凉山州地质环境监测站 四川省西昌市 615000
摘要:分析目前遥感技术的地质灾害监测中应用的研究现状,重点介绍目前应用比较广泛的几种遥感变化检测方法,并提出了地质灾害的解决对策。
关键词:遥感技术;地质灾害体;变化监测;危险性
1引言
在我国各山区和浅山区等地区,由于其地质构造和地层岩性较为复杂,加之降水等自然气候条件的影响,以及人为活动如交通建设、水电建设、采矿等活动的破坏,导致这些地区出现大量的突发性地质灾害事故,对周边地区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极大的威胁。近年来随着遥感技术的发展,RS技术与GIS结合的技术在地质灾害体监测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其具有探测范围广、时效性强、数据量大便于分析、测量准确等优点,且随着相关技术的发展,基于遥感技术的地质灾害体监测技术的空间分辨率不断提高,可以对地质灾害体的细微变化信息进行提取,并估算出年度变化的土方量,并结合GIS技术对地质灾害体的危害性进行评价,实现对地质灾害体的有效监测。
2遥感技术在地质灾害监测中应用的研究现状
遥感技术应用与地质灾害监测中开始于上世纪60年代末期的美国、日本以及欧洲的几个发达国家,主要应用于矿山地质灾害的研究中,后来相关研究学者基于遥感技术在地质灾害防治中的研究,提出较为科学的地质灾害防治理论,后来又将GIS技术应用到地质灾害区的划分中,美国相关学者也研究出遥感技术在地震、火山、洪水与滑坡等地质灾害的作用。通过多年的实践发现了大量新发育的地质灾害,并证实此技术应用与地质灾害的研究中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和可行性。上世纪90年代以来,国外研究学者又开始了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的研究,提出了危险性评价的方法,并将其应用与滑坡等地质灾害体的危险评价中,并对地面沉降、塌陷、边坡失稳等不易被察觉发现的地质灾害体形成了特定的遥感监测。我国对遥感技术的研究和应用较晚,但是经过几十年的调查、研究和应用也形成了较为成熟的技术体系,并将多种数学方法和模型应用到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中,使我国对地质灾害评价的研究由定性上升为定量评价,相关技术也进入国际领先水平。
3地质灾害体遥感变化检测方法分析
3.1影像代数法
此方法是由影像差值法和比值法两种组成,其特点是检测过程简单,并且进行解译分析较为方便,这两种方法的原理相似,只是前者在运算时选用的是差值运算,而后者则是采用比值计算,具体原理如下:对两时相影像对应的像元进行相应的差值或比值计算,得到计算后的新影像,在其中选取适当的影像变化阀值进行划分,从而提取出两时相遥感影像的变化信息。然后进行相应代数运算后得到灰度影像,并通过像元变化的判断标准对影像的计算值 进行判断(如公式3.1和公式3.2),如果超过变换阀值则判断为变化像元,反之则是非变化像元,而且差值越大或比值与1的距离越大,则判断为非变化信息,而差值越小或比值越接近1,则判断为非变化像元[1]。
3.5变化检测方法的分析与对比
表3.1 基于遥感技术的变化检测方法的优缺点对比
4地质灾害体危害性及解决对策
4.1加强对非法开采矿山行为的整治
非法开采矿山既是对矿山资源的破坏,也会对周围地质环境造成破坏,增加地质灾害的危险,所以处于以上两个原因,需要对非法开发等违法行为进行严厉打击,并依法对非法狂点进行关闭和取缔,并追究相应的刑事责任。
4.2加强遥感技术对地质灾害多发区的监测
采用先进的遥感技术对地质灾害多发区进行全方位的实时监测,利用遥感技术对地质灾害体的危险性和危险范围进行分析,并将收集到的数据资料进行上传,与当地的监管部门进行沟通与合作,确保突发性地质灾害得到有效控制和治理,开展地质灾害治理工程,并将陡坡下的居民搬离,人类工程活动也应远离此区域。
4.3建立避险措施和治理措施
在易发生滑坡等灾害的不稳定边坡应设置相应的警示标志,提醒周围行人和车辆快速通行并不应逗留;加强此区域的巡检,尽可能的掌握地质灾害的变换情况和规律,并将可以清除的危险岩体进行清除,并采取修筑护坡工程的措施,对斜坡进行加固,提高其稳定性。
5结语
在研究地质灾害体的技术中,基于遥感技术的变化检测方法具有分辨率高、定位准确、成像范围广、适用性强等优点,其主要方法有影像代数法、变化向量分析法、主成分分析法、
欧式距离法等,在此基础上,加强对非法开采矿上等行为进行整治,并加强使用遥感技术对地质灾害进行实时监测,加强宣传和引导,建立避险措施和治理措施,控制和减少地质灾害的发生,提高我国的地质灾害防治水平。
参考文献:
[1] 陈引锋.遥感技术在地质灾害调查与检测中的应用研究[J].自动化与仪器仪表,2017(8):118-119
[2] 朱金文.探究遥感技术在地质灾害监测和治理中的应用[J].工程技术,2016(11):91-92
作者简介:尹丕华,男,高级工程师,长期在基层从事地质环境管理和地质灾害防治工作
论文作者:尹丕华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7年第2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6
标签:地质灾害论文; 遥感论文; 技术论文; 差值论文; 影像论文; 危险性论文; 比值论文; 《防护工程》2017年第2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