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岸三地开放大学:课程质量保证之比较研究,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质量保证论文,课程论文,大学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G40-05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195(2004)02-0009-07
0、前言
各国政府都已经感到建立高等院校的质量保证体系尤为重要,这是因为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竞争实力是与其高等教育的质量紧密相联的。目前,大部分的高等院校都已经建立了教学质量保证体系,但其内容的复杂性和实施的有效性却不尽相同。在一个知识经济的社会中,教育的全民化和学习的终身化已成为必然的趋势,开放和远程教育因其灵活性的优势,特别适合一个国家、一个地区建立终身学习的社会。因之,开放和远程教育的质量保证体系也成为远程教育界最重要的议题之一。
对于ISO9000这一运用于生产企业的质量保证体系能否修改后用于高等院校,存在着很大的争议。例如,英国特别鼓励高等院校采用ISO9000质量保证体系,一些支持ISO9000质量保证体系的研究者提出,基于他们的研究结果,高等院校采用ISO9000质量保证体系没有发现失败的例子(Oakland & Rooney,1991)。而反对者则认为,ISO9000标准如同“绷紧衣”,它是对高等教育的一种束缚,把生产企业的质量保证体系直接用于高等教育,是一种误导,它只能引起一种“混淆和惊恐”(Buchingham,1991)。然而,更多的研究者则认为,全面质量管理作为一个独立的过程,具有增进教育机构质量的潜力,他们同时也相信,ISO9000在全面质量管理中能够起到一定的作用(Kanji & Tambi,1999)。还有学者提出,ISO9000能成为全面质量管理理念的入门之基础。
然而,无论采用何种质量保证体系,质量保证的主题内容却很类似。英国高校的质量保证主题包括六个方面:课程设计、教与学和评价、学生进度和成绩、学习支持、学习资源以及质量保证和提高(Gosling & D'Andrea,2001)。土耳其为高等院校建立了以ISO9000为基础的全面质量管理的质量保证体系模式,其主题包括七个方面:课程设计和结构、课程管理和操作、教与学和评估、学生支持和指导、学习资源、质量保证和提高以及学生进步和成就(Borahan &Ziarati,2002)。美国网上课程的质量保证主题包括七个方面:课程发展、校部支持、教与学的过程、课程结构、学生支持、院系支持以及评价和评估(The Institute for Higher Education Policy,2000)。印度学者提出的远程教育质量保证体系的主题和美国网上课程的质量保证体系几乎完全一样,包括七个方面:课程开发、校部支持、教与学、课程结构、学生支持、院系支持以及评价和评估(Pillai,2003)。
从以上的文献分析可以看出,课程的质量保证是整个质量保证体系的核心内容之一。本文主要探讨我国两岸三地开放大学中课程质量保证的四个重要方面:课程质量保证的组织架构、专业设置质量保证的流程、课程开发质量保证的流程以及学生成绩评价的质量保证。我们希望本文能帮助远程教育工作者进一步了解两岸三地开放大学课程质量保证的现状,分享经验,吸取教训,保证和提高教育质量,促进两岸三地开放院校之间的教育合作和联合。
本研究以库克森(Cookson,2000)提出的在远程教育中进行比较研究的方法论,即比较和分析两所以上教育机构远程教育的实践,它可以是跨地域、跨文化,或者跨院校层次上的比较。本研究以内地的电大系统(以下简称“电大”)、香港的公开大学(以下简称“公大”)以及台湾的空中大学(以下简称“空大”)为样本,进行我国两岸三地跨院校层次上的比较。
