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现代工业和民用建筑大量增加,建筑结构、形式和功能逐步呈现多样化、复杂化,大体量、超高层、深地下的建筑物数量大增,建筑物自身消防安全对建筑消防设施依赖性更强。受各种因素的影响,人们现实工作、生活所在的建筑场所消防装置运行不能适应消防安全的需要,尤其因建设维护管理不到位造成建筑消防装置可靠性降低的情形较为普遍。这种情况下,建筑物能否经受意外火灾事故的检验存在着很大的疑问。本文阐述了消防装置维护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加强消防装置稳定运行的几点措施。
关键词:消防装置;稳定运行;可靠性;作用
一、消防装置的主要作用
在现代火灾的预防和扑救,主要依赖发挥内部消防装置的功能和作用,能够及时发现确认火灾,控制火灾和烟气蔓延范围、组织和引导人员疏散,扑救初期火灾及为消防队到达后提供灭火用水、烟火控制等,对于处置大型、高层、地下建筑火灾对于建筑消防设施的依赖性更强,特别是对于超高层建筑发生的火灾,受消防救援局装备的消防车登高能力、供水能力、排烟能力等的限制,建筑消防设施成为扑救内部火灾的唯一选择。
二、消防装置稳定运行中存在的常见问题
(一)消防装置供电可靠行不强
消防装置的消防供电是确保其功能正常可靠的最根本的基础保障。按照国家消防技术标准,多数公共建筑要求消防供电应满足一级或二级负荷要求,对于早期建成投入使用时间较长的建筑物,受城市供电布局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不能确保满足消防用电负荷要求。有的建筑设自备发电机满足一级消防用电负荷,但因自备发电机长期处于备用状态,其相关联的因素可靠性难以保障,尤其自动切换功能往往被调整为由专业电工操作控制状态。同时,对于大型建筑消防用电设备数量较多,消防设备全负荷工作时用电可靠性在各个环节都缺少检验、可靠性不强。例如,抽查某大型建筑工程消防系统中由同一控制柜内分别控制的2台送风机、1台排烟机时,3台风机先后启动同时工作时出现跳闸断电现象(经查是电气空气开关的负荷不够)。
(二)消防装置供水可靠行不强
工程竣工时的消防检测、消防验收由建设、设计、施工、监理单位共同参与配合,检测和验收时抽查消防装置功能比较方便且能够通过。验收结束后,有的使用单位则因管理和技术能力不够等原因,导致消防供水系统可靠性下降。按照规定消防水系统应定期进行维修检测,但对消防水系统功能检测深度不够。如《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施工及验收规范》维护管理的要求,需要每年对水源的供水能力进行一次测定,以确定因市政管网或建筑相关内外环境变化后供水能力的可靠性。实践中多数单位因建筑现场条件、无回收消防用水技术设备等因素影响,包括专业消防检测公司在内的单位也只能对系统设备作观察检查、基本功能测试等,难以判定系统是否满足规定时限的稳定可靠。一个消防水池、或一个水泵房,或一处屋顶水箱、保护多个单体大型建筑的情况,也因产权、管理、使用等利益因素或管理不到位影响了消防供水的可靠性。有些单位在处理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误喷事件中,还出现了找不到就近的供水管网控制阀门等问题。极端气侯条件也给建筑消防设施的可靠性带来不利影响,使得通常条件下可用的建筑消防系统或产品出现问题,如湿式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及消防水箱、建筑灭火器等出现功能障碍。近年冬季最冷时段出现超常低温,有的场所因采暖不良,建筑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在靠近外墙或室外门口、窗边处的喷头出现冻裂情况,有的不得不暂时关停系统。有的设立在屋顶的消防水箱也出现冻结现象而影响功能。
(三)自动消防装置的联动功能可靠性不强
有些建筑场所活动人员消防安全防范意识不高,建筑使用单位因考虑探测器误报或喷头误喷等意外发生,将自动消防设施的控制状态经常调整为手动状态,火灾发生后建筑消防设施的各项防灭火功能的实现需要依赖人的具体操作,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建筑消防设备的实际效率。按照现行国家消防技术规范的要求,消防控制室布置在地上一层或地下一层,消防设备用房多设置在地下层,在不能确保有可靠的岗位值班人员时,一旦发生火灾就有可能因建筑消防设施未及时有效发挥作用而致事故扩大。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据了解,火灾事故中,有关建筑消防设施在火灾初期未及时发挥作用也是造成火灾迅速蔓延扩大的直接因素。
