幸免,这说明港口航道工程施工安全形式依然严峻,施工安全问题仍然普遍存在,查阅相关事故案例可发现港口航道工程施工安全问题比较突出的有如下几方面:
2.1 施工人员安全意识有待提高
诱发安全事故的原因可归为两类,一是人的不安全行为,二是物的不安全状态。具备较高安全意识的人既能控制自己的不安全行为,也会制止他人的不安全行为,还能识别物的不安全状态并采取正确措施及时消除。因此,从业人员的安全意识对安全生产至关重要。港口航道工程施工由于其特殊性,对一线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有更高要求,即一线施工人员必须具有较高的安全意识,这样才能够有效降低安全事故发生的频率。实际上,由于港口航道工程规模较大,为了在预定工期内完成工程建设,基本上都是通过分包和外包的形式实现建设的,这种建设施工形式造成了参与人员多、人员不固定,安全生产从业人员的安全管理水平参差不齐,想要对人员进行集中化培训,也会面临较大的困难。培训不足加上多数从业人员缺乏加强自我学习的精神和毅力,从事港口航道工程施工的一线人员安全意识普遍较低下。安全意识低下的具体体现如下:一、部分施工人员从事过的工种较多,自认为有着丰富的工作经验,麻痹思想严重,在施工中往往忽视科学化施工和服从管理指导的重要性,忽视细节问题的处理,对存在安全风险认识不足,对安全隐患整改不力。二、部分施工人员不按照规范标准配备、佩戴、使用安全设备,盲目乐观。三、对违章指挥、违章作业无意识,习惯性违章作业现象较为普遍。
2.2 施工环境特殊性,不利于安全管理
港口航道工程与一般建筑工程项目相比较而言,存在很大的特殊性,此类工程均在沿江(河)、沿海地区建设,工程主体建设在水域中,施工过程中存在大量水上水下施工作业。水体的不稳定性,加上自然气候条件的不利影响,水上水下作业及水上交通的安全风险都相对较大。此外,当前大多数的港口航道工程施工基本上都是在距离岸边较远的地区进行船舶作业的,这增加了港口航道工程施工的难度,也更不利于安全管理。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3 完善的安全监管体系尚未建设起来
港口航道施工建设中,面对大量的水上水下作业,为了避免安全事故出现,必须不断强化安全管理。而当前,我国港口航道施工建设中,安全管理水平存在较大的差异,一些施工企业安全文化建设欠缺,企业自身安全管理体系不完善,安全主体责任落实不到位,安全管理费用投入不足;一些从事港口航道工程施工安全管理的人员缺乏系统化的安全管理技术、对施工安全管理认识不足。针对一些列为国家重点项目的港口航道工程,各级行政机构会不断强化监督管理,要求建设单位及各参建单位建立完善监管体系,从而为项目安全管理提供了较有力的保障,但是,在大多数情况下,一个港口航道工程建设可能涉及多个地方行政部门或一个地方多个行政部门,监管工作存在较大的差异,监管职能存在重叠的问题,导致工程施工某些环节监管过于集中,而某些地方监管又出现缺失的现象,监管工作未能有效落实。此外,港口航道施工中,大量水上水下作业必须依靠船舶,船舶作业与维修保养也需强化监管,但实际过程中,船舶作业与维修保养的安全管理主要是船长和船员之间的沟通,而许多船员的安全意识低下,不具备系统化、专业的安全管理知识,还有工程船舶的配员不齐、船舶证书缺失,一旦相关部门安全巡视监督工作不到位,出现安全事故便在所难免。
三、港口航道工程施工安全管理问题改进措施
为解决上述港口航道工程施工安全管理上存在的突出问题,需要采取对应的改进措施。行之有效的改进措施如下:
3.1 加强施工现场安全管理
在实施港口航道工程施工安全管理过程中,重点针对施工现场进行全过程的管理。一方面,遵循法律法规和相关政策规定完善项目安全管理制度,建立健全安全管理体系,配置足员且专业的安全管理队伍,加强安全费用投入的管理,保障安全管理做到令行禁止。要对施工现场的生产资料(材料、设备等)进行严格的审查和管理,一旦发现材料质量问题或设备安全性能不足,立即替换;要明确各岗位人员的职责和权限,通过严格的考核和合理的奖罚保障各项管理制度得到贯彻落实;通过加强培训与教育,提高各级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置能力;通过创建有效的内部沟通平台或环境,提升施工现场各个区域和各个部门之间的联系,强化水域施工现场安全防护,提升安全管理水平。
3.2 加强对自然灾害的主动防御
由于水域施工作业的特殊性,在港口航道工程施工安全管理中,加强对自然灾害的主动防御是非常重要的。在实际自然灾害主动防御中,一方面,要认识到影响港口航道的灾害主要有台风、强对流天气、大风大雨大雾天气等,因此,作业人员需要加强对设备性能的维护,避免由于不良天气导致设备出现停转的现象,控制安全事故;另一方面,加强对天气信息的搜集和整理传达,根据极端天气积极做好主动防御工作,通过早准备、早安排、早排查、早预防、早落实,降低自然灾害产生的不良影响,从而可确保人员和设备安全。
3.3 注重信息化手段的使用
港口航道工程安全管理过程中,注重信息化手段的使用是非常必要的。如,施工中主要使用船舶工具,船舶信息化管理中积极安装 AIS,实现全天候、实时性的通讯,并且在与施工人员沟通中,均要配备专门的对讲机,派遣专门的人员组织沟通交流,借助网络系统,定位施工人员地点和位置,实现动态化监管,如此可有效预防安全事故。
3.4 充分发挥海事监管作用
港口航道工程施工建设中,充分发挥海事监管优势对于完善监管体系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为充分发挥海事监管作用,施工企业管理部门要积极与当地的海事部门沟通联系,协调处理,共同对船舶实现安全检查,强化验收工作,只有验收合格才能进入到施工现场作业。海事实施监管过程中,要积极与企业安全管理部门沟通,对安全管理工作具体落实和安全管理投入进行追踪审核,保证安全管理工作到位、安全措施落实到位。各方监管到位可有效控制安全事故的发生。
四、小结
综上所述,通过采取强化施工现场安全管理、加强对自然灾害防御、注重信息化手段使用以及充分发挥海事监管优势等措施,可有效解决当前突出存在的港口航道工程施工安全管理问题,提升施工企业安全管理水平。
参考文献
[1]刘长春.港口航道施工常见安全问题及解决策略[J].四川水泥, 2018, No.261(5):269.
[2]陈佩, 徐龙.港口航道施工常见安全问题及其措施分析[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 2017(9):130-131.
论文作者:陈振华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1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9/11
标签:航道论文; 港口论文; 安全管理论文; 工程施工论文; 作业论文; 船舶论文; 安全意识论文; 《基层建设》2019年第1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