一、课程质量保证的组织架构
(一)内地广播电视大学系统
电大的专业建设是由中央电大教学部提出和论证,由负责教学的副校长审查和决策,课程建设和实施教学由教学部安排负责。教务处负责协调专业之间、课程之间的关系,组织和规划专业以及课程的建设。
中央电大60%以上专业学分的课程,是由中央电大教学指导委员会、课程建设评审组、课程组、评估办公室等四个不同质量保证组织和部门进行审核和监控的。教学指导委员会由普通高校不同学科知名度较高的教授、专家组成,下设十个学科类组,其职责是对新开设的专业进行论证,对专业教学计划和专业实施方案进行审批。课程建设评审组由普通高校课程学术专家和校内媒体制作专家的成员所组成,他们对课程的设计、制作、出版全过程进行审查。课程组由教材主编、课程主讲、校内课程主持教师和其他教师所组成;文字教材的主编是由全国高校一流的教授承担,课程的主讲教师是由全国高校知名度较高的教授担任,他们负责课程编制、课程实施及考试的教学全过程的课程质量。评估办公室是中央电大的常设机构,他们负责组织相关学者、专家对教学实施中的专业、课程、教学条件、师资条件等教学质量进行评估或检查,不定期地收集教师、学生对课程质量和教学反馈的意见。
省级电大不超过40%专业学分的课程,由课程评审组、实践指导组、毕业指导组等三个不同质量保证组织进行审核和监控。课程评审组由校内外专家组成,对本省省级电大课程建设进行审查。实践指导组由校内外专家组成,负责审查实践的组织、内容、实习及考核等过程的教学质量。毕业指导组由普通高校教授、专家和校内教师所组成,对毕业设计或毕业作业的组织、选题、实践、撰写和答辩全过程进行监督检查。
(二)香港公开大学
在香港公开大学,关于专业和课程领域的主题都是由教务会最后作出决定的,其中包括:设置新的专业或开发新的课程;继续开办现有的专业和课程;用新的课程替代原有的课程;用不同的教学模式传递现存的课程;逐步停止较小而又缺乏学生的专业等。为了保证大学的学术质量,公开大学组织了课程保证质量的三个统筹团体:校内认可委员会、校外评审及认可委员会以及课程成绩小组。这些委员会担当以下三方面的管理角色:专业开设及审定;课程开发及审定;评估。大学建立这些团体的目的在于使教务会通过的政策、指引以及条例能够得到遵循和落实,校外评审员的反馈意见能够得到充分考虑,以及不同小组和学术单位提出的与大学有关的问题能得到关注,确保公开大学的课程质量。
校内认可委员会由本校的专家和学者组成,其职责是为教务会提出建议,主要评审专业设置和课程开发的计划书。在校内认可委员会充分地讨论和考虑成熟以后,再把这些计划书提交给校外评审及认可委员会。校外评审及认可委员会由著名大学的专家和学者组成,其职责是给教务会提出对新专业开设的意见以及对现存专业的认可。课程成绩小组是由教务会授权来审批学生完成学业成绩的授奖,这一小组还需要向教务会汇报在对学术单位提交的课程报告进行评审中出现的任何问题。
公开大学学术副校长负责整个课程质量保证的活动,并兼任校内认可委员会的主席和课程成绩小组的组长,而校外评审及认可委员会的主席则由正校长兼任。学术副校长需要在教务会上汇报三个统筹团体讨论的结果和建议。大学还设有一位专职的质量保证统筹主任,负责全校的教学质量保证过程的有效操作,担任三个统筹团体的秘书,准备议事日程,收集和组织不同小组和学术单位的报告,分析出现的问题,准备会议记录及统筹进一步行动。质量保证统筹主任需要参加教务会的会议,以实施教务会作出的与教学质量保证有关的决定。
(三)台湾空中大学
