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通信在智能电网中的应用分析论文_李捷

电力通信在智能电网中的应用分析论文_李捷

(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太原供电公司 山西太原 030012)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我国的电力事业也在不断发展,智能电网时代逐渐来临,电力信息通信技术在智能电网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并对于提升智能电网通信效率起到重要作用,能够保障电力网络供电的安全性与可靠性。因此,本文首先对我国的电力信息通信技术的发展现状进行了深入分析,并深入探索了电力通信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电力信息通信技术的应用策略,以期能够为我国的智能电网时代发展提供理论参考。

关键词:电力通信;智能电网;应用

引言

智能电网主要是以集成、双向和高速的通信技术为依据,集传感器技术、测量技术、设备技术和控制方法为一体,建立的能源互联网,实现连续不间断供电、互补供电、各种电源、客户终端和电网无痕连接,以达到提升电网可靠性、电能质量与效率,降低电网损耗,减少电网故障发生概率的目的。因此为满足高度市场化的电力交易需要,降低电网损耗,提升电网使用率,将电力通信与智能电网有效融合,对提高电力通信系统运行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1电力通信与智能电网

安全与稳定的电力系统是电力通信网的目标,而安全与稳定的电力系统有三个主要支柱:自动化调度系统、电力系统的安全与稳定控制系统以及电力信息网。而确保电网稳定、安全运行的一大重要手段就是电力通信网,电力通信网是实现现代化管理、市场化网络运营、自动化电网调度的重要基础,是组成电力系统的重要基础设施。电力通信网与电网二者紧密结合,不可分离。在市场化运作和迅速发展的电网的不断要求下,通信技术发展与社会发展对推动电力通信网的作用就必须充分考虑。需要形成规模效益,规划一个能更好的服务社会与电网的具有完整体系,齐全功能的电力通信网络。

电力通信在我国有数十年的历史。采用电力线载波、电缆等通信方式是早期电力系统通常用来处理事故,调度指挥的方式,规模小是其特点。电话指挥运行随着电力负荷的增长,电力系统的不断壮大的现在已不能确保安全供电。我国电力技术在20世纪中期有了大规模应用的新发展,传输质量、可靠性、通信通道容量的要求越来越高。多种通信方式如微波,特高频,同轴电缆多路载波的出现构成了电力系统专用的应用通信网。使通道的容量与网络的规模达到了一个巨大的发展。我国电力系统在20世纪80年代的不断扩大使得调度管理也逐渐变得复杂,电子计算机为基础的调度自动化成为要求。与此同时,卫星通信,光纤通信等多种现代的通信技术在这个时期也得以发展应用。在20世纪90年代,特种光缆技术走向成熟并得到大范围使用,通信业务网如ATM、DNN、分组交换等也取得了巨大的发展。智能电网实现的基础是电力通信网。

2电力通信技术的发展现状分析

2.1细节处理不足

目前,在我国各个地区已经广泛应用了智能电网和信息通信技术,智能电网技术的实现,能够促进我国的电网行业发展,但是对于电网细节的处理不足,仍然存在浪费资源的问题。随着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未来绿色可持续再生能源将逐渐取得不可再生能源,所以在电网发展中必须提升科学发展观。

2.2缺少高端电力专业人才

目前,我国各大高校没有重视培养智能电网和电力信息通信技术高端人才,缺少完善的人才教育理念,电力信息通信技术人才培养理念过于落后,传统的电力通信和智能电网专业知识内容过于匮乏、落后,没有及时更新专业教学知识,所以导致电力通信专业人才的实际操作能力不足。而且在人才就业中,许多高端电力通信人才选择科研机构工作,很少进入企业工作,所以导致电力企业在建设智能电网,运用电力信息通信技术时缺少高端人才。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电力通信在智能电网中的应用

