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认知功能受丙泊酚和瑞芬太尼静吸复合麻醉的影响论文_周梅芳

湖南省邵阳市中心医院 麻醉科 湖南邵阳 422000

【摘 要】目的:探析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认知功能受丙泊酚和瑞芬太尼静吸复合麻醉的影响情况。方法:选择我院2015年5月至2016年11月期间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150例患者为观察对象,根据手术麻醉方法不同分为两组,即甲组与乙组,各75例。甲组患者给予丙泊酚与瑞芬太尼把控静脉麻醉,乙组患者给予丙泊酚与瑞芬太尼静吸复合麻醉,对两组患者苏醒时间、拔管时间、自主呼吸恢复时间、定向力恢复时间、MMSE评分、OAAS评分予以统计对比。结果:在苏醒时间、拔管时间方面,两组患者对比差异不具统计学意义(P>0.05);在自主呼吸恢复时间、定向力恢复时间、MMSE评分、OAAS评分方面,乙组患者明显优于甲组患者,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应用丙泊酚与瑞芬太尼静吸复合麻醉的效果更好,可显著减轻患者术后认知功能障碍,加快患者康复,是一种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的麻醉方式。

【关键词】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认知功能;丙泊酚;瑞芬太尼;麻醉

随着微创手术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麻醉效果的要求日益提升。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要求麻醉起效快速,患者术后迅速苏醒[1]。在麻醉术后,因为麻醉导致患者出现认知功能障碍的现象越来越普遍。术后认知功能障碍表现为焦虑、精神错乱、记忆受损等,多见于老年患者。产生此种现象的原因主要为患者全身器官功能逐步衰退,药物体内代谢与清除的能力下降,导致药物蓄积,出现不良反应。近些年来,临床中把控输注麻醉应用越来越普遍,具有可控性高、麻醉起效快、给药精准、诱导稳定等特点[2]。同时,静吸复合麻醉也是一种较为常见的麻醉方式。本文通过对我院2015年5月至2016年11月期间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150例患者的研究,探讨丙泊酚与瑞芬太尼静吸复合麻醉的临床效果,报道总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15年5月至2016年11月期间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150例患者为观察对象,根据手术麻醉方法不同分为两组,即甲组与乙组,各75例。甲组患者中,女性35例,男性40例;年龄在42~81岁之间,平均为(61.2±5.6)岁。乙组患者中,女性37例,男性38例;年龄在45~82岁之间,平均为(62.0±5.0)岁。对两组患者的上述资料予以统计对比可知,差异不具统计学意义(P>0.05),可进行比较。两组患者均知晓本次研究目的,且自愿参加,签署了知情同意书,符合伦理学原则。

1.2 方法

甲组患者给予丙泊酚与瑞芬太尼把控静脉麻醉,麻醉诱导:给予丙泊酚1.5mg/kg,瑞芬太尼2μg/kg,维库溴铵0.1mg/kg,静脉注射气管插管,同时进行机械通气,呼吸频率12~16次/min,呼吸比1:2,潮气量8~10mg/kg。建立二氧化碳气腹,压力在35~45mmHg之间。麻醉维持:给予丙泊酚3μg/(kg·min),瑞芬太尼4μg/(kg·min)。

乙组患者给予丙泊酚与瑞芬太尼静吸复合麻醉,麻醉诱导:给予丙泊酚2mg/kg,瑞芬太尼2μg/kg,维库溴铵0.1mg/kg,之后设置同甲组一致的呼吸参数,给予气管插管,同时与麻醉呼吸机连接,进行机械通气。麻醉维持:给予3L/min氧流量吸入七氟烷(2~3%),丙泊酚2mg/(kg·h),瑞芬太尼2μg/(kg·min)。