台湾空中大学的“课程暨教学策划委员会”(以下简称“课策会”),是校内课程的最高决策单位,课策会是由教务长所主持的校级委员会。另外,在系(科)还有基层组织的课策会。课程开设的初步审议在学系/科进行,首先由学类召集人经市场评估、专业学术考虑,提出课程初步规划,在系(科)的课策会进行讨论,若获通过,则由系(科)并同该课程的各项详细规划资料(如预定开设时间、预定使用媒体、课程内容结构、学生修读背景要求等重要资料)提至校级课策会审查,校级课策会对新课程的内涵规划进行审议,同时也审议旧课程是否应续开。除此之外,各课程之学科委员(包括教材撰写老师、课程设计及媒体委员等)之专业资格,均须经学系/科教评会通过后,送校级教师评审委员会进行审议通过,方能进行课程的撰写和制作。因此,课程开设的质量保证,在课程本身方面是经过校内层层审议,学科委员进行适当把关,从而保证课程开设质量的。
学校的教务长是负责校内学术行政的重要主管,教务长担任校级的课策会主席,负责审议各系(科)课程,以及协调各系(科)课程开设资源的分配(如电视、广播播送频道之分配协调)。教务处下所设的课务组实际负责各项相关业务之管控,包含课程审议的议事安排、结果公布、学生公告等各项与课程相关的业务。
(四)比较分析
以上详细地描述了两岸三地开放大学课程质量保证的组织架构,为了能更清楚地了解这一管理结构,表1从负责单位、课程质量保证统筹团体以及负责人员三个层面综合了三所开放大学的课程质量保证的组织架构。
表1 课程质量保证的组织架构之比较
电大
公大
空大
负责单位·教务处·教务会 ·教务处
·教学指导委员
·校内认可委员
·各学系/科的课程
课程质量
会(校外专家)
会及教学策划委员会
·课程建设评审组
·校外评审及认
·校级的课程及教学
保证统筹
(校外专家、本校
可委员会 策划委员会
团体 媒体制作专家)
·课程组
·课程成绩小组
·教师评审委员会
·课务组
·评估办公室
·主管教学副校
·学术副校长
校长(教评会主任
长·质量保证统
委员)
负责人员 筹主任
教务长(课策会主
·教学部主任 任委员)
从表1可以看到,三地开放大学质量保证的组织架构有不同之处,但也有相同之处。内地的电大和台湾空大的质量保证工作主要是由教务处负责,而香港的公大则由教务会负责。内地的电大更多地主要是依靠普通高校的专家,香港的公大是依靠校外和校内的专家,而台湾的空大则完全是由校内的不同层次的委员会进行论证。香港的公大设有专职的质量保证人员,内地的电大和台湾的空大则没有专职人员。然而,关于质量保证的负责人员都是类同的,电大和公大是由负责教学和学术的副校长负责,空大则是教务长(这里要说明的一点的是,空大没有设立副校长职位,教务长负责全面的学术工作)。
二、专业设置质量保证的流程
(一)内地广播电视大学系统
广播电视大学的专业设置大部分是由中央电大开设的。专业开设的流程是由教学部提出并做前期的调研论证工作,然后组织专业建设研讨会,由教学指导委员会部分人员、本校有关校长、教学部主任、教研室教师以及教务处管理人员等参加,对通过调研所论证的社会需求、普通高校专业开设情况、专业发展趋向、如何开设的一些设想、开设专业的条件和师资情况进行研讨。经主管教学副校长批准,由教务处和教学部组织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召开新专业设置的指导性教学计划审定会,对专业的培养目标、培养规格、招生条件、课程设置、专业要求以及实施方案进行审查。经教学指导委员会审批后,中央电大教务处下达省级电大每学年的指导性教学计划,并报教育部备案。
各省级电大教务处根据本省的师资、内容需要、专业方向等具体情况,把指导性教学计划修改为实施性教学计划,经省级电大校长批准后,开始执行省级电大教学计划,同时把实施性教学计划报中央电大备案。
(二)香港公开大学