3.1电力输送

智能电网具有较强的电力输送能力,能够在规定时间完成大容量、远程的电力输送,并且消耗能源较低。同时智能电网引入的可再生能源,能够合理优化配置电力传输速度。因此为提高电网监控性能和电力输送能力,确保电力输送过程的稳定性、安全性,电力企业必须将电力通信有效融入到电力输送线路的监控系统中,借助电力通信技术,全方面检测电网终端、电网运行状态和线路状况,实时分析、存储监控数据,一旦电力输送过程中发生故障问题,能够方便人员提出针对性解决对策,充分发挥电力通信的效用。

3.2配电网

配电网作为智能电网的核心部分,是一个集计算机通信技术和高级传感技术为一体的网络框架,负责为智能变电站提供可靠的数据。因此在建设智能电网的过程中,应用电力通信技术,建立一个智能通信平台,对变电站运行状态进行动态化监控,减少人为因素对变电站运行的干扰,确保变电站安全稳定运行,满足各种储能原件与分布式电源接入的需求,提高配电网互动、自愈、继承与兼容等性能。例如配电通信网作为骨干网接入层网络,涉及面广泛,具有节点多和建设难度大的特点,导致有关业务应用标准与技术指标降低,增加信息安全隐患。因此为提高配电网传输宽带的安全性与实时性,考虑到配电网通信不仅需要承载配电自动化业务系统本身信息数据外,还需处理智能用电网的语音、数据与视频等数据,在智能电网配电业务应用系统中安装PON光纤专网,辅以无线专网与宽带PLC,在宽带需求量较低的区域补充GPRS/CDMA/3G/LLTE无线公网通信,不仅能够达到配电通信网快速布网的目的,还能提高智能配电业务处理能力,实现高速通信的目的。

3.3业务发展

在智能电网的相关业务中,往往可以积极的利用电力通信技术,更快、更准的抄表,然后迅速的测量并实现电能量计费,通过智能化的手段,及时的收集电网中的运行、设备状态等具体的数据信息,依照相应的重要性和实用性,及时的完成自动分类工作,这样才可以更加准确的通过传输的接口输送到服务端。所有的业务类型都能够及时的控制好冗余数据产生的干扰,特别是为电能及电费的计算过程提供方便,科学的掌控电能用户的实际信息,更好的完成相应的工作。

3.4新能源领域

在建设智能电网的过程中,可以明确新能源的实际需要,为了更加切实的实现可再生能源的持续利用,保证维护好不可再生资源的现状而采用此类方式。智能电网建设的过程中,企业应该明确接入和控制的具体途径,以保证更好的让可再生新能源顺利运用至智能电网的相关建设环节。在接入了不可再生新能源之后,还是应该重点调节电力通信系统对电能质量、电压的调节。在重点运用新能源发电的时候,应该保证电力通信系统更好的起到启动、停止和功率控制的管理实效,促使新型的能源管理系统积极的构建并完善。

3.5安全领域

伴随着智能电网建设的进度越来越快,电力流、信息流等逐渐的呈现出融合的趋势,在智能化时代的影响下,电网的信息安全受到广泛的关注,这也影响到整个系统的运行安全,关系到智能电网的稳步推进。目前,电力通信网络属于信息安全非常关键的传输平台,因此还是需要重视设备数据、电网及用户双向的互动等多方面的可靠。

结语

综上所述,要想提升智能电网的智能化水平,需要电力通信系统提供以下支持:希望电量计算系统具备更强的采集和处理数据能力,其次是希望即时通信系统可以实时收集运行电网的信息,第三是希望EMS系统将数据细化分类并发送,最后是希望终端管理系统收集并处理用户的反馈信息,促进用户之间的交流,为了实现这些功能,应该加大电力通信系统的建设,并将其放到智能电网领域进行统一管理。

参考文献

[1]张栋.电力通信在智能电网中的应用分析[J].华东科技:学术版,2015(8):304.

[2]刘蕾,李思逸,王凤敏,等.浅谈电力通信技术在智能电网中的应用[J].通讯世界,2014(2):75~76.

论文作者:李捷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7年第2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2/23

标签:;  ;  ;  ;  ;  ;  ;  ;  

电力通信在智能电网中的应用分析论文_李捷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