1.3 观察指标

对两组患者苏醒时间、拔管时间、自主呼吸恢复时间、定向力恢复时间、MMSE评分、OAAS评分予以统计对比。(1)MMSE评分:采用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MSE)对患者认知功能予以评估,内容主要宝贵时间、语言复述、地点、命名、定向力、注意力、计算力、图形描画等,满分30分,分值越高,认知功能越好[3]。(2)OAAS评分:采用意识状态评分法(OAAS)对患者意识恢复情况予以评估,1分:轻拍或者轻推时,患者无反应,处于昏睡状态;2分:轻拍或者轻推时,患者有反应,但言语不清;3分:在大声或者反复呼唤后,患者有反应,目光呆滞,语言模糊;4分:在正常声音呼唤时,患者反应迟钝,语速缓慢;5分:在正常声音呼唤时,患者反应快速,彻底清醒[4]。

1.4 统计学处理

将两组观察数据录入SPSS 21.0版统计学软件中进行分析,用()的形式表示患者苏醒时间、拔管时间、自主呼吸恢复时间、定向力恢复时间、MMSE评分、OAAS评分,并对数据予以t检验,如果P<0.05,说明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对比两组患者术后恢复情况

在苏醒时间、拔管时间方面,两组患者对比差异不具统计学意义(P>0.05);在自主呼吸恢复时间、定向力恢复时间方面,乙组患者明显优于甲组患者,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3.讨论

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丙泊酚与瑞芬太尼静吸复合麻醉的应用较为常见。其中丙泊酚是一种几乎不溶于水、高脂溶性的超短效静脉麻醉剂,特点为起效快、苏醒快、醒后无不适感,在临床各种手术麻醉中得到了广泛应用[5]。瑞芬太尼作为一种新型超短效阿片类麻醉药物,主要是经由非特异性酯酶水解,肝肾功能不会对其代谢产生影响,具有起效快、分布容积小、无蓄积等优势,尽管长时间大量使用,也不会在停药后出现残留作用[6]。经临床实践研究[7]显示,丙泊酚作为一种新型静脉麻醉药物,与瑞芬太尼静吸复合麻醉应用时,可称为临床完美组合。

本文研究结果显示,与甲组患者相比,乙组患者自主呼吸恢复时间、定向力恢复时间明显缩短,MMSE评分、OAAS评分明显升高,组间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研究结果与相关文献报道[8]十分相似,进一步验证了丙泊酚与瑞芬太尼静吸复合麻醉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更小,可显著缩短患者自主呼吸恢复时间,且具有起效快、操作简单、不会刺激呼吸道等特点,临床应用价值更高。

总而言之,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应用丙泊酚与瑞芬太尼静吸复合麻醉的效果更好,可显著减轻患者术后认知功能障碍,加快患者康复,是一种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的麻醉方式。

参考文献:

[1] 吕治全,闫东.丙泊酚与瑞芬太尼静吸复合麻醉对老年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患者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5,4(2):289-291.

[2] 何媛媛,叶兴宏.丙泊酚与瑞芬太尼静吸复合麻醉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J].浙江创伤外科,2014,19(1):135-137.

[3] 王斌,李会军.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不同麻醉方式对老年患者应激反应的影响[J].基层医学论坛,2015,10(20):2791-2792.

[4] 李树敏.不同全身麻醉方法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早期认知功能的影响[J].浙江创伤外科,2016,21(5):981-982.

[5] 张良英.LC麻醉中应用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的临床分析[J].医学信息,2015,18(36):28-29.

[6] 李会军.三种全身麻醉方法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老年患者早期认知功能的影响[J].中国保健营养,2016,26(27):269-270.

[7] 王立功,梁吉文.静脉全麻联合局部麻醉对老年患者术后认知功能与血浆S100β的影响[J].甘肃医药,2016,35(2):115-117.

[8] 夏绍明.瑞芬太尼与丙泊酚静吸复合麻醉对老年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J].淮海医药,2016,34(5):606-607.

论文作者:周梅芳

论文发表刊物:《航空军医》2017年第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4/18

标签:;  ;  ;  ;  ;  ;  ;  ;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认知功能受丙泊酚和瑞芬太尼静吸复合麻醉的影响论文_周梅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