香港公开大学的教学单位要计划设置一个新的专业,首先需要提交一份开设新专业的计划书大纲,由大学的管理委员会进行财政方面的评估,包括开设专业的开支与计划的招生人数,然后由大学的教务会根据现有的专业、市场及需要作出决定。如果计划书大纲获得认可,则要进行以下一系列的专业设置质量保证流程:教学单位提交详细的专业计划书,由校内认可委员会对专业的可行性、标准以及质量进行评审;如果校内认可委员会通过了详细的计划书,要交校外专业评审员评审,包括专业的本地适应性、专业结构、学术标准等;在校外专业评审组专家获得一致的认可后,由专业评审及认可委员会从大学的角度进行评审,包括师资质量、与其它院校同类专业的竞争能力等,最后由教务会决定。另外,在专业开设了一段时间后,还需要进行专业的追踪评审。大学将有计划地对不同专业进行再次评审,评审的团体包括顾问同仁小组、校内评审委员会、校外评审委员会以及专业评审和认可委员会。评审的内容包括此专业的学术地位、学术标准、学术质量、未来的发展前景等,最后由大学的教务会作出决定。
(三)台湾空中大学
在台湾空中大学,要设立新的专业领域,不论是学系、所,或者是学科门类,都须经过严谨的考虑及审核过程。若仅设新的专门学类,须经由学系/科主任综合学系/科专业教师之意见,撰写计划书提交学系/科进行审议。学系/科经过初步的讨论通过后,即提交校级的课程策划委员会讨论审查。若为新设立之学系或研究所,在课策会讨论获得通过后,由学系/科综合学系/科专业教师之意见,经市场调查,制定新设系/所计划书,计划书内容包括学术专业课程系列、师资、潜在修课学生来源、课程前景以及其它行政支持等项目之评估,并提交学系/科进行审议。学系/科经过初步的讨论通过后,即提交校级的课程策划委员会讨论审查。在课策会讨论获得通过后,方可送交校务会议讨论。若为设立新的学系或研究所,应在完成校内程序后,再送台湾地区教育主管部门申请核备。
(四)比较分析
表2概括了三地开放大学开设新专业的质量保证之流程。
表2 专业设置质量保证的流程之比较
专业设置过程(评审过程)
1.专业建设研讨会,教学指导委员会参加;
2.指导性专业教学计划审定会,教学指导委员会审批;
电大 3.报教育部备案;
4.省级电大修改成实施性专业教学计划;
5.报中央电大备案。
1.计划书大纲(大学管理委员会、教务会);
2.详细的专业计划书(校内认可委员会、校外专业评审
员、专业评审及认可委员会);
公大 3.教务会的决定;
4.追踪评审(评审的团体包括顾问同仁小组、校内评审
委员会、校外专业评审员、专业评审和认可委员会);
5.教务会的决定。
1.学系/科计划书或研究所设置计划书(含学术专业课
程系列、师资、潜在修课学生来源、课程前景以及其它
行政支持等项目);
空大 2.计划书由学系/科内讨论通过,必要时修正;
3.由学系/科提出送至校级课策会审议,必要时修正;
4.学系/科或研究所之增设,须经过各级课策会、校务会
议通过,并由台湾地区教育主管部门批准方能实施设置。
表2表明,三地开放大学的专业设置质量保证过程不尽相同:内地的电大是以外校的专家为主,本校人员参加;香港公开大学是依靠校外和校内的专家并重;而台湾的空中大学则完全是依靠本校不同层次的委员会进行质量保证。另外,香港公开大学还强调专业开设的追踪评审,而在内地电大和台湾空大却没有把这项工作列为专业开发流程的内容之一。
三、课程开发质量保证的流程
(一)内地电大系统
广播电视大学课程开发由课程组编制及课程建设评审组审定交替进行。教务处根据专业计划下达年度课程建设任务到教学部,经学校审批同时建立课程组。课程组组长应由文字教材的主编或课程的主讲担任,副组长由校内主持教师担任,组员包括教学部领导一人,教师、技术人员等若干。课程组编制完教学大纲,由教学部和教务处组织高校有关专家参加的课程建设评审组召开教学大纲审定会。然后,课程组编制多种媒体教材一体化建设方案与文字教材样章、多种媒体样片、样例,由教学部和教务处组织课程建设评审组专家进行审定。在文字教材出版前还要召开专家组文字教材审稿会。在多种媒体教材发行之前,教学部和教务处要组织课程建设审定组有关专家召开审定会。
(二)香港公开大学
公开大学每门课程的开发都必须进行以下的课程质量保证阶段:一是可行性研究和准备阶段。这一阶段的工作包括确定资金来源,组建课程开发小组(此小组由本校学术人员、课程设计主任以及课程撰写人员组成,其中本校的一名学术人员担任课程开发统筹主任),邀请专家撰写课程,聘请校外评审委员;二是蓝本的评审阶段。蓝本包括详细的课程大纲、教学目标、课程计划、评估策略以及课程撰写进度表;三是课程指引和单元样本的评审阶段;四是教材各单元的评审阶段;五是其它教学材料的评审阶段,其中包括作业题形式的样本、考试题形式的样本、评分指引以及导修教师手册等;六是全部教学材料的评审和审批阶段。