三、加强消防装置稳定运行的几点措施
(一)大力推动消防装置的维护管理标准落实
严格落实消防设施操作人员的持证上岗制度,增加实际操作能力考核,逐步规范专业培训大纲内容和考试标准,最终全面实行消防职业资格签证制度,提高社会单位消防岗位人员的专业技能。突出推动社会单位落实建筑消防设施的巡视检查、测试检查、检验检查,及时消除火灾隐患,确保各系统完整可靠。积极协调有关部门共同加强对消防检测中介服务工作的监督管理,督促严格执行《建筑消防设施检测技术规程》及有关地方标准,促进提高消防装置检测服务质量。
(二)强化建筑工程的消防行政许可审批关
工程消防设计审核、验收是确保建筑消防设施功能可靠的重要保障。消防系统设计选型应充分考虑使用场所在极端严寒气侯下的适应情况,包括对环境温度、湿度、洁净度有要求的湿式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感温感烟探测器、建筑灭火器、屋顶消防水箱等。特别是对容易出现极端异常环境的地区或场所,要避免依据一些陈旧的气侯参考数据和人为经验确定设计类型,而给实际应用场所遗留问题。消防部门对工程消防设计审核应要审查设计单位资质、重视审查工程设计图纸的消防设计深度,避免因设计细节疏忽影响消防系统功能。重视对大型公共设施施工期间的消防监督抽查,及时查处施工和消防产品质量方面存在的问题,防止隐蔽工程施工和产品质量影响系统功能的稳定可靠性。加强推动对工程验收申报前的中介消防检测质量的监督,突出在工程消防验收时对多个消防系统联合动作长时运行情况的抽检,从系统功能方面查验建筑消防系统的施工质量。同时,建筑工程消防验收时,应要求使用单位或物业单位专业人员提前介入,共同参与对工程的消防验收。防止在脱离建筑设计、施工、监理单位的支持后,消防系统出现关停问题,减少给后期的维护和管理方面留下先天性问题。
(三)提高对消防装置的监督检查质量
加强消防监督员在工程监督业务能力的培养,提高其对消防装置进行检查的专业素质。注重消防监督员实践能力培养,强化消防监督岗位人员在建审、监督检查方面素质的发展,促进提高发现消防装置的内在隐患的能力。加大对地方院校建筑专业人才招收力度,充实消防监督执法一线岗位人员。确保消防监督员准确掌握国家消防技术标准,增强对各类建筑消防设施的理论和感性认识。加强消防装置自查整改机制建设,积极推动单位由被动整改隐患向主动查改转变。引导和鼓励公民积极参与社会消
防监督工作,鼓励社会群众举报投诉建筑消防设施方面的隐患,增强公消防监督部门的开展监督检查的有效性。加强对消防装置施工企业、检测单位的人员培训和技术监督。
(四)全面推广城市消防远程监控网络系统的应用
实现对社会单位和自动消防设施的远程技术监控,有利于提高消防装置运行的可靠性。充分发挥远程网络管理系统对用户端火灾自动报警设施、人员值班情况、消防管理等进行监督管理的作用,及时督促各场所解决消防装置及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提高消防装置的利用率和响应速度,以及各单位对消防装置的使用、管理、维护水平,确保实现对火灾早发现、早控制、早消灭的目的。
结语:消防装置是消防部门进行消防救灾时所使用到的装备器材,对于我国消防事业的发展以及消防能力的提升来说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作用。而消防装置能否稳定运行在很大程度上左右着其作战消防能力,是影响其战斗力的重要因素,因此保证消防装置的运行能力对于我国社会稳定与繁荣而言具有重要的深远影响。
参考文献:
[1] 王震.加强消防装备运行保障能力的思考与对策[J].才智,2013(20):310-311.
[2] 孔强.探究分析加强消防装备运行保障能力的分析和策略[J].科技资讯,2014(22):221.
论文作者:王铨,
论文发表刊物:《工程管理前沿》2019年第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7/18
标签:装置论文; 建筑论文; 火灾论文; 消防设施论文; 可靠性论文; 能力论文; 单位论文; 《工程管理前沿》2019年第8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