(三)台湾空中大学
台湾空大的课程之开发,由专门的教学策划小组(以下简称“教策小组”)负责。如前所述,课程的市场评估及筹划阶段是由各学系/科之学类召集人负责进行,经过系级、校级课策会确认课程、教师评审委员会确认课程教策小组成员后,各课程之教策小组即可开始运作。课程教策小组的成员包括一至数名学科委员,教学设计、媒体委员及执行助理,其中一位学科委员兼任该课程之召集人,负责带领整个课程教材之撰写及制作。学科委员都是该课程领域之专业学术人士,教学设计及媒体委员是课程设计与媒体制作之教师或专业人员。学科召集人负责整体课程撰写与进度之规划,但由教学设计及媒体委员进行流程控制,包括书稿撰写进度、各学科委员工作内容的协调与修正,以及协助学科召集人处理各项所需事务。在书稿撰写过程中,学校的出版中心亦同时负责协助教策小组准时提交书稿,检核书稿内容的要件是否齐备,以及负责教科书的编辑、出版等工作。如果教材采用坊间材料,则学科召集人及教学设计、媒体委员必须负责完成所有版权协议等行政事务。
当课程进入媒体制作阶段,即转由教学媒体处负责制作,其过程依照学校所制定的工作流程进行管理,并按照媒体制作类型(如电视、广播、多媒体光盘等)进入不同的制作步骤。各讲次内容脚本初稿由主讲老师撰写,而各讲次媒体呈现方式及外围需求则由教学设计及媒体委员负责设计与协调。各制作完成之各讲次,均须经过教学媒体处检核审查以求质量之保证。
(四)比较分析
表3概括了三地开放大学开发一门课程的质量保证基本阶段。
表3 课程开发的质量保证之比较
阶段
1.建立课程组,课程组组长由普通高校有较高知名度
的文字教材的主编或课程的主讲担任;
2.编写教学大纲,由课程建设评审组审定教学大纲;
3.编制多种媒体教材一体化建设方案与文字教材样
电大
章,多种媒体样片、样例,由课程建设评审组审定;
4.在文字教材出版前,专家对文字教材进行审定;
5.在多种媒体教材发行前,课程建设审定组召开审定
会。
1.可行性研究和准备:确定资金来源,组建课程开发小
组(包括统筹人员、专职的教学设计人员、媒体人员
等);聘请课程撰写者,聘请校外评审委员;
2.蓝本的评审阶段:课程大纲、教学目标、课程计划、评
公大
估策略以及课程撰写进度表;
3.课程指引和单元样本的评审阶段;
4.教材各单元的评审;
5.其它教学材料的评审阶段;
6.全部教学材料的评审和审批。
1.聘请专家组成教策小组;
2.教策小组学科委员开始进行课程制作过程,由教学
设计及媒体委员负责掌握制作流程;
空大
3.书面教材编辑、出版由学校出版中心负责质量保证;
4.媒体教材制作、审核由学校教学媒体处负责质量保
证。
从表3可以看到,各校的课程编写人员主要是外聘普通校外的专家,由本校的教师统筹和媒体人员的参与。然而,在教学设计人员的安排上有显著不同,香港公开大学开设每一门课程都有专职的教学设计人员参加,而台湾空中大学是由校内受过学校教学媒体专业训练的教师担任课程设计,电大系统则是由本学科的主持教师负责。在教材审定方面,电大系统和香港公开大学的教材内容的每一部分需要不同的校外和校内专家评审,而台湾空中大学的教材却没有这一步骤。
四、学生成绩评价的质量保证
(一)内地电大系统
广播电视大学学生学习成绩由平时作业和期末考试两部分组成。中央电大对课程的平时作业做出统一教学要求、统一练习内容,提供评定参考答案,对大部分课程来说,平时作业的成绩记录为课程总成绩的20%至30%。中央电大对各省级电大教师进行培训,对每门课程的作业成绩由中央电大做不定期抽查,每学期每个学生作业成绩需上报中央电大;各省级电大根据当地情况,对平时作业内容可以进行补充,在本省内进行教师培训,统一执行省级电大课程实施方案和统一平时作业的成绩管理。
中央电大组织的统设必修课、专业限选课的期末考试,每年两次,大部分课程是考试成绩占本课程总成绩的70%至80%;考卷由主持教师每年编写若干套,组成试卷库,试卷由高校专家或教材主编审核,考试处在试卷库中随机抽卷;全国各级电大是统一考试时间、统一试卷、统一评分标准;中央电大和省级电大组织到考场进行巡考和督考;监考人员参加考前培训;考后各省级电大组织教师和管理人员阅卷、登分,上报中央电大每门课程考试成绩的统计资料,对部分试卷和成绩进行分析。
(二)香港公开大学
公开大学学生成绩的评估采用两种方式:平时作业和期末考试。平时作业分为两类导修教师评改作业及计算机评改作业。导修教师评改作业不仅为了评定学生的作业成绩,也是教师和学生沟通的重要渠道之一,导修教师通过学生作业评语,给学生提供个别的指导。平时作业是由本门课的课程主任拟题,同事讨论,并经过外校的评审员审查通过。课程主任还要给导修教师提供作业评改指南,导修教师将评改完的作业交给教务处,教务处在每一位导修教师评改的作业中随机抽取一部分,交给课程主任检查,分析这些作业是否按照评分指南进行,以及评分是否过宽或过严,然后课程主任会给这些抽样的作业评改,供导修教师比较,并给导修教师写一份作业评改意见书,导修教师可以与课程主任当面交流作业评改的意见。
公开大学的期末考试是在每年的2月和8月进行,一般是为时3个小时的课堂笔试,考试的范围是这门课所涵盖的内容。关于考试题目的形式,学生可以参考模拟试题。对于考试不及格但平时作业及格的学生,可以在12个月之内有一次补考的机会。考试出题和评卷过程同作业评改类似,由课程主任出考卷,同事讨论,请外校课程评审员评审,以确保考试题目的水平和难度达到其它普通高校的水平。阅卷由被选择的导修教师进行,阅卷教师必须参加阅卷培训,能理解和遵循《阅卷员手册》评卷,课程主任和外校评审员随机抽查阅卷教师评分的合理性。
学生的最后成绩是导修教师评改的平时作业和期末考试的成绩总和,其中平时作业占总成绩的50%,期末考试占总成绩的50%。然而,只有当学生的平时作业和期末考试两个部分都达到及格,才能算成绩及格,这是为了防止有些学生的平时作业有请他人代做的可能性。
(三)台湾空中大学
台湾空中大学学生成绩评定采用的方式是平时成绩与统一考试。每学年上下学期之成绩评定,平时成绩占30%,期中考试占30%,期末考试占40%。但暑期课程之平时成绩占30%,期末考试占70%。除了暑期课程之外,平时成绩由面授教师负责,评定方式可采用作业、测验、个案研究、问题解答、读书心得、小组讨论等方式。平时成绩的评定不但可以帮助学生熟悉教材、敦促学习之外,亦可增进面授师生之间的互动。由于可使用多种评定方式,面授教师可依照课程性质,透过多元方式的评定来引导学生学习。平时成绩评定分数的标准依照学校相关规定,若经教务处查核,发现全班平时成绩异常(过高或过低)时,学习指导中心或教务处将深入了解并请教师提出说明。由于暑期并无面授课,因此学生依照教师规定的题目写作业,提交给指定的作业批改教师进行批阅及评分。
除了暑期以外,上下学期考试分为期中、期末两次统一考试,采用统一命题、统一阅卷的方式。期中、期末考试由学校邀请该科之学科委员或学系/科专任教师命题,题目由学系审核无误后,送教务处汇整,经严谨的检查、制卷分装,再由专人把考卷送到各学习指导中心管理,并在预定之时间,全校同时举行考试。在考试前数周,学校公布各门课程的考试题型,例如解释名词、简答题、论文式考题及占分比例等。学生在期中、期末考试时,若遇突发事件,可申请在正常考试一周后再补考。
统一考试以集中阅卷方式评分,申学校聘请阅卷老师(该科面授的专、兼任教师担任),依据阅卷主持人所设定之标准进行评分工作。阅卷主持人的工作是在集体评阅前制订各考题的评分标准,并于全部试卷评阅后进行检查,必要时可调整整体成绩水准。如果评阅的成绩普遍超乎常态,阅卷主持人可做适度调整,以避免过度严苛或宽松的情形发生。
(四)比较分析
表4概括地表明了三地开放大学采用的学生成绩评价的质量保证流程。
表4 学生成绩评价的质量保证之比较
从表4可以看到,在考试方面,三所大学中出试卷的教师与学生的直接联系的情况不很相同。电大的考试题目是由校内主持教师拟定,主持教师一般和面授教师的联系较多,与学生接触较少;香港公开大学的考试题目是由本校的课程主任拟定,课程主任虽然和导修教师有较多的联系,但课程主任和学生几乎没有直接的联系;台湾空中大学的平时成绩由面授教师评定,但期中、期末的考试题目是由学科委员或系科专任教师拟定。
结论
以上对两岸三地开放大学远程教育中课程质量保证的组织架构、专业设置质量保证流程、课程开发质量保证流程以及学生成绩评价的质量保证进行了描述和比较分析,以下是对上述四个重要主题的研究结果。
(一)参与课程质量保证的组织和人员
在电大系统,课程质量保证主要依靠普通高校的专家和教授。这种方法的优点是能保证电大的课程质量和普通高校相等。然而,作为一所开放大学,在办学理念、行政管理、课程设计、学生特征、教学模式、技术运用等各个层面都与普通高校有着显著的不同,这就要求在课程质量保证中,强调有远程教育专家的重点参与。这些专家能帮助主持教师根据远程教育的特点,有效地开展远程教育的实践,使远程教学模式的优势得到充分的发挥。台湾空中大学的课程质量保证是依靠本校的不同层次的委员会的评审,这种方法能节约成本,但如何保证本校的课程水平能达到普通高校的水平,则缺乏普通高校专家给予的强有力支持的证据。香港公开大学有专门的课程质量保证专业人员,有本校和校外的专家和学者共同参与,虽然能有利于课程质量的保证,但整个过程比较普通高校要复杂得多。另外,从三所开放大学的情况来看,大学的研究单位在质量保证方面的参与很少,如何通过研究评定和加强课程的质量保证,似乎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这也可以看出研究和实践的脱节问题。因此,作者认为,课程质量保证的组织可能需要校内外专家、教学实践人员和研究人员的通力合作,但如何合作和各类人员的参与程度,则需要进一步进行探讨。
(二)关于课程设计人员和媒体人员
从中央电大的情况来看,本校的主持教师担任着课程设计的职责,台湾的空中大学由受过教学媒体专业训练的教师负责,香港公开大学则有专职的教学设计人员参与。远程教育的成功离不开优质的适合远程学习的教材,远程教学与课堂教学在教学设计方面是很不相同的,远程教学设计是一门专门的学科,需要专门的知识和技能。然而,如果要求所有的教师都成为专业的远程教学设计专家是不可能的,这也不符合成本效益的原则。因此,我们是否可以考虑在开放大学里培养远程教材设计专家呢?这些少数的专家一方面可以培训本校的教师,另一方面还可以在每门课程的开发中给予一些专业意见,使每门课程的组织和安排能更好地适合远程学习者的特征。这一特点也适合于媒体人员的培养,我们不需要也不可能要求所有的教师都达到专职的教育技术人员的水平,但一所大学必须有专门的媒体技术人员来负责教育技术的开发,而教师则需要通过简短的培训,达到能运用技术进行教学的水平。
(三)关于学生成绩评价的质量保证
本研究发现,所调查的三所开放大学对于学生成绩评价的质量保证有一定的差异,台湾空中大学采用的是平时作业由面授教师出题,而内地电大和香港公大则是由与学生很少有直接接触的主持教师/课程主任出题,这可能与本校的管理和教学模式有关。另外,在平时成绩和考试成绩的比例上,三校也有些差异,然而,各校确定的成绩比例,似乎都是基于经验的思考,缺乏基于研究的论证。
(四)加强远程教育机构之间的合作
从本研究发现,三所开放大学在进行课程质量保证时,一般都是利用本校和其它传统高校的力量,而在两岸三地,开放大学之间在课程开发的合作方面几乎还是空白。如何在两岸三地的远程开放大学中进行合作和联合开发优质教材,分享各种教育资源,是我们应该考虑的问题。
标签:质量保证论文; 教务处论文; 大学论文; 大学课程论文; 质量保证计划论文; 课程论文; 开放课程论文; 香港公开大学论文;